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全职太太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wei-4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经过了近二十年教育迈出校门的(高等)人才,一头扎进了低技术服务行业,叫我不痛心肯定是不可能的,至少说句资源错配不过分。

但在此之上的指责……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代社会中产阶层的全职太太四舍五入基本上可以算做是百万漕工了。

你看看日本中产阶层的全职太太每天的工作大致就能有一个了解。在现代家务工具的加持下,哪怕按照中国最最洁癖最最强迫症的标准,一个小家庭中一天所有的家务劳动,有个仨小时怎么都干完了。这又不是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火要自己生,衣服要手洗,鸡鸭鹅要自己喂,猪食要自己熬,连布都要自己织。

可是这样下去,丈夫迟早要发现自己每天只有三个小时在工作的现实,那怎么办?没错,没有工作强行创造工作。

有自动化的家务劳动工具,不用,坚持手作。现成的鸡鸭鱼肉不吃,在碳水上雕花纹。每天把被褥整理起来收好再铺开,铺开再收好。每天你老公一下班,嚯,不上班的比上班的还累。老公一看,哎呀,想不到家务劳动有这么累。

确实,按照你强行发明的那些劳动,确实很累,比打灰还累。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可能。

否则我们会看到大量关于全职太太遭受家庭暴力的新闻报道和裁判文书,以至于从数据上看,没有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受调查的全职太太反而是个例。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妇女联合会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和统计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诊疗记录。

不要忘记,言语威胁也可以是家庭暴力。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user avatar   xq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人,想怎么样生活是自己的事情,再往大了说一点,也就是自己和自己家人的事情,关其他人什么事?

不要让别人的判断来左右自己的生活节奏,虽然说流言蜚语每个人都难以避免,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里,如果不坚持自己的内心,很容易就被别人的舆论搅乱了自己。

选择在家相夫教子的女人内心是强大的,因为把自己的人生奉献出大半的精力给整个家庭,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做不到的人只有羡慕的份儿,这是识大体的表现,是为了老公和孩子做贡献,如果这都不被人理解,那一定是外界的悲哀。

我相信每一个选择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都是有爱的,有大我精神的,所以一定要爱自己,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坚定自己的立场,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大学舍友的梦想就是全职太太

我当时觉得特别可笑

我们才二十岁当啥全职啊

后来她读研读博

她梦想还是没变

还真当上了全职太太

不过是去研究室或者在家看书写论文那种全职太太

虽然她还没工作挣钱

但她老公和老公的家人们还是很宠爱她

可以看得出来人家很幸福


反正我没见过谁对她喊打

这人人喊打是哪来的。。。

只能说很多人看不起别人当全职太太

但生活是自己

鄙视别人这种事我反正不会做

我不当全职

是还没玩够拼够

等我工作累了也能有随时回家闲着不赚钱的底气

反正我们丁克

孩子不会影响我生活质量

想闲就闲

闲够了就继续外面闯

老公和父母是我坚强的后盾

我觉得全职太太挺好

职业白领女性也不错

没有谁比谁高尚

关键自己开心幸福就行


user avatar   su-sha-j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自由不影响他人”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事物是联系与发展的,没有绝对不对他物造成影响的事物。

至少两点是确定的。

1.全职太太如果成为普遍现象,且不能使丈夫心甘情愿地也把岳父岳母的养老需求也负担了,那作为父母重男轻女就有现实基础,重男轻女就会是很正常的选择,女儿在事实上就是更容易成为“别人家的”,这和你自己“怎么认为”没多大关系。

2.以上情况发生,进而会影响教育资源分配,高学历对孩子好那只是你自己那么想,孩子毕竟是在学校学习,不是自己教,日本大学篡改女学生分数这事还没过去几年。且自己小的时候,有没有钱上更好的学校还是看父母,如果父母默认女儿以后成全职太太的概率大,那多数普通人的选择,大概率就是一定要有儿子和减少对女儿的投入,而不会是想着“女儿教育水平高以后好带孙子”而去投资女儿教育。别来说你自己多么正直高尚就算女儿毫无回报你也愿意大力投入培养她,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有财力。

这种情况分明就是不久前我们才真实经历的历史,有这么容易就忘了吗?


至少我,包括很多我见过的友军在内,反对全职太太,真的不是在对现在已经当了全职太太的人喊打喊杀,主要目的只有一个。

让作为普通人的小姑娘放弃一些玫瑰色的霸总幻想。

现实情况是,全职太太不是什么个人的自由选择,也没有纸糊上这些阔太太形容的这么从容,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全职是无奈之选,是一段很被动的缺少人帮助的艰难生活。请务必慎重选择,尽可能不要去让自己陷入这种境地。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最好搞清楚,人人喊打的不是家庭主妇本身,而是诸如“家庭主妇就是靠人供养的寄生虫”、“女性可以不干活让男人养是女性的性别红利”、“职场和家庭只是分工不同没有地位权利差异”之类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用心险恶的洗脑话术。

为什么说这是洗脑,我们可以拓展思考:古代绝大多数平民女性并不能养在家里不干活,照样要承担农活、手工业、小本生意等劳动,你见过哪个农村大妈弱不禁风的?那为什么女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首先诉求的都是“工作的权利”呢?难道以前女人不要劳动了?

因为“工作的权利”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误解,它实际上指的是“用货币等社会通用标准为劳动计价并获取职业报酬的权利”。它和不进入职场计价的家庭劳动的区别在哪里,稍有常识即一目了然。

顺便,你应该知道为什么我国农村女性的自杀率在国民中一直居高不下,直到城市化率上去以后才降到和其他人群一个水平了吧。

一个女性当不当家庭主妇其实无所谓,都是个人选择,但若竟然有人企图否定这一选择背后总体地位的绝对弱势,鼓吹只有分工差异没有权利地位之分,这样的毒鸡汤当然是要人人喊打的。


user avatar   lao-guo-77-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人人喊打。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分析一件事的弊端,到某些人嘴里就变成“人人喊打”。

———————割—————————

喔,因为用了“安徽兽父性侵亲生女儿,母亲考虑到没有经济能力不了了之”这个例子来说明长期不工作可能会导致妇女失去保护子女的能力和动力,回答被举报至折叠,理由是无关回答。

好的,我知道了。某些人是讨论不得的存在,讨论了就是不包容,歧视,内讧,当然也在“喊打”的范围。


user avatar   wu-ya-wu-ya-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他,就人口多惯的。

我的意思是,人口红利把资本家惯的。

这种话题之所以出现,因为大家认为有几个不证自明的事实:

  1. 全职太太无法回归职场。
  2. 全职太太想工作的时候,无法得到薪资和以前一样的工作。
  3. 全职太太想重返职场,和编制、加薪、管理职都无缘。

这叫什么?这叫就业饱和,和其他事情都没关系。

谁嫌钱多?只要钱给到位,什么懒癌都能治好。

又远又忙、不让请假、996加随叫随到、老板烂脾气、多晚都要回微信、没事扣工资,最后一个月1500……谁有机会谁不赖家里?这工打的毫无生趣。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老牌工业国家,一方面妇女劳动参与率和中国差不多,一方面几乎所有有孩妇女都当过家庭主妇。

因为人口老龄化了!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20%,有手有脚50岁以下的,是人就要。

于是有孩子以后,全职妈妈在家两三年很正常(也雇不到保姆)。然后回去上班,薪资和以前一样,甚至因为通货膨胀加了一些。升职加薪和其他人一样,因为没人干活,因为所有人都这样,因为孩子生病不让你请假,你撂挑子走人,老板一个月也找不到人顶替。

现在中国这样,生育上班二选一,没有回头路。

就作吧,人家50年完成的老龄化任务,我们冲个20年,加速完成。

好日子就来了,无文化家庭妇女最需要的岗位,家政、看护、保姆,大量缺人。美国缺人墨西哥补,欧洲缺人中东补,中国缺人,一下缺两亿,去哪补?

全职太太觉得工资香,就去上班了。

别以为自己没有价位,人胡歌都有价位,你没价位?

时薪50,懒洋洋不爱出门。时薪200,十室九空,家庭主妇都享受到劳动的乐趣了。


user avatar   wu-zi-xi-3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top2毕业,全职工作十几年,辞职三四年,目前做一份在家的兼职工作,每天四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大部分花在接送孩子及一日三餐的采买准备上,每天差不多还有一两个小时的自由时间,主要用来看书。没有做过广泛调查,仅仅基于个人体验谈谈看法。

先说结论,全职太太的容易,只容易在“入职”上,其他的一切,都很难。有点像是一羊迁徙(嗯,就是脱口秀大会张博洋的那个梗)和跟随大部队的难度对比。

刚辞职的时候标准全职主妇了一段时间,实话说,不好过,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价值锚。

如果一个人的产出全在吃喝拉撒收拾卫生等等家务上,外部评价很容易参照家政服务,看看家政服务业在市场上的报酬水平和地位就知道,这个评价高不到哪儿去。而且为自己家庭提供的服务都是没有“价格”的,当下的大部分人又都已经习惯了“价格=价值”这种逻辑,所以,全职妈妈提供的服务得到的价值认可,往往还不如家政人员。所以,全职主妇(不用自己做家务的不在讨论范围内)几乎必然面临的一种状况就是,每天都要占用大量时间的“工作”,几乎是得不到外部价值认可的。即便家庭内部成员都感到满意,全职主妇本人,依然要面临如何认定自己的价值的问题。

职场中人可以把价值锚定在自己做了的事情上,比如加班三天写了份500页的报告,就可以觉得自己挺有价值的,即便那份报告里面可能一句有价值的话都没有。但是如果家庭主妇也这么干,真的很容易陷入崩溃,做好的饭,吃了,又没了,擦好的地,踩了,又脏了,这些事情,重复一万遍,也难以积累下来什么。那些说全职主妇反而容易发脾气的,或许就是这种情况,缺乏成就感的人很难愉快起来。

家里有孩子的,很容易把价值锚定在孩子身上,虽然希望通过孩子来“证明”自己可能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但全职妈妈很容易“病得更重”。一旦把价值锚定在孩子身上,所有的付出表面上是为了孩子,而实质上却是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的妈妈眼里很难真正“看到”孩子,而不被“看到”的孩子,对这个天天守着自己却“看不到”自己的妈妈产生愤怒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些说不希望自己的妈妈做全职主妇的孩子,或许是遇到了这种情况。

我自己离开职场的原因有二,一是孩子需要,孩子需要占用妈妈足够长的时间和得到妈妈足够多的关注,工作状态下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二是工作和生活、兴趣分开这种模式让我很难感受到意义,我想尝试能不能过一种完全不同状态的生活。因为学习心理学很久,对儿童在不同发展阶的需求特点比较了解,也因为我想寻找的是关于我自己的东西,并没有想过把自己的价值绑定在孩子身上,所以,我离开职场,对孩子来说是种福利,她们可以随时找到妈妈,同时不必面临个人边界被侵犯个人空间被挤压。

前面说刚辞职标准全职主妇的那段时间并不好过,因为从小念书为了好成绩,大了工作为了名声地位和钱,已经习惯了追逐“主流”价值的人,即便并不喜欢,真的放弃了这些,仍然有强烈的“失重感”。那种失重感,很容易让人像溺水一样过分紧张地随便抓住什么就依附上去,一时之间,乱七八糟地做过很多计划干过很多就初心而言“没有意义”的事,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才从职场状态过度到一种稳定的非职场状态,慢慢明晰了自己到底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以及该怎样过上那样的生活,目前也还在前往那种生活的路上。

依据个人经验,我的看法是:没有的完整独立的自我意识,外部评价对自己而言非常重要的,不能从自身的存在中找到价值,需要将自身价值依附在什么东西上的,这些类型的,能上班尽量上班,上班会自动归属于某个群体,获得安全感;不上班也能让自己状态很好,但家人并不支持的,也尽量去上班。选择了不上班的,不要让主妇成为自己人生的全部,家庭成员需要得到照料和支持,自己的需求也该得到顾及和支持。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中国女性地位低的说法? 
  我国是否存在“法不责女”现象?如果有,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 
  岗位招聘时,男女招聘人数不一样,算不算性别歧视? 
  和日韩相比,为什么反而是在中国男女平等思想更深入人心? 
  清华妈妈辞职带娃被嘲「再优秀又怎样,还不是在家带孩子」,如何客观看待「全职妈妈」的贡献与价值?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性解放、裸露是文明发展的表现? 
  你们觉得大学毕业,当家庭主妇浪费吗? 
  为什么95后不愿意在家带娃? 
  男女平等终极状态是什么样的? 
  网传有男性求职者面试为挤掉女性竞争者,和 HR 谎称竞争者是自己女朋友,该如何应对这类行为? 

前一个讨论
台湾民众为何看好蔡英文?
下一个讨论
有人跟我说港独是立场问题,没有对错之分,我该如何反驳?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