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 狗头
正经话,太平公主值得一提,在武则天的带领下,一度想要学习先进经验,独揽朝政,称孤道寡。
可惜能力不行,又碰到个牛掰的侄子,三下五除二就被干掉了。
两个平阳公主
一个汉武帝的姐姐,一个唐太宗的姐姐
前者有个丈夫叫卫青,后者有个丈夫叫柴绍
其中,后者如果不是女儿身的话,在军事行动上面可以跟唐太宗掰手腕的那种牛人
貌似娘子关就是因为她命名的
她的一生,可以写一本大女主小说
还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以及假公主王昭君,载入史册的人
必须是我大汉朝的解忧公主啊!
刘解忧人如其名她的和亲为汉朝与匈奴的博弈拉来了乌孙国这个帮手,为遏制匈奴让本来摇摆不定的乌孙国彻底倒向大汉。
解忧公主的出身并不好她本出生皇族,祖父曾是楚王。景帝三年春,刘戊起兵参与同姓诸王的吴楚七国之乱。兵败身亡,家族成为罪人。从此,解忧公主和她家人沦为困苦的平民。
公元前101,汉帝国封解忧为公主和亲乌孙。其实在解忧之前已经有一位汉朝公主刘细君和亲乌孙,但因为和乌孙风俗习惯不同加之被生有一子的匈奴夫人压制,细君公主郁郁而终。解忧公主可以说和细君公主的性格截然不同,她坚韧不拔顽强的扎根在了乌孙,西汉昭帝末年,乌孙受到匈奴和车师的联军攻击,解忧公主上书求西汉朝廷出兵救乌孙。恰逢昭帝驾崩,汉朝廷没有派遣援兵。宣帝即位后,宣帝发兵十五万骑,由五位将军率领分道并出,并遣校尉常惠,解忧公主在汉的好友曾五次出使西域,持节助乌孙作战。至公元前71匈奴大败。自此以后,匈奴由盛转衰,逐渐退出西域,乌孙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解忧公主当时的夫君翁归靡决定摆脱匈奴上书西汉立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为昆莫。后乌孙未立元贵靡而立了匈奴血统的泥糜,西汉不满,解忧公主联合西汉使者刺杀泥糜未果,后嫁与泥糜,宣帝(前53年)甘露元年,乌就屠翁归靡另一子叛变,起兵杀死泥糜,宣帝随后讨伐乌孙。西域都护郑吉遣乌孙右大将之妻冯嫽(解忧公主的侍者)劝降乌就屠。最后宣帝册封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并赐印绶。乌孙国最终归降成为西汉的属国,自此,汉朝统一了整个西域。
她的一生经历了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嫁军须靡,翁归靡,泥糜三代,牵制了乌孙国,并最终让乌孙国成为西汉属国。公元前51年,已经71岁的解忧公主上书请求回到故乡,宣帝应允,解忧公主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回到了汉朝,两年之后,解忧公主终老长安。
第一想到唐朝的一位和亲公主:宜芳公主
她没有文成公主著名,知道她的人不多,史册也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身影。
她的和亲民族是奚,奚是鲜卑的后裔。因安禄山为了边功而多次杀掠奚,导致奚将宜芳公主祭旗(杀公主造反)
据考证,公主的坟墓在山西省岚县,《宋史》中有记录,当地的古地名是“宜芳县"
“那是一座巨大的古墓,坐东北朝西南,东面连山,三面临谷,底围约七十多米,高约六米,孤零零地坐落在鹿颈岭的头部。可以想象:这位皇姑自从入葬以来,便永远背对东方,从此再无看到过日出,而只能一如既往地独对西风,久久地等待着落日的那抹残阳,无形中给人展示出一种悲情色彩。如此特殊的位置和环境氛围,让人难于理解!”——岚县摄影协会靳佩荣
鹿径岭,锥形山丘被当地人称为“皇姑坟”。
公主遗诗《虚池驿题屏风》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
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
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看到最后一句,莫名感叹,文成公主入藏,是否也想“他日望长安”?
她不是英雄,身不由己,多想留着长安,不要远嫁异族。一首《虚池驿题屏风》,写透了宜芳对未来的哀愁与对家的怀恋。
愿长安长安
下地干农活的鲁元公主,忘了具体出处了。。。史记高祖本纪,只找到这段: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適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兒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因为中国还是人才太多,可以随意挥霍罢了。
50、60年代你试试,别说“双非985博士”,高小学历都能进国企,那时候进国企是真正的金饭碗,一辈子吃公家饭。
而且这些高小、文盲还真把工业化给搞起来了,我琢磨着什么社区卖菜、网上叫车,跟从零开始建设工业化比,只能叫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