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罗翔微博发完「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之后,网友各种解读并暗讽罗翔「阴阳人」的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fivespeeddoc-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战初期,苏联红军被希特勒的闪电战打得落花流水。

  一次,前方司令朱可夫去斯大林那里汇报工作,自然被斯大林骂了个狗血淋头。从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出来时他禁不住怒气冲冲地说道:“他妈的小胡子是魔鬼!”恰巧他骂人时,他的同事、克格勃头子贝利亚在场。这贝利亚一听,也如获至宝,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进斯大林的办公室,添油加醋地把这话告诉了斯大林——“朱可夫刚才骂你是‘他妈的小胡子魔鬼’!”

  斯大林一听,当然生气,小胡子都翘起来了,马上叫人把朱可夫叫了回来。见面后他声色俱厉道:“朱可夫同志,您从我办公室出去时,说了一句‘他妈的小胡子魔鬼’,您是在说谁?”

  “当然是希特勒!我还能说谁呢,斯大林同志?”朱可夫面无惧色。斯大林沉吟一下,转过头来:“那么,贝利亚同志,您说的‘他妈的小胡子魔鬼’又是说谁呢?”


user avatar   xiao-qian-10-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不同圈子的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一样。

说话yygq,说一半藏一半,是我等网民才会有的行为方式,一来防审查,二来显得自己机智。

真的做学问的“公知”才没这个习惯。我朋友圈里几十号可能被打成“公知”的学者,遇事看不惯都是直接怼的,谁有心思去给你绕这个弯子?罗老师这么发,那就是真没往这边想。

至于说知不知道那天颁奖,我就在天安门旁边上班,早上8点多正赶上交通管制,没见手机里哪个APP告诉我这是干嘛的。纳闷了一天,晚上回家跟老丈人看新闻联播才知道怎么回事。


user avatar   xie-zi-30-41-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一天到晚阅读,有人一天到晚看热搜,前者不关心后者,后者反要规范前者。高度敏感的脑子可能很容易坏。


user avatar   zhang-zha-6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这个事,我首先想的是前几天,那个因为说了“那个”“内个”而被怀疑是种族歧视的南加州大学教授。


为什么黑人学生会刻意解读,这个大学教授是在搞种族歧视呢?是因为在美国,黑白两个种族之间没有基本信任了。当双方信任基础消失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先入为主地认为,你表面是在讲课,其实是想传播种族歧视。中国有一个成语故事,叫做邻人遗斧,讲的就是类似的事情。就是当主观敌意已经产生的时候,任何解释都已经无法避免误会的发生。而人们在讨论上,往往避开了理性思考,而更倾向于通过捕捉一些表面“细节”,来对号入座进行扣帽子。


而用吉登斯的术语来说,两个人交往,必须要有一个心理上的保护壳。这个时候,双方才可以正常交往。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心理上的保护壳,就会出现相互猜忌,无法正常交流的情况。


当然,如果双方都非常信任对方,那么即使一个人当另一个人面喊niger,其实也没有问题。比如一个黑人喊自己另一个黑人哥们niger,一个男朋友喊自己女朋友“妖精””妖艳贱货“之类的,还有宿舍哥们之间的一些粗俗的亲昵性的外号,这些"粗话"反而是增进感情的手段。


罗翔这个事,其实反映了跟美国南加州可能相类似的问题,就是公共空间的基础信任的消失的问题。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几个月前,我预测罗老师会被“打成公知”,如今不幸语中,悲。


我一直有个高度被集火的观点:反“公知”可以,但不能反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生态位。

在分散的民众和体制之间,你需要一个对民众意见和情绪进行“总结、翻译、梳理”的中间人。这些中间人肯定会有夹带私货的、沽名钓誉的、小布尔乔亚情绪矫情作得要死的。

但是你不能把这个生态位给全扬咯。

从治理的角度来说,一个主体治理海量分散的个体,是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模式:无他,治理对象太多太杂,对治理主体的素质要求太高。

除非是脑后插管、赛博朋克,一切都可以高度数据实时拟真。在那一天到来前,你都需要中间层来做基础的归纳工作,降低治理复杂度。

在民众的情绪和朴素意见上,公共知识分子就是扮演这个角色的。


现在的问题是:“公知”一词已臭,人人喊打。大“公知”不剩几个,微博一些号已经到了挂普通用户言论的地步了。

“公知”好歹也是有点知识权威和影响力要求的,挂普通用户,没啥必要吧?

总之,“公知”不够用了,连一些当年知名的自干五,也被打入了“公知”序列。

在这个过程中,没人敢当“公知”,哪怕是真心想做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还敢主动往“公知”这个身份贴的,基本都是对流量来者不拒的烂号。

(倒是有一票当年的“公知”,如今成了反“公知”急先锋)

正经的维权律师和调查记者,随着“公知”一词的倒下,而一并在公众视野中沉默。除了键政圈、历史圈、正经财经圈里的一点自娱自乐,公众已经不大习惯对个人表达观点的追逐。

直到罗老师的出现。


罗老师虽然是法律圈的,但他和当年他的前辈们不同,他的前辈们往往是从各种维权案件的报道中火起来的,而罗老师是从B站火起来的。

也就是说,他的启动流量不是社会争议话题,而是娱乐。这个起步条件,长期在大众认知中定义了罗老师的形象。

法外狂徒张三嘛。

但实际上,也长期庇护了罗老师。

因为娱乐的外衣,很多对部分话题敏感的人,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关注罗老师;加上罗老师只开放了半年的微博可见(对,罗老师当年就是知名维权律师),互联网记忆不深。

B站up主吧?搞鬼畜的。


但是,罗老师毕竟是法律圈的,毕竟做过维权律师,毕竟见识过基层实操,所以一些阴阳师言论,总是有的。

现实是不完美嘛,吐槽一下总是可以的咯。

加上他有经典情节,时不时寻章摘句一把,多数还是西方法学界名句。(没办法,现代法学体系确实是西方为主摸索试错出来的)

这种做派和倾向,慢慢就让一些人感到刺目:

我们已经把西方批判得差不多了,没想到还有一个敢为西方张目的,还这么多流量,鸣鼓而攻之!

可能是出于立场,可能是出于吸引流量,总之,罗老师的对立面慢慢聚集在一起。

然后在这一点上,炸了。


如今舆论极化,我宁做老苟。罗老师是不是那票人口里所说的“公知”,我不敢妄言。

但是,没必要。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治理主体必然要承受天然的负面情绪,这是治理主体享受远超被治理者权限的天然成本。

要能容言。

再说,不管其心如何,一切论迹。罗老师这话有社会危害性吗?没有吧?按照普遍逻辑来看。

所谓自信,应当是泰然处之,不畏争辩。因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而撩拨神经,至少从心理上看,还是自己先把自己放在了劣势。

没必要,真没必要。


user avatar   wo-jiu-kan-kan-bu-shuo-hua-5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就是个当代杨修


user avatar   tyotakuk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谁笑人家USC教授上课说“那个”被停课?


跟我杠罗翔还在好好教课、钱照赚的:各种卐党青年团、红卫兵行为只是程度不同,性质是一样的。要是挖深一点,还能把全x神邪教也划到同一条线上。

好比偷钱,10块钱和1000块钱都叫偷,都是偷的行为。造成结果不同,此账另算。


user avatar   cao-zhe-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历史会不会重演我不太清楚,但一定会押韵。


user avatar   ci-hu-pan-xiao-q-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一个网络法官结束了自己的审判之后回到了家,然后在本子上写上了一句话:“要珍惜德行,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很快就会消失!”

他的朋友问他这么喜欢这句话为什么不发到朋友圈或者微博置顶,毕竟他刷朋友圈和微博的概率比看小本本高多了。

网络法官十分诧异:“你疯了吧,我刚在网上判决说这句话的人是阴阳人。”



今天另一个网络法官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张特朗普开发布会的照片,然后说罗翔阴阳怪气别人被实锤了。

他的朋友十分诧异觉得图文不符,于是问他:“你这是发的啥照片?”

网络法官说:“特朗普在开新闻发布会啊。”

他朋友听完更懵了,问:“那罗翔呢?”

网络法官说:“罗翔在阴阳怪气被我们石锤。”


user avatar   yang-zheng-zhu-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件事本身没什么好看待的,我尊重罗翔的言论自由,也尊重微博网民的言论自由,冲与被冲本来就是微博这个平台固有的互动文化,就像嘲笑普通爱国群众是知乎的固有文化一样,我作为一个非核心用户对此表示理解和宽容


我觉得值得看待的是罗翔老师在辩解中暗示自己不看新闻,甚至没有新闻软件这件事,我认为这件事不符合大众的普遍认知,毕竟这是一个连高德地图都会给你推送新闻的时代


一个人保持沉默的话,疑罪从无,但是如果他开口说谎了,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罗翔老师被B站鬼畜? 
  如何评价回形针改地图? 
  如何看待pgone的粉丝在紫光阁、新华日报评论区控评? 
  如何看待罗翔暂时停止更博一事? 
  厦门大学田佳良(洁洁良)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为什么新浪微博会偷偷地让我关注一些我从没关注过的陌生账号? 
  如何看待日本外务省公开一部分资助的微博大V名单? 
  为什么微博网址都是 http://t.xx.com,而不是 www.weibo.xx.com?谁知道最早的动因?t 代表 twitter ? 
  如何评价“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那他完全可能是个人渣”这一观点? 
  贴吧为什么没有发展成女拳大本营? 

前一个讨论
中华文化真的在某个时期差点陷入文化断层吗?
下一个讨论
西安一男子穿迷彩裤进书店被当成工地民工禁入,涉事书店致歉称「试营业时期,会正视问题」,反映了什么现象?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