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清名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本来江阴已经降清了,但因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太侮辱人了,开始反清,三十六计用了一个遍,在没有援兵的情况坚守81天,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当得起可歌可泣,直到现在依然有纪念活动。
完了他去了说剃发是促进了民族融合,还跑去签售,宣扬满清做的对,这不是摆明了侮辱人吗?不打他,对得起死难的江阴百姓吗?
这就好比有个恶霸来了,让你家把女性献出来给他做妾,你家不同意,被杀了全家,过了几年这恶霸的后人上你家坐在正厅和你们说,让你家女性做妾是为了两家的友谊,杀你全家是为了促进邻里和睦,你不想打他吗?
-----------------------------
阎崇年:我刚录完的一讲《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谈到皇太极5次带兵杀入关内。其中有一次就掳掠“人牲97万头”,把中原百姓与牲口放在一起计算。这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今天沈阳故宫评成世界文化遗产,要感谢谁?我说首先感谢清太祖努尔哈赤。我们想想看,如果他都城在原来赫图阿拉,沈阳有什么发展?当然了,上面我说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大贡献,人无完人,他也有错误,也有缺点,晚年也犯了很多的错误,譬如说强行从辽西迁民到辽东,譬如说屠杀了一些汉族的儒生,譬如说占了汉人些房子,譬如说实行“计丁授田”,占了些汉人的地等等,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这些事情,既看到努尔哈赤有错误的一面,也要看到努尔哈赤有功绩的一面,因为今天我重点讲努尔哈赤的贡献,其他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讲,这是第二个问题。下一讲我讲努尔哈赤的人生四合。
http:// military.china.com/zh_c n/history2/06/11027560/20050608/12381510_3.html
记者问:雍正大兴“文字狱”是不是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阎崇年先生回答说:大兴“文字狱”是不好,受到了激烈的批评。但是,雍正的这一做法对于清王朝国家的统一、减弱诋毁政权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http://www. lzbs.com.cn/wb/2005-10/ 20/content_529471.htm
阎崇年可能真就没说留发不留头是民族融合,这还真是我疏忽了,但是上面这些采访得认吧?劫掠汉人,直接都不当人,他说是喜剧,杀汉人,占房子,占地,得历史的看,得感谢努尔哈赤,文字狱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就想问一句,阎崇年是站在什么立场说的这些话?他是替谁在说话?这倾向性还看不出来?这还有洗地的意义吗?
就凭他说这些话,抽他有问题吗?我真不理解那些为阎崇年洗地的。你们确定你们代表了公正吗?你们确定看到过他这三段话吗?
================
我还真没注意,上面还有个反驳我的,人家反驳的逻辑也是奇葩
人家用这张图,反驳====阎崇年:我刚录完的一讲《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谈到皇太极5次带兵杀入关内。其中有一次就掳掠“人牲97万头”,把中原百姓与牲口放在一起计算。这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反驳我说他把人畜一起算
我就理解不了这种逻辑,他在百家讲坛里分了人畜,他接受采访里说的就不算数了?
按照这个逻辑,就是有人只要说过你一次好,他以后骂死你,都可以用以前说过你好,来否定他骂过你?这是什么逻辑,什么脑子能想出来的理论?我真无法理解。
按照这个逻辑,他小时候尿过床,那他这辈子就都是尿床的?对于这种超越人类的思维,我只有拜服。能用一个时空发生的事,否定另一个时空的事实,真强大。
我要批评打人者
为什么用手打?为什么不上腿?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阎崇年是满族人,所以他后来说的一大堆洗白满清的言论,包括后来被人打耳光我都不惊讶
可是我刚刚看了一下百科阎崇年是汉族人,这下我反而疑惑起来了,他是汉族人,又是贫下中农出身,那为什么老要给满族人洗白呢?满族人吴京也没像他这样啊
打的好
老子曰:掴可掴,非常掴。
我突然觉得我国圣母是真的多,
阎的原话:“这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我们不妨拿类似的情况对比一下,比如:
这对于新兴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纳粹党的影响,为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增加了经济基础和消除了部分政权的隐患;对犹太人,吉普赛人和其他被纳粹评为“劣等种族”的人来说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还在集中营被做成肥皂。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喜,很难说悲。
有勇士敢把我这段话发给自己的犹太人朋友吗?估计发过去理智点的把你骂一顿然后问你怎么回事,不理智的估计拿把枪弄死你的心情都有了。明明是一场赤裸裸的对汉族人民以掠夺为目的地屠杀,我们这些汉族人非但不能愤怒一把还要看着对方洋洋得意说要理智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对于这种人我只能说一句:既然阎大师要求别人理智不如先体验一次类似的经历然后再说吧。
开启:夏的建立
结束:三家分晋
开启:三家分晋
结束:始皇帝称帝
开始:始皇帝称帝(汉历元年)
结束:八王之乱
开启:八王之乱
结束:汉民族重建大一统帝国•隋
开启:汉民族重建大一统帝国•隋
结束:澶渊之盟
开启:澶渊之盟
结束:汉民族帝国•宋灭亡
开启:汉民族帝国•宋灭亡
结束:汉民族大一统帝国•明建立
开启:汉民族大一统帝国•明建立
结束:萨尔浒之战
开启:萨尔浒之战
结束:汉民族英雄•郑成功去世
开启:汉民族英雄•郑成功去世
结束:汉民族英雄•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
开启:汉民族英雄•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
结束:与各族结盟,成立中国人民共和国
开启:与各族结盟,成立中国人民共和国
结束:X
视频的20多分钟左右。
这位阎大师号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抗清是文化冲突导致的。。。
就这话,他被打我觉得并不冤枉。
他有些话确实讲得不好,不管他又有哪里有捧明贬清,你都得承认这点。
例一,阎崇年说:“皇太极5次带兵杀入关内,有一次掳掠‘人牲97万头’,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阎的讲座哪一集不站在满清统治者角度讲话,他吹嘘努尔哈赤的十大功绩,他亲切的称康熙、乾隆老儿为老爷子,一提到这些人就饱含深情,激动澎湃。
像这种,他要是拿到沙俄、日本身上去用,恐怕早就被人骂死了吧。南京大屠杀对于大日本帝国是喜剧还是悲剧?
对我来说,明清这两个朝代的特点是,明初期黑不了,清初期洗不了。所以说实话,阎崇年要是贬明,或者在康熙中期以后吹清,那是无所谓的事,可他非要吹清的开国时期,吹奴儿哈赤,那被打也只能说活该。反正也只是挨了一耳光。
---更新:有的人质疑阎崇年并没有说过我引用的话,但评论中有人给出出处了,我将那条评论推荐了,诸位可以自行查找。
《清史》是我国一个重大的学术性文化工程,从2002年国家决定重修清史已经过去了20年的时间,为何《清史》至今还没能修好?参加修清史的专家们都在忙些什么?
前些年活跃在百家讲坛的阎崇年,他既然对清朝历史这么了解,为何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成员中既没有他的名字,也没有参与《清史》的编修工作呢?
《清史》从立项之初,就得到了众多历史爱好者们的特别关注,不光是史学家们对《清史》翘首以盼,普通读者也渴望能尽快读到这本史学巨著。关于《清史》迟迟不能面世的原因,很多人归咎于编修清史的专家身上,认为是他们效率太低,不知道整天在忙些什么。其实,编修一部史书远比想象中更复杂,不是编修清史的专家不用心,而是这项工程确实很庞大,需要花费极大的心血去完成。
《清史》的主编戴逸就不用多说了,他等了《清史》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迎来再次主编《清史》的机会。可以说,戴逸的一生就是为了这部《清史》,他对《清史》的贡献有目共睹。
其余参与编修《清史》的专家也都尽心尽力,为了完成这部史学巨著,专家们废寝忘食,甚至还有专家因劳累过度而去世。例如负责编修《清史·典志》中清朝天文历法项目的席泽宗,他去世的原因就是因为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的。
修清史难在哪?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宋史》500万字,只用了2年时间就编修完成,《元史》更是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编修完成,这两部《史书》的质量可想而知,无论是在史学家眼中还是在普通读者看来,《宋史》、《元史》的质量是远远不如《明史》的。
这不光是因为《明史》前后花费了百余年时间才编修完成,更因为史书的编修需要大量的考证,正所谓慢工出细活,想要修一部史料详实的史书,必然会耗费大量时间。
《清史》编修的工程量确实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裁问题。众所周知,《清史》体裁采用的是白话文,原定的篇幅是92卷每卷35万字,全书大约3200余万字,可最终定稿时篇幅已经达到了3500万字,远远高于计划中的篇幅。
参与编修的专家学者为了保证字数不超标,不得不尽力压缩字数,以至于出现一种情况就是,白话文压缩得太厉害,读起来反倒像是文言文。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措辞方面也需要重新考量,这些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修改。
清朝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也大大增加了《清史》的编修难度。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宋朝还是明朝,人口都只有几千万,元朝人口最多时也才刚刚破亿。可是清朝就不同了,仅仅是康熙到乾隆这短短数十年间的时间里,清朝的人口就从数千万增加到了3亿。人口一多,那么随之产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也就增多了,这些都需要一一记录在《清史》中,肯定会极大地增加工作量。
《清史》中编修难度最大的是哪一卷?无疑就是《艺文志》。
前面说到,清朝的人口增加了,那么遗留下来的文化成果必然也会极大增加。换句话说,人多了,写书作赋的人同样也就增加了,例如乾隆皇帝一个人就写了四万多首诗歌。可不管这些诗词歌赋具体的文学水平如何,都需要一一记录在《清史》中,因为这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其实这才是历史治学的态度,管它糟粕也好,精华也罢,著史就要尽可能全面的把历史还原出来,至于怎么取舍、怎么臧否、怎么评判、怎么借鉴,那是读史之后的事)
负责编修《艺文志》的是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他是一个十分敬业负责的人,他觉得应该把这些清朝文人留下的文学作品都记录进《清史》。可《清史》毕竟篇幅有限,如果都记录进去,恐怕仅仅是书单目录就得超过百万字了。怎么办呢?最后《清史·艺文志》只收录进两万多条目录,其余的都收录进《清人著述总目》中去了,大约收录了22万多条。
很多人认为,在现代这种科技条件下,编修史书比古代修史要简单的多,为何至今还不见成果?其实,任何朝代编修史书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大量的考证工作。
比如《清史》纂修重大工程之一的清光绪帝死因,仅仅是这一项工程就持续了数年的时间
《清史》编修时间太长还有一个原因是,《清史》编修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认为找一些专家学者翻一翻史书汇总写出来就算完成了。《清史》采用的是招标的方式,所有的文稿都是通过招标方式获取的,然后再经过审查评定后方能定稿。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者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文稿中的历史人物生平要详细考证。
比如道光年间因抵抗英国舰队失利,临阵逃脱被道光皇帝处死的福建提督余步云,以前人们并不知道此人的出生日期,后来参与编修《清史》的专家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翻遍了无数本史书,才查到余步云出生在“乾隆三十九”年,就为了这几个字花费了小半年的时间。
当然,也不是所有参与编修《清史》的专家都这么认真负责。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阎崇年,他对清史这么了解,为何没有参与《清史》的编修工作?
其实,在《清史》立项之初,他就申请到《清史》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部列传的项目,但是他却并没有珍惜这次机会。那时候他正忙着四处赶场子赚钱,上百家讲坛风光,所以提交的稿子敷衍了事,而他又为了赚钱不愿意花时间修改,最后被作退稿处理了。
再后来他因为出格言论被打,也就无颜再参与到《清史》的编修工作了。
个人认为,阎崇年的史学研究和史学专著也是集中在清朝的帝王身上,而且是很有限的的几位帝王身上,有些描述近于吹捧,非常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