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废话有点多,只是想吐槽一下肺活量。
肺活量和运动表现关系没那么大——硬要拿职业选手举例子的话,他们显然比普通人肺活量大得多。但实际上相互之间区别并没那么明显,就算差异巨大,也完全没法说,肺活量大的A职业选手,成绩一定好过B职业选手。
比如关于菲尔普斯,有个最以讹传讹的数据说他肺活量15000,完全无凭无据的扯淡
然后肺活量最直接对应的是呼吸的“进气量”,但肺实际上极少极少极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在真正最大肺活量容量下工作,这个进气量的高低是否真对运动表现有那么强的正相关性,表示存疑。
另外虽然有不少分析,说肺活量是可以后天训练出来的——通过训练提升的肺活量兴许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我是会更偏向于,先天决定了99%(数据只是做个表态),后天的提升也许只有1%。
很多人系统训练后运动成绩提升,更多的可能还是最大摄氧量提升、呼吸的效率更高、心肺能力增强、肌肉里的线粒体数量变多效率变高……和肺活量没多大关系。
肺活量越大,吸/呼出空气越多,身体能使用/交换的氧气也越多,排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也越多,但身体真正能以什么效率用好这些氧气,才是关键。和一台车光靠大排量未必就能开得最快,一个道理。
很多人会表示自己的肺活量测试,运动一段时间后比以前更大了——这多半很大可能是呼吸方法改变得到的数据差异,而且那种靠对着一个塑料壶口呼气(呼气储备容积)的测量,精准度也就图个乐……
——从小到大学校体检啊身体健康测试啊都测肺活量,无非是这个数据最容易测,耗时最短,工具最简单,开销最小。相反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最大摄氧量之类,现在去医院做一整套CPET(心肺运动试验 ),没个4、5百块外加至少半个小时,测不出,就算一二线城市能给普通人测的医院也寥寥。
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一直有刻板印象,肺活量=身体先天素质=耐力水准。这个认知是很值得商榷的。
想着靠练肺活量提升运动成绩(尤其短时期内),可能不如靠练/改呼吸来的更快更直接。
——不过即便改呼吸,像丹尼尔斯比较推荐的2-2呼吸节奏,也都是需要常年累月训练适应出来的, 没有训练直接照搬去尝试,也会跑的很痛苦。
回到题目,1000米跑完喘不过气——
太正常不过了。
别说普通人,职业选手比中距离或者速度/间歇训练,跑吐了、咳血丝的也多了去了。
大赛里400-3000米,很多跑完也是个个生不如死的。
400米世界纪录,范尼凯克有次采访就说,自己每次跑400米前都紧张的要死,好多次跑完都吐。他说自己训练屁事没有,一到比赛赛后就各种状况,15年钻石联赛巴黎站跑完去药检都晕过去差点上了救护车,连着吐了两次。
1000米并不算有氧耐力跑,对速度和无氧能量系统的要求比有氧要更高一些(当然有氧能力越高肯定越好)。跑完恶心想吐,多半是身体的“惰性”器官,内脏之类完全没处于高强度运动的状态,哼哧哼哧跑个3-5分钟,很可能跑完前面几百米,胃之类才刚意识到卧槽身体正在暴走?甚至更夸张点一直到跑完很久,那些内脏器官都还没进入运动模式,自然就会在刺激中各种难受。
另外咽喉表面黏膜也很可能因为身体突然剧烈运动,毛细血管充血,鼻咽黏膜表面的灼烧感也是很难受的,也会有恶心想吐的感觉。
如果身体忽然进入高强度运动,跑完又迅速暂停,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也会有问题,血液短时间大量在四肢,跑完坐/躺那,也很容易会有缺氧感,同样是想吐的症状。
解决方法就是多坐热身,热身时间不是以分钟计,是以半小时计——但多数人尤其在校生恐怕是做不到的。
通过热身让身体进入运动状态,体温升高达到可以高强度运动的要求,唤醒惰性器官、内脏之类,然后在身体充分热起来、心率达到一定水准后,再做做肌肉和关节的拉伸放松,打开柔绒性,再开始跑步。
职业选手大赛的热身,算上那些按摩,动辄4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的。就算视体能储备最珍惜的马拉松,职业选手热身也是20-40分钟保底。
做足热身会舒服点,跑完喘不过气正常,跑完想吐也还是正常。起码能缓解不少。
跑完结束也会有相应的一套冷身程序,又要数十分钟。
“唤醒内脏”也有各种热身操,上半身的各种转揉扭拉……比如针对胃的,有一个方法就是躺柔软垫子上来回缓慢的左右翻滚几圈(但我试过,反而滚完更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