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古代受到西方影响的建筑有哪些? 第1页

  

user avatar   chi-jiu-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云冈石窟中部分柱式纹样有明显的西来特征:



东汉芗他君祠堂石柱柱头描绘的纹样类似希腊爱奥尼克柱式

瓦棱柱

流行于东汉至南朝时期的瓦棱柱与西方或许不无关系,亦有学者认为源出本土,因无确切证据表明西方传入之说,故双方各执一词,尚无定论。

最具代表的就是时间最早的东汉秦君神道柱和最精美的南朝萧景墓神道柱。


目前看来,萧景墓石柱的基本原型起码有三个:一是中国古代的墓表,二是印度的阿育王石柱(其先祖又是波斯大流士官廷的石柱),三是古希腊神庙石柱(甚至包括希腊墓碑的造型),如果究其纹饰的源头则要更加复杂。

这种柱式在后世建筑中亦能见到

忍冬纹

一说忍冬纹源于古希腊,由palmette演化而来,至罗马帝国时期传入印度河流域,经过不断融合创造形成忍冬纹,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形式多样。



套斗藻井

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称作「藻井」,而「藻井”一词,最早可见于汉赋。
汉赋中所记载的藻井究竟长什么样,如今已无从考证。但是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墓葬和洞窟壁画中,可见一种方形错落相叠的穹窿状天花板,其基本形制是在顶部搭建方形井框,分别在四个井框中间取1/2相连,再取1/2相连,形成一层层的套叠式构造。它与后世藻井的形态较为接近,一般称之为「套斗藻井」。
结合一些记载来看,这种藻井也会用在木构上,因此这些墓葬中的套斗藻井很可能就是对于当时木构建筑藻井的反映。从墓葬和壁画中的实例可以推测,我国的套方藻井在两汉魏晋比较流行,隋唐逐渐衰亡,到了有木构建筑存世的时期,套斗藻井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所以中国现存的高等级木构中(不包括新疆清真寺),我还没有见过使用套斗藻井的。中国套方藻井是自行演变产生还是外部输入还不好说。
这种抹角梁层层相叠的套斗藻井也一直是亚洲(包括古希腊等地区)古建筑的常见母题,从土耳其到中国,从印度到中亚最北部,都能见到这种结构的使用。[4]








套斗式藻井虽然在汉地已经消失,但在新疆的民居和清真寺里一直都有使用,下图为莎车大清真寺外廊的套斗式藻井。

其他

李晨曾撰文详细探讨了东汉石室墓中可能借鉴到的西方石构建筑设计,如叠涩顶、动物形象的柱础,以及线脚的使用。这种外来建筑元素尤其集中地出现在山东和江苏北部。

叠涩顶即上文所述套斗藻井。

汉代墓葬中亦有人形柱出现,不知与西方有无关系?

参见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

《六朝遗石》王南

《考古》2019年第5期

《藻井发展小史》鸿慈永祜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

图源网络




  

相关话题

  有一个猜想,瓦是由竹发展而来吗?先民是否最早用竹来铺屋顶?把竹对半剖开,通竹节,错位相扣,是最简单的? 
  如果以我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建造现代礼堂,那它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果建筑的六个面都可以被行走和使用,那么如何重新定义建筑空间?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为什么缺了一座塔楼?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怎样的建筑?它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为什么浦东的高楼群导致地面下沉而曼哈顿岛不会? 
  AECOM 上海景观设计师疑似因性骚扰坠楼一事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是意外还是另有隐情? 
  中国元代建筑有什么特点?有受到哪些地区建筑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用大红大绿的颜色的? 
  世界上有哪些非常唯美漂亮的桥梁?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沙丘》中的中国元素?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学生喜欢在b站读书或者自习的现象?





© 2025-02-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