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基建基金REITs横空出世,10万亿新基建全民可参与,你怎么看,你会投资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基建REITs不会涨太多,不值得投资。

北京/深圳/江浙沪住宅REITs横空出世的时候,我肯定买五百块钱的。

现在不是不买房,是因为没有REITs,不能买一百万分之一套房子,掏空六个钱包也买不起,即使攒十年存款再贷三十年款买得起了,也只能all in,不能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不符合反脆弱性。


user avatar   qie-er-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是为了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地方财政没有钱了,靠发债被认为是难以持续的。用这个方法摘除部分官方信用责任,风险由社会共担,一劳永逸,不用不断借新抵旧。这是我的理解。

这东西具体还是在于执行细则,我觉得知乎还是过于悲观了。细则我还没有看到。

比如说,经营溢利到底能够分出多少比例给投资者?是按现金流收益分还是按利润分?基建的特点是现金流收益远大于利润,利润被低估,这是会计规则上的游戏。

看这东西投资的领域:仓储物流、收费公路、水电气热、污水处理、固废危废等。

大概扫了一眼上市公司:

仓储上,资本回报率(ROIC)=5%,现金流8%

高速上市公司,资本回报率4%,算现金流回报有6%。

火电,浙能电力利润回报率5%,现金流10%。水电,黔源电力,资本的利润回报率6%,现金流回报率18%。风电现在盈利能力与火电相当了,海上风电和光伏可能还不行。核电还行。

市政水务(自来水厂/污水处理):5%,现金流10%。危废处理就很赚钱了,中金环境投了个危废处理的项目,总资产回报率是20%,现金流回报应该更高。

供热为主的联美控股有15%左右?陕天然气ROIC=6%,现金流回报有15%左右。

这个东西关键是怎么分配,如果按投入资本的现金流回报率=投资人收益率,则有5%-10%的回报率。但是,新增项目的回报率会比以上这些老项目低,低多少还需要更多的资料。

假设有稳定的4%以上的利息收入+随时变现+价格低波动,也算是不错的资产了,这类基金的价格通常会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而上涨,也算是对未来通胀环境的判断。

===

知乎上许多网友很奇怪,成天喊基建狂魔、“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真有基建基金出来都不敢投了?我家真有一头牛?

要我说,还是不会做营销,没有把广大粉丝发动起来……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也观望。另外,大规模的基建,一方面是有社会服务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定向送钱,送给谁呢,是个问题。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看?

转杠杆。

会投么?

不会。

这是我的观点,好赌的可以试试。一般来说,钓鱼也要先放饵。聪明的话,开局应该会释放些利好拉一波。


user avatar   vinneso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邀请,我觉得很多东西,有一个设想肯定是第一步,但怎么样执行,执行的细节,决定了这个设想日后的走向以及是否能够成功。

过去我粗浅地接触过基建投资和融资的两端,我自己感觉这个事情有可能成功。我并不是产品设计和基建的专家,但依据我浅薄的理解,我在想如果设计REITs的时候能注意两点(当然也可以看成投资REITs应该注意的两点),那么它可能是个不错的发明

  1. 在项目端不要一次性打包太多的项目,不要为了融资方便,最后设计出来的产品都是良币+劣币的组合,至少要有一部分都是良币的产品。
  2. 尽可能增加产品的流动性

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

  • 基建不一定是低回报率的东西,但老基建太看位置了
  • 新基建我觉得是非常看好的东西,数据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非常好用
  • 淡马锡模式其实有可能将来在中国换一种方法重演,国企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民企负责在基础设施建设之上的创新。这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可能是改革路径的一个公约数。
  • 最后在中国,一个资本市场的东西是否会涨,可能本质上在于银行是否喜欢,我感觉有一些基建项目确实是低波动率且ROE相对OK的资产,这也是我觉得这个尝试有可能成功的原因

我们先从两张K线图开始

从2014年的中枢4元左右到今天的11元,而且中间的回撤非常平稳,股灾/贸易战对它的影响不大
波动率更大一点,更大的波动率带来了更大的涨幅,从2014年的2元左右涨到了今天的7元左右

比方说我看到很多朋友在担心放水带来的房价上涨。这两个东西是否会给你有点类似一线城市房价走势的感觉?从2014年(更准确地说2016年)之后就开始稳步上行。

这种感觉是没错的,第一个股票是号称共和国经济景气度大动脉的宁沪高速,第二个股票是粤高速A。

这两个股票给我的感觉就是,房地产是一个很看位置的生意,基建也是,只不过我们国家干了很多拥有凯恩斯性质的基建,导致大家无视了基建本质上也是一门生意,而且某种意义上,只要位置不错,它是个好生意。

实话说,如果大家真的担心一线城市房价伴随着放水而水涨船高,同时自己没有户口享受不到福利....其实理论上我感觉这两个股票似乎是个还算过得去的替代品?

但问题在于,如果把高速公路全部作为一个整体,它就没有这么好了

原因就在于之前说的,基建和房地产一样,是个非常看位置的生意。


这也是新基建和老基建不一样的地方之一,新基建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搞懂它,但我感觉它比老基建突破了位置的桎梏,我想起了贵州的数据中心,我想起了水电站边上的比特币矿站。信息时代对于“位置”这个要素的关注是降低的,这也是我觉得大家没必要太全情投入上面两个高速股票的原因。我觉得大家给一线城市的光环实在太多,我其实有很大的信心,未来信息化打破了地理位置的桎梏之后,喜欢吃火锅的人会去成都,喜欢嗦粉的人会去长沙,爱吃烤肉的人会去乌鲁木齐。

新基建如果不是以土地这个要素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数据”这个要素。因此如果要投资新基建REITS,我建议去分析怎样的数据是最值钱的。我自己感觉个人的数据可能是最值钱的,产能过剩是一个现实,对于需求的挖掘需要更多对于消费端的理解。而移动支付直接把个人对接上了社会的消费端。如果有一种REITs可以投资“个人数据”这种要素(或者间接投资),我感觉这会是个好生意

举个例子,如果我可以知道知乎大部分使用人群的兴趣爱好,那么我可以更好地有偏诱导他们的呢消费习惯。比方说如果大部分知乎用户都喜欢吃辣子鸡,那么也许在知乎做川菜就比做淮扬菜更能刺激消费。

所以我其实对于新基建产生回报是有信心的,只要“数据”这个要素能够被自由定价和自由交易,这是个挺大的市场,将来它的规模可能和“土地”"资本”伯仲之间


至于淡马锡模式,我一直觉得它还不错,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其实国企一直承担了两个复杂的角色,一种是对于稳定的诉求,一种是对于增速的诉求。在以前高速增长的年代,增速本身就是稳定。比方说在以前设计院里:“只要你的收入高,所有奖项都是你的,连卫生先进奖都只能给你”。

而增速放缓的时候,国企确实需要把自己从这两种背离的诉求中抽出来,我感觉国企还是会站在稳定这一端,这是共和国的刚需。那么民企更多需要站在增速这一端承担风险。

当前问题在于民企承担的风险与回报有点失衡,我自己是感觉国企最好从一些竞争性领域中抽身出来,打破一些行业的过度垄断情况,同样我觉得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腾讯和阿里这样的大型民企。我觉得有一天美国会对facebook,amazon,apple进行或多或少的反垄断,很多人都说现在类似100年前,那老罗斯福手拆托拉斯的故事也有可能重演。这是社会增速降低之后,托拉斯在内部扩张乏力和外部反对声音下的一种现象。大部分时候反垄断都是一种道德诉求,在经济周期末尾的时候它会变成一种经济诉求。道德诉求是很不靠谱的,所以大部分时候行业集中度都是提高的,但经济诉求是非常靠谱的,所以行业集中度偶尔会骤降。这有点像波动率。

从这个角度说,我是支持REITs的,我感觉如果民企想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市场份额,那么最好保证国企能够有一个维持稳定的基础和安身立命的商业环境。然后再慢慢尝试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开展竞争。不然现在国企拿了贷款全都拿去买理财,本质上也是不知道能干嘛,能买啥...


最后一点,最关键的一点,中国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一个间接融资的国家,因此银行对于资产的态度决定了资金的流向,他们买债,债市就涨,他们更多放贷款,那么企业现金流就不错股票可能涨。我们尝试思考一下REITs这种东西会不会是银行喜欢的东西?不要认为国家可以逼着银行去投资,看看现在货币市场的利率,流动性是可以趴在银行里面不出来的。

我觉得银行有可能是会喜欢这种低波动率,和通胀有点挂钩的资产的。但银行同样不是傻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不要总把良币+劣币放在一起。我感觉如果有一种产品:流动性相对OK,和通胀挂钩,回报率稍高,有国企担保。那么也许银行会喜欢这种REITs?

最后的最后,宁沪高速里面的养老投资者和社保基金给了我一点信心,看起来在一些注重稳定回报的机构投资者眼里,优质基建确实也是个不错的投资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觉是一个极有想法的方案。之前在 @Odysseus 的回答里好像看到过评价中国的金融风险过多的集中在了银行,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把银行端的风险挪出来的方式。感觉这样比把风险全部交给银行承担要好很多,可能也能减少一些地方政府的操作空间,广大民间资本也有一个除了房地产以外的去处。

基建投资的回报率不会过高了,大量资本都会沉淀进去,但是大多基建项目的现金流是比较稳定的,收益也是比较稳定的。如果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基建基金还是蛮好的一个选项。我自己的话也可能会考虑投一些吧,全当养老钱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郑州村民醉酒砍死三人砍伤一人,被警方击毙? 
  2022年3月爆发的上海疫情,让你的生活有压力吗? 
  人在上海,明天断粮我是不是要饿死了? 
  如何看待拜登正式签署一万亿美元基建法案?该法案能否提振美国经济? 
  为什么政府不把房价降下来? 
  如何看待 2022 年厦门首场土拍「首现摇号拿地」,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推特、脸书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应印度政府要求删除近百条疫情负面信息?印度政府这么做有什么含义? 
  怎么看待全球住宅价格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国占4席? 
  如何看待特朗普呼吁美国人可以戴围巾,围巾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吗? 
  如何看待《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2018年全国活产分娩数是1362万? 

前一个讨论
「蓝领」月薪过万被「哄抢」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央行数字货币DCEP测试发行,区块链投资机会又来了吗?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