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目前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吸纳那么多人。
工程师不是搬砖工,搬砖工有砖就能搬,但工程师需要有各种设备,设备齐全了才能工作,否则事倍功半。
中国有供他们开展工作的条件的企业太少,而且中国自己人也要竞争这些岗位。
求求贵乎用户别一提工程师就是拿几十万刀的码农,生物狗和基础医学狗的绝对数量也很大的好吗?那些做research的 我看大部分都是我们这行的。
刨除镀个金就走的访问学者,长期留在美帝拼教职的生物医科狗们,卷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国内。国内怎么掉头发国外一样怎么掉头发,你看杀博士这种千老都靠骗钱为生了(手动滑稽)。我同学里面比较稳定的除了转商业转经济就是转生信,其他全都是靠老板的基金生活的薄厚。你以为他们不想回国吗?国内的offer现在都是锦上添花,绝无雪中送炭了,回国也只能做薄厚啊!摔!
我这个年纪的美漂千老薄厚,基本上是历史原因选择漂洋过海来到了心目中科研的理想乡,但是发现同实验室一堆十几年的中国人千老在看着你,个中滋味啊……啧啧啧 我一个师弟,去呆了两年,及时止损回国去了试剂公司,现在已经是有房有猫的单身贵族了.....
最后跟我念一句:生物人(gou)也是人!昂!
不了解别人,就说我自己。
以前我年轻,不愿意回国工作是因为思想高度不够,以为自己不够爱国,不肯降薪。
现在,我不愿意回国工作主要是思想升华了,更好地理解了爱国精神,找到了更好的为国效力的方式。因为我这种一周就干4个小时(大多数时间还干不到)现在又不用去办公室的工作,从全局高度怎么看都是打击美国霸权的行为(相当于一个在美国混吃等死无所事事的gwy)。所以我留在美国肯定比我回国996加入内卷抬高房价对于改变中美力量对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更大。毕竟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中国做贡献,挖美国的资本主义墙角则是为国做更大的贡献啊。在解放区搞建设和在沦陷区搞破坏,肯定是后者更难啊。
一正一负,殊路同归,孙子兵法-作战篇: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所以从中国赶超美国这个历史性任务来说,1个在美国拼命摸鱼的我作用=20个在国内努力奋斗996的我。
这里我们有一说一啊,并不是每个美国的华人工程师都像我这么爱国的,大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那些在美国的脸书亚麻Netflix这种血汗工厂从事965的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就不能算爱中国,只能算建设资本主义。那些在IBM英特尔和微软摸鱼和以及美国华为965的同志们,则大概率是爱国的。同理如果有人在中国一周干4个小时摸鱼拿钱不能算建设社会主义,属于汉奸。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下包括 @vczh 在内的很多华人工程师也是走爱国路线的,当然他们没有我的思想高度,没有能够提炼出先进爱国理论来指导实践,还属于小知识分子的无意识爱国行为。这点你们可以参考中学历史书里面的农民起义的革命局限性来帮助理解。
现在你们可以发现不仅建设中国是一种爱国,有时摸鱼美国则可以爱的更深。教员曾经说过:"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所以科学爱国的关键是方法论,要掌握好加班和摸鱼的位置,做题家们才能挖掘自身潜力得到最大化的爱国最终实际效果,达到自身和科学爱国的双赢。总之借用评论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加社会主义班,磨资本主义洋工。爱国=在华为阿里996/007=在外企摸鱼。千万不能做反了,变成怠社会主义工,加资本主义班,那就好比别人投资叫你买美股,结果你跑去买了大A,别人叫你买深圳的房子,你跑去买了鹤岗。
PS:前一段华为阿里有些工贼试图去外企推行996,在逃避社会主义加班的同时,居然还想通过加资本主义班来破坏中国超越美国的历史性事业,还好这种双重叛卖行为被爱国的外企工程师们抵制了,这说明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劳动人民最伟大:
至于陈平国师这种拿着中国的钱来付他老婆孩子在美国的生活费的,这个路线就有点.......
当然,我个人荣辱得失是无所谓的,如果组织上有一个让在国内价值20个996阿里工程师贡(收)献(入)的岗位需要我,那我义无反顾,明天就打包回国。
ps:而且我业余时间在美国买房这事也算是一种价值观输出:
在中国炒房,对中国不好。
在美国炒房,对美国不好=对中国好。
所以你看我的副业虽然被知乎鄙视,但是因为是在美国,实质上更加提高了我的爱国含量。而反过来,如果我回国整个百八十万收入的摸鱼工作同时买房收租,对伟大复兴有什么帮助?
当然我这个工作的爱国含量这么高在美国确实也是比较少的(反正我认识的所有朋友包括公司的同事都还达不到我这个程度,他们轻松的一般每周怎么也要打卡个10-20个小时吧),这也是我做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才找到的。所以现在这种对于这么爱国的岗位我也不能轻言放弃,脸书和谷歌的面试邀请我都因为爱国情怀断然回绝,虽然他们大概率付的更多,可是肯定会影响我的爱国质量。要不是为了潜伏敌后,削弱美国的实力,我早就回国当美食博主了。
坚持到美国崩溃的那天,我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无名英雄真是太难了……
===============更新:分享一下潜伏的生活================
到今天为止,我在纽约已经12年了,至今坚持不看美剧不看美国电影(娱乐都是中文综艺),除了LinkedIn上有简历以外不使用任何外国社交媒体(除了要截图答题以外也不浏览),可能的情况下都吃中餐。不和老外社交,日常中文,只说broken English和使用高中英语语法,不超越4级词汇量(我们大学同学群几个月前用小程序测了一下英文词汇量,我才2600,在所有参与者里倒数第一)。
一句话,尽管身在国外我还是能做到坚持不访问那些不需要的不良媒体,尽最大努力和在国内的生活保持一致(除了P站)。就连短视频,我也是只看快手抖音,抵制Tiktok,要做到国内国外一个样,实践网上无wall,但是心中有wall。
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在讽刺,但确实就是个事实性描述。
还有评论里有人问我为啥来知乎,不上Quora。这里我就要批评一下这些爱国觉悟不够的群众。往小了说,如果你不上知乎我不上知乎,那知乎怎么发展,怎么超越Quora?往大了说,你们知不知道,你每一次对英文网站的浏览,在上面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在给这些网站增加流量和热度,就会提高这些网站的估值,进而让这些网站可以给美国交更多的税,宏观上就是间接给敌对势力递刀子造子弹。而看看我,就坚持不远万里也要上中文网站,支持祖国的互联网事业。汉昭烈帝曾经这么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连农民伯伯都知道,拉屎要拉在自家的田里。大家都铭心自问一下,像脸书/推特/Instagram/Quora这种浪费时间的网站,又不是p站这种知识型网站,真的有非上不可的必要吗?爱国就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上网本身就要记得爱国,让我们从每一个比特流量,每一次点击做起。
PS:对了,我在海外这么多年,连个英文名也没有。虽然我的中文名有点少见而且老外不会发音,但在公司里也是不用英文名的(我微信号用谐音是为了不实名)。
===============更新:也说说有些人为什么不想回国===============
这老问题又来了。几个观点总结一下。
- 大多数人并非人才,到哪都是混口饭吃。
换一个地方涉及到找工作、孩子上学、媳妇的工作,房子,等一系列问题。有些问题想想就头大。既然到哪都是混,干嘛要折腾。
- 美国人才政策的核心是:毁掉他国的人才。
绝大多数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上升渠道严重受阻,终身碌碌无为。当然,由于美国强大的美元优势,这些人在美国赚的可能并不比国内的同学少,以前更是要高出很多,将来嘛,就不一定了。我们老板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93年他一个同学留在美国当研究助理,他回国了。他同学一年4万多刀,开自己的车,住豪斯;他一年1万5人民币,约2千刀,骑自行车,到是分了单元房。现在他同学一年5万多刀,他一年接近50多万。
- 我国留学生回国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
虽然985的留学生看似回来得不多,但是比起印度等一些国家,这个比例还是高的。而且,目前这个比例越来越高。这些年,国家和地方都在推各种人才计划,吸引了大量优秀留学生回国,带动了国内科研的快速发展。在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这种人才政策。
- 随着中美差距的缩小,海外人才回国也面临着相当程度的竞争压力。
在美国取得成功的华人对我们科技的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贡献,这点无需否认。我国的对外合作主要通过华人教授完成。我国的留学生也主要在华人的教授下完成学业。美国毕竟比我们早一步发展,一些行业我们刚准备进军,而美国人早就已经在那里立足了。这个时候,借鉴美国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随着我国这些年的快速追赶,国内与美国的科技差距已经显著缩小,美国华人精英的贡献就没有以前那么显著了。现在更像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海外的人才也并不总是不可或缺的香饽饽。我以前在国外时的老板经常回国和国内的一些课题组进行项目合作或咨询之类的,走哪大家都很嗨皮,大家都喜欢申请项目时带上他名字,有点作为海外也有认同的意思。但是,让他回来,他的想法是:一旦回来,自己就成了和他们抢项目的竞争对手了。那个时候,就不是去哪都嗨皮了,就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总之,年轻时一人饱全家饱,去哪都无所谓。成家立业后,瓶瓶罐罐一大堆,挪个窝不是一件容易事。
中国缺乏“士官文化”。
什么叫士官?有着强力的战斗技巧,不负责指挥,只负责打仗的,就是士官。
这些人虽然不是军官,没有指挥权,但待遇和地位都不低,也很受到尊敬,甚至一些年资长的士官,连直接指挥他们的军官都得给他们几分薄面。
而中国是没有士官文化的,只有官场文化。
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你要么能当个能管人的“官”,要么就只能当被人管的“兵”,而当不了不管人却依然受尊敬的“士官”。
而按照这个定义,“工程师”就是很典型的“士官”,因为这些人大多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没有也当不了工程师),但却不想参与管理,只想把眼前自己的事情做好。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这些“士官”,放着好好的把士官当士官的地方不待,非要跑到一个把士官当小兵的地方去呢?
国内不缺工程师和千老,国内缺的是资本家和教授
通俗点说,国内不缺打工人,缺的是老板
在之前的回答里面,居然有人拿钱学森举例子,他可能误以为,phd毕业就是钱那个档次了,是吧,工程师
但是他似乎忘记了,钱在36岁(47年)的时候,就已经是mit正教授了,讲真,如果你36岁也能mit正教授,祖国绝对欢迎你回国,钱在美国被关押到55年,所以在回国前9年,就已经达到了教授的级别
现实是,大多数人在国外岁数一把了,还在到处打工,还在为生活奔波和操劳
其实就是普通人,普通人回来不回来,区别真的不大
回来又能如何?不回来又如何?
回来了美国就爆炸了还是Google苹果就破产了?
不回来地球上中国那一块就停止转动了?长江黄河水倒流了?
都不会
工程师没有什么特殊的,无非高级一点的打工人而已,比福建那些偷渡出来的强不了多少,跟钱那种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三钱当年回国直接奔着两弹一星去的,放到现代,你回国现在至少要能奔着cpu制造,写操作系统去
而不是回国还想着怎么给姓马的打工,拿什么高p,那有个屁用,祖国根本不需要你来搞这些玩意
所以哪里能养活你,你就去哪里
祖国需要人,但不需要那么多普通人
真正需要的至少是能锦上添花的人,都不说雪中送炭了
那句好莱坞的老话怎么说的?dont call us, we call u
如果你足够出类拔萃,那么会有人联系你的,但是如果没有人联系,那么也就是普通人无异
不要给自己加戏了,多想想日常生活的琐事该怎么解决吧,比如爹妈的赡养问题
国内呢,打工人过剩,你也不用拿回国来精神安慰自己
超过30岁还没回国的,基本上这辈子能回来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小了
实话说,人均六万五的环境,跟人均一万比起来,会好得你意想不到。
别提疫情,哪家没有沙县小吃呢
我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国内的招聘启事,条件列的倒是挺清楚,要求聘请前端设计师。我当时没忍住就回了一句说,这要求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儿啊。结果被发招聘启事的朋友怼说,你是在美国把人都呆懒了吧?
其实并不是我懒,而是我非常了解他们招聘的需求,一边希望招来的人什么都做,一边不舍得给大价钱。更关键的是,真正这些方面全部满足要求的人,早就去做领导了,怎么可能还在前端苦兮兮的做开发?
而且真的是术业有专攻,不是说懂设计必然懂开发,或者认为懂开发只要稍微带点设计就好。还要求负责对产品性能开发和优化....我就想说这怎么可能呢?我干这行走过这条路我知道啊。
但是国内很多的老板就是这样的期望。他会想用入门级别的钱(要求 2 年工作经验),来雇佣什么都会还都做得好的人。他也不尊重你的专业,他觉得这有什么的,不会的话抓紧学就好了,学点皮毛就算。他不懂得你的专业和经验都是靠过去的吃苦和学习积累出来的。但这是国内老板们的普遍心态,他只想雇佣廉价的劳动力获得高额回报。你跟他说尊重专业,他说你太懒...那我何必呢?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只代表我自己。
我是典型的水平不够,在国内竞争不过别人的。当初出国也是因为高中不好好学习,三本线都够呛,没有办法不得不出国的。还算幸运的是,美国的教育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我,适应的还算到位,磕磕绊绊的给本科读了下来(中间还经历过停学警告,因为GPA不够),又因为跟系里混的比较熟(废话4年本科念了5年能不熟嘛),又混了个本校的研究生。最后稀里糊涂的就留了下来。别的不说,就我这个样子,当初如果在国内毕业了,也只能家里蹲,还想进世界500强,做梦去吧。
跟湾区的大佬不同,我数学学的稀烂(高数重修了3次),念的也是比较简单的information system(比CS简单很多)。所以我知道我自己的水平,刷题都刷不明白,我就老实找个养老摸鱼的企业养生就好了,就是胸无大志,典型的小布尔乔亚废物。不用你们喷,我自己个都看不起我自己个。你说就我这样的,国内能给开多钱?以大连为例(不好意思,给东北人丢人了,但是咱脸皮厚不怕,哈哈哈):程序员的工资少说也有8000块,假如我一个3本毕业的,但我估计这样的活没我啥份。当然这个分年代啦,我毕业的时候是2015年,那个时候IT还是相对好找工作的,但是工资嘛就是真是不好说了。和我第一份工作6万2一年比起来,算上各种补贴,签字费,奖金,401k,Pension(养老金)合起来看真实都不带用正眼瞧的。
混了几年跳了一次槽,现在一年乱八七糟的算一块大概有130K的样子。实在不好意思,我不配用“工程师”这个头衔,还是叫我农民工吧。上班天天摸鱼,过于清闲,使得我假都休不了,除非出去玩,要不然好像跟没上班差不多,因为你叫我现在想我上周干了啥,我完全没有印象。我想,这就是躺平的究极形态吧。也不寻求高薪,用国内的大佬的话说,就是浪费青春。可能吧,反正就是懒得动弹。在San Antonio这个破地方,我和我老婆加一起一年大概有$250k左右的样子吧。这个时薪,湾区和国内都比不了,觉得特别舒服(消费水平,字面意义上的,跟大连差不多,一年120万左右的年收入在大连吃香喝辣)。我觉得我已经是被温水煮熟的青蛙,跳不出来了。现在你叫我LeetCode 可饶了我吧,不会,不懂,不弄。一个月$35照交,就当给新晋的韭菜做贡献了。所以除非回国能在大连当地找个等同的活(去外地又不在父母身边,跟在国外有啥区别,毕竟疫情前,回国基本上也是说走就走的),否则的话还是让我在这薅资本主义羊毛吧。
其实我现在跟我写这篇答案的时候相比,活还是多了不少的的:在美国当码农到底有多爽? 主要是现在单独带一个项目,鸡毛蒜皮的破事一大堆。但是真正写代码的时间比以前还少,更多的是跟其他人扯皮,开会。加班也是时有发生。坦白来讲,我觉得我在美国的升职速度还算凑合,4年半升到资深工程师,可以独立完成一个预算在五百万美元的项目,要说成长其实也有,只不过可能没有国内那么快就是了。但是为了点啥。整套系统预算3千8百万(嗯金融企业,有的是钱),跟我有个毛关系,做的好做的坏都是大锅饭(今年改了,但是还是大锅饭)。还不如好好摸鱼,好好发展副业。疫情期间,在家上班实在舒坦的不行,尤其是觉得房子买的值,以前感觉买个房子就回来睡个觉,白天都是空的,太浪费了,现在好了,这房子24小时使用,香(买了两年,还升值了10个W)。目前看来,即使开放了,我们也是每个月一次见面会,互相叙旧,吃个饭,下午再团建一下。这日子,我在写的时候都忍不住嘴角上扬。所以你看看,如果国内确实有这种工作,我非常愿意回去,毕竟谁不愿在爹妈跟前尽孝(主要是能帮带孩子)。
总结起来,就我个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你说最优解在哪里?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自然是要找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目前来看,钱在美国三线城市还算OK的(主要是房子便宜),事少Get,离家近Get(床到工位9步左右)。天天跟媳妇在家(嗯,我给她也弄到我公司了),楼上楼下各占一个桌子,讲话就用公司的slack,这不也是促进同事交流嘛。我觉得,我的最优解找到了。至于你说这个玩意是否能够长久,拜托,王权没有永恒啊孩子。我党入关了之后,是不是还能这样,谁知道呢,反正目测在我退休之前,这个成就是比较难拿。
闲暇空间多,人活的就长寿,你看那个后宫娘娘,皇帝死了,还活着呢。为啥,天天没啥操心的,养生呗。活得那么累干啥,做牛做马,还不是35被优化。我这一天天的,基金经理才是我的主业,程序员,是我的“副业”。这一年股票赚了20多个W,比我上班苦哈哈的多多了。资本增值才是王道。所以你看,这个玩意你996可来不了,就算965都不行,就得一天班上的事情1-2小时搞定,剩下的时间,读研报,看新闻,读论文,跑模型,你看看事情其实也不少。一天到晚的也是紧忙乎,等同于打两份工。哦对了,还有写知乎。
还是那句话,工资我不做要求,要是回国,这些要求能不能满足:
基本就是这些吧,如果能提供,那么我会考虑(地域限定,东三省)。
以上。
闲来无事的研究成果:
很多人真的只是懒。说什么这个那个都是过度脑补。
回国得重新找工作吧?面试刷题找Recruiter,研究公司背景和结构,了解国内薪水和各种坑,烦不烦?
谈下好Offer了,还得搬家,还得重新适应各种生活和习惯。证件和手续全得重新学。
美国的房子车子还得变卖,孩子上学怎么办,老婆工作怎么办。还得重新买房,还得重新买车,还得重新入学,想想就头疼。股票呢?401K呢?银行账户信用卡,全是事。
人际圈子一下子归零了。一切还得重新来过。
有人可能说这都是多简单的事情。不是的,至少我知道很多工程师的自理和社会能力都极差,很多人都是靠老婆打理家庭、孩子和社会上的各种事情,这也导致华人很多全职主妇其实社会地位很高。
而且别看这些人说中文比英文溜,本质上很多人就是说中文的美国人:大学一毕业就出国,然后一呆10年20年,别看圈子里都是华裔,在家全说中文,但骨子里已经非常习惯美国职场和生活习惯,一度假全世界乱窜跟美国人一个德性。换个角度,国内很多北京移民40岁了在北京呆了20年,你问问他们愿意回老家么?
那有人可能不服:他们当年高考、考GRE、刷题、读书、做科研时怎么那么有劲儿有斗志什么苦都不怕、胆子那么大、什么都会?
那时候他们年轻啊。除了年轻是资本,大部分人什么都没有,还敢挑三拣四?多年过去,他们什么都有了,随便上上班就能享受,自然就懒了。此人性也。
再说吃苦就像高考:吃一次苦是为了以后不吃苦,要是高考3年一个周期来回播放,谁的人生受得了。40岁了还拖着行李家具一家好几口子来回奔,真当自己是匈奴人?
而且美国这环境,游戏规则简单明快机会又不那么多,大部分工程师真工作10年,基本都能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大厂、小厂、创业厂,主力、辅助、万金油。别看一个个喊天花板,真正触碰到了天花板的,不是已经回国了,就是在偷偷摸摸地创业,人这种人是极少上知乎的,脑回路基本也与正常人不同,毫无可参考性。
再说很多人都能看明白:美华工程师就像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一对一任何步兵都不是敌手,战力强大,但前提是有足够的火力、后勤、空优、舰船支持;单把单兵拿出来,在同等状态下,想一打七盖掉对方的数量优势基本不可能。国内的主要战术还是性价比阶段时,美华工程师没必要去凑热闹;等到国内开始真正的产业升级、开始讲究单兵作战效率的时候,再入场不迟。
工程师的群体效应极强。就是你把任何一个人拿出来,好像都不怎么牛X或是都不重要;但一旦成规模,那种战斗力就很可观了。
最后:很多美华工程师其实也都是胸无大志的普通人,只是被时代洪流裹挟到这里的。真正能到钱学森、杨振宁那个级别的,还是极少数。这些名人的选择更随机和因人而异。大部分人也就是老老实实打一份舒服的工、过相对安宁的日子就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