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苏联为什么会输掉冷战? 第2页

                    

user avatar   gu-xing-lei-84-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修了

苏联输掉冷战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与教员要跟苏联决裂的原因是一致的

概括起来就是:“对外妥协,对内腐化”

至于军备竞赛、俄罗斯离心离德这些都是最后的表现而已。

有一个词叫“资产阶级法权”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了,但不代表无产阶级创造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就没有资产阶级法权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回答这么几个问题:

1、为什么农民工人不平等?

2、为什么普通工人生活的远不如高级领导?

3、为什么你的孩子能上好学校我的孩子只能读菜小?

4、为什么领导能住大房子我们只能挤公寓?

等等同样类型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哲学基础在于:

马克思主义中解释了公有制的必然性和私有财产所有制来自于掠夺的本质,那么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这是一个基本点。

然后,马克思又发现了剩余价值这一核心问题,把资本家的利润来自于剥削工人阐释清楚了。

这样一来,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商品是又劳动人民生产出来的。

那么劳动人民就应该是主人,并且是自己生产出来商品的受益者。

人人平等这个概念,是马克思在哲学理论和现实生产中论证的。

既然理论和现实中都应该是平等的,为啥现实中有一些人就比另外一些人过的好呢?

这个问题大家都会有疑问。

资本主义社会是靠私有财产和资产阶级法权来维持的。

首先,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这就导致了最根本上的不平等。其次,通过各种类型的门槛限制以确定严格的等级制度,你是985的学生,还是211的学生,还是专科生。这个时候有些人拥有了资本,有些人拥有了权力,而另外一群人只能沦为打工人,然后拼命的挤进资本和权力的圈子,成为他们忠实的仆人。

那个以权力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就是资产阶级法权,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私有制,但并没有推翻资产阶级法权。

或者可以说革命者也不知道推翻该怎么办。

而对资产阶级法权的维持就成为了所有社会主义政权解体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苏联不是我们,贫穷的社会主义这条不适用,我们长时间为口粮烦扰,苏联除了80年代末崩溃那段时间,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有保障的。说羡慕美国,这是时空错乱,以结果去幻想原因。1980年代初的美国,失业率高达10.8%,经济持续低迷,别说大house了,付不起房租的都大有人在,这跟90年代繁荣的景象不一样。

苏联的生活水准按照1980年代的标准来看并不差,知乎有关于苏联遗留下来工人疗养院建筑的回答,有兴趣可以去找找,当年苏联普通工人的疗养院水平远远超过今天中国普通城市白领能去的旅游度假地,至于中国现在的工人旅游甚至不是他们一个选项。

苏联公民拥有休息权是被慈父写进了苏联基本法里的:

第四十一条 苏联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这一权利的保证是:对工人和职员实行不超过四十一小时的工作周,缩短一系列职业及工种的工作日和缩短夜班的工作时间;提供工资照付的每年假期和每周休息日,以及扩大文化教育和保健机构网,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和旅游活动;在居住地点创造良好的休息条件和合理利用业余时间的其他条件。

集体农庄庄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由集体农庄规定之。

第四十四条 苏联公民有获得住房的权利。

这一权利的保证是:发展和保护国家房产和公有房产,帮助合作社和个人住宅建设,在社会监督下公平分配随着实施设备完善的住宅建设计划而提供的住宅面积。以及收取价格不高的房租和公用设施费。苏联公民应当爱护提供给他的住宅。

第四十五条 苏联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一权利的保证是:实行各种免费教育,对青年实行普及义务中等教育,在教学同生活和生产结合的基础上广泛发展就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函授教育和夜校;对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和优待;免费发给中小学教科书;学校可用本族语言教学;为自修创造条件。

.

苏联失败的原因就是内部特权阶层的形成并固化。

特供住房、特供食品、特供学校、特供商店、领导阶层的高工资奖金等等。

如果你是一个70年代的普通苏联工人,你怎么想都不会认为你跟厂长和市长是一个阶级的。

这种特权阶层的形成,使得无产阶级先锋队离无产阶级人民越来越远,人民群众不相信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不相信他们还要去解放全人类,他们只是一群享乐腐化的官僚。

再直接点是说,苏联失掉了人心。人民群众不再相信苏联的领导集团。

社会思潮又回到了那个争夺个人利益的格局之中。

苏联的解体,寡头最积极,民众并不是很想解体,投票后赞成保留苏联的还是大多数。但希望苏联解体的人非常积极。人民群众虽然不想苏联解体,但也没有挽留苏联的意思。就这样吧,散就散了。关我什么事呢?这又不是我的国家。

这是种什么矛盾呢?你们去看知乎上关于清华退休团唱少年的回答就能明白了。直接上来喷,好像不太好;但也实在无法共情。那是他们的生活,不是我的生活,我们不是一类人。

资本主义社会是直接用资产阶级法权的形式规定了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接受了这个认知。社会主义社会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劳动人民最光荣。但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废除资产阶级法权,社会等级制度之间造成的不平等依然广泛存在,并且由于消灭了私有制,使得等级造成的不平等影响更加恶劣。

社会主义中还有资产阶级,不是说还有以前形式上的资本家,而是资产阶级法权还存在。无产阶级先锋队会被腐化,堕落为贪图个人利益的特权官僚。

劳动人民对由特权官僚掌控的苏联失去了信心。这才是苏联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其他的原因是在这个基础上展现出来的具体原因。

主席早在60年代就看清了苏联问题的本质:

口口声声喊着解放全人类,却处处想着与美帝媾和;

说是国家民族人民之间都平等,却天天做着沙皇梦。

在国内,苏联利益分配中过多的向官僚阶层的个人利益倾斜;在国外,不敢与美国硬碰硬的斗争。

正是因为他们内部腐化了,所以外部就软弱。他们不愿意冒险丢掉现在生活的好日子,不仅忘记了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自己国家的普通人民也被无视。

教员把苏联这一套称之为修正主义。

为了防范国内修正主义的出现,也就是解决特权阶层的问题,你们看到了暴风骤雨般的各种运动。一个苏联的厂长,有自己的大房子专属汽车,吃的用的喝的跟普通工人都严格区分。

中国的厂长呢?呵呵,你要是单身,连个单身宿舍都不一定能捞到。1968年,武汉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当所长,被审查的时候愤怒的表示我只有一个旧皮箱、一个人造革手提包、一条蓝色碎花小棉毯、一顶旧蚊帐、一个小收音机以及一个煤油炉。我吃饭要去隔壁厂的食堂一块吃,所里房子不够,我住的房间是4个人在一起。就这,他还被下放到农场劳动了一年多。

庸俗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们只能以就业、工资和财政支出去解读知青下乡,却丝毫注意不到其中真正的原因。

我在这个回答里就详细分析了温铁军论述那段岁月的错误

知青觉得自己委屈,凭啥要我去农村?可他们的思想认识不到,社会主义国家凭什么你生在城市就能享受到好的资源,生在农村就活该受罪呢?

这是一个客观现象,但它不是合理的。尤其是不能让它被普遍接受,知青下乡没什么特别复杂的原因,就是让知识分子接受农村的再教育,你不是天生的贵族,你只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教员也没有想过能完全废除资产阶级法权,这对于教员那个时代也是不可能的。教员所做的努力,是让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尽量的消除所谓上层社会与底层人民之间的距离

这么做,得罪了上层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

苏联就是少个教员,少了一个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人。只是教员留给我们的遗产,也快用完了。

~~~~~~~~~~~~~~~~~~~~~~~~~~~~~~~~~~~~~~~~~

很多人对如何破解资产阶级法权感兴趣,我简单介绍一下教员的设想。

首先,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当下的差距如何缩小,另一方面是未来的差距如何缩小。

以当下而言,第一是缩小各类工资福利差距,第二是赋予底层人民权力。

你是省委书记,那么为了你的工作,车还是要配一个,不然工作没法进行。你是军长,勤务兵还是要有。但工资被大幅降低,基本生活待遇被压缩。有兴趣看看我上边举的那个例子,那位所长是个长者,后来从武汉去了上海,又去了北京。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确实还是脱离劳动的,但一般领导,尤其是县处级这些一线领导,是普遍参加劳动的,而且生活水平也只是比一般水平好一些。

这种对上层社会薪酬待遇的极限压缩,恨不得上层人士的心意,这也是你看后来知识分子疯狂反扑的原因,他们是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要过的跟普通老百姓一样,产生了对民国的无限怀念。这也是很多人说改革开放前生活水平还不如民国的原因。1949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208公斤,1983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378公斤。在人口保障增长的基础上人均粮食产量也有了大幅增长。但1983年上层社会的生活水平远远不如1949年之前的民国。虽然49年人均只有208公斤,但城市里的老爷们过的舒服啊,陈赓在解放南昌后就感慨到,民国几十年,也不能说一点没发展,民国时期的城市确实是有发展的,但代价是乡村的凋敝,几个大城市繁花似锦,全国的农村却处于赤贫状态。陈独秀能拿几百大洋的工资,虽然说是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但本质还是和当时的上层社会在一起,发动基层人民群众是他做不到的。

在总产量不高的情况,上层社会却可以利用资本和权力分配到更多的商品。他们当然怀念那个时代。我们是如何处理的呢?工资降低,同时给了票证制度,对,就是那个被骂死的票证制度。上层人士最烦粮票、布票这些东西,因为有粮票、布票的限制,他们就算手里有钱,也囤积不了商品。正是因为这种票证制度,使得工厂里的工人和农村里的农民也可以买到布料。解放前,绝大多数农民一辈子也弄不到几块布,建国后虽然不能保证数量和质量,但弄几块布做衣服还是能做到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让领导参加劳动,县委书记也要去种地?不是作秀,而是真的深入一线和工人农民一起劳动。你会发现50后这批人就算是城市人对各种农产品农活也很熟悉的,换成60后70后80后就不行。

以上这些还是普通行为,更为主要的是赋予底层人民权力。

也就是造反,俗称掀桌子。

民主生活会是真的可以批领导,不仅可以批领导,还可以斗领导。这也是上层人士最讨厌的,权威没有了。这种掀桌子的做法太敏感,我就不解释了。可以参考现在某直辖市的吃饭问题,换以前市委教委不批倒一批人这事是过不去的。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未来的发展中缩小差距。

这也就是知青和工农兵大学生出现的原因。资产阶级法权最牛的地方在于这种等级制度可以显性或隐性的世袭。医生的孩子永远是医生,老师的孩子永远是老师,官员的孩子永远是官员。

教员用的方法是打碎了他们赖以存在的基础——等级化的教育体制。

城市里的学生天然的比农村条件更优越,在各种竞争中天然的强于农村学生。一代人两代人之后差距又会回到解放前。更主要的是,这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还大多数不从事生产,是坐到办公室里,成了社会主义里的小资产阶级。

为了消除这种世袭式的等级制度,让城市里的毕业生去农村,把大学名额给农村。最大限度的弥合两者间的差距。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让他们处于同一起跑线。

在教员的冲击下,中国的等级制度基本是被肢解了。很多计划经济的所谓错误实际上的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比如工人农民差距的扩大化,比如工厂里的工人几乎变成世袭,比如工厂里的超高福利待遇,这些实际上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80年代在城市里盖的家属院比之前几十年都多。

至于为什么失败的原因,这就复杂了。不过有一点,还是马克思说的,生产力的问题。80年代之后化肥行业有一个大的增长,粮食生产效率快速提高,到了1990年代中期,粮食产量稳定在了人均380公斤以上,此前困扰的口粮问题基本解决。口粮问题解决后,其他产业才能更快的发展,否则没有精力去搞其他产业。

苏联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未来有没有复兴的可能呢?我认为是有的,列宁所描述的典型的帝国主义在战胜苏联之后走向顶峰,看似不可战胜,却又无比脆弱。进入2010年代之后,细心的人会发现,传统帝国主义在解体,也就是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取代了各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这些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不仅靠压迫发展中国家的劳工赚取利润,而且神奇般的开始抛弃他们原来国家的普通人,里根所自豪的美国工人一栋大house两条狗的生活,在美国的工人那里也逐渐消失了。美国又重新陷入到了割裂的状态。

这是一个趋势,帝国主义能战胜苏联,很大的原因是团结了本国的工人,可现在他们玩起了全球化,产业布局到了发展中国家,如果他们把从发展中国家赚取的利润分配给本国的工人,这个模式也还可以玩的下去,但资本家终归是资本家,经过了20年的盛世之后,他们不愿意再养自己国家的工人了。所以,你看到了特朗普的出现,这种裂痕会越来越大,动乱是不可避免的,也许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兴起之前,还会有另一个民族社会主义出现。但无论谁先来,传统的帝国主义在解体,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会越来越大。

四十年前,苏联无产阶级先锋队背叛了革命,抛弃了整个世界。

四十年后,帝国主义的大资本家则亲手在肢解他们的帝国。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个分寸问题,苏联操作不慎,人为过度地拉大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既包括物质的,更包括精神的,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难以管控的社会张力,一旦遇到周期逆转以及领袖能力不足的败运时期,绷不住,就崩溃了。

现实上的贫富差距,管好了是向上流动的社会动力,稍有不慎,就是导致暴乱与革命的社会张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管好了就是追求崇高的道德升华,稍有不慎,就是全社会长期厌倦的社会张力。

请高度注意苏联产生的时间,是一次大战以后,毫无必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毫无意义地打垮了西欧,可有可无地崛起了美国,出人意料地出现了苏联,人类从而走出了一波大弯路。

如今苏联消失了,美国削弱了,欧洲如梦方醒地与中国签了个糊里糊涂的协议,时间刚刚回到本该高歌猛进的出发点,再来一遍的时候,已经有五代人心满意足地虚度了一生,历史就这样豪华地浪费掉时间。


user avatar   yang-zheng-zhu-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冷战没有赢家,冷战的结果是跨国金融资本肢解了两个工业超级大国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谈不上输掉,因为美苏冷战事实上没有赢家,美国熬崩了苏联,也熬废了自己,冷战后美国的煊赫一时,是填补了苏联退场导致的权力真空,并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一部分红利,并不是说美国就赢得冷战了。

美苏冷战得分美苏两部分说,不能一概而论,先说美国。

美国之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趁势崛起,根本原因在于它凭借大型离岛身份,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没有在大战中被打烂的工业区,在旧世界的工业区都被不同程度打烂的情况下,美国凭借这种人无我有的比较优势,一举攫取了强权地位,以至于出现了大型离岛同时控制世界岛的两片主要边缘地带(东亚,欧陆)这种极为异常的情况,因为但凡这两片边缘地带有最起码的内部组织,离岛都是无法实现如此有效的渗透和控制的,实际上眼下就是如此,欧陆仅仅以联盟这种比较散碎的形势组织了起来,就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比较独立的政治中心,美国可以撬动它,可以纠缠它,可以笼络它,但无法像冷战期间那些真正的掌控它,冷战期间美国只要咳嗽一声,西德就得当场跪下,西德一跪下,法国只能妥协,意大利更是常态化假装自己不存在,甚至必须通过和苏联的迫真勾搭来勉强维持最低限度的独立性,而现在的欧陆至少已经敢于对美国的政治诉求冷眼以对了。

东亚也是如此,中国仅仅是在16年对南海实现了实控,就让美国在东亚的海权体系出现了不可恢复性损失,眼下更是出现了所有人都在假装美国还在掌控东亚海权的局面。

而美国在冷战期间对两片边缘地带的绝对掌控,完全是战后人无我有的工业比较优势带来的,没有这种比较优势,美国无法实现对两地的有效投射,就像当初英帝国固然强大,但因为它不是唯一一块工业区,所以无论是欧陆还是东亚,它只是诸多玩家之一,它不是独一强权,它也得尊重其它列强的利益,甚至还得扶植日本抵御沙俄。

或者可以说,战后全球主要工业地带被打烂,美国工业地带完好的局势,实际上复刻了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情况。

但是冷战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德国统一了,德法全面和解,欧陆重新成为了独立的权力中心,美国从欧陆的主宰变成了玩家之一,这一进程是美国以自己的力量保障下来的,还自己顶在一线,庇护欧陆完成了工业重建。

在东亚,美国为了笼络东亚三国对抗苏联,推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输出,把巨量产业转移至东亚地区,以至于战后世界上新出现的两个工业国和一个工业地区全都位于东亚(中韩,台),还以自己的力量庇护了日本实现工业重建,并为日本提供了技术转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让日本实现了发动战争的全部目的。

美国推动东亚和欧陆实现了工业化/再工业化,并庇护欧陆实现了内部组织,为此放弃了消化新世界的基本国策。

大型离岛失去了对边缘地带的绝对掌控,附带自身的去工业化和边缘地带的工业化,还让边缘地带组织了起来(哪怕这种组织当前还很散碎)。

这能叫赢?

输掉底裤还差不多。

不是吃了一波红利就叫赢的,别忘了,希特勒也是吃过红利的。

我至今都没有弄明白,你一个美洲国家,来掺和欧洲的破事干嘛?你欧洲和俄国打生打死,关我北美屁事?就算要阻挡俄国独霸欧洲,那你只要在欧洲居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抬一手就好,好家伙美国直接把自己顶在了一线,反倒是欧洲国家显得像是配角,美国成了主角,为了欧洲国家的地缘利益,和本来与自己没什么太多瓜葛的俄国斗的死去活来。

美国崛起于远离旧世界,在新世界野蛮生长,它的正确选择是在新世界继续野蛮生长,新世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消化吸收新世界才是昭昭天命,西进运动虽不道德,但从策略上来说是完全正确的,成果更是明显的。

奈何它非要当精神欧洲人。

再来说苏联,苏联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实际上没什么可说的,要说原因的话,个人认为苏联解体的实质,是俄罗斯帝国末年全方位总崩溃的后续发展,苏联只是以极为特殊的“联盟”这种国家形式暂缓了这一崩溃进程,但终究还是形势比人强,最终彻底散碎了。

这里需要说一点,俄罗斯帝国/苏联虽然以斯拉夫文明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实际上斯拉夫面貌是它对外交流的橱窗,它内部是一个跨地域跨文明跨社会形态的巨型总和,它的区域差别巨大,以至于几乎是互相平行的,比如70年代勃列日涅夫号称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苏联的欧洲部分生活水平极其小资,从欧洲买了不少生产线,提升了一波产业水平,但是高加索地区还是在血亲复仇,中亚地区还存在规模不小的一夫多妻制,远东还在防火防盗防中国人。

而苏联末期严重的经济困境,和美国的激烈扭打,与其说是导致了苏联解体,不如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或者说让苏联彻底下定了解体的决心。

这里要说一下,苏联解体失去了巨量国土,特别是中亚那一大堆斯坦,对于视国土如生命的中国人来说是锥心之痛吧,但是俄国人其实并不是那么在乎,因为我们中国人把苏联视为一个整体的“国家”,但实际上苏联人是真的把苏联当作一个“联盟”,这是中苏两国截然不同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沿革造成的,就算是富庶的波罗的海三国的损失,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也只是失去了一块繁荣的经济精华地带而已,而不是像中国人失去国土后感觉从自己灵魂上生生剜走一块一样,一个四川的中国人,会认为自己对收复台湾有道德责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沿革塑造的心理认知,但不要推己及人,就像苏联红军攻入东普鲁士时,巴伐利亚不少人私底下高兴,这些条顿乡巴佬可算是遭殃了,爱尔兰闹饥荒了,英格兰人大喜,这些讨厌的天主教壬活该饿死。

某种程度上最像我们的其实是法国人,一个布列塔尼人会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丢失而哭天抢地,在国会里天天除了夺回失土外一言不发,一个洛林的文盲村妇会历经千辛万苦跑到奥尔良,在安茹贵族的资助下为来自巴黎的国王而战,法国人甚至把自己的这种文化特质带到了自己的殖民地,你看一战期间一堆北非人喊着法兰西万岁争先恐后的加入外籍军团,穿着红裤子去填战壕,中国也这样,我一个非湖北人会为有人把新冠疫情的屎盆子扣在武汉头上而暴跳如雷,一个驻扎在西藏前线的江西的解放军战士用狼牙棒把印度阿三开了瓢会让从东北到云南的广大人民普天同庆。

所以你看,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对于苏联人也这样,联盟没了就没了,是不是损失?是,会不会心疼?会,但绝对谈不上钻心之痛,更不会有什么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种想法,就算要收拾旧山河,也就收拾一下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种同文同种的,至于中亚一堆斯坦和菠萝三,没了就没了吧,实际上苏联内部在70年代就有抛弃中亚那堆斯坦的声浪了。

冷战真正的获益方其实是欧陆和东亚,欧陆在美国的庇护下完成了重建和再工业化,美国人上赶着替自己争取地缘利益,抵御俄国人的进犯,而自己付出的代价是只要让渡一部分无关痛痒或者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权益,还实现了德法大和解,拽着意大利部分重建了法兰克帝国,从煤钢联营到欧共体,以极低的代价实现了内部组织的深度进步。

东亚更是如此,同时承接了来自美苏两国的工业转移,以至于战后全世界新增工业化地区全都集中在东亚,中国在这种机遇中成长为了新的大玩家,朝鲜韩国从当棋子都不配到成功当上了棋子,日本更是达成了发动战争的全部目的,连越南都跟着沾光,不光实现了独立,还开始工业化了。

某种程度上说,冷战是美国和苏联这俩非欧洲国家为了抢夺欧陆而争相去当精神欧洲人的过程,结果是苏联自己崩溃,美国则失去了对欧陆的绝对主导,还把东亚养肥了。


user avatar   ni-ni-gou-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2021年了,竟然还有人在鼓吹“苏联失败是因为放弃了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这套意识形态谬论,又或者发明“苏联失败是自我选择解体和终结”的自我安慰谎言,是被现实吊打得精神错乱,痴迷起精神胜利法来了是吧?

竞争打的是什么?物质。没有物质基础,意识形态玩出花来都是屁。苏东集团的地缘、资源和工农业水准与占据了膏腴之地,又有先发工业优势的欧美日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地理位置差,人口比不过人家,气候比不过人家,工业基础比不过人家,你拿什么和人斗?

不会真有人以为苏联靠畸形的工业配置,堆出核武器和坦克车,就代表了两个阵营的真实实力对比吧?苏方在国内地理、全球地缘、科技产业甚至哪怕只是自然资源和人口上的劣势都是绝对性的。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是徒劳的,除非幻想你国个个奇才,敌人统统都是脑残。

也许没有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人的错误操作,也许没有叶利钦,苏联不会在1991年解体,但是苏东集团的科技、工业被西方世界以越来越大的优势领先是无法抗拒的。冷战必败无疑,无非是早输晚输的问题。就算你的洗脑术天下无双,就算戈地图英明神武,也只能让国内暂时不崩盘,拖拖日子而已。

苏联唯一的出路就是认清楚自己没有力量争夺世界霸权这个事实,一切国策都必须以防守立足,别想着去当一个和美国正面为敌的阵营领袖,像俄罗斯帝国一样满足于一个地区强国就行了,积蓄力量,以待天下有变(比如举个例子,苏联对陆军的策略应该是像现在的俄罗斯,立足防守,精简部队,节约成本,国家的根本安全则靠核武库来保护,而不是玩什么浪费国帑的钢铁洪流)。

千万别想着去战胜美国,当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已经完蛋了。苏联根本无法承受和美欧长期正面冷战的成本,若万一胜那是极端偶然,败才是历史的必然。

——如果中国在2008年要选择和美国大张旗鼓正面为敌,你以为我们会赢吗?不会,相反毫无悬念会输光国运。就算是现在,中国也绝不愿意把中美关系恶化到美苏的程度,面对优势敌人的不断进攻,能拖则拖能守则守,拖得一时是一时。等到敌人内部出问题了,再慢慢找机会。


user avatar   huo-gu-itp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提供个思路:地理决定论。


如今过多的看法集中在意识形态论,策略论,内部论。各有道理,但未免都有些以结果倒推原因的感觉。


我倒是认为,苏联输给美国而解体,实质上是地理原因,是东欧+西伯利亚输给北美大平原。跟人种、政体、意识形态等有关,但不那么绝对。


苏联如果按面积算,22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历史上大不列颠和蒙古帝国,但实际上面积并不说明问题,土地质量才是关键。美国的937万平方公里主要都是草原和平原,良田良港无数,产出的东西比苏联强太多了。


这就像一个北京考生和河(四声)南考生,高考的结果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而不是策略和运气,任何研究他俩高考复习策略区别的,都是以偏概全。


美国的地理条件就决定了冷战双方同样造这造那烧钱,美国底层人还是能吃着战斧牛排然后骂街;而苏联底层老百姓就只能吃西伯利亚挖出来的洋芋。天天吃牛排的,和天天吃洋芋喝红菜汤的,自然满意度不同。


所谓民心,没那么神奇,老百姓懂什么,吃得好自然就怨气少。至少我自己,对社会的满意度明显跟牛排、海鲜直接挂钩:我的逻辑也很简单,谈什么政治、种族,我不懂、容易被人忽悠;但是吃到嘴的牛排咽进肚子里,才是真的。


所以尽管美国冷战中失误无数,面临着种族、政治、厌战等各种压力,但民心大致稳定,更少地有后顾之忧。苏联吃着洋芋的老百姓时间长了,就觉得生活没盼头了,开始人心思变了。


比如有人认为苏联腐败。那你说,同时期美国上层腐败不腐败呢?我认为其实也很腐败,只不过吃着牛排的老百姓不在乎罢了。


同样是人,同样受过教育,智商上能有多大区别?产能上有多大区别?不能因为苏联输给美国,就说苏联工程师不行,苏联人种不行,苏联政治不行,苏联什么都不行。其实苏联就是硬件条件不行罢了。


苏联大多数苦寒之地,生活水平差,生育率低,本族人口少就导致了更多的内政和信仰问题,以及无法接受移民;美国的条件好,生育率高,还接受移民,因为吃着牛排,本地人也不在乎移民多吃两口,最后导致移民也很容易被同化。回头看,即使苏联抓住信息时代的机遇,即使苏联没犯错误,即使2010年苏联还在支撑,面临着一个人口暴增、科技差不多的体量不断膨胀的对手,靠什么耗下去?吃洋芋的想想我何必活得这么累,对吧?


我认为大平原实在是地理环境上的异数。“正常来讲”,早期欧洲探险家发现大平原时,这里应该存在着一个至少已经不逊于大明或是大清体量的兴盛帝国,同时期南美的印加再弱好歹也算个国家。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正常民族如果先到达大平原,都应该能够几百年就发展出庞大的帝国,因为条件太好太适合。


不是因为美国人厉害,所以发展出了帝国;而是因为土地太厉害,才让人们觉得好像美国人厉害。对于北美印第安人几千年几乎都没走出石器和青铜时代,连“国家”的概念都没研究出来,我是怎么都不能理解。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读者问我,说自己是一个青年人,感觉现在社会压力大,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感觉很迷茫。

刚好最近巴以冲突问题越来越热,两个事情毫无关系,但是我产生了一些思索。

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袭击惨不忍睹,我看见那些痛哭流涕,却对侵略者毫无办法的巴勒斯坦人,我流露出了深深的同情,和对美国无耻的愤慨,突然我也意识到了一件事。

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就是说,其实我们现在中国人,面对的问题有算什么呢?当有中国人还在感觉学区房太贵的时候,甚至因为大城市工作压力大而焦虑的时候,有些民族却看不见任何希望。

比如,我看见这个新闻视频:


真的,我完全破防了。

今天我们作为中国人,可以在夏天吃着西瓜、刷着手机,可有些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

我意识到,作为中国人的我们生活如此的优越!

没有疫情、没有战争、可以讲道理,而不是被欺负以后只能牙齿往肚子里面咽下去...

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下,我们理应做出更大的成就啊!

为什么我会有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我想了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就是说,人是需要使命感的,那种可以让你热血沸腾的使命感,如果一个人没有使命感,很可能他的人生也就不过如此。

30年前,在腐败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解体了。

随后,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陷入了低潮,中国虽然挺过来了,但是我们也陷入了长期的制度自卑。

特别是70、80后,应该深有体会。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确实是富起来了,但是我们却没有了精神支柱,很多中国企业家,生意确实是一把好手。

但是面对民族自信的时候,却总是有一种低声下气的感觉。

不自信也会影响做生意、发展的。

比如说犹太人吧?为什么出了很多科学家呢?很多公知总是一顿乱吹,说不到重点。

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犹太人实在是过于自信,我读过犹太人的宗教经典,实在是无力吐槽。就是说,公知经常批判中国人战狼、民族主义,但是我看完犹太经典塔木德,我傻了。

原来不是我们中国太自信,是我们压根就不够自信,我们的自信连犹太人的万分之一都没有!

犹太经典说犹太人是天之骄子,是全世界唯一的上帝选民...换句话说,他说自己是神族,而且从小就这么教...

如果中国人说自己神族,公知还不得发疯一样的批判?说中国人太狂妄自大,吴京就拍了一个战狼,就被公知黑了这么多年。

自信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举个例子,现在香港的科技企业,是落后大陆了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香港去殖民化不彻底,总感觉自己不可能干死欧美,他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华为当年是给香港企业做代工的,本来想找香港企业合作,人家就是不相信中国人可以超越欧美,最后华为自己干了。

有时候,人就要蜜汁自信,蜜汁自信≠自傲。

自傲是喜欢看贬别人,蜜汁自信就是我们总是充满乐观、不服气、不放弃的精神,是一种胜利主义精神。

苏联有的工业,我们中国能有!

苏联搞不好的市场经济,我们中国也能搞好,甚至比美国还好!

总而言之就是,苏联做得到的事情,我们做得到!苏联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也要做得到!

为什么要说这些?就是大家想想看,这几年我们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很多人才开始慢慢意识到,原来社会主义是没错的!不仅仅没错,社会主义还是人民大救星,比资本主义国家强多了。

也就是说:我们的制度,经过了各种重大灾难、发展、脱贫等等 检验以后,原来是可行的,比西方做的好多了,我们是有资格自信的。

可能有人会说,说这个话的人多了,你写这些也没意思啊。

不不,我觉得很多人小看了这些观念的突破,那就是当你从对自己民族的制度、文化全方位自卑的状态,你去工作、创业、做企业。

和你对自己民族的制度、文化全方位自信的状态,你去工作、创业、做企业,结果可能是天差地别的。

过去很多事中国人不敢想、不敢假设自己可能是对的,其实西方的企业标准未必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是,到了现在,我们敢想了,这就是我们以后创新的一个巨大突破。

拿破仑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说:不敢想自己有一天超越欧美的企业,不是好企业。

过去,我们会觉得中国人山寨西方是常态。

未来、可能中国人创新,西方连山寨我们都做不到,会成为常态。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老大哥不行,中国行。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俄罗斯不行,中国行。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不属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把资本关在权利的笼子里面发展,可以发展的更好。

苏联还是我们老大哥的时候,那时候中国人都崇拜苏联,如果我们现在穿越过去,告诉这些中国人,说老大哥就是个笑话,以后中国会完爆老大哥,真正和美帝一决高下的是我们中国,而不是苏联,苏联只会成为苏联笑话。

你觉得当时的中国人会怎么想?你是来搞笑的吗?

可这一切不就成为了现实吗?所以说自信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敢不敢想?又是一回事。

今天看见巴以冲突的时候,我就突然意识到,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就是那种国际主义精神的热血。

其实今天的中国人,精神活力可能不如清末的中国人,因为当时的中国人积贫积弱,很多人都被列强打醒了,怀着强烈的国仇家恨,希望为祖国的富强做一份贡献。

当我今天看见巴勒斯坦人沦为的下场,我就想起来了,当年面对八国联军、面对日本鬼子的中国人。

是啊,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比当年好多了啊!可那种热血的奋斗感觉,怎么就没有了呢?当年的中国人比现在爱国多了啊,很多就是在为中国奋斗终生啊。

我意识到:毛主席的矛盾论说得对,其实很多时候,敌人的存在未必是坏事,一个民族的绝地反击,往往就来源于敌人的绝对压迫。

伟大的民族,是需要伟大的使命,或者伟大的敌人。

今天美国沦为这个鬼样子,其实和苏联没了关系很大,美国失去了进步的动力,支持苏联解体,是美国最大的败笔。

看见巴勒斯坦人面对以色列空袭的绝望呐喊,我就体会到了当年周总理为什么会说:我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真的,我们忘记这种“理想主义”有多久了?

今天可能很多人会说,为了买得起学区房而读书吧?所以说为什么很多青年人躺平了?就是这种事情,真的很没劲啊。

不要以为财富对人影响力很大,相比“毛泽东思想精神核爆”的吸引力,财富其实不算什么。

就好像当年和苏联对峙的时候,美国也是慢慢开始,在真的成为自由的灯塔,和苏联比赛谁的国家更进步,现在很多美国科技都是冷战军备竞赛的结果,很多小国可以独立,也是冷战带来的解放。

苏联没了以后,美国也就没必要对自己要求那么高的。

在改革开放以后,当时过于落后的中国,遭遇了西方精神物质文明的巨大冲击,很多老一辈的人,很长一段时间都完全被西方意识形态打的抬不起头来。

只能固执的说,我爱中国,却又无法对自己的发展模式进行辩护。

最终,我们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理想,慢慢的也就淡化了,那种伟大抱负的使命感,也就慢慢淡化了。

毕竟,在刚刚开放的时候,确实很多人不自信。

但是在历史的检验下,我们现在开始慢慢意识到,我们的制度是没问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可行的,我们能和西方做的一样好,甚至做的更好!

也就是说,过去美国人说美国是全世界的救世主,是人类文明的灯塔。

以后中国人也能说,我们愿意帮助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调解纠纷,带来和平,搞好经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企业走向全世界,一方面是减少国内内卷,另一方面也是让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

当我们通过制造业走向全世界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思考一件事,那就是中国人也应该恢复心怀天下了。

就是说,天下已经不是美国人的了,那我们就应该心怀天下了。



所以这和人生理想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有关系。

那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房价,可能还有发展中国家的别墅。

类似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有许多小姐姐等着中国人的“解放”

大英帝国崛起的时候,英国人都是在全世界就业的,在全世界冒险、开拓,也出了很多近代影响全世界的思想家。

中国虽然不搞殖民,但是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慢慢重新建起来我们的国际主义理想了,这不是说白左那种虚伪的道德绑架。

而是说,中国人应该多放眼世界,一方面是新兴市场发财机会多,另一方面是,中国人确实是需要和中国企业一起走出去。

任何一个民族在崛起以后,都要给自己一个普世的价值观,聪明的民族都会把自己的民族主义包裹在普世主义的价值里面,来实现自己的战略。

通过中国经济的力量,让全世界都摆脱西方的殖民,经济相互互惠互利,大家都赚到更多的钱,这不也是一种新时代的“国际主义”吗?

美国说到底是一个金融国家,他自己不搞生产,主要是通过制造混乱,来收保护费,收割全世界。

中国是实体经济大国,我们是通过实体经济、制造业来崛起的,我们和全世界做生意,也都是相互提供对方需要的内容。

换句话说,我们是全世界一股建设性的力量。

说这些,和普通人的理想有什么关系呢?

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总是把眼观局限在这国内一亩三十分地里面?

今天中国正在深度拥抱全球化,海外的机会是不亚于国内的,同时还有大量类似巴勒斯坦的人,正在受美帝国主义的苦,我们为什么不能站着把钱赚了,还把当地的纠纷给调解了?

事实上中国已经在邀请巴以双方来中国谈判了。

当年革命先辈们和帝国主义打游击,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经济的力量,比他们做的更好,这些广阔天地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现在的青年人应该把眼观放大一点,不要以为自己做不到,你可以的。

我不仅想反对国内无序扩张的花呗,我还想解放全世界受美国帝国压迫的韭菜们,让他们用上中国制造,我觉得中国人应该敢这么想。

有一天,历史终将证明,将赤旗插满全世界的不是苏联,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我告诉你,你活着是为了买套学区房,你觉得是不是很没劲?

那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你活着,你奋斗是为了: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由中国实现!

中国是盖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中国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艘航母舰队来解放巴勒斯坦,还有和全世界被美帝压迫的人民!

我们要成为全世界的新灯塔!

如果是这样,你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呢?

其实人就是这样,怕的不是压力,而是没有理想。

没有理想的压力,感觉就像压迫。

而我也确实坚信:

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由中国实现!

作者:每日怡见(sxjjzj77)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因有很多,只说一条我认为最重要的——

苏联本质上是继承沙俄的扩张性帝国,这类帝国遇到内部矛盾,只会通过对外扩张或准备对外扩张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内部改革解决。

苏联在二战前大饥荒大清洗连着来,内部矛盾已经激发到一定程度,二战后的扩张帮助苏联卸掉了这些内部矛盾。

冷战期间,早期苏联和美国携手,拆了大英帝国,再度扩张了一轮,之后准备好了坦克海、大舰队、卫星网、导弹群等等,可找不到扩张的地方了。东边是中国,打只能是持久消耗战而且抢不到任何好处;西边是北约的自杀式防线打起来就是相互毁灭的终局之战;南下中东一个个都是猪队友几十年援助下来地盘还丢了不少,印度是抽鞭子都不动一下的主。

苏联财政来源过于依赖能源、辖区内经济、人口、技术都逊色与美国,这些问题苏联当然都知道,但依旧只会通过扩张来最终解决。扩张不下去了,帝国也就到头了。

不幸而有幸运的是,冷战后美国也走上了这条路,将对外掠夺而不是内部发展作为国家路线,经济过于依赖印钱(金融抢劫),消费市场、生产能力已经落后中国,科技研发也开始有守不住的迹象。但内部拒绝一切改革,只会加快印钱,又一个苏联就要诞生了。


user avatar   du-ruo-1-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苏联兄弟不给力,是美国高达太狡猾。

苏联为社么在冷战中失败,这本身就是一个站在欧美立场上的“凝视“,是预设了苏联必然患有一种疾病,妄图通过解剖获悉这种疾病到底是什么。

其实,真正有病的是“凝视“苏联的欧美——也就是站在计划经济体制对面的欧美资本主义经济。

而苏联之所以在冷战中失败,最深处的原因是:欧美在20世纪“克服“了资本主义的那种内在病症,而没有如列宁预言的那样自毁。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从欧洲各国和美国相继追赶英国实现经济发展之后,资本主义的内在病症就开始发作。资本主义的发展,总是通过压榨劳工来增加利润,这就导致内需不足,就必须要向外寻求市场来出售过剩商品,实现利润。利润实现,以利润为导向的资本主义经济才能持续进行下去。这种对外部市场的争夺,就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体之间的内卷化竞争。

这种内卷化竞争,从19世纪末开始,就使得欧美各国相继抛弃自由主义贸易立场,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为了扩大市场,压低和控制原材料,就督促列强去抢占殖民地。贸易保护主义和抢占殖民地,就必然将资本主义列强推向战争漩涡。

“国家内部的产业资本竞争转化为金融资本的垄断,产业资本家被金融寡头替代,而在世界市场上,便是一种资本输出的殖民式竞争,经济性内在地蕴含了极其强烈的政治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从国家内部外延到全世界。因此,资本集中和积聚的现象进化为大资本帝国对世界的瓜分。

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瓜分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有什么其它办法呢?“

这就是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所必然导致的帝国主义战争的历史预判。也正是在帝国主义战争所撕开的裂缝中,苏联诞生了。在苏联诞生之后,历史也再次验证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内在病症是不可避免的:大萧条和二战。

二战的爆发,验证了列宁的预判。但是二战并未摧毁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反而通过战争和战后重建这种爆裂的形式让资本主义进行了改良和结构性的变形——这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首要的变化就是:

1核武器的出现和核武器最初被美国垄断,以及美国因为其地缘优势而免于被战火蹂躏,使得美国成了战后的军事巨无霸。凭借这其在资本主义世界无可匹敌的军事力量和核武器,美国“统一“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霸权形态,美国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这种唯一性,尤其是美国利用苏联西进对西欧造成的精神压力,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结成了一个整体,它不可能再次陷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内战。

2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针对市场主导经济的弱点进行了转型,欧洲各国将战时统制经济的思想延续下来,在战后发展出了“对经济命脉部门国有化,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进行分配干预,以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政策制定减少失业”的一种“对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有所控制的混合经济体系”。

以此来重建欧洲经济,缓和内部街机矛盾。

这两条就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得以进入战后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70年代开始,黄金时代终结。

黄金时代的终结,本质是美国霸权的衰退。美国在70年代的狼狈,也正是这种霸权衰退的表象。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唯一霸主地位,靠的是其庞大军事实力。但是越南战争的泥潭,极大消耗了美国国力。美国国力的空耗严重损害了美元的信用,逼得美国废止了美元和黄金的兑换承诺。

更加结构性的冲击是石油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从来就是靠建立在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压价和控制上的,只有如此,才能维持工业制造国的稳定的利润和必要的再生产。而石油输出国在70年代的奋起,夺回了欧美世界对石油的定价权,也就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财富分配格局,这导致了欧美的长期滞涨。

美国因为自身实力的受损,亟需减少对第三世界的直接干涉。在这个阶段,美苏之间谈的最多的就是“缓和”。

那么为什么,从80年代开始,十年时间,冷战就以苏联解体而告终了呢?

回到我们的叙事主线——“凝视资本主义世界”。这个阶段最显著的变化,就是

1,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

2,70年代开始的欧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的转移。这种产业转移为代表的新经济殖民扩张,在80年代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催化下,逐步演化成全球化运动。

2, 美元从金本位制到“随便怎么都可以,但是你们一定要多买美国国债来为美国提供财政支持”的美国国债本位制的演变,美元的金融膨胀和金融操作,重塑了世界货币体系,使得美国可以以金融霸权来调度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资源,从而重塑了国力。

这三个要素,也就是科技霸权和金融霸权的重塑,带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落后国家的开发浪潮,并且科技霸权和金融霸权又使得欧美主导了这次开发浪潮的收益分配。

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从来都存在,但是矛盾的存在,不代表整个体系必然会崩溃。压力不代表必然爆炸,资本主义经常用来排泄压力的方法,主要就是1科技突破带来新产业主导的经济体量增长,和2由技术扩散所推动的经济殖民扩张。这两者都可以为经济剩余,也就是过剩资本和过剩产能,提供新的“去处”,从而延续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周期寿命。

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突破和产业转移,挽救了欧美的颓势。

而且,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美国通过80年代的刻意的货币变态紧缩,认为制造了经济萧条,从而打压了能源和原材料市场——重新夺回欧美对能源的定价权,摈并且造成了边缘国家的债务危机——用过债务危机,获得了对债务国的奴役,从而掌握了开发这些国家的收益的分配主导权。

80年代是欧美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核心国家,重生的开始。

欧美作为资本主世界体系核心国家,从来都是靠主导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分配,来向边缘国家转嫁成本,用以维护国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

在70年代之前,这种转嫁是通过压低边缘国家的能源和原材料出口价格来实现的。在80年代之后,则是通过全球化对边缘地区的开发,以贸易和金融流动来攫取边缘地缘的发展收益来实现的。

经历了80年代的调整,美国重新获得了冷战的主动态势,消解了资本主义内生病症的激化。

苏联作为反市场经济的体制,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以利润作为生产的目的,而可以服从社会体整体利益,进行平衡状态下的再生产,而不用被迫进行向外的扩张,来为经济剩余寻找出路。

它理论上还可以克服资本只注重短期收益的特点,进行基建和重工业投资,完成对经济体的深度开发。

苏联的计划经济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是20世纪开始的普遍的反市场经济尝试的其中一个,只不过它是最激进的。

苏联的问题在于:

1

欧美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核心国家辐射统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贸易惯性将边缘地区吸纳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当中去,从而调度边缘地区额人力物力为己所用。而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带头大哥,不能完成对社会主义阵营经济的有机整合。因为计划经济带有天然的自主特质,没有追求跨国贸易的内生动力。

欧美主导的贸易体系,比起经互会贸易体系,具有更强的霸权色彩,边缘国家被牢牢拴在核心国家的经济锁链之内,毕竟资本主义的历史实践,本来就是和从未间断的经济殖民扩张联系在一起的,在怎么榨取边缘国家的利益方面,资本主义的经验那是老丰富了。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革命浪潮和反殖民主义浪潮,以及由此带来的第三世界的普遍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践,确实开发了第三世界的经济。但是这种开发不能被有机的结合起来。

资本主义虽然因为其注重短期利益的侵略特质,会阻碍资本对落后地区的深度开发,而仅仅将其作为塑造成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的经济飞地,依附于核心国家。但是,它具有体系内部的强力的集聚能力,能够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的资源集中到核心国家,这种集中一般而言是用金融的手段来实现的,核心国家的资本输出使其主导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落后国家形成的买办经济模式,既可以为美国资本提供资本收益,也可以为本地买办资本提供收益,这两种资本榨取了边缘国家的发展收益后,会回流美国,这种回流既可以为美国的财政扩张提供信贷支持,也可以在美国产生财富外溢,给美国提供大量的服务业就业岗位。

这就使得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国家能够在跨国的维度上“集中力量办大事”。而社会主体阵营呢,虽然在一国之内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他们作为一个阵营,却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欧美可以共同实行新自由主义,去共同推动全球化,去榨取边缘国家的资源。

但是社会主义阵营,比分中苏之间,反倒没有类似的灵活的妥协和沟通,中苏反目极大的牵制了苏联国力,中美建交,此消彼长,使得苏联阵营愈加捉襟见肘。

“苏联经济在70年代的放缓,驱使东欧国家削减和苏联和经济联系,转而和西方加强联系。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和自由市场国际发展了重要的贸易关系,并将于苏联领导的经互会的贸易减少到40%到50%。在70年代后五年,超过一半的国外贸易成为自由市场交易。“

当然,东欧国家融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努力,使其经济对外贸波动很敏感。“在70年代后期,出口占匈牙利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波兰、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GDP的20%至25%。东欧国家在经济粘性上,更多的远离苏联而靠近经和组合。

2

经济体不可以不对劳动者进行激励,至少要进行虚假的激励。

资本主义经济体容许贫富分化,客观上塑造了社会筛选机制,凡是通过筛选机制跻身中产阶级的,都可以分享核心国家凭借其霸权红利所获得的收益。这样,虽然有大量的下层民众被筛选下来,但是资本主义却通过向中产阶级赎买,来获得了稳定的基本盘。往大了说,资本主义体系也是通过将财富由边缘向核心的单向集中,来维护核心国家的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从而维护资本主义体系的整体的稳定性。即便有大量的边缘国家因此利益受损,承担了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的社会成本——严重的阶级矛盾,严重的人与自然的矛盾,资本主义必然的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和社会的冲击。

而苏联就缺乏这样的激励,至少是缺乏虚假的激励。僵化的经济体制甚至缺乏对罐疗的激励,以致于罐疗也不得不通过体制外的非法活动,来获取体制所不能提供的激励。激励的缺乏就造成普遍的怠工。

激励对于任何社会体都是必要的,当然激励不一定非要采用市场的手段。激励就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生存许诺并兑现这种许诺。

苏联的失败不是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的失败,而主要是计划经济背后的权力生态恶化之后,使其沉入僵化状态的失败。所以,苏联的救亡之道不在于对计划经济的背弃,而是要改良权力生态。

经济体制的僵化,也导致了苏联科技发展的停滞,从而愈加恶化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苏联经济体制已经不能兑现所谓的优越。

美国通过压低油价来恶化苏联贸易盈余,是一个短期事件,一记左勾拳就把人打死了,不是因为左勾拳足够狠,是这人已经濒死了。濒死的原因就是:僵化。

资本主义内生性病症,就是:1,它要保障资本的利润,2,它要保障社会的稳定,资本主义的利润结构,是由政治权力所刻意塑造出来的。如果没有社会的稳定,其政治权力就会面临危机,那么资本主义的利润结构也不得不调整。

而如果要维护资本的利润,就不得不通过或明或暗的政策和手段,来“维护”资本对社会的奴役,那就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所以,资本主义的动机,首先就是资本的利润。但是在一个静态结构众,资本的利润的维护必然恶化社会稳定。而维护社会稳定必然要限制资本,就会造成资本主导的经济体的萎缩。

资本建立在一对矛盾之上。

资本主义经济体必须要突破这个静态结构,来延缓矛盾的激化。打破静态结构的方法,主要就是科技发展和经济殖民扩张(也就是全球化)。

苏联之所以在冷战中失败,是因为美苏从来不是同一体量的对手。苏联要想赢得冷战,只能寄望于美国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内爆:也就是资本主义内生病症的大爆发。

而70年代开始的信息革命和经济殖民扩张,延续了美国的生命。

反观苏联呢,却因为僵化的经济体制导致了自身实力的衰退,比美国先倒下了。即便苏联当时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调整,顶住了美国的进攻,也还是要等待资本主义的内爆,才能赢得两种体制的对抗。

今天,随着科技突破的停滞,和全球化触碰到空间极限后的退潮,就再次来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矛盾加剧面临内爆的时刻。可以将中国视为反市场经济阵营棋手的延续。只要中国顶住美国当下的进攻,顶住当下美国再一次发起的紧缩萧条,那么就可以期待资本主义体系内爆的来临。

即便资本主义体系内爆不是以美国崩溃的形式表达出来,也会以资本主义世世界的内部重塑表达出来,比如欧洲的衰退,和边缘国家的再一次的债务危机。

资本主义这个boss很难打的。

它具有非常强的应对外部变化自我调整的能力。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大国之间的战争形态,由此限制了资本主义列强内部热战的毁灭性互动。

而美元这种脱离黄金兑换的法币,则升级了资本主义内部的金融形态,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力量格局变化不需要用战争来决出胜负,而可以使用更加隐蔽和更加利于生产关系重建的金融战形态出现。核平衡下的金融霸权,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可以进行频度更高的力量调整和力量重塑。这是美国战后力量经历70年代而能复生壮大的原因。这种历史结构的变化,也使得资本主义内爆的具体形态,由帝国主义战争转变成信用崩溃和债务危机。

今天美国再次祭出紧缩大法,能否如愿呢?

1美国长期的金融集团利益膨胀的结果,就是其本身超高的财政债务率和居民负债率,这样的高债务率,能承受长期的紧缩吗?因为紧缩对欧洲和半边缘边缘国家的打击导致的美元回流,能覆盖美国必然增加的财政赤字吗?

2,美国推行的全球化带来了产业资本的外流,导致了美国的去工业化,紧缩政策之后,美国能重建美国主导的新产业链吗?如果没有科技突破,美国的产业链重组便然要和中欧日展开内卷竞争,可行吗?

3,在美国外部,能否击溃反市场的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从而洗劫其成果,完成金融资本主义的地盘扩张,是紧缩大法的收官。如果中国不崩溃,美国无法速胜,那么紧缩周期将大幅延长,美国受得了吗?

长期的金融集团利益膨胀的结果,是美国体质的严重弱化,和中国作为外部力量的崛起,资本主义在高债务率下的自我调整能力已经严重削弱。

弱到什么程度,不确定,历史给答案。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有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间谍跑去前苏联,过了几天,给FBI写信。

说他看到苏联人民早上顶着寒风排队买面包。他觉得这种国家根本用不着派间谍,自己早晚会完蛋。




                    

相关话题

  为什么苏联当年不归还西伯利亚? 
  为什么当年苏联在北方集结百万军队甚至扬言对中国发动核武 却没有下手? 
  如何看待苏联成立问题上的党内分歧? 
  苏共最高领导人与俄国沙皇谁的权力大? 
  间谍活动主要是冷战的产物嘛?为什么? 
  美国会分裂吗?怎样分裂?特朗普的改革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戈尔巴乔夫? 
  为什么像戈尔巴乔夫这样一个对共产主义事业毫无信仰的人成为了苏共的领袖? 
  如何判读这一张作战态势图? 
  如何评价二战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军事组织乌斯塔沙? 
  如何评价二战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军事组织乌斯塔沙? 

前一个讨论
如何客观评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维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缅甸那边当地的珠宝贩子?





© 2024-07-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7-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