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青年教师是否要慎重入职三四流高校?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拿我们北师大文学院来说吧,一般一个专业1年内可以毕业5~10个博士,但是两年内都未见得有一个空余的教师岗位。

绝大多数的985高校以及社科院等单位,几乎都是差不多的情况。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博士注定是要去普通高校的——哪怕你本硕博都是985或者是在国外读博的。

只有对于极少数的人来说,在一二流与三四流之间纠结才是一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博士来说,答案其实很明显,也没什么可纠结的。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985211高校就职就是当地中上层圈子的一员了?

有些人可能还没意识到一流高校驻地的通官膨胀有多厉害。

隔壁单位是个干休所,曾住了3位大区,十几位军级,小两百师级。那真是校官满地跑。猜这在哪?一个二、三线省会城市而已,没上校军衔都不配在这有个窝。

大部分三线省会一所985都没有,好些连211都是政策性的。就这种城市,师地厅级干部不能说是遍地都是,但是退休的、在位的塞几个大礼堂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算本地中上层还差不多,就这一个博士学位毕业就想混进去?这搁25年前还差不多。那时候博士少,从1978年算到1995年左右全国一共也就毕业了五六千博士。博士属于稀罕玩意儿,而且干部要知识化、年轻化,未来不可限量。

今天?博士学位授予量都达到解放军总员额的50%了,算上海龟们和快毕业的准博士们,总量快和解放军总员额差不多了,还搁着混圈的梦呢?

电话区号三位数的中心城市那就更别说了,厅级干部真是满大街跑。

校领导有校领导的圈子,院士有院士的圈子,长江有长江的圈子,院领导有院领导的圈子,强势教授有自己的圈子,子弟有子弟的圈子,教科文卫各有各的圈子,想靠一个博士学位入职一流高校就想混入这个圈子,可能吗?

混圈子,你首先要留的下,上升的了。就现在这个情况,土博很大概率连二流高校都呆不下去,6-8年之后拖家带口找下家。

混不上副教授,连处级干部的圈子都进不去,还中上阶层呢。985211今天拿副教授的难度,还需要我再重复一遍?


user avatar   kana-naga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你的人生计划。如果你有科研追求,那的确是这样。

去了四流单位基本意味着你放弃科研。

学校平台条件:全系没啥设备条件,生化环材等实验科学尤甚
生源质量名额:学生水平差,招来一点忙都帮不上,甚至没有博士点
学校科研氛围:学科实力一言难尽,就没几个老师做科研
学科平台建设:没什么大腿可以报、挂上依托单位名字一个基金也中不了……

但不是说四流就一定不能去。飞升疾走的压力大家都说腻了,如果四流单位给编,你自己又没啥科研科研追求,那么去那里教课躺平还是可以的。

但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没有科研追求。

总结一下就是:

if 你

  1. 天(爹)赋(是)异(院)禀(士):好单位/大腿组入编
  2. 立志科研:好单位/大腿组飞升疾走
  3. 躺平等死:差单位入编
  4. 脑子进水:差单位无大腿飞升疾走
  5. 脑子进金克拉:博后

user avatar   rodneyxp20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提供一个思路,如果不想卷,那么可以观察一下内地二线大城市(成渝汉镐等,经评论指点,武汉也很卷啊)的双非省属老牌高校,主要是瞅准2000年以后原部属高校下放至省的。

一般来说,这些高校的学术和管理还保留了原部属高校的气象,校教工的外省人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一直省属的纯地方高校。很多领导也有事业心,甚至还想冲一冲双一流。但又幸运的是但限于现在学术平台的高度没法大量卷青椒。

而且很多还是原行业性高校,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还在,原系统的资源还在,甚至还是地头蛇。即便是这些学校的优势专业仍然不容易进,但是与优势专业相关的临近专业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而且城市气质和城市管理相对规范,整体氛围开明开放,生活气息比一线城市和中小城市相比都很有优势。

不过收入等依然是盲盒,校内绩效收入的分配是优先强者还是全校均等,这个就得看学校的具体政策了。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是这样的,尤其是天坑这种重资产和重资源行业,个人努力在其中成分没那么大。

但目前情况是好高校基本满编,很多人没有什么选择。


user avatar   chu-zhou-jin-qiang-xiao-ba-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我还挺有资格和经验回答的,

我们学术上有句话“不要高看一天的工作,不要低估一年的成果”,

你如果是个博一或博二的,那我建议你好好做科研,不要东想西想,你的未来还有变数;

如果你是博三或博四、、、的,

那我觉得,在你上知乎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其实已经不适合一二流的学校了,

原因很简单,思考要不要去三四流的的人无非以下情况:

1、成果很好,但是在顶校里卷的身心俱疲,想佛系过生活;

2、成果一般,觉得自己在一二流没把握出头,去三四流又有点不甘心;

3、成果很差,没的选。

第1和3两种情况的,他们内心已经很清楚自己的选择了。在知乎上来看这个问题的,大多数是第2种,我甚至可以给你一个速写。

你的硕博阶段已经很努力的,甚至动用了自己的大多数资源,但是成果也就那么回事,理工科不清楚,文科你其实发了不超过3篇c,而且大概率没有专业c。达到或略超过学校毕业标准,比大多数毕不了业的博士,你自己觉得已经算不错了;但是和真正的大神,发5篇以上或者有专业c独署的,那差别大了去了,你自己也自愧不如。

我想我这个速写大体上是准确的。

那么我告诉你,不要犹豫,一定要去三四流高校,原因有三:

1、博士是你脱产搞科研的时间,这时候你的脑力已经使用到了极限。如果博士阶段都搞不出来名堂,那么做讲师之后也大概率不行。将来你要养家糊口带小孩,又要教书做项目甚至兼职行政,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学问。十成力都做不成的事,不要相信靠七成力能成功。

2、不要相信那种虚无缥缈的学界鸡汤,说什么讲师再闯学术界,那是二十年三十年前的剧本了。近10年内学界的青年大牛,无不是博士阶段就头角峥嵘了。一步快步步快,这是无法弥补的鸿沟。在这种指数效应的堆叠下,马太效应就发生了,同届进去的人,最终会把资源全部吃光。而且更可怕的是,好学校每年都招人,后来进来的无不是这种大牛。你也许能接受同龄人的优秀,你能接受给比你小20岁的人打工吗?

3、三四流高校其实待遇上(东部、南方)未必比一二流差多少,有编制的情况下,不说多有钱,至少能在当地混个中产。冲一冲评上副高以后,基本上你就有时间做点想做的事情,做生意也好、休闲也罢,绝对比好高校的副高要舒服的多。其实也没有失去什么,失去的无非是你幻想中的“前途”罢了,它也许一开始就不存在。

混高校心态要摆正,博士里头从教的一半都不到,从教的里头能评上副高的也不到一半,能成为正高的一成都没有,成为大牛、宗师的更是凤毛麟角,祖坟冒青烟。

其实你博士能毕业,就已经比大多数普通人要舒服了,你可以从事一份没有那么辛苦、待遇优良又空闲的职业。这个才是从事学术的基本预期,而不是什么开宗立派。

我说的不好听,但你的脑子要清醒。人近而立,该现实点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高校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也去高校当老师呢? 
  如何看待老教授、高年资博士、年轻副教授的科研水平? 
  如何看待 2030 年左右国内高校将迎来退休潮,届时高校教职市场将会出现适当宽松的说法? 
  65 岁的「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正式退休了,大家怎么看? 
  月末入职,公司次月补缴这个月的社保,会产生什么影响吗? 
  很多高校对于青年教师“非升即走”有了一段时间,想问问那些“走”的青椒后来发展怎么样了呢? 
  如何看待国内高校招收博后和青年教师普遍都有隐性坑?这是对人才的尊重吗?这样下去科研还有救吗? 
  如何看待陕科大双非无子刊博士李瑞梓入职西北工业大学院士团队助理教授,且与院士共同担任论文通讯作者? 
  博士毕业后想在好一点的高校做老师,一定需要留学经历吗? 
  国内博后的出路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日本音译就是搞笑的,中国音译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下一个讨论
医生、老师都很缺,为什么医学教育学行业还不愿意多招人?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