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国学术圈的科研霸权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BSZ-81-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研霸权?学阀的意思吗?这个讨论值得思考。

68樓. 梦游

2022/02/02 23:08

另外,文中提到:“重大成果的发布好处多多,既向社会(纳税人)交了差,也起到科学传播的作用,应当多鼓励才对。然而,不同于技术攻关或者重大工程,基础研究的成果常常不是很快能够为同行所接受。如今,许多单位在Nature,Science,Cell发表一篇文章,就迫不及待召开新闻发布会,唯恐世人不识货,英雄被埋没。没有新闻发布会,科学新闻与科普依然不该缺位,很可能读者反而可以获得更加客观的报道与评论。俗话说,‘好饭不怕晚’,‘酒香不怕巷子深’。基础研究,不是一直鼓励大家要沉下心,十年磨一剑吗?”

我感觉以上的描述对应了王先生所批评的学术领域中的“大”的问题。

文中还对评审过程问题、论文标注问题、通讯作者问题、管理者对“反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选择性适用问题等,似乎也指向了我国存在的学阀问题。

不过周院士作为体制内人士,恐怕无法如王先生般敢于指名道姓地批判,而是用“困惑”“反思”“批判性参考”等词语。还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敢于指出问题,并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之前的回复是我尚未编辑完不小心按了回车键导致发出,劳烦王先生删除。

王孟源 於 2022/02/03 03:01回覆

其實不止周院士,上周還有另一篇類似的文章:“再这么玩下去,我国的科研就真没戏了”(可惜是某所長匿名發表,參見mp.weixin.qq.com/s/492j),我覺得更加直擊要害(可能是匿名的好處)。
學術改革這件事,牽連極廣,敵對勢力盤根錯節,尤其掌控了官方和非官方的話語權(對比昂撒宣傳體系),一般民衆和官員自然崇拜“權威”、相信“主流”,有素養和節操的科學人反而因爲只看清自己專業内的問題,而不敢貿然批評其他案例,難以聚合力量,更無法深入探討中國學術界全面腐敗的根本原因。
我公開反復談這個議題所希望的結果,如同過去八年對抗英美假新聞那樣,是作爲一個引子,一方面提醒所有愛國人士注意學術腐敗的重大危害,另一方面也讓良心從業者確定這些問題不但真實存在,而且極爲廣汎深刻,從而鼓勵他們發聲。我以前提過,在公益和私利的鬥爭中,好人雖然是少數,但不需要利益共通就能自然結成同盟,而且先天站在道義的一方,只要再加上一些智慧和勇氣,智仁勇兼具,挑戰邪惡勢力並非蚍蜉撼樹、螂臂當車;昂撒宣傳網雖然鋪天蓋地,一旦足夠的良心人在網絡上溝通起來,不也是(至少在理性知識份子心中)被擊破了嗎?


user avatar   xu-zhong-min-68-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会常态而己。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6 月 3 日世卫组织恢复羟氯喹试验?为什么突然恢复了? 
  何恺明目前的学术成果是否够得上计算机视觉领域历史第一人? 
  博士毕业没有科研理想适不适合进北京高校? 
  对物理学研究而言,发一篇 Science 或 Nature 是什么水平? 
  读硕/博期间你积累了哪些重要的科研经验? 
  如何看待网上流传「无门槛加到高学历优质男方法」:检索论文,给名校作者发邮件借讨论学术之名要微信? 
  请问作为一个即将入学的PhD学生,怎么去发掘或者说判断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领域呢? 
  年轻科研人才越来越多,除了高校教职还有哪些职业选择? 
  为什么中国人数理化学科成绩似乎秒杀外国人,但世界相关的(出名的)顶级的科学家几乎全是外国的? 
  在院士手下学习工作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怎样看待“法无禁止即可为”?
下一个讨论
俄罗斯对抗美国的底气是什么?





© 2024-06-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