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更新:
一下收到这么多赞真是诚惶诚恐,因为评论有人提到我觉得要解释下。我先声明,我自己是古建筑爱好者而不是游戏爱好者,对游戏一窍不通。因为微博推给我美术设计图,恰好知乎又推了我这个问题才写了回答。我自己没好好审题,经提醒也注意到问题是一年前的并且针对的是初版主角,回答的实在文不对题,也给提问的答主造成了困扰,先和大家说下对不起。
其实宣传动画里还出现了不少其他古建筑,我回答在其他问题底下,就不在这里继续跑题给大家添麻烦了。
对于中日文化差异,诚然日本文化受到了很多中国文化影响,但是也保留融合了很多自己的因素。从业者要更多学习和宣传中国文化,而作为爱好者的我们也不应该天天喊“日本都是中国”这么思密达的口号,这样才能促进良性发展。
————原答案的分割线————————
你以为是游戏人物,其实是山西晋城。
对于游戏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从刷爆网络的设定图里看到了一堆老熟人,我可以不请自来的说两句。主创很明显在山西,特别是晋城地区进行了详细的采风。
亢金龙的形象来自晋城府城玉皇庙元代二十八星宿的亢金龙,而其他图片还出现了室火猪。(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亢金龙对比,个人认为塑像的表情要更有张力一些:
室火猪,塑像的表情是向上看的,因为猪的塑像和室火猪分开“飞”到了房梁上。这也是为什么亢金龙旁边有龙,但是室火猪从图片里看不到猪的原因。
至于问题提到的盔甲,有些公开的美术设定图非常明显是山西高平铁佛寺明代二十四诸天塑像。通过艺术加工的塑像在中式铠甲形制外,附加了非常繁琐的装饰使其充满张力。虽然形制和普通铠甲有很大区别,但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风格。当然,如果非要说可能日本风格在金/元/明时期跨过大海深深影响了山西太行山深处的上党地区村里的小庙,那1000%是你对。
这个怪物(抱歉我不懂游戏不知道是啥)身上的铠甲基本就是铁佛寺里关羽像盔甲的复制:
铁佛寺里的关羽(崇宁天)
从侧面看的话相似度就更高了:
而这张设计图左边无头的雕塑,也是来自铁佛寺被盗走头部的帝释天(偷盗文物死全家!!!)
PS:主创如此复制粘贴山西高平铁佛寺的元素,要不要给守护铁佛寺一辈子的户主奶奶版权费(手动狗头)
其余发布的设定图里也可以看到山西平遥双林寺,陕西蓝田水陆庵以及重庆大足石刻的影子(或者复制粘贴)
最后非常感谢主创对中国古代雕塑进行了深度考察,毕竟晋城高平铁佛寺在当地恐怕也鲜为人知。谈到文化自信,不光是一句口号。也是从游戏的策划美术,到普通的我们,都应该加强学习的方向。我们自己就有灿烂又高级的美术与文化,也是时候刹一下以倭代汉的不正之风了。
2022.1.26
虎年贺岁短篇中的小猴子形象得到了重新设计,去除了板扎草褶等明显的日式元素,添加了明式铁臂手。当然也有可能只是一套可选皮肤。
2021.8.21更新
时隔一年,游戏科学再次放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一段12分钟长的UE5实际测试集锦。
相比于一年前的设计,今年放出的盔甲设计明显靠拢了山西的名胜古迹。
进步十分明显。
下面这些3D模型和黑悟空无关,但它们是参加过黑悟空项目的异客岁月老师在微博上的作品。
只要游科团队想,盔甲的风格绝对不是问题。
正如我一年前所说,我相信游科美术人员的能力,杨奇老师一定能为我们带来惊喜的。
2020年老回答
建筑不了解,但是题主提到的盔甲设计,的确存在这种问题。
注意这只鼠精铠甲的甲裙设计,确实很像当世具足的板扎草褶(一种日式分瓣型短裙甲)
这里再提一下板扎这个概念,就是用横向长板连接形成的护甲,在当世具足中很常见。
但是在中国盔甲中,没有板扎结构的实物留存,中国盔甲的主流是由绳线连接小甲片而成的札甲。
国甲中的短甲裙是这样的
和这样的
国甲中的短甲裙以札甲结构为主,且不分瓣,基本都是绕腰一圈的整块设计。
黑悟空中,类似日本当世具足板扎结构的元素多次出现。
综上所述,黑神话:悟空中短甲裙的设计确实有借鉴日本当世具足板扎草褶的嫌疑。
再提一下好多人提到的观点“是日本像我们,日本学的中国”,也不能说有问题,但日本甲学习中国甲的产物是古坟时期的挂甲:
古坟挂甲是当世具足千年以前的东西,而且古坟挂甲是札甲结构,没有板扎,也没有草褶。另外在现代更加知名的日甲,大铠和当世具足这些,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日本自己的风格,不像中国甲了。
感谢大家的点赞与支持,感谢 @叶佳桐 大佬的专业徽章。
我也是黑悟空的粉丝,演示视频放出那周高兴得跟过节似的。这篇回答,只是单纯回答题主的疑问。不是想黑这款游戏、或质疑游科的专业水平。我相信游科美术人员的水平肯定比我这种业余爱好者强得多。
以下也是游科美术人员的作品
这个案例中的身甲设计和汉代中山靖王铠甲几乎一样。
相信游科选择现在的设计一定有自己的考虑。
#日式#
关于盔甲。
古代中国,除了技术做不到的,任何形式的有可取之处的盔甲都可能有。
包括“日式盔甲”。
认为唐军就是xx甲,西夏军就是xx甲,明军就是xx甲,清军就是xx甲,这是拍电影、画得胜图为了让你好分清人的需要,根本不是现实。
真打起来什么甲好就是什么甲。往往敌我两军一开始还各有样式,达到后来是缴获也罢、自己改装也罢、批量仿制也罢,少量测试也罢,总是会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谁疯了在保命的家伙上讲“民族主义”?嫌命长么?
说“建筑都是歇山顶显然违背常识和规定”的,其实并不见得如此。
事实上中国建筑的丰富灵活得很。
元《江天楼阁图》(来自中国书画报社)
主副楼都是歇山顶。
明(网图,侵删)
(图来自知乎 @艺萃 )
隋唐
至于说歇山顶到底有多高贵,做了多么违制——自己看看《清明上河图》数一数有多少歇山顶建筑,看看是不是个个都是宫殿道观吧。
这个道理不复杂——西周、东周、春秋,战国………隋、唐、宋、元要有这个能力把境内的违章建筑都抓尽杀光(理论上,违制是大逆罪,要杀头甚至族诛的),它们还这么容易亡吗?
不要根据教科书上写了句“庑殿顶最尊贵,歇山顶次之,平民只能用硬山顶”,就以为世界是按照这个规则来的,肯定没意外了。
实话实说——你多翻点古画,“庑殿顶”小卖铺都多的是。“几乎间间都是歇山顶”的戏园子、小庄园一堆一堆。
各种不知道什么混搭顶,不知道算不算抱厦的“抱厦”,不知道算不算垂花门的“垂花门”,各种所谓“破风”,甚至“拱顶”、“罗马穹顶”也不是什么稀罕物。
不要根据书本介绍理解世界!
再附送一点小知识——为什么歇山顶这么受欢迎?
首先你要理解中式建筑的软肋——就是柱脚。中式建筑一般不用墙承重,靠的就是夯土地基上放石质柱础来隔断湿气。在柱础上立起由油漆保护的柱子,柱子之间用榫卯穿栏的梁、坊檩相连,枋上坐斗拱,上铺椽条,望板,再铺砖瓦。整体上约等于一把巨大的脚踩石头的大椅子。
最怕就是湿脚。
所以为什么歇山顶流行?因为歇山顶几乎是小型建筑想做整圈屋檐保护所有柱脚不受雨水侵蚀的唯一的选择。
硬山顶两头出头护不住,因为屋脊处毕竟太高。只有一层高的小房子适合用硬山,做到两层高用硬山是怎么也护不住柱脚的。
而只有三五开间的小房子做庑殿顶做出来效果简直好笑——四条脊汇聚到顶上,主脊只有两三米长,更像是个畸形的亭子,匠师非被打死祭天不可。
所以有点钱的人,起下了心思不是打算住两年就丢掉的房子,几乎肯定要做歇山顶,不然能咋办?
这也是为什么宫观建筑、城楼这些几乎必是歇山顶。难道造个一次性的城隍庙,每三年请城隍爷先住几天如家顶一顶?或者一次性城楼,敌人来了正好遇上大修,大家都去死吗?
没得选择!
老子攒了一辈子才盖个两层楼,你不准老纸也要修歇山顶。
节度使是我姑舅,公安局长是我祖侄,我们张家在本地已经四百五十年,看到的死皇帝已经有七八个。
你有胆派调查员来试试,看监控坏不坏?
至于说各种所谓“破风”,日本拿着中国的小结构到处用罢了,谈不上“日本的独特发明”。
简单说——中国有任何结构的“破风”都不奇怪,有了也不成其为任何意义上的“日本风”。
直白点说——近代以前,如果一个结构原理一致的东西中国有日本也有,起源地是日本的可能性基本是零——无论日本现存多少数量。
因为古代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基本是0。
日本西渡而来的人物,在唐宋明甚至清面前没有任何可以特别教授的东西——更别说中国天朝上国的心态根本不认可日本存在任何意义上的优势——谁去学?
让日本人教中国人炼钢、打铁?制陶?沏茶?画扇子?烧炭?制漆?造船?还是制弓?造甲?难道教作诗?画画?弹琴?
晚清以前中国没有任何东西是反过来师从日本的,怎么个源自日本法?
这不是民族自尊心问题,而是一个逻辑问题。
有个说法说折扇是日本发明的。
这依据是什么呢?主要是文献资料。
然而永历大典何在呢?仅存4%。
四库全书““删改之横,制作之滥,挑剔之刻,播弄之毒,诱惑之巧,搜索之严,焚毁之繁多,为所欲为。诛戮之惨酷,铲毁凿仆之殆遍,摧残文献,皆振古所绝无。虽其工程之大,著录之富,足与长城运河方驾,迄不能偿其罪也。”
据不完全统计,在近20年时间里,全毁书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共约3000种,删改书无法计算,禁毁书籍总数在10万部以上,因惧祸而私自毁弃者尚不在其内,销毁版片8万余块。
你说我们的文献里有什么于是说明我们有什么,这有可信度。你说我们文献里没什么于是证明我们没什么,这只不过间接论证而已。
不足以为全信。
为什么我不信日本发明折扇?因为即使从蔡伦改进造纸术算起,中国有纸也是公元62-121年间事。
日本人从朝鲜人手里学会造纸却是610年以后的事。大化改新确立天皇制已经是645年。
中间差着近六百年。
这之后日本人才开始从遣华使手里学会正经造大点的房子。这之前只有窝棚类半永久建筑,根本不足以支撑大规模人口聚居。
尤其严重的是日本这时还没有可供书写的文字。一个国家,没有文字,根本无法传承太复杂的工艺经验。这一般都意味着冶炼技术稀烂,也就意味着工具简陋,也就意味着手工艺粗糙。
而中国早在公元前1300年就能做这个(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挖耳勺。
你跟我说要在后母戊鼎、妇好扳指算起两千年后,从蔡伦改进造纸出现六百年后,由一群没文字、住窝棚、缺少金属工具、缺少大型城市的半开化部落发明了纸折扇,返销给我们。
这个就好像说某个太平洋土著民族现在还没文字、还在拿鱼叉捕鱼,刚照着开着探险船来的船员们的文字发明了注音文字,结果五十年后他们先于世界发明了水力锻锤。
看似水力锻锤似乎没啥“技术含量”。但是实际上需要大量的前提知识。
尤其是,这里还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历史记忆的形成存在内在规律。也就是一个东西很可能的确原型是一个小地方的人发明的,但是因为这地方太难让人相信是原产地,于是这东西真正的被人所知,反而是以将它发扬光大的人的名字为准。
举个例子——VCD是中国企业开发的,但是现在有谁不查资料会这样猜想呢?
实际上U盘也是中国人发明的,不经特别提醒,一样有很多人会觉得诧异——另外,这很自然会出现很多发明声称者。
假设这事发生在没有互联网的古代,最后尘埃落定,形成的历史记忆会是中国发明了VCD吗?
我更怀疑“日本纸折扇”是一种“幸运饼干”式的发明。——其实根本是本地的东西,但因为太怪异所以扯了个“海外品牌”。我的理由很简单,这玩意如果真的很畅销,这东西又不像刀剑涉及到难以观摩的冶金工艺,中国的手工艺者岂是吃素的?有什么理由中国这群经验多一千多年的手工艺者的“日本折扇”会做得不如“日本匠人”吗?凭啥把这个品类让给“日本人”做?
我看不出这件事的合理性。
除非经济规律不奏效,否则我看不出任何纸折扇真的是源自日本的现实性。
至于后来的各种文献里写的“日本所贡”,我更觉得这些同志是加州牛肉面吃太多了,还以为加州牛肉面真的“原产加州”。
注意审题,这是去年的问题。
当时的甲胄问题,重点是这个主角猴子的裙甲和臂甲——日本风格。
某些人不要急着当爹(喜当爹),唐朝没这种铠甲,中国历史上就没这玩意。
有人说这就是中国铠甲,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甲胄,往下看就明白了。
千万别不懂装懂,以倭代汉。
倭就是倭,汉就是汉。
实事求是,正本清源。
【论《黑神话悟空》与《原神》中的日式建筑 中国建筑现状浅谈 中国游戏的建筑问题究竟出在哪?-哔哩哔哩】
【面对日本文化入侵,影视圈欠中国十个《长安十二时辰》-哔哩哔哩】
【【又见日本】日本保留的所谓“盛唐文化”,其实是种cosplay?-哔哩哔哩】
有人问大圣头上的羽毛是不是艺术化产物,其实是真的,明朝人真的会戴这东西。
孙悟空和吕布头上的两根羽毛,叫“雉翎”,古人装逼用的,就问你拉风不?
大圣和吕布的盔甲差不多,因为这是明代特别拉风的一种造型。
我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人说:“中国兵器甲胄不够美观,不如日本和欧洲漂亮。”
类似言论看的太多了,心里五味杂陈。
由于中国古代的制度原因(中央集权制),导致中国兵器甲胄缺少“传承文化”,没有骑士阶级或武士阶级去传承、保养武备。所以后人大多只能从古籍、古画、雕塑、破旧古物中,了解这些东西了。另外还要靠爱好者、专业人士的复原品,以及考据向影视剧宣传。
这算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平时国人总喜欢调侃日本人的祖传盔甲、祖传兵器。一旦到了展示、炫耀本国古代武备的时候,就吃瘪了。
(PS:老实说,个人觉得日本盔甲大部分挺丑的)
人家四五百年前的装备,保养得好好的。甚至有些一千多年前的刀剑,品相还不错。而中国呢,基本只有破铜烂铁、品相一般的老古董和新造的复原品。
不过,大多数国人不愿意花工夫去调查、研究,也是中国在这方面吃瘪的一大原因。
一些吃瓜群众平时压根不关心中国传统文化,当他们找民族自信的时候,就会闹笑话。
以前国内有“汉服妹”被当成“和服妹”,受到极端民族主义者围攻,被当街要求脱衣服。
最近又是某影视剧里的明朝服饰,被吃瓜众说是韩国服饰。
如何评价“女孩穿汉服被误认和服”事件? - 知乎
如何看待于正新剧中的明朝汉服造型被认成「韩服」? - 胖女巫的喵的回答 - 知乎
我一直是这个观点,中国人抄外国元素,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有些人会把抄来的外国元素,强行说成是自己的,与棒子一个嘴脸,我十分鄙视这种行为。
我管这叫披着“民族自信”皮的“民族自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卑,所以这部分人喜欢张牙舞爪、极力掩饰,像极了韩国人。
美国人和日本人,就不像韩国人那样,朝鲜人也不像韩国人。
为什么日本武士刀闻名世界 ,而中国没有,是失传了吗? - 枪骑士的回答 - 知乎
中国古代有没有像日本大铠那种有代表性的武士盔甲? - 戚继光的回答 - 知乎
中国有没有像日本武士刀一样,有值得文化宣传输出的帅气冷兵器? - 枪骑士的回答 - 知乎
再讲一点东西,其实本人可以接受魔幻盔甲、日本盔甲、西洋盔甲。
从玩家角度说,我是很支持黑悟空的。
为什么会有人称《黑神话:悟空》是缝合怪? - 枪骑士的回答 - 知乎
《黑神话:悟空》里的中国元素很多,日本元素和欧美元素也不少,所以我说是“大杂烩”。游戏、动漫和影视剧中的魔幻盔甲,基本都是大杂烩,还有凭空捏造的元素。
考验审美水平的时候到了,你觉得这中国“山文甲”帅不帅?
个人认为非常帅,既华丽,又端庄。
左边的吕布,像是从《三国演义》原著或小说插图里走出来的。
右边的吕布,像是从魔幻世界来的。那个“风车手里剑”,特别让人出戏。
5代开始,真三国无双就只有魔幻盔甲了。
PS:这杆十文字枪是《战国无双》里的
虽然略微魔幻,但是并不浮夸。而且这套甲没有外国元素,只有日本元素。
电影《王的盛宴》,考究程度秒杀99.9%国产影视剧、动漫、游戏。项羽的盔甲却借鉴了日本当世具足,日本风体现在胸甲和裙甲上面。头盔是商代风,盆领是汉代风,肩甲和臂甲是魔幻风。
不懂建筑,懂一点冷兵器。
黑悟空里的盔甲,确实有些问题,有日本甲风格和网游魔幻甲风格。当然,中国甲风格也有一点,所以整体上算是个大杂烩。
小猴子的裙甲日本味很浓,臂甲倒是还好,一般人不会注意到它的日本风,可以归入魔幻甲。
我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是也懒得去挑剔这种细节,省得被“爱国小将”或“进步人士”喷。
我估计99%以上的群众,根本不在乎这些。大众也就图一乐,消遣罢了,没几人会认真的。黑悟空是个魔幻游戏,更没必要纠结这些。你挑这些细节,反而是自找不痛快。
我现在觉得,中国人能把大型单机游戏做好,就知足了。至于甲胄与兵器考据,暂时不奢求这些东西。当然,如果中国风更浓厚一些,我会更加欣喜。
很多国人,从小到大都受到国外文化影响,媒介主要是日本与欧美的动画、漫画、游戏、电影、电视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文创产品,肯定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国外元素。
其实,不少日本、欧美的文创产品里,也有别国元素。他们借鉴外国的东西,更加经验丰富、手段高明。
看见一个中国题材的文创产品,我们中国人在主观上,肯定是希望中国元素多一些,外国元素少一些。然而,大部分群众也分不清什么是“中国元素”,什么是“日本元素”。
很多国人甚至抱有这种思想:“日本的,都是中国的。”其实这跟韩国人的心态没区别。
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非常优秀和经典,是我最喜欢的三国剧。但是,这部剧里面也有日本元素。大众肯定是不知道的,实际上,不知道或许更好。知道了,可能会闹别扭。
注意头盔前端的“触角”和胸前挂着的两条带子,触角形状跟日本大铠的“锹形”一样。
“山文甲”这名字其实是现代人起的,常见于中国古画和雕塑中,没有全套出土实物,结构不明。似乎是一种仪仗甲,装逼专用。
现代人猜想的结构,甲片呈“山字形”,山文甲的名字由此而来。
一些设计师,可能是认为中国盔甲不好看,所以宁愿参考日本甲、西洋甲,设计浮夸风格魔幻甲,也不做中国甲。
魔幻甲,就是魔改十分严重的盔甲,很难看出地域特色。
自己读书,自己写作业为好,靠别人还上什么学
我的看法和 @重楼百尺卧玄德 一样,还是那句话:“邓艾被冤杀和有没有人恨邓艾是两码事”。为毛有人恨?因为邓艾不是money,不可能做到让人人喜欢。哪怕是润公都有人恨,更何况邓艾呢?无非是人数问题比例问题,不会做人的,恨他的人自然就更多。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恨他的人自然更多。
唐彬的话可能有夸大其词,但是大体上是符合事实的,总不可能陇右那群人要造反然后唐彬故意说他们不想反吧?什么?你说那是因为司马昭大军在这儿所以他们不敢反,那请问大军走了以后呢?有人反吗?秃发树机能反叛的时候有邓艾旧部跟着反吗?也没有吧?邓艾这么多的同事下属里面才几个申冤的?占比多大?刘虞边让死后一堆人给他报仇的,邓艾有没有人给他报仇呢?
至于杜预的话,未必就是因为和关系好才给邓艾说话,可能纯粹是因为看不惯邓艾被冤枉。
如果陇右想反却不敢立马反,那唐彬应该跟司马昭说需要留兵留将(而且还要是可靠的将帅)长期镇守才是;应该和司马昭说要提防陇右造反才是。为了讨好上司却隐瞒实情,要是出了事可是得不偿失啊!
再来从一个细节窥探一下邓艾对待手下是什么态度吧。
《三国志邓艾传》:使於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人家为国捐躯视死如归,你倒好,连场像样的葬礼都没给人家,反而把手下的士兵和绵竹战死的蜀兵一同筑了京观,可见你邓艾也没多尊重士兵嘛,感觉这能和唐彬说的邓艾平时不尊重身份低微的人对得上嘛。
还有一条记载非常微妙,不知道是否和唐彬说的话对得上?
《三国志董允传》:及邓艾至蜀,闻(黄)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也不知道邓艾的左右给邓艾说了什么话让邓艾放过了黄皓,不知道能否和唐彬说的“顺从者谓为见事 ”对得上?而邓艾任用这种受贿的人本身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要是诸葛亮这一类型的人会用这种贪污受贿阿谀奉承之人吗?毕竟诸葛亮“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呢。
总说唐彬无中生有,我看未必。
至于有人说由于邓艾很多事亲力亲为所以不会御下严苛,这未必吧?亲力亲为和御下严苛不矛盾的,给你们一条史料参考吧。
《陈书程灵洗传》: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
如果“互相道歉”、“此事了结”,“希望大家都要注意”这话是从学弟口中说出的,那还勉强可以理解,毕竟是学弟大度。
你一个始作俑者,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谁和你互相道歉?书包碰一下和网暴的伤害程度是一样的?按理来说,谁造成更深的伤害,谁就该道更深的歉,别用什么互相道歉来糊弄过去。
还有此事了结,你生事的时候怎么不想着此事了结?现在一看事情对己不利,就想了结了?
还有希望大家都要注意,谁跟你大家?
还是那句话,谁造成的伤害更深,谁就该道更深的歉。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为他们只是给你讲了一个故事,并没有把自己的故事当做颠扑不破的真理来宣讲。
至于你如何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是你的事儿,作者没有说故事里的人物 就是完美的,没有说故事里的事情是应该效仿的!
因此你能看到书中很多人物做了很多现实中不该做的事情,是因为作者要给你看,否则他作为一本书的上帝,要掩盖轻而易举!
拿《水浒传》为例,李逵劈小孩也好,李逵割李鬼的肉做烧烤也好,武松鸳鸯楼对着无辜的丫鬟们一通大开杀戒也好,这些作者不能掩盖么?就写李逵把小孩藏起来不行么?武松就说没有滥杀无辜,一个丫鬟都没死不行么?施耐庵又不是战地记者,他是小说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施耐庵就是告诉你,梁山上的好汉之前都是干啥的,孙二娘就是杀人卖人肉包子的,王英等人就是杀过路客人 做醒酒汤的,至于故事如何理解是你的事儿,他从来没说这是大宋 精神楷模集,没说大家一定要向武松学习,谁惹了你就杀他全家,连丫鬟都不能剩……
至于《红楼梦》看似最最玄幻,可是也是最最写实,现实中的那个男主就是这个样子,甚至不惜自黑,用两首西江月来讽刺宝玉“于国于家无望!”、“莫效此儿形状”等等。
作者从来没说,贾宝玉是完美的人,大家一定要向他学习!!!
同理现代也有很多类似的作品,描写一些有争议的话题,甚至专门以现实社会中的反派人物做主角的,比如《五亿探长雷洛传》、《跛豪》、《绝命毒师》、《大西洋帝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