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2天,豆瓣3万人评出5.3分,猫眼8万人评出7.8分。这是【古装烂片】的标准得分。
好在同期上映的另一部竞品,豆瓣4.1分,猫眼8.0分,其实也就是个恶俗爱情烂片:于是菜鸡互啄之下,让这部影片目前还勉强对得起排片比:首日排片34.5%,票房比36.7%。次日排片28%,票房比27.2%。
目前猫眼预测票房:2.63亿。根据前两日的票房表现和本身质量,大致就是这个票房走势:上映首周到12月11日,票房2亿左右,然后再上映一周,慢慢磨个几千万,等到12月18日,《神奇女侠》《紧急救援》两部大制作商业片一上,就直接被腰斩下映了,最终票房2.5亿左右。
同样托这两部烂片的福,让已上映半个月的《除暴》极可能破5亿,已上映1周的儿童动画片《疯狂原始人》很可能破3亿。甚至《一秒钟》这种农村文艺片,最终预测票房也从1.2亿涨回到1.4亿。
要知道,《除暴》本身,只是个豆瓣6.5分、猫眼8.7分,有着明显缺陷、质量勉强及格的商业类型片,首日只有5000万票房,如果是在佳片云集的档期,最终票房也就2亿了。偏偏在这个档期,碰到一群更加不堪的对手,居然走出了猫眼9分的优秀商业片的10倍以上后劲,可以说一句:感谢猪对手助攻。
至于《赤狐书生》电影本身,没什么可评价的,属于不带脑子思考剧情的话、时间又特别闲的话,勉强可看的5分商业片。
赤狐、书生的双男主,问题是“书生”全程尬演,据说演员是第一次演戏,而且显而易见的、并没有任何演技天份,甚至连带把"赤狐”带偏,很多片段也跟着尬了……
看看影片出品方,就是出品了《捉妖记》系列的那个香港公司,这片子里出场的那么多台湾演员,在古装片里明显的台湾腔,尤其让人时不时出戏。——笔者从来没有地域偏见,不过能请这些港台演员,要么努力学会标准普通话,要么干脆用配音行不行?就如《捉妖记1》演boss的钟汉良那样。
正如在好莱坞打工的英国演员、加拿大演员、澳大利亚演员,甚至是德国人、意大利人、东欧人,都必须学会美国口音的英语一样,
如今是内地市场和内地观众来决定一部华语电影商业成败的年代,我们当然有理由理直气壮的要求:担任影片主演的所有华语影人,要么和内地影人一样,学会并使用标准口音普通话,要么干脆请用配音,这是对观众的基本观感负责的态度。——当然,或者像《除暴》这样,直接让说了半辈子粤语、普通话不标准的吴彦祖,把他的角色直接设定成广东人,如此简单直接的做法也行。
港台腔笼罩华语电影、港台演员统治华语影坛的时代,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轮不到任何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片方,来追忆往昔。
记得《捉妖记1》原定让台湾男星柯震东做一番男主,本就是港台影圈合力捧自己人的电影,岂料此人吸毒东窗事发后,必须换人补拍才能上映,临时找不到和他相似身高的港台小生,不得不用了内地年轻男星井柏然来替换,(白百何+井柏然)内地男女主演的组合,拿下24亿票房,创造当时历史票房记录,煞费苦心反成了为人作嫁,确曾令港台影圈耿耿于怀。
于是,2018年春节档上映,制作成本6亿+宣发成本3亿,目标票房40亿以上的《捉妖记2》,为了不想让内地演员坐收这样的票房成绩,不惜空降一个影帝奖项等身的前辈港星,占据一番主演的位置,将原一番内地女主白百何挤到二番,将原二番内地男主井柏然挤到三番,
结果是副线喧宾夺主,前作观众全不买账,最终票房22.3亿,分钟票房8.26亿,净亏损6000多万,让一个价值几十亿票房的系列大ip,就此搁浅至今,原计划的《捉妖记3》与外传电影,至今拍摄之日遥遥无期。
哪怕有此惨痛教训,彼方依旧故态复萌,又一部大制作古装玄幻电影,《赤狐书生》,非要力捧一个没演过戏、也证明根本不会演戏的台湾小生当第一男主“书生”,让演技与颜值俱佳的新晋内地小生当二番男主“赤狐”去抬轿,事实上这部影片的宣发推广乃至于“控评”,绝大部分都是二番男主的粉丝在做,也是一目了然之事实。
事实上,当下电影市场,众所周知的常识,这种大制作影片,之所以会选用当红流量明星做主演,不止为了这些明星自带的几千万、上亿“粉丝”票房,其实还在其次,更关键原因,就是利用流量明星的狂热粉丝去当免费水军,全网络到处宣发,即所谓“控评”,但是这样的“控评”,首先必须建立在该作品质量至少合格、能让大多数观众有兴趣观看为前提。
显然,《赤狐书生》这种让正经科班演员,去给偶像爱豆抬轿、本身质量不合格的影片,完全不具备此等价值。粉丝再如何努力宣发,既是徒劳无功,也是为人作嫁。
其实,李现的出道之作,就是《万箭穿心》这样可以永铭于华语影史的经典作品,演技基本功扎实的科班演员,能走红成为流量小生,本身是难得可贵的,也是主流业内最期待的。
所以,虽然光是《赤狐书生》的几轮预告片,笔者就已经完全不看好,也极反感这种用内地年轻演员去捧台湾偶像的操作手法,但还是冲着他看了这片子,理解作为演员的无奈,但影片质量不行就是不行,还是期待后续真正的主流作品吧。
不论电影《古董局中局》(搭档雷佳音、葛优、辛芷蕾,马伯庸原著,郭子健导演),《恋曲1980》(梅峰导演,入围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一番男主角),还是年代史诗大剧《人生若如初见》(江奇涛编剧),都是靠谱得多,对其事业前途意义大得多的主流资源。
演员的资源和咖位已经有了如此可喜的提升,粉丝同样也应与时俱进。
从欧美到港台到内地,从来没有哪个天王巨星没拍过烂片,没经历过票房失败,尽快和烂片撇清关系,权当没拍过就行了。也只有这样,才会把对自己未来星途的损失降到最低。
《赤狐书生》上映前,出品方通稿,说是「《捉妖记》系列后最大投资」「目标票房10亿以上」,哈利波特的特效团队,久石让的背景音乐,监制、编剧、美术总监、动作指导、音乐总监这些幕后团队,也都是业内一流,除了演员阵容肯定比不了《捉妖记》的群星荟萃,其他配置。都是比照《捉妖记》来的。
《捉妖记1》原投资成本2.8亿,因为柯某某吸毒,换角重拍,多花了7000万,目标票房10亿以上,最后票房大爆24亿,属于意外惊喜。
即使完全不考虑这5年的通货膨胀,只按《捉妖记1》的原成本2.8亿,那么《赤狐书生》最终票房2亿多,分账票房七八千万,也是净亏损2亿以上的重大票房失败了,肯定远比《捉妖记2》亏得更惨。
最后,无论《除暴》这样,内地影帝一番,香港中生二番的电影,即将突破5亿,《赤狐书生》这样,台湾爱豆一番,内地当红小生二番的电影,票房注定破不了3亿,其实都是可喜可贺的事。——非要逆市场与时代大势而行,焉能不败?
在《奇葩说》《圆桌派》《十三邀》等这类节目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甚至,在电视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更甚,在电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想想上面三个问题,就知道您的问题的答案,就是两个字,不会!
那些节目又不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甚至,就是孔子本人,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更别说几个节目。
提升思想,提升认知的方式有很多种,看电视节目,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高效,最难以替代的途径。
比如,读书。
比如,求学。
比如,行万里路。
实践出真知。
思辨出真知。
电视节目出真知?这个,存疑吧。
所以,认真读一本好书,认真听一堂名校的网课,不见得比看一群人在节目里聊天收获少。
错过那些节目,无需太过焦虑。
把那些节目的作用看得过于巨大,反而会降低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认知能力。
因为,真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思辨,来源于探索,倒很少来自别人的价值观输出。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