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邀请一个朋友写晋朝古言,她说好啊,那就写贾南风吧,可以从贾南风面对着金屑酒,回忆自己的过去说起。
相国伦矫诏遣尚书刘弘赍金屑酒,赐贾后死于金墉城。
在惊异于如此独特的品味之余,我又想到一个问题,金屑酒到底是什么?
金屑酒是不是真的金屑?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黄金也能引起人过敏,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可能性,大部分因为黄金而丧命的,还是靠的黄金的密度。原理是靠自身的重量坠穿了胃和肠道,导致大出血而死。 而在酒中能撒的金屑是非常有限的,太重了就成金沙糊糊了。并且金沙糊糊喝进去之后,金沙虽然重,但是颗粒小,更可能会导致胃溃疡,而很难速死。
所以,金沙酒,否决。
「三国志」里面记载:
帝不听,竟遣使赍金屑饮晃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殡敛于宅。
和「晋后略」里面:
载贾后以鹿车,诣金墉城,餐金屑而死。
这里面都是有金屑而无酒。尤其是晋后略是西晋人写的,用的「餐」字,应该就是当时的事情。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赐酒一杯,然后赐金瓜子一壶。然后就着酒吞金瓜子呢?
虽然理论上不无可能,但是这个画面还是太诡异了。黄金小块坚硬无比,自杀的时候吞的血流满嘴,非赐死贵人体面之意。毕竟餐和饮本身也可以当做「喝」,所以这更像是用「金屑」来代指「金屑酒」的意思。并且金屑未必致死,就算致死往往也要经过漫长的好几天,那作为毒杀人的工具,是不合适的。
喝酒吞金,证据不足,否决。
说到喝酒,那么是不是普通的鸩酒,只是因为古代的酒都是浑浊的酒,而能被称为金屑,可能是因为精心筛过,所以能够荡漾着黄金一样的色泽,看上去就像点点金屑一样呢?
这个确实符合贵族体面的死法,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金屑酒应该是本身毫无害处的。在宴请的时候,应该也会出现这种酒。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出现金屑酒,一定是毒杀人的。所以用诗意来解释金屑,似乎证据也不足。
金黄色泽的美酒,否决。
想了半天,还是要从古代的科技水平入手。古代其实拿不到什么系统性的烈性合成毒药,天然的主要就是砷化物。根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毒金即生金,出交广山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馀次,毒乃已。
生金矿,理论上不应该有毒,有毒的应该是伴生的矿物,尤其以雌黄和雄黄矿周围,更容易有生金,所以生金的毒性,可以来自于砷化物。
雄黄毒性不大,长期服用会有慢性砷中毒,不适合做毒药。而雌黄是剧毒的三硫化二砷,又被称为「黄金石」,本身就具有黄金一样的光泽和色彩。用雌黄,或者雌黄加黄金磨成屑放到酒里面,用来赐死贵人再好不过了。
并且雌黄在当时的达官贵人家里多有使用,用来改字,也算是风雅之物:
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又是天然矿物质,不需要提纯就可以直接使用。所以种种迹象表明,金屑酒,应该就是以雌黄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毒酒。同时也满足唯美的气息,夕阳西下,一杯雌黄酒,荡漾着黄金版的光芒。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金屑酒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主要出现在魏晋的原因。因为在晋朝之后,更加强大的毒药——砒霜,被葛洪炼丹的时候炼出来了。所以之后金屑酒在文献中就不再出现,因为其功能被砒霜替代了。而在晋朝之前,雌黄尚未被大规模的应用,汉朝宫廷还是以「鸩酒」为主,而鸩酒的考证,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综上所述,金屑酒应该不是用的真金,而应该是用含砷的天然矿物质雌黄碾磨入酒而成的,有剧毒。
春节无聊看了点砷的研究史,感觉魏晋时期的“金屑酒”大概率是含砷的。
历史上有两种“金屑酒”。
……魏晋时期,“金屑”是一种剧毒物质,通常将其和酒同饮,致人于死。 此后,“金屑”消失了一段时间,直至元代才出现类似“金酒”的记载,但已 与魏晋“金屑”杀人有很大的不同……元代金屑、金粉等被用来加入酒中,饮用结盟,利用金性质稳定的特性表示结盟的稳固。使用的金粉、 金屑并不具备毒性,无论在成分还是使用的量上应该都与魏晋时期有所不同。[1]
日本的“金屑酒”明显是后者,所以按“吞金自杀”、“金是重金属”的思路讨论可能不对,因为中国古代的“金xx”大概率不是真的金。虽然现在魏晋时期的“金屑酒”制法已经失传,不清楚是什么,但大概率是砷化物,理由如下:
首先,无论炼丹术、外丹派或西方炼金术,都有神秘主义倾向。为了保密或者故示神奇,同一种矿物质会有很多名称,比如雄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流派中有“黄金石、黄食石、石黄、熏黄、太乙旬守中石、朱雀筋、黄奴、天柔石”等多种名称。[2]至于为什么叫黄金石后面会解释,而“炼”出来的东西因为方法不同,杂质不同,名称就更多了,比如以砷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毒药,能写一大串。而且有时因为性状相似,同一个名称在其实对应多种物质,比如朱砂矿(硫化汞HgS)和氧化汞(HgO)都是鲜红色的,朱砂煅烧会形形成水银,水银在400℃左右缓慢加热又会形成氧化汞,氧化汞500℃以上又容易分解变回汞,所以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区分硫化汞和氧化汞两种物质要到南朝的陶弘景。(有的书把“积变又还成丹砂”解释成和硫反应变回HgS,这里采纳的是赵匡华先生《中国古代化学》里的说法)
因为名称的复杂和错乱,重复实验在炼金术科学非常关键,古人写书时为了后世弟子们可以复现,后详细写明产地和性状。
很多炼丹配方到底得到什么都是现代人重复实验得到的。比如炼金的终极目的——炼金,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黄”指黄金,“白”指白银)中“贫苦无财力”的葛洪记载了两种听来的“人造黄金”的制备方法,现在重复实验发现所谓的“黄金”主要是二硫化锡、砷铜或砷银组成的物质。[3]
其次,魏晋时期,外丹派这些大师用的“金”基本不是金,而是其他的重金属和硫/砷等形成的物质,只是看起来像黄金,因此“金屑酒”的“金”能够毒死人,大概率是砷。在晋代葛洪之前,汉朝初年就有“黄白之术”造伪黄金,后汉三国时期黄白之术更甚[4]。
最早他们是真的推崇黄金的,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中说“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伏食之,寿命得长久。[5]”结果真的吞金之后,术士不仅没有“寿命得长久”,反而不久便离世了。于是他们编出了一套新的理论:“黄金在山石中千万年间是由于积蓄了太阳的精气而生成的,所以性质大热,因此有大毒,人吃了就会销烧骨髓,以致焦缩而死。于是他们便主张设法用矿物药为原料,在丹鼎中修炼出黄金的精华,制造出人工的黄金,称为药金”[6].
到后来就形成了所谓“五金八石”一般指“金、银、铜、铁、锡;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戎盐、硝石、雌黄”。原因也很简单,重金属或者盐,吃了不会很快就死,比如古代被妖魔化的水银[7],说是“水银乃至阴之毒物”(《本草纲目》卷九水银),现在也知道毒性大,但作用缓慢,但别说服用,注射都不会立刻死亡。
而各种致命毒药作为方士们的机密,现在的模拟实验发现很多的毒药的主要成分就是砷的氧化物,只是杂质不同罢了。
最后,说说黄金和砷的关系,很多答主都提到古代医药中叫“金xx”的药物大部分含砷,这我国古代对砷的认知有关。
和其他文明类似,我国古人很早就知道含砷矿物质有毒。在战国时期,就已经知道礜yù石(一种含砷酸盐的矿物质[8])有毒了。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所记载的医方中有“冶礜石”和“燔雄黄”,就是在空气中焙烧礜石和雄黄,所得的产物就是人工制造的砒霜。
但砷剂使用并不广泛,到了东汉末年,也就是金屑酒出现的时代之前,含砷矿物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有新的发展,发明了一种含砷汞的外科消毒药——“五毒之药”。同时,砷剂内服也开始流行,同样在东汉末年,人们发现礜石具有类似变质药或强壮剂的作用,(欧洲人曾有一段流行服用砷理由相近)这导致在魏晋间大流行的五石散中常有礜石。随着砷剂的流行,过量服用很快致死的知识也被普及了[2]。所以“金屑酒”含砷从砷剂的发现史来看出现在魏晋时期不奇怪。
而砷和“药金”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前文说到,魏晋时期人们就知道雄黄和铜、银等金属高温冶炼后会得到一种金黄色的合金,现在我们知道这不是真的金,但那时可分辨不了,于是形成了“化”的概念(“化学”的“化”的来源),后世有人总结道“天地之宝藏于中极,命曰雌黄,雌黄千年化为雄黄,雄黄千年化为黄金”(南朝刘景素《典述》)。所以本身是黄色的雄黄,又冶炼能产生“黄金”,因此被称为“黄金石”,很多含雄黄或雌黄的药就叫做“金xx”。
《证类本草》卷四引《胜金方》:金粟丸,又名雌黄方、雌黄丸,叶子雌黄一两。
《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内外伤辨》:金粟丸,雌黄、雄黄、信各等分。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金屑丸,别名金屑丹,叶子雌黄。
再来看看魏晋时期“砷化学”的水平,开头的图中写道:
又雄黄……饵服之注:或以蒸煮之;或以酒饵;或先以硝石化为水,乃凝之;或以玄胴肠裹蒸之于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三物炼之,引之如布,白如冰……
古人的“硝石”,有时是硝酸钾,有时是硫酸钠,“以硝石化为水”实验证明是硝酸钠,玄胴肠是猪肠。硝石,猪油,雄黄这几样放一起加热是会爆炸的,所以有猜测就是这类实验中的事故导致了黑火药的发明。而在不爆炸的情况下,模拟实验得到的白色固体“引之如布,白如冰”,分析发现是纯度很高的砒霜,猪油多了去炼还能发现部分砷的单质[2]。后面的描述就不解释了,应该没吃太多。
那“金屑酒”有没有可能是“金液”呢?也有可能[9],古人想尽办法溶解黄金,最后还是有点成果的,不过重复实验表明,金的含量很低,毒性不大,很容易还原成“胶态金”。
总之,那时的金屑酒大概率是含砷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