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没有本能寺之变,未来织田信长将会如何对待德川家康?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dou-de-xiao-bang-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信长粉说一段非常不客观的推测,我认为家康会被彻底削藩,但不是针对家康,而是所有人。

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大名独一档,无论是丰臣秀吉还是德川家康,亦或是武田信玄或者是上杉谦信,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织田信长根本就是要彻底修改日本的制度。

此话怎讲?

我们都知道,日本古代是一个天皇站在上面,身份是神,自称天照大神后裔。下面是幕府将军,周围是分封制封出来的各地军阀(藩国),整个日本处于一种天下一统但又不是天下一统的情况,各地藩国交通道路岗哨密布,有自己的关税,互相提防。

幕府控制土地其实有限,主要是各地大名。

与其说是统一政权,还不如说是一群国家的联合体。

那么织田信长究竟诡异在哪里

织田的政权,其实政治体系与其他大名是完全不一样的:几个关键词

一元支配权,地检政策,兵农分离设置常备军,撤除国境上不必要的关所(收取过路关税的检查站),积极鼓励自由贸易,奖励技术革新,打压宗教势力,统一度量衡。

一元支配:简单来说,就是家臣们的封地都特别小,但是织田信长每年给他们固定的粮食补助,举个例子,比如信长给你封了二十万石,但其实只给你两千石的封地,另外那十九万八千石,信长每年给你补助(家臣实际控制领地稀少,定期吃中央皇粮补助)。

地检政策:仔细测量各地石高(粮食收入),确保中央精确了解各地粮食产量,方便资源调配。

兵农分离,不允许征召农夫去打仗,士兵就是士兵,是职业的常备军,而且只有中央有权利调度(士兵所有权归属中央统一调度,地方没有什么兵权)

裁撤关所,领地内没有通商税收。(各地和同为一家,不再有藩国税收)

鼓励自由贸易(开放大量物资的售卖权限,任何人都能做生意,没有阶级分割)。

打压宗教势力(比如寺家),严禁政教一体。主要是和尚,严禁寺院藩镇化,僧人地主化,要求他们只能保留少许财富专心念佛,鼓励政教分离,严打宗教干政。

统一度量衡:战国时期每个藩的度量是不太一样的,同样一石,不同藩甚至能相差7KG之多,信长要求领地内全部使用一样的度量模式(包括家臣)

这已经是中央集权化的初始阶段了,织田信长根本就是要干掉日本自古以来的分封制度和政教合一体系,让日本成为像古代中国一样的真正的中央集权世俗国家,而不是这一个藩国,那一个郡国,星罗棋布的大名自治领加一个神组成的宗教国家联盟。

这种事情,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就连想都不敢想的,织田信长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

1,家臣们手里根本没钱,纸面上十万,其实信长不给他来年就两千,根本无法造反,内部非常稳定。

2,农民们能在每年都能赶上耕种阶段,不会像以前一样被征召入伍导致错过播种来年歉收。武田家的百姓大饥荒的时候,织田信长的粮食甚至多的可以大批量拿出去卖来换资源。而资源多,他的军队就可以配置更好的装备,有更精良的训练,吃更好的军粮,战斗力更强。

3,财政极大丰富,信长的领地,收入三分,一公二民,约三成税,在当时各大名里税收最轻。因为织田信长很会做买卖,相当大的经济都在贸易里获得了,不需要压迫民众。而且因为没有关税,政令迅速,加上度量衡一致统计速度快,受灾地区能很快获得其他地区的粮食补助度过灾年。因此织田领土的居民甚至能在收获时节吃上白米。而最狠的武田家是收入五分,四公一民,接近八成税,就是为了养那群烧钱的大马骑士,领地居民天天造反。

能明白么,武田和织田看起来打来打去势均力敌了一段时间,其实信玄根本是被信长吊起来打,因为信长打仗的时候家里就收三成税,人民生活幸福,根本没用全力。武田八成税,百姓已经连三餐都吃不起了,就差卖儿卖女支撑他打下去了。完全是降维打击。

4,织田信长有钱了,政策也好,就能与西方人进行广泛贸易,这不仅给织田信长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大利益,西方先进的实用科学,如数学、地理学、医学、天文学,火器、造船术等也传入了日本。

5,随着西方火药武器的大量传入,织田信长改变了战术,城池的建造和军队的编制,大量列装火器作为军事武器。天正三年(1575年),在长篠、设乐原战役中,织田信长大量而巧妙地运用了铁炮队,击破武田勇猛的铁骑军团“骑马队”。

6,对于宗教的打压也增加了科学技术传播的速度。而且阻止了寺院,神社等以宗教为名聚众敛财,也变向增加了经济收入。

织田信长,用便宜的平民征召职业步兵,和大量廉价铁炮足轻,压制了具装贵族重骑兵的集群冲锋,这已经是彻底的近代化作战模式了。

眼熟么,骑士阶级跪倒在火枪民兵的脚下,自此开始,那些高贵的全甲骑马武者只能在普通士兵面前食大便,下一步是什么来着?

织田信长的军队能横扫日本的根本在于,他的政治体制和军队体制已经彻底开始近代化了,对于同时代还处于分封领土,依赖贵族武士的武力,临时征召农夫入伍充数的其他大名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他根本就不像是那个时代的日本武士大将,他的很多思想就是生在幕末时代,恐怕都不显得过时。

如果你觉得这还不够惊世骇俗,那还有更离谱的:

织田信长结交了很多西方传教士,因此设立了很多西式学堂,而这些学堂招收学生的时候:

并!不!限!于!身!份!阶!级!,而!且!百!姓!农!闲!时!候!去!学!习!还!是!被!鼓!励!的!,据!说!如!果!当!年!收!成!很!好!,百!姓!去!西!式!学!堂!上!学!还!能!领!到!勤!学!补!助!粮!以!资!鼓!励!

原因是织田信长希望尽快推广这些先进的知识,觉得就靠武士自己学人太少根本推广不开。

这根本就是离谱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举个例子:

幕末时期(注意这已经是信长死后400年了),

日本的高级武士(百石以上)可以在藩士学堂学习四书五经,剑法骑射这些武士技巧

日本的低级武士(几十石到几石,已经是足轻了)可以在寺子屋(或者叫什么别的玩意之类的),跟一些富裕的商人家的孩子一起学习打算盘,识字,编织这些生存技巧和一些粗糙的剑法枪术,他们是不配去藩士学堂的,就连旁听都不允许

日本的百姓,只能当文盲种地,根本不允许念书。

士农工商,在出生的时候就被分开了,而且几乎没有机会跨越,最多是一些商人可以花钱买个武士身份,但也就是个十几石的杂兵名号。如果你是百姓,那你连学校都不配进入,就连一百以内加减法可能都挠头,连商人都做不成,就别提努力改变阶级了,而这已经是幕末了。

而织田信长,在幕末400年之前,就开办了一堆不讲究阶级身份的西式学堂,而且还把属地人民喂的很饱的同时鼓励他们去学习西方知识。

吉田松阴直呼内行好么!

织田信长根本不在乎百姓获得知识后会不会危害到武士阶级的统治。

此外,织田信长曾经收集了大量的佛像神像,然后全都脸朝下按在地上,自己站在这些神像前面,让百姓和武士来围观,告诉他们上面不存在什么神,现在这些神像都在无力的跪拜他,并且强调这世界上也没有什么轮回转世,只有现世的财富和地位。(天皇:那我走?)

还有类似的记载,信长把自己的生日封为了“圣日”,而这本来是天皇的特权。

再比如,他斩首了伊贺的地藏菩萨像,嘲笑这尊菩萨根本没能保护伊贺的居民。

他还烧毁了自十一世纪就成为日本佛教核心的比睿山,血洗了本愿寺,把那些富有的秃头拖出来一个个当街斩首,为的是宣告寺庙为无用之物,佛经乃敛财的骗局,佛祖根本不会管它的信徒的死活。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获得了“佛敌,第六天魔王”的称号

削藩,引入火器,组建平民职业部队,传授百姓先进知识,鼓励自由贸易,打压宗教干政,传播无神论。

他根本就是想把武士阶级和藩国制度都消灭掉,创建一个全新的国家模式吧!

甚至可能连天皇都想干掉,不然干嘛一开始就在宣扬无神论?还要给自己跟天皇一样的规格。

既然目的是“天下布武”,那么已经成为这一目的绊脚石的老旧武士制度,低效率的分封制度,还有那个已经没一点用只能拖后腿的神,全都木大了!要组建最有效率的先进政治模式。

织田信长你根本就是这样想的吧!

织田信长,很多政策几乎都快开始“明治维新”了啊!这个人有多么离谱现在能理解到了么。

要是让他活到了80岁,日本到底会变成什么呢?

不如让明朝的次辅,徐光启来评价一下,他就是那个年代的人,还是身居内阁高官,在这样的一位明朝命官眼里,信长是什么:

徐光启:信长为人雄杰,多智略;前是六十六洲各有君长、不相统一,至信长征伐四出略,皆臣伏,无敢异。此人智计叵测,十倍秀吉;假之数年,必为我大患。

信长之前,日本六十六郡各有政权,信长四处攻伐一统天下。其智谋,十倍于丰臣秀吉,如果多活了数年,会成为明朝周边巨大的祸患。

织田信长压根不会去特意提防德川家康,因为所有大名在他眼里都是要被削掉的垃圾吧,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一统才是他的目的。

而本能寺,我一直觉得,非常可能是朝廷主导下,一次全天下大量大名共同的密谋,所以明智光秀的一切行为才会显得如此奇怪,就好像是密谋造反,但是没有任何后手准备一样,而丰臣秀吉奇兵的反应会如此迅速。

说到底,本能寺之变,简直就像是纯粹为了杀死织田信长的行动,跟谋反,下克上根本对不上。

如果把朝廷,寺家,武家,以及整个日本的环境考虑进来,不就很清晰了么,本能寺之变的目的,就是单纯的让织田信长这个人去死。

因为织田信长,对于这些武士,大名,公家,寺家,甚至日本当时的统治阶级,就是一个真正的第六天魔王吧,他是要掀起一场可以把日本统治阶级根基都拔出来的风暴,这样的人一定要被除掉的吧?

织田信长,几乎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维新志士。穿着西洋铠甲的信长,根本就是装备西洋左轮的坂本龙马的祖师爷吧?甚至激进程度更甚,他想弑神,把天皇这轮日本的太阳击坠建立纯粹的世俗政权。

要是织田信长采取德川家康那种分封统一模式去挟神子以令诸侯,他要成为天下人简单的犹如喝水。

然而他的一切行为都能清楚的表达出,他根本不想做什么幕府将军,而是想成为政教分离后,日本的世俗帝皇。

德川家康,丰臣秀吉,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伊达政宗,今川义元,毛利元就,北条氏康,以至于日本所有的大名,他们一辈子做梦都想要的那个大将军位置,在织田信长眼里根本屁都不是,他是想要成为连神佛都一并诛杀掉的日本帝王。

他就是真的战国天魔王啊!


user avatar   deng-ren-da-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这是一个讨论德川家康的问题,但现在已经变成讨论没有本能寺的问题了。既然大家这么热情,那我就先简单说一下德川家康,然后聊聊喜闻乐见的“如果没有本能寺”。

放任一支外国军队穿越自己的核心领地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但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都非常信任彼此。这两家的联盟是不符合“远交近攻”策略的,每次支援对方都要穿过对方大半领地然后并肩作战,不像其他家族那样只在一旁牵制,可想而知这种联盟是异常紧密的,很难想象他们会撕破脸。

德川家康在武田征伐时的举动可谓恰到好处。他及时对骏河出兵,以便与北条接壤,但不急于进入甲斐,将头功让给织田信忠,在织田信忠进入甲斐之后,又马上与其见面表示祝贺,与北条的消极应付产生了鲜明对比。做人圆滑到这种份上,根本就是无懈可击,织田信长丝毫没有拿他的道理。

北条的磨洋工和德川急于接壤的动作都预示着武田玩完以后下一个轮到谁倒霉,因此北条在本能寺发生后先下手为强,果断铲除了心头大患。

那么如果本能寺没有发生呢?具体的说,如果没有本能寺,织田政权的下一步领土分配会是怎样的呢?

我跟各位的看法略有不同。

我认为织田信长会采取类似室町时代的飞地策略,对政权的稳固加以保障。你看看织田家的上司斯波氏,领地被分的四分五裂,根本无力造反,在战乱中连个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但用于维稳平乱时从哪出兵都行,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对手下分封的最佳策略了。

本能寺发生时,织田政权的分封尚未成形,但可以从织田家的整体动向一窥端倪

最典型的是柴田胜家,他的地位类似守护代。织田信长将越前交给他之后,并没有完全放任他自治,而是制定了九条规定约束其行为,并安排不破光治、佐佐成政、前田利家三人作为与力,同时也是监督。这一制度确实发挥了作用,在随后的贱岳之战中,柴田胜家便因为无法约束与力而导致败北——可谓是反效果起了作用。

秀吉的本城原先在长滨,位于琵琶湖东岸,外加北近江三郡领地。后因西征关系无暇治理领地,因此长滨城及2.5万石领地被封给了堀秀政。伊香、浅井、坂田三郡在正保乡帐时有18.7万石,所以即使主城改封,秀吉估计还是有至少十万石领地在近江。但此后秀吉的势力基本都在西侧,也就是说已经出现了飞地分封的情况,如果说未来秀吉又被派到筑前,那么又是一块飞地。
秀吉很聪明,清州会议时非常明智的把长滨城让给柴田一方,看似吃了亏,实际上正是这块地拖垮了柴田胜家。雪线导致这块领地成了柴田的飞地,同时迫使柴田深入到秀吉熟悉的战场作战,又因为是长条地形,秀吉可以轻而易举的切断美浓与越前的通路,再加上无法控制的与力,种种不利因素导致柴田胜家未战先败。

这是2004年1月积雪图:

织田家的这种飞地情况在流放佐久间时就有提及,佐久间的与力分别在三河、尾张、近江、大和、河内、和泉以及纪伊根来寺,织田信长斥其为七国与力无寸功,可见这种犬牙交错的分散与力早在佐久间流放以前就有雏形了。

接着,明智光秀领有坂本城、丹波,本来就不连在一块,召回丹波、近江转封出云石见这事属于无稽之谈,锅哥和老司应该讲过很多遍了。

泷川一益,北伊势,被直接扔到关东去了。

池田恒兴,犬山城,后获封荒木村重旧领摄津。

丹羽长秀,以前在南近江佐和山城,后封若狭国,本能寺前正跟信孝打四国呢。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你会发现织田家这些大号家臣,领地和主城都是分开的。

分开是现象不是目的,主要目的前面说了,是防止叛乱和便于调度。

顺带一提,德川家康这个位置就是很难发起叛乱的,因为他的领地是长条形,织田军可以随随便便给他拦腰截断,这也是为什么德川在本能寺之后立即进入甲信,将领地结成一个球,这也是秀吉必须将德川转封到平原的原因。如果德川家的领地一直是个长条,待织田日后灭了北条,甚至还可以给德川加封相模伊豆。

不过鉴于织田与北条接壤的只有泷川,外加一个德川,夹击的力量不足,很可能下一步是继续征伐上杉,然后平定东北和关东东部,最后再来搞北条。反正北条这种占着好地的大家族,早死晚死一定是个死。

至于西边,就先从四国开始说吧。关于织田信长要求长宗我部元亲吐出领地的事,我更倾向于是织田信长找茬打架,料想长宗我部一定不会当即同意,就以此作为出兵借口进攻四国。拿下四国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对九州和山阳的进一步征伐,加上明智日向守和羽柴筑前守这样的官位,由此或可看出九州确实也在织田信长的征伐目标之内。日向筑前这两地选得一南一北,而且均不是九州任何势力的核心区,或许说明织田信长对九州还是留有回转余地的。

那么既然四国非打不可,本能寺与四国的关系就非常值得一说了。不过我并不完全赞同锅哥长期搬运的四国说。这位野生大神对锅哥不断复读四国说的行为也是强烈不满、而且嗤之以鼻的:

四国说如果能够成立,那么最具决定性的证据应该是明智光秀第一时间联络长宗我部元亲。既然明智光秀就是为了救你长宗我部而掀起叛乱,那他有什么理由不叫上长宗我部一起出兵的?连逃到四国的土桥都写过事后信件,他不应该事先与长宗我部合谋一下,让长宗我部趁机追击一下丹羽和信孝的军队吗?到时候没有信孝当总大将,光秀打秀吉的难度不就降低了?那你连最关键的人物长宗我部都不事先通知,还好意思说发起本能寺是为了救长宗我部?

而且呢,锅哥不断复读的四国说最核心的大前提在于织田信长与长宗我部的敌对,导致了明智光秀的手下斋藤利三因与长宗我部沾亲带故而处境尴尬——

明智光秀的手下是斋藤利三。
斋藤利三的哥哥是石谷光政的养子。
石谷光政的女儿是长宗我部元亲的正室。

这话从锅哥嘴里说出来你们都信了。从我嘴里复述一遍,你们是不是就会觉得这俩人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难道明智光秀杀死织田信长,是为了保住家臣斋藤利三的哥哥的养父的女儿吗?

或者反过来说,长宗我部元亲会因为这事把自己的正室给砍了吗?

完全不可能啊!

织田信长攻打六角家时还需要把自己母亲(跟六角家同宗)砍了吗?

这合理吗?这不合理。


所以你们听锅哥死读书,真不如来听我讲大战略。

今天我就露两手,让你们值回票价——虽然你们也没买票。

我来从战略角度讲一讲织田信长有什么对不起明智光秀的事。

第一条,明智光秀是织田家所有大身领主当中,领地最靠近京都的人。

比叡山这地方正是山城国和近江国的交界处,坂本城就在比叡山往东一点,还是很接近山城国的。

后来被封丹波,虽然是飞地,但也与山城接壤。

这样的家臣,势必会对权力中心有所向往,他一定很渴望一直留在京都附近。你把他封出去,等于断人官途。

第二条,参考丹波波多野,无论长宗我部杀与降,都理应由明智光秀操刀,你丹羽长秀来瞎凑什么热闹?

四国难道不应该由更熟悉情况的明智光秀来打吗?战后不应该由明智光秀来领一部分四国的土地吗?

让丹羽长秀支援秀吉、让明智光秀征伐四国不行吗?

来,今个我明智光头秀就要跟你织田信长把话说清楚,你凭什么不让我明智光头秀打四国?

是不是你不信任我?

还是说你织田信长怀疑我明智光头秀通敌???

妈耶!我被织田信长怀疑通敌了铁汁们!我还有好果汁吃吗?

你们懂了吗?问题搁这呢。


同时,织田信长的性格方面,我觉得这段文字的“一厢情愿”写得非常好:

然而金子拓最近在《织田信长:笨拙的天下霸主》(2017)一书中强调,织田信长经常被信赖之人背叛。遭遇妹夫浅井长政的突然背叛而陷入绝境一事最为有名,而类似的事频频发生。当武田信玄突然放弃与织田信长的同盟,开始西上作战时,织田信长大吃一惊,勃然大怒。而面对荒木村重反叛,他开始根本就不相信。
就算对织田信长抱有好感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织田信长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可以看出织田信长抱着“只要为某人做过什么事,对方就一定心存感激”的一厢情愿的态度。他拥有卓绝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他确实读不懂别人的心理。
织田信长绝不是万能的天才。他也有弱点,也会掉以轻心。明智光秀以一己之力征讨织田信长并不值得过于讶异。


明智光秀有无受到怀疑另说,未来加封四国彻底无望,还会被封得远离京都,而且还一定是无法集中力量的飞地。。。

呔!这织田信长欺人太甚!哇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

敌在本能寺!!!

楞漏!楞漏!


user avatar   liang-xiao-dong-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anthony-42-57-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user avatar   qiu-xiao-ling-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孝庄文皇后的确没有正脸在《鹿鼎记》书中出现,历代《鹿鼎记》电视剧也没有安排这个角色。

但不代表书里就从没有提及过她。

康熙摇头道:“我是皇帝,不能亲自动手。鳌拜这厮身兼领内侍卫大臣,宫中侍卫都是他的亲信心腹。他一知我要拿他,多半就要造反。众侍卫同时动手,你我固然性命不保,连太皇太后、皇太后也会遭难。因此这件事当真危险得紧。”

——第五回 金戈运启驱除会 玉匣书留想象间

海老公道:“主子离宫出走,留书说道永不回来。太皇太后跟太后你两位圣上的主意,说道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宣告天下说主子崩驾。当世知道这个大秘密的,只有六人,那是你两位圣上,主子本人,跟主子剃度的玉林大师,以及服侍主子的两个奴才。这两个奴才一个是侍卫总管赫巴察,这时候跟着主子在五台山出了家,另一个便是奴才海天富了。”

——第六回 可知今日怜才意 即是当时种树心


除此之外,孝庄文皇后也在《碧血剑》中出场过。

只见一名满洲女子起身相迎。这女子衣饰华贵,帽子后面也镶了珍珠宝石。皇太极进房后,那女子回过身来,袁承志见她约莫二十八九岁年纪,容貌甚是端丽,全身珠光宝气,心想:“这女子不是皇后,便是贵妃了。啊,是了,皇太极去瞧武士比武,这娘娘不爱看比武,便在这里等着,这是皇帝的行宫。”
......
便在此时,皇太极身后的橱门突然打开,橱中跃出一人,刀光闪耀,一柄短刀向皇太极后心插去。那女子“啊”的一声惊呼,烛光晃动了几下,便即熄灭。过了好一会,烛火重又点燃,只见皇太极俯身倒在地下,更不动弹,背心上鲜血染红了黄袍。袁承志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看那人时,正是昨天见过的睿亲王多尔衮。女子扑入他怀里。多尔衮搂住了,低声安慰。
......
洪胜海道:“这个就不知道了。或许他怕人不服,杀害皇太极的事反而暴露了出来。福临那小孩子是庄妃生的,相公那晚所见的贵妃,定然就是庄妃。”

——第十四回 剑光崇政殿 烛影昭阳宫


恭喜你解锁金庸长篇系列幕后人物之一——孝庄文皇后 :p


user avatar   yang-ti-du-de-di-shi-san-jian-d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别的意思。

明清时期,由于谥号早已泛滥,所以君王的谥号都是非常夸张的。

但好的一面,是谥号泛滥几百年后,文官总算摸索出了一套谥号规则,方便后世。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协天翊运,是清朝君王谥号的标准格式。X天X运,其中天运两字固定不变,每个清代皇帝都有(皇太极除外,他将后金改名大清,登上帝位。他的谥号起手为应天兴国,而不是应天兴运。代表他不是单纯的继任者。)

第一、第三个字选好听的字,当填空题,喜欢什么字就写什么,当然不能和祖宗争。

清朝皇帝的谥号,标准格式为X天X运XXXXXXXXXXXXXXXXXXX皇帝。(部分皇帝除外)

其中X代表的,就是不同的字,虽说不同,但翻来覆去也就好听顺口的几个字。

文、武、神、圣、睿、仁等好听的字眼几乎每人都有。

这些字组合起来,就是描述这位君王生前功业,当然是幻想中的。

我的意思是,这些字描述的场景,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

如果严格按谥号一开始的规则命名,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元、明、清等朝代的,大部分皇帝,基本谥号都不会太好听。

回归正题

咸丰皇帝的谥号,其实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四个字。这一点明朝也一样,都是前四字为规定格式。

协天翊运,没其他意思,代表咸丰是清朝的正统皇帝。

从第五个字开始,到二十二个字,这十八个字,全是废话。

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

说好听点,这是从咸丰生前所有经历的事情里,找出闪光点,然后安上好听顺口的字。

这一点从唐朝就开始了,也不好说清朝怎样。

最后三个字,就是咸丰真正的谥号。

前面那么多字,权当没看到就行,看倒数第三个字就行。

显——行见中外曰显;受禄于天曰显;圣德昭临曰显;百辟惟刑曰显;有光前烈曰显;中外仰德曰显;德美宣昭曰显。(至于咸丰皇帝符合哪一条,大家心里有杆秤。)

和咸丰的庙号清文宗加在一起,就是清文宗显皇帝。

清文宗、清显帝、咸丰皇帝,为后人对爱新觉罗·奕詝最广泛的称呼。

————————————————————

以下为清朝全部君王谥号(溥仪除外,因为没有。)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




  

相关话题

  德川军大阪为啥那么拉夸? 
  如何通俗易懂地讲述日本的战国历史故事? 
  为什么日本历史上的一些有实权天皇和有实力的大名会剃度当和尚呢? 
  日本战国人学习汉学,是怎么用?怎么读的? 
  为什么说黑田长政坑爹? 
  突发奇想开个脑洞…大家觉得如果淀姬没有怀上秀赖,秀吉死后天下还会易主吗? 
  如果把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的死期对换一下。那么在家康死后。秀吉能打败德川家吗? 
  江户幕府长期占据大量官位,朝廷的官位还够分吗? 
  织田信长真的长于战术短于战略吗? 
  历史上近藤勇真的可能和坂本龙马是朋友吗? 

前一个讨论
织田信长的天下布武究竟是什么意思,真的是军国主义吗?
下一个讨论
在宋朝养一支两千人的冷兵器时代精锐很难么?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