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倾向于认为,“一不变调”就是原入声字尾音停顿的残留,并且,“一不变调”和“三声连读变调”所遵循的应该是不同的机制。
首先,标准普通话中,三声连读变调是强制的,无论实词虚词,无论重读轻读,三声连读变调都要发生。然而,一不变调在某些场合是可以不发生的,有些场合甚至就不能变调。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一不变调的发生场合和词性有明显的关联,“不”只做虚词,一般场合特征不明显;但“一”可实可虚,而变调和“一”的词性有很强的关联,例如:
这样的特征,用入声尾音停顿残留来解释是完全说得通的。尤其对“一”而言,作为原入声字归派到的读音就是yī,所以,强调“一”的数量概念而重读“一”的时候,读出来的就是入声字归派的本音。而“一”表示比较虚化的概念,比如后接量词、直接构成“一般”“一派胡言”等复合词,以及直接做副词构成“一……就……”结构时,入声字原本的停顿会自然和后字的声调协调:后字是平调或升调(一二三声),前字便会变成降调;后字是降调(四声),前字自然会变成升调——这样自然是一种最省力的发声方式。而“不”字基本只做虚词,所以在各个场合都要按此规律发生变调。
上面举的第4点,就是入声尾音残留说的一个很好印证:说“统一天下”时,由于前后两个词语之间本来就需要断句,原本“一”的入声尾正好被断句吸收,所以“一”字维持了本音yī;但说“电子宠物”时,即便断了句,“子”和“宠”之间仍然需要协调,否则说出来仍然是费力的。
此外,当“不”和“一”连用时,“一”也会读成不变调的一声本音,如不一样(bù yī yàng/bù yí yàng皆可)、不一般(bù yī bān更为自然,但很少读作bú yì bān)(PS 这一点有错,我看了一些视频后发现按正常音变读bú yì bān还是可以的),这表明“不”作为强虚词,变调的优先级会高于“一”,而优先级较低的“一”便会读回其入声归派的本音。(PS2 实际上这也不一定是两者连用时才会发生的现象,语速较快且在非重读位置的“一”都容易不发生变调)
另一个很好的证据是:类似于“一不变调”的二四声变调,在其他的原入声字上其实都有体现,这些变调也高度疑似入声尾音残留的结果。比如“别”的本音bié和方言“别扭”“别吱声”中的biè;“即”的“即便”(本音jí)和“即使”(不规范读音jì shǐ);“的”的“目的”(本音dì)和“的确”(很可能就是入声尾音导致读成dí);“得”的“得到”(本音dé)和“得瑟”(dè se)(PS3 这一点不一定是“得”字的变调,但肯定是dé这个音的变调)
===================
另外,有些人用“三声连读变调”来套用“一不变调”,将“一”和“不”在四声前变成二声的情况也比拟成三声连读,这显然是错误的,否则,请把标题中的“变 调”二字大声朗读一百遍。但是,“四声连读”究竟有没有变调?从标准普通话的角度来说,有。
首先要知道,四声是普通话中最耗能的调型,毕竟是一个5→1的高降调,一句话要全是四声,念起来必然是很吃力的。所以,普通话中四声连读发生的是轻重变调,也就是某一个四声字的高降调会平缓化甚至轻声化,但这一点并不像三声连读一样容易记录。具体情况大概如下:
最后,任何字典都不可能把语流音变作为一个字音来记录,更不可能将发生语流音变的字视为多音字。汉语字典原则上只会将“的”“了”“着”这样的较为独立、且有语法意义的接尾词的轻声视为一个独立字音,而作为高频接尾词的“子”在新华字典中都不被视为多音字,不承认其有轻声读音。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