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保研新增副驾25%偏置碰撞? 第1页

  

user avatar   155719831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管中保研出于什么目的,这对消费者都是好事,肯定可以促进主机厂提高产品安全性能。

当初IIHS做主驾驶侧25%偏置碰撞测试,于是日系某些产品就加强主驾驶侧,IIHS后来增加副驾驶侧25%偏置碰撞,某些日系产品不得不两侧都加强。

其实不光日系,某些德系的主驾驶侧和副驾驶侧的25%偏置碰撞效果也大不相同。不要相信只有日系某些产品才干这些事,德系也是一样,所有系其实都一样。资本家在赚钱时是不分国界的。下图是某德系产品主副驾驶侧碰撞时A柱最大弯曲视频截图,明显主驾驶侧A柱强度要明显好于副驾驶侧。


user avatar   tang-kou-kou-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军火妹邀!

凡是一切有利于提升行车安全的设计和法规都应被重视和鼓励,这样我们的车辆才会越来越安全,消费者才会越来越安心

额外提一点,除了副驾25%偏置,还有诸如追尾卡车或铲车时也应该考虑A柱的强度以及相关的碰撞法规;后排乘客的侧面碰撞;被追尾时的后排车身变形及保护;所有涉及到驾驶员座舱的碰撞也应当试用于副驾等,只有标准越来越完善,我们的车辆设计才会越来越安全,消费者的生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关注F1的朋友想必都比较清楚,在前段时间的F1巴林大奖赛上,哈斯车队的赛车手格罗斯让在发车后刚过完第一弯的时候车辆失控冲出赛道,车辆撞到场边护栏后被切割成两截,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比赛立刻被组委会中断,场边救援飞速赶到,但即便如此,大火仍无法熄灭,很多观众都吓得不敢看正视现场,掩面祈祷,直到看到格罗斯让像英雄一样从大火里跳出来,全场观众的心才得以平静下来。

回顾事故过程,从大火燃起到格罗斯让逃生, 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28s。难以想象,在以220km/h速度(约53G加速度的力)撞向赛道且赛车被切割成两截燃起熊熊大火的情况下,赛车手在大火中持续了28s仍然能逃生,让人不免感叹如今赛车的汽车安全科技。回顾整个事故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的安全装置保护了格罗斯让幸免于难。

1.碳纤维单体壳车身强度够高,足够安全

单体壳,英文名称(monocoque),是F1赛车上最重要的车手安全保护仓。单体壳车身是承载式车身,因为其特点是除了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它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等优点。

2.Halo人字拖系

HALO(光环)保护系统因为外形酷似人字拖,所以坊间别名也叫人字拖系统,其前端有一个钛合金保护圈,在F1官方的声明中,仅重7kg的该系统可以承受一辆双层巴士的重量,可见强度之高。赛后有媒体制作了整个起火视频的动画演示,在穿越防护栏的过程中,Halo可以很好的保护赛车手的头部免受伤害。

而下图则可以很好的反映人字各结构部分的强度。

3.赛车服可以在860℃的高温下持续45s,在火焰中最高可以承受22s。

如果没有赛车服的高温防火性能,即便安全结构如何高,在熊熊大火中,赛车手几乎都无法逃生,而在事后的采访中,格罗斯让也仅仅是有局部的轻微烧伤,而已。

当然其它诸如六点式安全带,HANS头部保护系统,场边快速应急的救援团队都是这一场奇迹生还的立功者,而所有为了汽车安全而发明或提升的安全技术才是我心中的真香配置,因为考虑到赛车的特殊性,以上配置也多用于赛车,在民用车上,依然有很多黑科技的安全配置保障消费者的一路平安。

讽刺的是,当时梅赛德斯奔驰车队的管理人员就曾吐槽道,“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用一把锯子将HALO锯掉。”包括阿隆索在内的车手也表达了对HALO的不习惯,认为可有可无。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保持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相关话题

  车流量大的时候,超一两个车也节省不了什么时间,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超车? 
  如何看待马斯克「完全自动驾驶将在2019年末实现」的豪言? 
  怎么才叫做会开车? 
  为什么很多司机不办 ETC? 
  如何看待杨超越占用公共资源吐槽车主开远光灯的事件? 
  我前车正常虚线掉头,被同向后车追尾为什么交警说我全责? 
  是不是很多豪华车都喜欢用后驱,后驱的驾驶乐趣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车祸导致高速拥堵,不对肇事车主施加巨额罚款? 
  电动车除了「加速快」,还能有什么驾驶体验? 
  为什么安阳特斯拉维权女能把一个简单的超速引起的事故生生炒成刹车失灵? 

前一个讨论
大众探歌和丰田奕泽哪个更好呢 ?
下一个讨论
男生第一辆车,四缸版领克03和卡罗拉怎么选呢?





© 2025-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