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后浪”下的海底世界。 本质问题:贫困农村老人没收入,简直“负资产”
位体面:我外公住院时隔壁某退休高干:将近90岁,退休金接近每月1.5w,公费医疗。
久病床前无孝子,在这里统统不存在。 全家都希望老爷子长命百岁,哪怕呼吸机吊着也得活下去,只要活着就是每月净收1w+。
我外公当时跟调侃,这个老爷子是活着的两间铺面啊。
本案其实完全不是有争议的法律问题:单纯的故意杀人未遂(吸收了遗弃罪行为), 这背后是赤裸裸的社会问题。
贫困农村老年人,现在是最无助的存在::辟出少数自建养老体系的东部富裕农村,相当部分的农村老人,除国家发的每月百十来块钱,没有任何固定收入。
(好一个进步很大了)
简直就是资本社会的:手停即口停。
关于农村老人的非正常死亡问题,贺雪锋+刘燕舞老师领衔的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已经写过无数文章。
我还记得那恐怖又真实的话:药儿子、绳儿子、水儿子比亲儿子可靠!
我国正在推行的精准扶贫 ,绝不是一句口号!
要成为拯救苍生的重要工程。
这个问题下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人,你们敢不敢把自己在网上说的话拿给你父母看看?可别一边掏空父母的钱包给自己买车买房,一边拿起手机就开始共情弑母罪犯。
我还不知道中国已经贫穷落后到农村老人连活着都不配了,更不知道原来骂一骂罪犯就是“矫情”、就是“何不食肉糜”,实际上在这里以所谓“无奈的穷人”的身份伤春悲秋的诸位,既然能玩儿上知乎,就已经不是穷到养不起父母的地步的人,所以你们那不值一文的共情,只是因为你们才是真的矫情,因为你们是恶毒而寡廉鲜耻的人。
别在那儿装出一副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了的做作模样,你只是在借题发挥宣泄自己对当前生活的不满,你幻想着你的父母重病在身而你无钱奉养的悲惨情境,好像这样便能报复威胁这个对你不公的社会,然后社会就会被你的惨状所震慑,就会给你发钱发房子,老天爷也要哭着感叹这一出“人间惨剧”然后给你下钱雨了……想的再多,也掩盖不了你本质就只是一个贪婪且毫不善良的人而已。
如果这个活埋母亲的儿子是罪该万死,那这里每一个共情他的人都不算太无辜。
别用“经济落后”洗地了。老人是瘫痪,不是绝症要花大钱。伺候老人也就是辛苦,花不了多少钱。
我奶奶在床上瘫了大概六七年,就是这么伺候过来的。
对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农村底层,照顾老人的主力军就是孝顺的儿媳、女儿甚至孙女,男的大都在甩锅。
我奶奶病倒的时候我小叔小婶都在上班,没人怪他们。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经常回来,给奶奶擦洗擦洗,带很多牛奶水果肉类。
我奶奶一直在我家养着。我大叔大婶装死。老人基本是我妈、我姑姑轮流管白天,我管晚上。
我哥哥作为唯一的孙子,那几年没工作家里蹲,仍然屁事没管。而我在市里上班,每天还要坐公交一个半小时回家照顾奶奶。
所以我一直在知乎说,某些农村男口头孝子当得挺嗨,“我要养老,爸妈要给我宅基地,姐妹靠边站”,真正养老的时候,人家是尊贵的一家之主,怎么能亲自上手呢?
这题目不就是这样么?老人被儿子杀死,反倒是儿媳报了警。
防杠精声明:没吃人血馒头,案情如此,现状如此。
这个题下面,多少男生为我哥抱不平?
还有个笑话,有个男生抨击我对父母付出少,我问他一个月赚多少钱,他说两千多。我丢,我一个月平均给我爸妈出的保险费用就是他的全部收入了,他有脸说我。
我是想告诉那些有儿有女的父母,好好考虑一下财产分配和你的晚年质量。
我的祖辈,晚年最幸福的是我妈妈的婶婶。她丈夫是退休老干部,走得早。她把所有财产全部留给了最有出息的女儿。那个女儿也把老人照顾得很妥帖。
谁愿意对你好,谁有能力对你好,仔细考虑。
上一代的女儿、儿媳习惯了父母的不公平,现在和将来的女孩子,不一样。
以故意杀人罪而不是遗弃罪立案,给警方点赞。
虽然我国还是有三个月女童趴睡致死警方不抓父母这种情况,但确实能感受到现在执法越来越硬核了。
以前报警称家暴,警察大多是安抚两句算了;现在报家暴,更多的是受害方哭着喊着说只需要吓唬吓唬不要处罚,但警察坚持拘留。
以前撒泼打警察,也就是批评教育;现在抗拒执法,哪怕就是推一下,都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
犯罪成本太低了,很多人就会有恃无恐。久病床前可以无孝子,但也不能有杀人犯。
幸好老人有个明事理的儿媳妇,没准本案发生后,大量婆媳矛盾会改善。
虽然更大的可能是犯罪未遂加被害人谅解,但希望法官不要太轻判,考虑一下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吧。
这个瘫痪母亲当年生仔时没准想的就是养儿防老太好啦生儿子了。
讲真,我一点都不同情儿女不孝的人,是他们自己不好好教育。
我之前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个题好像叫做身边有什么真实的恐怖故事。
当时呢,知乎都在说我编,而头条都在说哇这事儿我身边也有。
在我看来,头条评论区才是真的是恐怖得要死。
他们的故事比我这个故事恐怖多了,只是他们不会写。
头条er眼里弱爆了的稀松平常的恐怖故事:
最近有一个百岁老人死了,过年的时候我还去见过她,我小的时候,虎头鞋是她帮我做的。
她所有亲戚朋友孩子的虎头鞋都是他做的。
最小的鞋子,口只有墨水瓶口那么大。
过年的时候去见她,老太太身体还硬朗,拉着我的手说,你都长那么大了。
然后念叨说自己已经一百岁了,怕是日子不多了。
我说早呢您是长命的人。身体这么硬朗,这是好事儿。
她摇着头说,我已经一百岁了,老而不死,是为贼。
我说哪能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看,这些重孙子孙女,过的也很好啊,被你照顾的多好。
她说不行,我眼花了,以前半天就能绣一双鞋,现在得三天,不中用了。
说着就有一些哽咽。
其实我觉得一个一百岁的老人,身体硬朗,喂猪,打扫做饭,盖孩子,三天就能绣一双精致的鞋子出来,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绝对打败了99.9%的人。
但是她死了。
两个月前还好好的,无病无灾,死了。
因为她的儿女嫌她活的太久。洗了全家人的福分。
尤其是一个儿子的儿媳也先去了。70岁的人去了也很正常吧。
但是她的儿女认为是她活的太久,挡了整个家庭的运势。
尤其是,小儿子家里,一直生不出孙子,生了两个都是孙女。
她说我活了一百岁了,过完寿了可以了。
我本以为,是自杀的。
我听我家里人说,老太太是被饿死的,活活饿死。
关在柴房一星期。
而且一星期前,她的儿女们就在筹划着,给她办后事。
那可是亲妈呀。
他们觉得这个事情特别正常,没准和棺材店谈一谈,还能谈个团购什么的,他们认真的认为自己活得太久,是对后代的福分的剥夺。
他们没有双标。他们是真的认真思考,如果人老了,还占着资源,就是在浪费家族的资源。
她去了以后,他们真的大操大办,请来坟头蹦迪,跳脱衣舞。
因为,他们由衷的认为这是一件喜事,把一个没什么太大用的老东西,送葬了。
这样的话,家里的资源就不会被浪费,家里的福气,就会更好的被分给小孩。
我家里人说她人没了的时候,我很震惊。
听说她是被饿死的时候,我更加震惊。
我说她难道不会求救吗?这是杀人啊。
我家里人说不会的,她是默认这事了。
她认为小儿子家里没有男孩,是因为她活的太久了,分了福分,影响了家族的气运。
我就觉得很荒谬,拼命的时候拼命的生,生那么多王八蛋有什么用?
拼命的带,拼命的带,带那么多孙子又有什么用?
落到一个饿死的结局,奉献了一生,还要把莫须有的气运,也奉献了,用生命当祭品。
最可怕的是,连她的孩子们都认为,这是死得其所。
要大操大办,坟头蹦迪。
我很心痛,但是无法同情。
这个教育是她自己选的。
拼命生儿防老,防的是这种老也是她选的。
甚至,孩子后代生不出男孩的罪恶感,她觉得自己有份。
我同情她有什么用,她自己不同情自己啊。
这种在头条er眼里稀松平常的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倒是这次抛弃老人的人被抓被定故意杀人罪,真是稀罕。
我国法治的成果,给相关部门点10086个赞。
中国的老人活得确实很悲惨
这个现象不是最近才有的,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了,到现在已经缓和很多了,最近又频繁闹出来,是因为咨询发达了,很多人过习惯了城市的生活,突然把这个事情摆在眼前,有点不适应了。
我在基层工作那阵,每次去村里办点事,遇到老头老太太没有不说政府好话的,这并不是谄媚,很多都是发自内心的,为什么,每人每个月政府发的基础养老金120多块,老两口就是一年2500多,在农村这就够自己生活了,儿女没有一个敢说自己一年给父母2500,但是政府就能给,不感谢政府感谢谁。这一方面是政府的好,另一方面也是儿女的不好。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家庭的权力架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前由于中国比较封闭,缺少阶层变化的机会,大部分人的财产主要来自于继承,这也就导致了上一代人的话语权很大。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家庭的主要财产来源是靠年轻人自己的个人奋斗,父辈辛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钱,被通货膨胀冲击的买不了什么东西,年轻人想要生活的更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眼光见识,城市里的老人还可以给年轻人提供人际关系和知识,农村的老年人就彻底没有能力提供任何东西了,这也就造成了改革开放新一代农村年轻人对于传统父权的蔑视。而中国传统的父权制度,正是中国传统养老制度的保证,这个制度被破坏,也就意味着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瓦解,那么一个家庭的老人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全看儿女,特别是儿子自己的素质了,如果这个儿子有孝心,那父母年老时候还会过得不错,如果没有孝心,那父母的命运可能会异常的凄惨。
在这其中,各级权力机关的无作为,也让这类事件发生的越来越频繁。
以前如果有儿女不孝,舆论压力会很大,政府还会出面替老人出头。但是改革开放一段时期以后的各级政府纷纷掉钱眼里了,忽略了对于意识形态和基层的控制,于是并没有村干部等人出面,大家都是各扫门前雪,除非事情闹得非常大,才会有村干部出来劝儿子消停一些,但也仅仅是规劝而已,并没有任何的强制性措施,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几年,这个事情达到了最高峰。
最近几年反倒不错了,以前老人得病,全都是花家里的钱,大多数家庭是得不起大病的,但是后来有了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有国家兜底,除非是那种彻底没救了的病,一般的大病,很多儿女还是很愿意给治的。
没病没灾的时候,还是能够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但是一旦瘫痪在床,儿女互相打起来那都是正常的,去年的时候我奶奶住院,同屋的两家人的表现真的让人心寒,一个是常年瘫痪在床的,大小便不能自理,几个儿女轮流照顾,一到那个大儿子来照顾的时候,这个大儿子就不管屋里还有其他人在,就对老人大声责骂,恨其不死,如果这时候老人还要大小便的话,那更是骂个没完,老人后来等大儿子跟女儿换班之后,跟女儿说,你哥哥来的时候我都不敢大便,怕他骂我。听了都心酸,这就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吧。另一家最后查出来是肿瘤,三个儿女在一起商量出钱的时候,打起来了,主要意思就是说,儿媳觉得老人还年轻那会偏疼小女儿了,所以这个钱,小女儿应该多出一些,小女儿这时候又不讲恩情了,说老人的钱还是儿子拿的多,这时候讲偏疼有什么用,偏疼她,她过得不也就那个样子吗?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决定不治了,让老人回家等死,也是涨了见识。
新闻中的这个人55岁了,正是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批人,正如我上文分析的,这批人对于父权的蔑视,让他们的行为走上了一个极端。有意思的是,这个报警的人,是男子的老婆,老人的儿媳妇。都说媳妇和婆婆是天生的仇人,但是这个时候,一个没有血缘的人比那个血亲,强了一万倍。
中国经济的放缓,又再次让中国家庭父辈的话语权强了起来,很多人买房要靠家里资助,孩子要让老人来带,老人有退休金还能资助一点孩子,所以能够左右孩子的婚恋大权,想让他们相亲就可以随便安排,其实还是经济基础在起作用。这一代老人他们的未来会比自己的父辈好得多吧
苦啊!苦啊!苦啊!
不信因果,无恶不作。敢杀老母,下地狱把牢底坐穿。
很多年前,她将子宫剖开。
儿子爬了出来。
很多年后,他把土地撕开。
母亲跌了进去。
她可能依旧不会怪他。
毕竟生命的伊始与结束。
都是一声呜咽。
可这世间天理难容,一切交给法律。
当老无所养,你又能如何呢?老年残疾人护理基本上需要耗费一个健全的劳动力。
就是说这个家庭至少能供养一个剩余劳动力。
这在现代中国是一个比较奢侈的事情。大多数家庭做不到,做得到的也面临很大的经济牺牲。
这还是近年农村建了很多养老院,这个问题已经大大缓解之后。
目前农村的养老院我参观过很多,硬件并没有什么好挑剔的,房子都盖得不错。有能力走路,能自己吃饭的老人都能得到不错的生活质量。
但是需要护理的,就完全另一回事了。
我们的社会,还没有经济能力提供几百万专职的护理人员。
所以现在只能说脱贫而已。
这个真的是贫困的问题吗?在我国,统计贫困与否,肯定是把这位老人和她儿子们放一起,以一个家庭统计的。这个家庭不见得是贫困户。这个老人是屡见不鲜的养儿防老但也没防成老的农村老人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国家再帮扶,再给钱也不解决根本问题——钱其实是到不了老人那里——换句话说,只要靠儿防老这种养老模式存在,国家进行救济的交易成本总是相当大。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这个老人的生存缺乏离开自己儿子的物质基础。当一个人的生存完全取决于另外一个人(哪怕是你至亲)的道德水平和善意的时候,那他必然很容易过上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生活。除了这个极端的例子之外,更多的是农村留守老人无法安度晚年,导致的延续至今的自杀潮,也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名言“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更可靠"。
目前我国农村老人的这种悲惨遭遇基本无解,原因在于比不得城市老人普遍有的退休金,农村人在过去的剪刀差下,即使做牛做马一辈子,虽然也是为国家奉献,但是事实上并不平等,根本没有让这些农村老人独立的物质基础。
即使我看好中国将来会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渐渐消除城乡差距,甚至早晚会实行无条件基本收入,保证公民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但是我们祖辈这一代恐怕是赶不上了。他们出生与建国前后,经历过六十年代大饥荒,忍受了几十年的剪刀差,能吃饱饭没几年又赶上了乡村空心化成了空巢农村老人——是不是真的一点好都没捞到?想想他们的美国同辈人,也就是所谓Baby boomers,生于大house,长于大house,吃的大牛肉,长大了赶上了最风流的嬉皮士时代,中年遇到美国一超独霸独领风骚富得流油的90年代。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想到这一切,我在这一刻很难不羡慕嫉妒恨,不那个啥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