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跟你嗦,诸葛亮五次北伐是一次比一次有进展的,谈不上“看不到希望”。
第二次北伐,斩掉了一个“骑将”王双,这是什么概念解读一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石亭之战等大规模战役,曹/魏军虽然损失惨重,却并未记载(包括东吴方面的战报)有哪个将军阵亡或者被俘。只有像濡须中州这样的战斗,因曹仁战术严重失误将5000兵送到江中洲有去无回,才一下损失了2个将军。
官渡赤壁阵仗那么大,都没有名将损失,可见要是能让将领阵亡的战役/战斗,可能意味着其直属部队遭到歼灭性打击(合肥张辽乐进李典共带兵7000多,濡须中州常雕和重名的另一个王双带兵5000,可见一个将军至少带2000多兵差不多),王双还是带骑兵的,而且记载是“破之”说明诸葛亮与这支追击的魏军骑兵有规模比较大的野战。脑补一下之后几次北伐魏军的低迷发挥可能就跟这次追击失败有些关系,毕竟一伐的时候魏军骑兵还给蜀军造成了很大损失。
第三次北伐,攻占阴平、武都两郡,占了阴平天险使得蜀地愈发稳固,占了武都则使得之后凉州各郡受到汉军兵锋直接威胁。
第四次北伐,大败司马懿中军,撤退之时还射死了仅剩的五子良将张郃,这对于魏国也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而到了最后一次北伐时,诸葛亮还鼓捣出了流马、屯田之类的新举措,原先最为短板的后勤运粮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其实卖惨反倒是三国演义情节居多,《诸葛亮集》中除了后出师表用词略为消极(但仍然坚定表示了北伐决心)之外,其余诸篇都是元气满满,看不到对前途悲观失望的迹象。
如果把演义原创情节去掉的话,放在231-234年的时间点,蜀汉还真没有什么理由悲观,不开上帝视角,放在诸葛亮的角度是完全有理由认为下一次进攻还会有更大进展的。当初马谡被张郃暴捶、益州外精锐部队一年损失一千余人的时候诸葛亮都没放弃,现在张郃都已经给他弄死了,野战已经有能力打赢魏国中军,为何要这个时候反而觉得没希望了?诸葛亮病逝军中说明他很有可能是得急病死的,更多是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