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李仁港的这些原因,统统都不是李仁港的责任好吧。李仁港知道自己不懂,于是请阿来写初稿剧本。结果被上影老总、攀登者的总制片人任·仲·伦修改成这个鬼样子的。丫的狂加了一堆爱情戏武侠戏。 人家还自以为高明呢:
你看看这表功八股:
第二大压力是如何保障影片的品质。“这部影片毫无疑问是要体现主流价值、英雄本色,但我们要它在市场上取得观众的喜爱,就得为它找到合适的商业类型表达。而中国并没有同类的登山题材电影,需要我们去研究、创造全新的电影。所以我们对这部电影的艺术追求做了很艰难的思考和选择。”任·仲·伦说。
已有的西方登山题材电影,多为写实主义。《攀登者》找到一个突破口:东方叙事,融入冒险和动作的类型片元素。
《攀登者》预告片里,有一幕吴京手持两把冰凿飞跃一道山谷裂缝的画面。
拍摄时,吴京问任·仲·伦:“怎么解释这个飞过去?”
任·仲·伦对吴京讲:“鲁迅笔下有一句,‘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是艺术夸张。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是荒唐了。有篇描写英国登山运动员马洛里的传记里写,在8000米的高峰上,一阵狂风袭来,他和伙伴像纸片一样被吹走了。这就说明8000米大风口的风是巨大的,你吴京一跃而起,应该就属于‘燕山雪花大如席’。”
昨晚看的电影,已经知道这砸锅了,纯粹为了支持下吴京章子怡。看完是真的恼火。一晚上都没睡好。特么的是真的轻而易举的就分辨出来,哪些是李飞碟典型水平的蠢镜头,哪些又是宣口小官僚那种想反党又遮遮掩掩而产生的突兀镜头。我真是自作自受。
觉得不好看,自己不去看就是了,电影票就是选票。
拍的不好就让导演道歉,以后谁还敢拍电影?
《攀登者》绝不止是李仁港一个人的问题。《微信读书》有两个版本的原始剧本,看过之后就明白了。
编剧阿来作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他花两周时间完工的第一稿剧本……居然是个以登山为背景的文艺爱情片?真按他那个版本拍,2亿票房已经是极限了,随便找个实力派中年演员,都能胜任,何必浪费吴京这半年多在雪原陡峰上的辛苦?
之后的第二版剧本,已经努力朝商业片方向去偏回来不少,但依旧没什么可能票房大爆。
这些老一辈的编剧和导演,所习惯的那些套路,和吴京《战狼》系列,和博纳《行动》系列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旋律商业大片相比,无论商业把控、剧本选择、电影审美上,都已经落伍很久了。
攀登珠峰这个故事,如果真想要和《战狼2》《流浪地球》一样商业大爆,达到40亿以上票房,应该怎么拍?笔者在半年多前的建议,当然是以60年第一次登顶为主线:
【中国人有史以来首次登顶珠峰,登山队还直接参与了平叛战斗,三位登山队员在雪峰之顶高举五星红旗和主席半身像,在和邻国的边境争端中,有力维护国土主权,让世界最高峰北麓永留中华版图。】
连我都清楚的简单道理,吴京能不明白么?他可是从《狼牙》这种小成本制作开始,历时多年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终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准确定位。无论导演叙事能力、节奏的把控、题材的选择、商业的嗅觉,都是当今影坛第一流的。
只可惜,这部《攀登者》,吴京既非监制/制片,又非导演/编剧,不能和自己的《战狼》系列那样全盘操控,虽然他本着对影片的责任感,已经尽己所能地提了很多修改意见:
比如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接任新队长时,那番慷慨激昂、要做建设祖国接班人的台词,就是吴京专门给他改的。
比如吴京进组看过剧本后,就要求将自己和章子怡的人设改成“前夫妻”,去掉两人各种谈恋爱的戏份,然而这么正确的意见却被驳回。
比如吴京还专程在预告片设计了这样一段台词:
学生在课堂问:「现在人连饭都吃不饱,为什么还要登山?登山能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么?」
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回答:「中国六万万人,要是只想着吃饭那点事,那这个民族又还有什么希望?」
何其掷地有声!这本该是升华主题、阐述登山队员艰苦牺牲的巨大意义的画龙点睛之笔,
然而在预告片中出现后,居然被导演李仁港在影片正片中删除了,怎不令人大失所望?而且大量的删改台词,还造成了很多镜头的配音对不上口型,令观众在观影时大感违和。
李仁港这位香港导演,更在许多环节上都证明,他对新中国建国初期,那个火红激情的时代的特有精神,完全不加了解,以至于整部影片尽可能规避了一切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时间背景说是75年,可惜和80年、85年甚至90年,都根本看不出太大区别。
制作方和编导们大概认为,既然请来了吴京这位当今票房top巨星,又有张译、王景春、章子怡、胡歌等好演员的加盟,哪怕尽可能规避掉一切热点和争议话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规中矩拍个登山片,也能保证票房大爆,然而却忘记了一点:
此前吴京两片封神的军事动作片如《战狼2》,科幻片如《流浪地球》,在华语市场是首次票房大爆,但是在好莱坞已经有无数成功先例。
可是一百多年的全世界电影史,包括美国好莱坞在内,登山片都从来没有票房大爆的先例。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风雪特效和头盔将演员的面容都直接遮掩,甚至让观众都分不清谁是谁,本身就极大限制了观影热情。
与之相反,博纳公司这种要靠票房利润,来收回巨额投资成本的企业,会认真通过市场调研,琢磨出了一条将把部门宣传的主旋律影片,拍成广受大众欢迎的商业大片的流水线套路。
缉毒警之《湄公河行动》,海军之《红海行动》,消防之《烈火英雄》,民航之《中国机长》,皆是如此,演员随意搭配,整体品控都有保障,套路已经完全纯熟,有流水线生产的趋势了。
而《攀登者》的编剧、导演、制作方,不得不令人惋惜,因为他们浪费的,是一群华语影坛最顶级演员的群策合力和创作热情。
想想大家如果不是为祖国庆生,当做任务去努力完成。你们要花多少片酬,才凑得齐这样的主演阵容?
可惜之极!遗憾之至!
从打斑之前我还是站卡卡西的,其实在凯vs鬼鲛那时候我心里就已经明白了,凯老师已经强的过分了,但是我仍然觉得卡卡西有胜算。
但直到六道斑登场
所有人都很绝望,当年追剧的我也很绝望。但是,你永远想不到那个男人有多强,当红色蒸汽沸腾时,无论是风影火影还是卡卡西都只能有观战的份。
另外感谢岸本老师没有把凯写死
虽然在许多回答里说过了,但是还是要再次强调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虽然这些贵族多数人都罪不至死,比如说被杀全家的沙皇一家中的小孩,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丝毫不同情他们一家。
俄国贵族的子女罪不至死,那么在外东北地区死于俄国人屠杀的老百姓难道不无辜吗?他们的被杀只能说是天道好轮回罢了。(我一直觉得俄国末代沙皇封圣是对东罗马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的侮辱,同样是末代皇帝,同样被封圣,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是为了保卫君士坦丁堡而战死在绿教徒手上,尼古拉二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