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日本的战国时代,到底有没有耕牛和驮马? 第1页

  

user avatar   deng-ren-da-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脱离比例谈有无,就是耍牛虻。

几年前二米亚回答过一个日本有没有弩的问题:

如果你只问有没有,那当然毫无疑问,就是有,但如果你考虑到这东西的实用地位、在军队中的比例、能不能列装出一队兵种,那它就是不可能的,原因见其回答。

那么如果你断章取义的问日本有没有牛、日本有没有马,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毫无疑问,就是有的。

相似的问题,你也可以问日本有没有棉花,有没有双刃剑,甚至是日本战国的城堡有没有石垣、日本有没有金子、有没有银子、有没有积雪、有没有台风、有没有地震、有没有火山,你总能在犄角旮旯里找到毫无疑问的“有”。

但你考虑过分布吗?

我曾回答过这么一个问题,有些答主提出日本有这种食物那种食物,但是事实日本的稻米产量占据绝对压倒性地位:

你问他们吃不吃鱼,他们当然吃,他们可以顿顿吃,天天吃,但要知道鱼类总量只占农业的1.4%。

当你逐渐能够理解什么叫“有无”、什么叫“比例”之后,你可以再考虑一下从中世产业分布图中找找牛和木棉,到近世产业分布图里找找画着牛头的地方:

实际上日本中世的棉花一度只集中于三河,直到战国末期才开始向全日本普及;日本的牛普遍集中于西国;日本的高头大马主要集中于东北。

古代の日本では総じて牛より馬の数が多かった。平安時代の『延喜式』では、東国すべての国で蘇が貢納されており、牛の分布の地域差は大きくなかったようである。ところが中世に入ると馬は東国、牛は西国という地域差が生まれた。東国では武士団の勃興に伴い馬が主体の家畜構成になったと考えられている。東西の地域差は明治時代のはじめまで続いており、明治初期の統計では、伊勢湾と若狭湾を結ぶ線を境として東が馬、西が牛という状況が見て取れる。

贵金属就更不用说了,先天性不可能处处都有。

图中以浅蓝色范围标注出了主要米产地,可以看出这些地区跟牛的分布几乎正好是错开的,可能意味着日本的耕牛主要用于开垦旱田,而无法广泛参与到占比最大的水稻种植中。况且中国是因为缺马才以牛来代替,日本的牛可比马还少,而且日本的牛普遍要比大陆牛小上很多。

总的来说,如果你问日本有没有牛,那么日本确实存在牛,而且毫无疑问可以用于耕作和运输,但使用范围极为有限。

那么日本有没有驮马呢?这个问题问我算是问对人了。

首先说一点,日本不可能普及马车,这是因为日本多山,地势崎岖不平,特别是在战乱时期,没有统一的道路规划,所以马车不可能实现长途运输,首先要排除在外(我曾量过中山道一段路居然只有0.5米宽)。但日本是可以存在驮马的,战马每日食大豆三升,驮马每日食大豆两升,只要食料管够,养马是不成问题的(不会有人以为牛马都可以只吃一辈子干草吧?)。这也是为什么武士的“骑马格”会被视为人上人的标准,因为仅仅是养一匹战马,其口粮就会白白消耗20石领地的产出。如果种大米,这块地都可以养活十几个穷人了。

所以,马耕和驮马都是存在的,但基于它高昂的成本,在战乱年间不可能大规模流行和普及。

在这篇岛津家文书里,1.5万人的军队,272匹马中,只有10匹是疑似驮马,262匹为军官的乘马,至于骑兵就不要想了。要知道地处南九州的岛津家可是一个大量盛产矮脚马的地区,骑兵嫌矮,但用作驮马再好不过,可对于驮马的使用居然如此吝啬。

一个驮马比例较高的是前桥藩(位于上野厩桥,典型的关东骑兵区)酒井氏的军役:

此内包含约350匹乘马,约570匹驮马,每一匹马都由一名马夫照料,外加民夫1179人,士兵3686人。事实上,使用驮马比起人力更加便利,每匹驮马可以运输两俵米,相当于一名民夫的四倍(这是根据现代日本农业人口老龄化推出的半俵米袋得出的,或许对于青壮民夫而言并不到四倍),足够一名战时的士兵吃上一百天,但驮马加上马夫的口粮却相当于民夫的五倍,总的来说成本高于民夫,而机动性胜于民夫,在不担心马匹因战争被抢走的江户时代,大量使用驮马更加高效。

但在战国时期,由于民夫可以在非战时解散,而马匹通常要常备,因此采用人力运输的成本远低于大规模使用驮马,省下的钱可以用于购置军火或供养士卒,这可以避免荷驮队被突袭、珍贵的驮马被抢的情况。

江户时代某个12万石大名(我实在不记得名字了),共3796人里配备400匹驮马,这是我见到的后勤驮马比例最高的案例,整支军队居然可以连1名民夫都没有,100%由驮马队供应后勤。但可想而知,这样高频率的使用驮马只能是江户时期的事情(军队的基数很小),而且江户时期对矮小的驮马、农用马和不颠簸的小乘马有更大需求,对高大战马的配种逐渐忽视,导致马匹的身高普遍缩水,这也可以反推战国时期的东国马料资源应该都在战马身上。


最后顺带一提,日本战国是几乎没有石垣的,当时拥有石垣的城堡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现存石垣都是桃山时代或江户时代后建的。在写下面这个回答的时候,我原以为武田信玄是因为滨松城有石垣才无法土龙攻的,但经我仔细查证得知德川家康时代并没有图中的石垣,滨松城本丸和天守曲轮的石垣都是后建的,真正无法使滨松城被断水的,应该还是1570年代德川家康修建的水井:


今天我找到一段江户时代“借耕牛”的资料,感觉特别有意思,是四国岛的赞岐和阿波的事情。赞岐就是四国右上角那个,阿波在右下角,知道就好,我就不上图了。

太阁检地时,阿波18.4万石,赞岐12.6万石,赞岐这个数字可能有瞒报,但是在庆长乡帐里,阿波是18.7万石,赞岐17.5万石,可见还是阿波肥一点。

但是阿波靠近土佐那边有一片很高的山,其中有一座海拔1955米的剑山,是四国第二高山。我这个回答里提到的阿波国每反旱田的石高只有0.15石的山间部就在这一带:

借耕牛是江户时代文化年间(19世纪初)开始兴起的,由阿波国山间部的村民将牛租借给赞岐国的村民用于耕稻田,夏天一次,秋天一次,一共七十天,每头牛每次大约收费5斗米,每头牛一年能赚1石米。最多时有8200牛/次,一共有四千多头牛参与借耕。

至于为什么是夏秋各一次,我猜想会不会是二期作?第一期三月至七月,第二期七月至十一月,正好是夏秋各一次。二期作是土佐带头搞的,传播到临近的赞岐估计也不是难事。

这个事情的结果就是,阿波的旱田面积接近赞岐的3倍,而赞岐的水田面积大约是阿波的两倍。在随后的天保年间,赞岐以29万石超过了阿波的27万石。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日本虽然没有水牛,牛都养在山上,但耕牛确实是可以参与到水稻的种植中的。只是整个江户时代,人口翻了一倍,石高翻了半倍,感觉好像变得更穷了。。。




  

相关话题

  2016 年有哪些值得追的日剧? 
  古代日本和朝鲜在使用汉字前没有发明出文字吗? 
  日本人真的经常加班到很晚,下班还要去喝酒吗? 
  信长公记中信长攻村木城时向道三借兵守城,不怕斋藤道三趁机夺了城吗? 
  日漫人物的姓氏都是在日本真实存在的吗? 
  如何划清亲日和喜欢日本产物的界限?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若集中全国兵力,能打赢本土的自卫反击战么? 
  室町时代的服饰有什么特别吗? 
  日本真如中国说的只要想就可以造出原子弹吗? 
  请问日本古人头上戴的这个帽子空出一块儿是为什么(如图)?这样帽子能戴得住吗? 

前一个讨论
二战前的波兰,国际地位和实力能否达到或者接近一战前奥匈帝国的地步?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纳粹德国元帅费迪南德.舍尔纳?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