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澳大利亚参议员要求华裔「无条件谴责中国」被批后,澳政客却回应「都怪中国」,你怎么看? 第1页

     

user avatar   he-xian-sheng-2-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包容、分裂、歧视,充满意识形态”,我想没有比这段描写更贴切的澳大利亚自画像了。这位女士一不小心怎么把心里的大实话话给说出来了?

不过也好。这一句话,顶那些国内还幻想着用经贸关系搞绥靖的所谓专家学者们一万句!

顶那些利益相关屁股决定脑袋者一万句!

顶那些身处海外聒噪惊诧的国际友人们一万句!

关于盎格鲁萨克逊各分支之间的关系,我想引用如下这段心理描述:美国南部的贵族阶层和北方的新兴绅士阶层在亲英这个问题上经常有所分歧,但也不过是程度问题。总体来看,他们认为美国应该和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表亲一样,和大英帝国一起组成一个亲密的大家庭。美国之所以独立出来,完全是因为乔治三世和他的大臣们愚蠢不堪而已.

澳大利亚在对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整体的感情与此类似,而且在忠诚度上还要远远高于美国。如果目前美国搞五眼联盟还更多地出于维持世界霸权的需要,那么对于澳大利亚的昂撒族人,这就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从历史和文化来讲,考察澳大利亚的建国史,我们完全可以断言这就是一个建立在掠夺与屠杀之上的彻头彻尾的原罪国家。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施暴者往往也是怯懦者。当盎-撒强盗们举起手中的屠刀时,也时时刻刻担忧着有一天同样的屠刀会落到他们自己头上。

当他们肆意享受着压迫与掠夺的快感时,也时时刻刻担忧着有一天自己会被隔海相望的数不尽的黄种人同化或淹没。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澳大利亚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比“五眼联盟”中的其他成员更虔诚地信仰着基督教,以至于到了偏执的地步。

这完全是一种文化上的自我隔离,是一种应激性的自我保护。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所谓的“不包容、分裂、歧视,充满意识形态”可能在白左看来政治不正确,却正是澳大利亚的立国之本。

从地缘战略角度来看,与美国和加拿大相比,澳大利亚孤悬海外且更为临近黄种人的势力范围,因此澳大利亚人始终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

虽然澳洲面积达到700万平方公里,但在澳大利亚人的心中不过是一叶孤舟,随时可能被来自海上的新“黄祸”浪潮淹没。

更直白一点,澳大利亚极度依赖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世界霸权,特别是其中的带头大哥来保障其地缘战略安全。这个精神母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英国,此后随着霸权交接而逐渐转变为美国(虽然名义上还是英联邦国家)。

因此,澳大利亚从一百年前建国初始,就积极参加了昂撒民族的历次重要战争,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伤亡和经济代价,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参战和伤亡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到吓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对澳洲本土的威胁,尤其是落到达尔文市的那几枚航空炸弹,至今仍然让澳大利亚人刻骨铭心。从此以后,澳大利亚的殖民者们再也不能如过去几百年中那样,安然于大洋环绕的天然护城河,“黄祸”从遥远的噩梦变成了随时可能降临的真切威胁,而澳大利亚人可以指望的就只有盎格鲁-撒克逊联盟的支持。更具体一点,只有美利坚合众国。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开始直至今日,美澳同盟始终是澳大利亚外交政策、国防政策的基石,是其考虑一切地缘战略问题的最重要因素。其他任何经贸关系、外交关系,都绝不可能对美澳同盟有一丝一毫的动摇。这是构成整个澳大利亚国家意志的最基础共识。

与此相对应的是,澳大利亚在政治、文化、外交、国防、宗教等各个领域都高度依附于美国。

如果从现代民族国家的定义来衡量,则澳大利亚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澳大利亚充其量不过是美利坚合众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个自治州罢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澳大利亚作为美国构建美日澳印亚洲小北约的支柱,对中国地缘战略威胁是很大的。

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和印度洋地区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北面紧邻亚洲东部近海的一系列群岛(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在中西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基地关岛;西北稍远便是海上咽喉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向西直通印度洋,是美国在印度洋最重要的海空基地迪戈加西亚的主要后勤基地。

站在美国的角度来看,澳大利亚是美国印太战略最大和最后的战略大后方,是其绝对防御圈的一部分(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和中太平洋地区的夏威夷)。

虽然美国实力十分雄厚,但广阔的太平洋在保护着美国本土的同时,也将亚洲大陆与美国隔离开来。为了抵消距离带来的力量投射劣势,美国必须在亚洲大陆东部海外就近寻找战略基地。早在1951 年,杜勒斯就已经明确指出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 ,应当是日本 、硫球群岛 、台湾 、菲律 宾和澳大利亚这一条“近海岛屿链”。澳大利亚与日本就此成为“南北两锚”, 在美国的印太地缘战略中地位凸显。

多年来,中国学界往往更偏重于研究和观察美日同盟,而轻视美澳同盟的战略意义。其实如果将日本与澳大利亚做一比较,则美澳同盟的重要性在美国人眼里要远远高于美日同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在西太洋地区撑起的区域拒止系统使得原本处于战线后方的日本列岛已经不再安全,而距离相对较远的澳大利亚成为了更合适的后勤与屯兵之地。更为重要的是,澳大利亚作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重要成员,是为英美的世界霸权付出过鲜血和生命代价的,是绝对可靠的自己人。和澳大利亚这样持有“霸权股份”的亲兄弟相比,日本不过是一条战后收服的“看门犬”罢了,远近亲疏不可同日而语。

如同太平洋战争时期一样,只要美国手里还捏着澳大利亚这张牌,就不会在印太地缘战略博弈中处于绝对劣势,而是随时有翻盘的可能性。

站在澳大利亚的角度来看,作为盎-撒民族的一部分和一个完全的海洋国家,其地缘战略选择与美国的利益有着高度一致性。那就是基于“海权论”和“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控制论”,决不能允许在亚洲东部地区出现一个黄种人的强权国家。不管这个国家是中国也好是日本也罢,也不管这个国家是和平崛起也好是军国主义也罢,这都是澳大利亚决不能忍受的。在澳大利亚人看来,正在试图用陆权挑战盎-撒民族海上霸权的中国人,和曾经威胁过澳大利亚本土的日本人并无二致,甚至更加危险。中国申索的南海距离澳大利亚海岸并不遥远,而中国在亚洲大陆占据的体量远非日本可比。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急剧下滑,但是中国目前还不是澳大利亚最直接的地缘战略威胁。多年以来,与澳洲大陆隔海相望的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才是澳大利亚传统的潜在敌人。尤其是印度尼西亚,作为南太平洋地区霸主的有力竞争者,它和澳大利亚之间存在着诸多地缘战略矛盾和宗教矛盾、文化矛盾。(澳大利亚曾干涉东帝汶问题。美国也曾授意由澳大利亚负责协调印尼内部的宗教暴力冲突)

印度尼西亚人口高达2.6亿,马来西亚人口也有3000万之多,而澳大利亚的人口不过2500万却占据着一块面积达700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大陆。虽然澳大利亚已经是一个较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不能称之为“幼儿抱赤金行于闹市”,但是如此悬殊的人口差距,又是以侵略性著称的伊斯兰教徒,怎能不让澳大利亚人心里发怵。当世界处于美国独霸的时代,澳大利亚固然可以“狐假虎威”而高枕无忧,让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不敢造次,但是一旦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霸权出现动摇,则澳大利亚难免会处于一夕数惊的悲惨境地。更为可怕的是,如果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大力支援印度尼西亚海军的故事重演,那条窄窄的海峡还能不能挡住数以亿计的土著人实在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针对当前印太地区日趋紧张的局势,澳大利亚正在围绕进一步加强美澳同盟这个主题,在美国的指导下不断加快军事准备。

早在1996年, 澳大利亚和美国就签署了进一步加强军事同盟关系的相关协议,并发表了《澳美 21 世纪战略伙伴关系》。作为这一协议的主要内容,澳大利亚对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给予了实质性支持,允许美国使用松峡卫星中继站的预警系统,使之成为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在海外的核心基地之一。

2000 年, 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在国防装备和工业方面加强合作的原则 协议》,使澳大利亚得以和英国一样获得分享美国国防高科技的特殊地位,大大提高了与美国协同作战的能力。

2011年起,随着奥巴马政府强力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澳军事同盟关系再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当年11月,两国签署新军事协议,澳方同意开放布里斯班、珀斯和达尔文基地给美国使用。

2012年8月,澳大利亚将军理查德·珀尔被任命为美国太平洋司令部陆军副司令,负责美国太平洋战区陆军的训练以及美军与东南亚国家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军队的交流与合作。这是美国军队在历史上首次由外国人担任高级指挥官,彰显了美澳两国之间不同寻常的政治与军事互信。(加拿大将军在北美防空司令部也担任副司令一职,不过该机构是美加联合设置的,和纯粹的美军单位性质不同)

2014年8月,两国再次签署协议,在未来的25年时间里,澳大利亚允许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空军在其领土进行训练和驻扎。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2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被派驻至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地区。

截至目前,美国已经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修建了支持驻泊美军大型核动力航母的海军基地,在北部地区修建了可进行大范围战略侦察的“全球鹰”无人机基地,在东部地区修建了美军核潜艇基地。根据双方签订的《澳美加强航空合作协议》,美国空军包括F-22“猛禽”隐身战斗机、B-52H战略轰炸机在内的一系列战机将定期访问廷德尔空军基地。2020年初,澳大利亚宣布耗资超过7亿美元升级廷德尔空军基地,以支持在该基地长期部署F-35隐身战机。

除了积极引入美军支援力量,澳大利亚近年来一反过去政策,大幅增加国防开支,采购了大批先进武器系统,一副扩军备战的临战架势。2016年,澳大利亚政府公布《防务白皮书》强调,要在今后10年里增加国防开支299亿澳元 (合215亿美元),并在2021年之前将国防预算在GDP中的比重恢复到2%。

澳大利亚海军在过去5年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艘满载排水量为2.6万吨并可搭载F-35B战斗机的堪培拉级战略投送舰已经服役。新一代的霍巴特级宙斯盾驱逐舰也在陆续服役当中。此外,仅向法国采购12艘大型常规动力潜艇就耗资355亿美元,向英国采购9艘26型护卫舰耗资也高达263亿美元。

澳大利亚空军的主要采购对象是美国的F-35战斗机,采购数量高达72架,总耗资170亿美元,目前已经陆续到货。全部到位后,将使澳大利亚空军一跃成为印太地区一支不容忽视的空中力量,足以碾压东盟各国空军。(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2020年7月1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再次发布《2020年国防战略更新》和《2020年部队结构计划》,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2700亿澳元(约合1860亿美元)国防预算,并首次提出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及海陆空远程和高超声速导弹。在海上力量建设方面,计划购买或升级多达23艘不同级别的海军和陆军海上舰艇,并在2020-2030年期间投资约500亿美元,在2020-2040年期间投资1370亿美元。整个计划可谓雄心勃勃,在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军备竞赛中将所有潜在竞争对手都远远抛之身后。如此大笔挥霍军费,对比澳大利亚的综合国力和其一贯向欧洲看齐的高福利社会政策,可谓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几乎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

澳大利亚可能还是一条幼鲸,但也是一个危险的潜在地缘战略敌人。

以上为节选,澳大利亚问题全文并图标可参考链接:



user avatar   patrick-zhang-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麦卡锡主义无疑。强烈谴责这两个XX澳洲政客和把他们推上政坛的种族主义选民。海外华人今年确实承受了比往年更多的压力,其中有很多希望中澳友好、中美友好、中加友好的大陆新移民,夹在中国和五眼之间越来越难受。反倒是大部分港台人以及一部分老移民还挺高兴。进一步印证了海外华人成分之复杂。

说几个让人心情好点的事情:

1.这些煽动民粹主义的白人至上主义政客甚至把本地白人都惹得无语了,昨天刚刚结束的昆州大选,韩森和帕尔默的两个白人至上政党(one nation和united Australia)票房大量流失。一个只拿了一个议员席位,一个是0席。更多人回归了理性。

2.其实也有很多政客同华人社区一起谴责麦卡锡主义也包括前总理陆克文等大佬。澳洲政坛声音确实杂乱,但不是所有人都那么nc。

3.最后就是简单纠正一下环球的提问...希望知乎别再删我的答案了...“要求无条件谴责中国” 和 “是否愿意谴责中国gcd的dctz?” 其实还是挺大区别的。我不是在洗,只是转载新闻的时候改几个词就意思变化很多,咱们不需要这样,就是原文转载也一样应该谴责这些政客。

4.个人建议不要地图炮...其实澳洲早起的来自大量被鼓励的英国老百姓和淘金矿工,犯人真的是很少数...说澳洲人都是囚犯后代,那跟题目中这两个政客一样片面了,一些对中国友善的澳洲老百姓也会被误伤。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骂反动派是骂不垮的,咱得想对策。

以前有个东西叫剃发令。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所有这种一刀切的“无条件”XXX是反动派常用的,筛选“良民”的手段。

建议我们出台一个豁免法律。

凡是在澳大利亚,指责中国,谩骂中国的华裔,只要未来能够拿出证据,证明私下为了中国利益努力过,有贡献,就可以豁免。

当做被强制剃头的难民,依旧是爱国人士。

这样的好处是:

一可以保存力量。

二可以让反动派没办法信任真的汉奸。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不用国内的报道,我就用澳大利亚人本土的报道,比如说《澳大利亚人》之类的报道。原文啊,不断章取义

外交和贸易部(DFAT) 常务副部长Frances Adamson(中文名孙芳安)说
“他们将把它带回自己的人口中——14亿人,其中大多数人非常关注通过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他们将构成对我们,对澳大利亚人和澳大利亚的看法,我认为它与我们希望自己被刻画的方式非常不同,”Adamson女士说。
“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投射澳大利亚的形象——不仅在他们自己的国家,而且可能在其他地方——而这些形象……并不能代表我们。”

最近参加参议院侨民调查听证的澳大利亚华裔证人被参议员Abetz要求他们谴责中国共产党所激怒。
证人之一是曾在总理兼内阁部工作过的中国分析师姜云(Yun Jiang),她说,这种质疑就像“某种忠诚度测试”。
另一名证人,即Per Capita智库分析师Osmond Chiu说,这一提问暗示“分化的效忠”。
第三名证人,国家澳中关系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ustralia-China Relations)董事会成员Wesa Chau说,这类似于“种族引诱麦卡锡主义”。


我为什么反复要说,这是澳大利亚媒体的原文呢,因为既然澳大利亚人认为,是我们“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投射澳大利亚的形象……不仅在他们自己的国家,而且可能在其他地方——而这些形象……并不能代表我们”

那么请问,下面的三个华裔,人家可说的就是“麦卡锡主义”。

这是澳大利亚媒体的原文,不是我自己去扭曲了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

当一个族群受到歧视,是被歧视者说了算,还是歧视者说了算?

比如说黑人受到了歧视,是黑人说了算,还是白人说了算?

当年美国南方白人也觉得黑奴在自己的欺压下活的很好啊。

很简单的道理

而且澳大利亚真的是他们政客说的那样吗?澳大利亚有一个政党叫“一国党”,英文叫“Pauline Hanson's One Nation”在2016年澳大利亚联邦大选中,该党在参议院选举中的得票率为4.3%。也就是说该党是进了议会了的。

这个党的创始人叫保琳·汉森,多次发表过发表涉及反对亚裔移民的种族主义言论,知道这个人早先是什么党派吗?

哎?巧了,居然就是你们自由党的。就是题目的那个澳大利亚自由党。

既然这个人这么的反亚裔,是不是他特别爱国,品行特别好,保守的老绅士?

2003年汉森因竞选舞弊被判入狱3年。

这种人居然还可以在澳大利亚政坛混的下去,混的风生水起。

说澳大利亚歧视咧,澳大利亚政客:“我们自由民主,才不是这样,你们完全污蔑,阿巴阿巴阿巴。”


user avatar   da-di-de-yong-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很正常吗?这其实是标题党了。

正确的说法是,澳大利亚议员要求澳大利亚人无条件谴责中国。

仅此而已。不正常吗?


user avatar   huan-qiu-shi-bao-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仿佛在说:“我是因为污蔑你被骂的,你要负责任!”

事情的起因,是在10月初的一场参议员委员会听证会上,澳大利亚自由党籍参议员埃里克·阿贝兹(Eric Abetz)对着三名华裔不依不饶,反复“拷问”并要求他们“无条件谴责”中国。“还有比肤色和种族更重要的因素要考虑……你们能否告诉我,是否愿意无条件谴责中国?”

要求别人“无条件谴责别国”,这是什么流氓逻辑呢?消息一出,埃里克·阿贝兹等反华政客就被舆论集体指责了。

为了息事宁人,当地时间10月29日,澳大利亚参议院在一次听证会上就此事展开讨论,想要研究下自己被骂的起因和结果。

会上最“亮眼”的发言,来自澳大利亚高级外交官、外交和贸易部(DFAT)常务副部长孙芳安。

对于这次因为反华而引起的争议,她是这么看的:中国的媒体正在关注“无条件谴责中国”这事,澳大利亚将会因此被塑造成一个“不包容”(intolerant)的国家,这会在该国造成分裂。

“我认为,中国人正越来越多地试图在自己国家乃至其他地方展现澳大利亚的形象,而这些形象……与我们的身份不符。这些形象把我们描绘成不包容、分裂、歧视,充满意识形态的样子。”

这话翻译一下意思就是:都怪中国!我黑你,你怎么可以指出来呢?我现在被骂了,都是因为你们在“造成分裂”啊!


据报道,孙芳安现年59岁,曾于2011年至2015年间担任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会说中文。

她还揣测中国“仍将海外华裔视为中国人”,并声称中国在该国寻求的是“分裂”。“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塑造自己的方式。那不是我们想要被描绘的样子,而且那种形象会损害我们在中国的业务。”

此外,作为“麻烦制造者”的阿贝兹也出现在听证会上,试图为其行为作辩护。阿贝兹坚称他没有“种族歧视”的意图,并指责工党在利用这件事歪曲炒作。

问题来了,能这样倒打一耙的澳大利亚,算不算“不包容、分裂、充满歧视”呢?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澳大利亚的政治路径,可以看做是盎撒五眼国家一般政治路径的激进版本。

可以这么理解,在一条路上,澳大利亚拖着新西兰走在最前沿,美国居中并牵着加拿大,英国在最后负责拉所有人的胯。

也就是激进盎撒人负责前沿探索,一般盎撒人视前沿探索的结果决定自己的方向,保守盎撒人瞻前顾后,坑蒙拐骗,搬弄是非,有利则进无利则退。

从这个角度来说,澳大利亚的政治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是其它盎撒国家政治行为的预演。

其实这么长时间以来,该说的话也都说了,该分析的也都分析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是一个具有“边军式悲壮”(语出 @斯大王 )自我定位的,以初级农矿产品和服务业出口为经济支柱的,自视为文明对抗野蛮的前线的,不具有独立的政治主体性,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家。

这一性质是明确,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对于美国的高华,我的建议是往深蓝州跑,努力参与政治,团结日韩裔,停止内部细分,设法让黄人成为政确版图的一部分,以经学护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持枪,学习枪械的保养维护技能,这样至少一段时期内可保无虞。

对于澳大利亚的次级高华,我的建议是……加强与国内的联系,也不用搞什么特殊渠道,就一般正常亲戚联系和工作联系就行,当盎撒说你通敌的时候,你最好真的通敌。另外就是抱团发声,多搞串联,可劲的起哄,要本着多闹多得,少闹少得,不闹不得的精神不断去闹,要闹出声势,闹出动静,要三句话不离正确经,要大帽子底下开小差,把自己的处境玩命的和历史上犹太人的处境强行靠拢,别管有没有道理,哪怕牵强附会都行,总之就是怎么卖惨怎么来。对于澳大利亚华人遭遇的不公事件,集中拿出来说事,闹大,哪怕事件本身并非种族原因造成的也要强行往种族问题上靠拢,至少要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华人受迫害”的社会共识,互联网上一个华人抱怨,其他人别管有事没事点个赞再走,有闲的话回帖,有条件最好持枪,有白人或者当地土著对处境表示同情的多走动走动,争取形成社区多人种大拼盘。

简单来说一句话:要强势制造弱势群体的对外形象。

另外,多生孩子少坑留学生,对留学生好一点,他们也是加强与国内联系的重要途径。

意见就这些,至于具体怎么做,相信各位但凡把坑蒙拐骗留学生的智力和精神拿出来一半,也不至于是今天这个样子。


user avatar   qing-zhu-27-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澳村的问题在于,华裔族群数量大到无法忽视(5%),却没大到能反抗占绝对大多数的白人族群(90%),比例大约18:1。

作为对比,二战前德国不到7000万人口,欧洲犹太人数量不低于600万,比例大约是10:1。

再考虑到和盎撒人生活在一起的华裔中存在普遍的皈依者狂热,可能会为了向盎撒人表忠心,抢先下手借自己邻居的华裔人头领功,保守估计吧,澳华面对的是二战时犹太人面对的2倍以上的危险。


所以你们看,我为什么一直强调,美国华裔应该团结起来,站在民主党一边,站在非墨裔一边,和白人斗争,因为美国确实有斗争的基础,美国白人占比不过一半而已(而且还在快速下跌)

而澳洲,抱歉,那是盎撒人的武德天堂,华裔没有斗争的条件。

所以建议澳洲华裔不要引火烧身,头低一点,腰弯一点,要有寄人篱下的自觉性。

白大人要你们谴责,你们就谴责吧,反正真上了战场,你们也是一定会对着我们开枪的。


指望我们去干涉澳村也是不可能的,就算有这个能力都不可能,毕竟那是你澳内部事务。

如果实在忍不下去,就移民美国或者羊岛,毕竟羊岛盎撒人占比跌破七成了吧。


看在“同胞”的情分上,我就这么点儿建议了。


user avatar   mu-long-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站队不彻底,就是彻底不站队,华裔以后面临类似的局面可能会更多。

要求华裔对中国进行无条件谴责这件事,究竟是什么性质?其实可以类比一下,假如澳大利亚要求犹太人无条件谴责以色列哦?或者要求穆斯林无条件谴责中东国家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么跑到河北省的元首,以及在奥斯维辛之前,德国纳粹干的一些事了。

虽然目前发生的事还没有恶化到纳粹的程度,但是事态的发展有点耐人寻味。听证会的主题,从阿贝兹的发言是否是种族歧视,转变成中国是否在趁机抹黑澳大利亚。这话用我们熟知的话语,我杀人、我偷窃,我仍然是个好孩子,你批判就是抹黑。或者说我可以行纳粹之实,你批判就是抹黑。

虽然澳大利亚只不过一二流国家,注定翻不起什么大浪。但是纵观世界,无论美国还是欧洲,以白人、基督教为主的国家,层出不穷的纳粹、准纳粹组织,对于希特勒这位文艺人的崇拜思潮此起彼伏,针对特定群体的歧视始终是个大问题。在这种现状下,希特勒是欧美社会的异类,就不足以解释了。

唯一的解释是,欧美文化基因下,有很强的纳粹思想基础,一旦条件合适,希特勒就会重返。这并不是异想天开,针对特定群体的歧视、欺凌乃至屠杀,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一、长期的贵族社会。在这种社会下,人有天然的高低之分,君主之下有臣子,臣子之下有臣民。在等级逐步下降时,作为人的属性是逐步下降的。君主可以花天酒地,臣民只能吃饱肚子。至于臣民之下的群体,连人都算不上,顶多是工具。当工具不合格时,销毁就成了必然。

二、血统论。认为人的能力、社会地位来源于血统,而非能力。能力再出众的臣民,也不能去做管理。能力再差的贵族,也要比能力最好的地位要高。至于作为工具的最底层的人,自然更不可能有阶级跃升的可能性。

三、缺乏对人的道德。欧美国家的道德体系,总体上建立在基督教上。有全知全能的神在,人们对神尽义务即可。在对神尽义务的目的下,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帮助,这是基督教道德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势。故实际上欧美的道德体系不是针对人的,是针对神的,帮助人只不过是在荣耀神的副作用。


这种道德体系优点在于比较稳定,但是缺点在于,谁也没见过神,也不知道神长啥样,神也不会往世间传话。那么对于神的理解,还是取决于人,取决于时代的总体需求。一旦这个理解出了偏差,在稳定的信仰加持下,做恶的决心会非常高,会形成一套严密的杀人机器。所以我们才看到,二战德国与日本的不同。

而以上三点原因,其实是目前欧美普遍存在的问题。贵族思想依旧有浓厚的影响,阶层固化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基督教虽然显示出一定的颓势,但是依然是欧美国家思想的思想根基。这一切,都为纳粹思想提供了牢固的的思想根基,只待时机成熟,就可以发芽了。

这种局面下,考验华裔的时候到了。想两边都占好处是不可能的了,站队不彻底就是彻底不站队了。


user avatar   zhai-mou-94-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你对友谊怎么定义的,如果是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友情,我觉得我在知乎上认识的兄弟和我几乎都是纯友谊。

我们只聊人生,工作,生活,只字不提风月,说真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太纯了,完全没任何杂念,如果你跟我说我们不是纯友谊,我都觉得你在侮辱我们。


但是如果你说的友谊是那种互相知道对方的一切事情,已经把对方引为人生的知己了。彼此之间完全信任,发自内心的欣赏对方所有的优点,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而且不出意外,两个人准备相处一辈子。

这种情况,你跟我说这是纯友谊,我不太信。或者说我是有一点点信的,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一些人,非常的欣赏对方,但是对对方是真的没有红尘中男女之间的那种兴趣。

比如说女方喜欢大叔,男方喜欢御姐,但是男方是小鲜肉,女方是萌妹,彼此觉得对方贼优秀,但是就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啊,那确实可能存在纯友谊。

但是我信归信,我不接受我的男人有,也不会让自己有,这是底线问题。都有灵魂上的知己了,另一半的存在是干嘛的,身体上的伴侣吗?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我相信有,但是我不接受这种关系的存在。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澳总理莫里森用官方微信号发文:漫画事件不会削弱与中国人民友谊? 
  新加坡是否仇恨中国? 
  为何澳大利亚总是防范中国?中国有必要有可能南下侵犯澳大利亚吗? 
  西方媒体某一天有没有可能改变对中国的看法,有的话,中国可能做了什么会这样? 
  如何看待澳洲维多利亚政府于7月22起强制要求墨尔本与米歇尔郡居民戴口罩? 
  澳大利亚为何以2500万人口取得了奥运会如此好的成绩? 
  如何看待英国出现新冠病毒变异,被美媒嘲讽为「全球贱民」? 
  现在的公知和过去的红卫兵有什么区别? 
  长远来看,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三个移民国家有没有亚洲化的趋势? 
  澳洲打工真的那么香吗? 

前一个讨论
古人是怎么写出《山海经》的?
下一个讨论
宋明两朝都重文轻武,为何感觉明朝军队很强,宋朝军队却很弱?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