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比特币突破 4 万美金大关?这一轮的上涨动力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到现在了,为什么还有人不断的妖魔化比特币呢?它的基本面,也就是人们的信念支撑来自于「反监管」、「反追踪」的资产转移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说相当一部分都是灰色的、地下的,但是它客观存在。

假定我们把一个城市每年通过各种犯罪能获得的利润做成一个赌大小的期货来交易,这个期货其实也是能定价的——你可以说这个期货背后的支撑是非法的,是可疑的,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它并不是没有价值支撑的。

有了这个价值支撑,它的数目又是有限且无法伪造的,需求和供给都有了保证,那就可以看做是一种大宗资产。是资产就满足基本的金融规律——能够和流动性,也就是货币之间对冲,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能够成为人们避险的对象。

比特币是资产,但是比特币的市场依然是一个高度投机的,高度中心化的,缺乏监管的市场。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按照其「基本面」也就是灰色用途,来分析其价格走势。就像 @王家CFA 的答案里面写的那样,基本面上的利好就是美元避险和全球因为疫情而导致的流动性增加,以及大量机构,尤其是灰度的大量收购。但是非要对具体的数字找理由,预测涨幅和跌幅,则是有点自我安慰的意思,意义不大。

现在唯一知道的是全球流动性的增加大概率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的涨势会与之同步——在监管相对严格的股市,尚且时不时就能爆出来各种内幕操盘的丑闻,比特币的庄家只会更加的肆无忌惮,这种心理战式的博弈,现在走出任何的价格曲线都不意外。

比特币的这种游走在灰色边缘的性质很正常——大多数和社会形态、金融制度相关的创新,总是要经历一个从被监管忽视到被监管敌视,再到灰色地带,再然后被主流慢慢接受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可能有反复,有夭折。像比特币这种直接关系到主权货币、国际资本流动等等一身敏感点的东西,更是如此。现在监管还处在在抗拒中慢慢接纳的灰色过程,变数依然很大。

比特币的建仓成本从2017年以来已经很高了,如果真想尝试的话,唯一的参考建议就是:占用的资金还是不要超过自己能随时丢掉而不影响生活的数字为好。


user avatar   ling-jia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午夜了,简单写一点预言

注: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真的要说建议的话,建议不做多更不要做空,不参与是最好的。做空也要占用资金,而且和做多不同永远有爆仓风险,说“不看好你就做空啊”完全是流氓逻辑。

本轮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灰度基金发力,灰度在美国电视媒体上投放广告宣传加密货币,实际则是引导一般老百姓关注灰度基金的所谓“加密货币信托”,如GBTC。灰度基金买入或者接受BTC份额,锁仓并发行等量的GBTC份额,GBTC可以上市交易,老百姓可以用自己的养老基金买GBTC参与BTC投资。

问题是,真的是这样吗?

GBTC是什么?

首先,它显然不是比特币(BTC),不具有比特币的任何特点,不能用于洗钱。其次,理论上来说它应该是一种价格锚定到比特币的基金,至少许多人都相信它的价格和比特币是直接相关的。可是这么相信的人恐怕没有真的考虑过,凭什么它就锚定到了比特币呢

其实有价证券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股票、期货、债券、封闭式基金、ETF基金、纸黄金……各种各样的有价证券层出不穷,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大家也都认同它们的价值,而且它们的价格都能锚定到某个标的物上,有没有想过是怎么实现的呢?

实际上,这些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有价证券的价格锚定,一定离不开某种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间的套利机制。有价证券不只是一张可以交易的纸,它一定对应到某种权利,这种权利可以以某种方式折算成现金,如果折算到的现金数额和二级市场价格不同,就可以在一边买进、另一边卖出或折现来实现套利。

常见的折现的权利主要有这样几种:

  1. 分红。例如股票,每年会以当年净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分红返还给股权人,所以持有股票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分红,如果企业经营非常稳定,每年都有固定的分红,那么持有股票就跟存整取息差不多,如果股价明显偏低,买入股票获得分红就有很好的收益率。当然,大部分企业还要考虑增长潜力,未来的经营状况的变化等等,所以要复杂一些,股价也会经常变动,但这个原理是股票作为有价证券的价值依据。
  2. 到期结算。例如期货、封闭式基金、债券,到了某个固定期限会按照固定的规则进行结算,结算获得的金额和二级市场价格是无关的。如果二级市场价格明显偏离了结算能得到的钱,那么从二级市场买入等结算、或者借入有价证券卖空,就可以进行套利,因此有价证券价格也会锚定到标的物上,例如期货和现货的价格偏差通常就不会超过一定范围。因为套利需要时间成本,如果利差太小就不值得套利,所以二级市场价格也会有一些波动。
  3. 赎回。例如ETF基金等,既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也可以随时从一级市场申购或者赎回,一级市场价格有固定规则,锚定到标的物价格,与二级市场价格无关。如果二级市场价格和一级市场发生偏差,就可以套利,因此价格也会锚定到标的物。

那么我们说回GBTC。GBTC是什么情况呢?

  1. GBTC不分红。不止不分红,每年还要收取高额的管理费,也就是每个GBTC对应的BTC份额还会逐年下降。
  2. GBTC没有到期结算一说,最多在基金决定清盘的时候有可能会结算成BTC——你觉得什么情况下基金会清盘,那时候能不能获得BTC还重要吗?
  3. GBTC只能申购不能赎回。不管是通过一级申购GBTC,还是在二级市场上买入GBTC,你都只能在二级市场上找个人接盘。

所以GBTC根本就没有任何将自己价格锚定到BTC的机制!它不仅不是BTC,它甚至连价格锚定机制都没有。

说没有也不完全正确,也有另一种可能:如果二级市场上GBTC价格跌破BTC价格,灰度也许可以选择从二级市场买回GBTC,直到价格重新和BTC一致,不过花费的钱显然只能通过卖出BTC得到。这样的操作是否合规不清楚,如果可以这么做,那么GBTC还是可以锚定到BTC的,但这也就是说如果GBTC暴跌,灰度就会抛出手中的BTC。

而这一轮比特币大涨的逻辑中,许多人都认为灰度一定只进不出,所以价格一定还会继续上涨。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灰度基金对BTC只进不出”和“GBTC价格和BTC相关”这两件事不可能同时为真。

我们再重新理一下灰度基金和GBTC这件事。灰度基金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

  1. 让其它机构以BTC或者现金形式申购GBTC,经过锁定期之后,这些机构获得了GBTC
  2. 机构们将GBTC以某种形式投向二级市场
  3. 灰度向美国老百姓打广告,诱导让他们用401K在二级市场上买入GBTC

这件事有三个参与方。

  1. 灰度基金买入BTC是因为看好BTC会上涨吗?其实不是,钱都是机构拿来的,灰度基金只负责赚取高额管理费,就算BTC大幅下跌,灰度也只是少赚钱而已。而GBTC下跌,可能会没有人新申购基金,但这支基金根本就不允许赎回,现在拿到手里的,早晚都会全部变成管理费,有什么可怕的呢?
  2. 机构买入BTC是因为看好BTC会上涨吗?有可能,但也有可能只是为了套利——GBTC现在有相对于BTC价格的高额溢价,意味着机构投入BTC换取GBTC,再卖出GBTC,半年时间就可以空手套白狼地获取20%的差价。机构甚至可以选择在申购GBTC的同时,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卖空GBTC,实现几乎无风险的套利。所以机构很可能也不怕BTC或GBTC下跌。
  3. 美国老百姓获得了名为“GBTC”的。它既不是BTC,也可能根本不会锚定到BTC价格,一旦下跌,有可能没有任何支撑直接归零

所以如果灰度无心自己接盘GBTC,那这个事情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骇人听闻的博傻

灰度做局,机构合谋,骗美国老百姓用401K来买纸。

华尔街就是在作大死!

客观上看,大量美国老百姓的钱取道GBTC,通过机构的搬运最终买入了BTC,促使了比特币价格一路上涨,而GBTC也在大家的盲信中跟着上涨,仿佛大家都赚到了钱——可是,美国老百姓的401K也是有限的,而这些老百姓不是什么比特币信者,买入GBTC的目的就是赚钱,早晚有一天是需要获利回吐的,到了那天,谁来接这些老百姓的盘

在此,我决定做一个预言:

GBTC终将崩盘。

如果灰度为GBTC托底、卖出BTC买回GBTC,那么GBTC拖累BTC一起暴跌,但是至少还能维持一定的价格。

如果灰度不屑为GBTC托底,GBTC会直接归零。至于BTC,GBTC就算只是纸,它的恐慌会蔓延不到BTC市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BTC一定也会随之暴跌,不过因为基本的洗钱功能还在,仍然能维持住一定的价格,但可能比现在各位想像的低。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无法预测,可能很快,也可能能拖个十年。如果发生得很久,接盘了GBTC的美国老百姓太多,也许会动摇美国国本。


长远来看,比特币以及一切加密货币依赖的加密和Hash算法(ECDHA和SHA256),如果实用性的量子计算机出现,有可能会被完全破解,到时候一切区块链技术都会归零,比特币自然也灰飞烟灭,所以说比特币是数字黄金是很可笑的事情。谁知道量子计算机什么时候会发明出来呢?小的时候你能想象在有生之年看到AI在围棋上完虐人类吗?怎么就相信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后,比特币还能拥有价值呢?比特币至多也就是当代的一种洗钱工具罢了。


user avatar   wang-jia-4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插一句,对普通人在亢奋行情中投资任何品种都有参考价值。

当一个投资品在上涨过程中,需要不断添加利多理由,不断调高预期来支撑上升的价格。

而不是朝着既定目标价上涨。

决定它上涨的唯一,唯一因素就是后面是否有更多的人买入。(虽然绝对了一些,但是普通人就这么理解吧)

进入了泡沫和情绪化阶段,不要为上涨中的投资品,寻找利空。

更不要做空,会死的很惨。

对情绪推动的上涨行情,无论是比特币、股票还是抱团的基金,都要有清醒的意识:

  • 基本面分析的体系是破裂的,因为人们不得不频频更改投资逻辑——长期逻辑和短期逻辑都是这样;
  • 所有人倒是有一个理性逻辑是一致的——走一步看一步,风向不对随时撤退。进入了索罗斯的反身性阶段;
  • 并没有全知全能的投资者,能全盘掌握后续投资者的行为规律,也就是说存量参与者主要是观察短期市场的走势来决定来做出决策;

于是我们能够解释大家见到的一些泡沫行情的经典现象。

1)理性的卖出者又冲进来追高

理性投资者对品种是熟悉的,卖出也是讲道理的。但是面对不断上涨的价格,会持续冲击自己的认知——“我是不是想错了”,终于做出了追高的决策。

这种决策还会有一个经典的结果,就是在下跌的时候,这部分理智投资者,反应会比交易者慢。被套牢的程度也越深。

毕竟上涨的时候,形成了新的投资逻辑(其实就是给自己追高找理由),会更坚定地在下跌时不逃跑。基本面转变看法,这可比看技术分析转变思路要慢多了。

2)上不言顶

永远不要对这类品种做空,特斯拉空头、比特币空头渣滓都剩不下了。再远一些比如2015年的股指期货空头,那一年上半年被爆掉的也不计其数。在投资领域,猜狂热做多气氛能有多high,那可比猜一个产品下一年能卖出多少难多了。

我个人比较悲观,猜市场有多high,没有可能。

下不言底也是一样的,2015年抄底抄死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3)上涨的时候频繁出现“拿不住”、“慌”,就不算见顶

很多人把2021年初和2018年初的股市做对比。当市场仍然有多种分析思路,仍然有不同意见,说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还没有统一化,反身性的基础就仍然薄弱。

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抱团基金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有做交易机会的理由。

4)公司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涨

股票市场非常常见,公司自己辟谣也拦不住上涨的热情;公司提示业务风险也挡不住上涨的热情。这个时候上涨的主导因素已经变成了情绪。

说回比特币40000的事情,2020年上半年的上涨还是有基本面的动力:

  • 避险——全球经济不确定,比特币和黄金有共同的逻辑;
  • 美国放水——比特币在认可的人眼里可以抗通胀,比特币和黄金有共同的逻辑;

没了

很多人说减半的问题。

比特币诞生第一天,什么时候减半说的明明白白了,这么多年比特币形成了庞大的投资群体,没有任何可能投资者到了前一周大家发现:

“啊,比特币减半了”。

按照金融学的预期理论,价格会提前反应这次减半,而对于比特币来说,这和预测明年茅台卖出多少瓶不同,这是铁定的事情,所以减半并不是上涨的直接原因。

至于说最近20000变40000万,我觉得没法从基本面解释,也最好别解释。试图从基本面解释说明我们有很大机会变成:

理性的卖出者又冲进来追高的人

当然,如果是交易高手(注意,是高手,交易市场中活了至少2个牛熊周期那种),执行纪律非常严格,技术分析、量价分析、有时间盯着高频数据。

该做做


以上,供参考

欢迎光注我,公众号“家哥的小黑屋”


user avatar   zaishangyan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人基本没有特别地说自己很爱中国,很爱中国文化,但能从他的视频里看出他是真的对中国文化很了解,而且郭杰瑞也没有刻意贬低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比如他去印度的视频,你可以去看看,那些好的或者坏的方面都是印度当地人自己表现出来的,而且他也尽量避免不谈政治话题,至少到现在为止是我最喜欢的外国up(可能是因为郭杰瑞本身就很有钱的原因,他不需要捞金,本身教育也很好,所以不会出现其他up那种开淘宝店出问题或者草粉这种黑料)


user avatar   aod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针对谁,但这个问题下 @鲁超 的高票答案中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错误。科普很不容易,要兼顾正确性和通俗性,但不能为了通俗就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来妥协,甚至牺牲最基本的正确性。所以在这里写个回答分析一下其中一些:

1.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没想到从1937年开始,μ子、中微子、π介子各种奇异粒子接连在回旋加速器中被捕捉到。

这是错的。

μ子最早是于1936年被Carl D. Anderson和Seth Neddermeyer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中微子最早是于1956年被Clyde L. Cowan和Frederick Reines利用核反应堆作为中微子源探测到的。π子最早是于1947年被 Cecil Powell、César Lattes、Giuseppe Occhialini等人利用宇宙射线探测到的。这些粒子最早的探测都跟回旋加速器没有任何关系

2.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1956年,物理学家首先发现θ子和τ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性质完全相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俩货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但另一方面,θ子会衰变成两个π介子,而τ子会衰变成三个π介子,这又如何解释。
这种情况下,两个在美国的中国小伙子杨振宁和李政道对此开展研究,他们提出:这两种粒子实际就是一种,之所以衰变方式不一样,是因为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

这段话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当年的τ-θ难题的核心并不是性质相同的粒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模式。在物理学中,无论是基本粒子还是复合粒子,有多种变化途径是很正常很常见的现象。比如Z玻色子就既可以变成一对正反电子型中微子,也可以变成一对正反μ子型中微子,还可以变成一对正反τ子型中微子。τ-θ难题的关键在于π子的parity是 -1,而parity作为一个量子数是通过相乘(而不是相加)来复合的,因此两种衰变模式的产物的parity不相等,这才是τ-θ难题的关键。

其次,当时弱相互作用已经被发现了,物理学家也早就知道τ子和θ子衰变为π子是弱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并不是τ子和θ子“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这种在当时人尽皆知的废话。

3.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镜子里的人跟自己不是完全一样的,左右互换了。但镜子里的人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物理定律,我跳他也跳,我蹲他也蹲,不可能看到我在刷牙,而他却在洗脸。这就是宇称守恒!

这种对宇称守恒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有不一样的动作和行为,也不代表宇称不守恒。反过来说,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的动作和行为完全一致,也不代表宇称守恒。宇称守恒指的是在宇称变换下物理定律不发生变化。镜子内外的人的行为是否相同跟物理定律并没有关系。

4.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当吴健雄的论文发表之后,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

《纽约时报》对吴健雄实验的头版报道是在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而吴健雄等人的论文《Experimental Test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Beta Decay》发表于1957年2月15日。(见文末截图)

5.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平移的对称性,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你在南京而不在上海,你就会胖一点或者跑得快一点。
角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的各项同性,不管转多大角度,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要说你转多了头晕,不是由于空间出错了,而是你的生理特征,这也由更深层次的物理学定律所支配。
能量守恒代表的是时间平移的对称性,时间总是均匀的流逝着,时钟不可能一会快一会慢。

这种表述是错的。

空间平移不变性指的是物理定律在空间平移的变换下保持不变。空间平移不变性跟空间性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不能推出 “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Schwarzschild时空,在这个球状对称的时空中,空间性质并不是处处相同,因为不同半径处的曲率等性质显然不同。但其中的物理定律还是有空间平移不变性。

同理,时间平移不变性也跟时间是否均匀流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6.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这就是伟大的“诺特定理”,它体现了守恒律的美。
而现在吴健雄的实验告诉大家,原来我们的宇宙竟然有一个不守恒的地方,而且是我们之前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镜像不对称,大多数人都首先表示不能接受,泡利“左撇子”的论调正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这种对诺特定理的理解是错的。

诺特定理中涉及到的与守恒律相关的对称性是连续对称性。宇称变换是离散变换而不是连续变换,宇称对称性(和宇称守恒)跟诺特定理并没有直接关系

7.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一直以来,电荷对称性也被视为宇宙真理,每一种粒子都有其对应的一种反粒子,除了电荷以外,其他性质几乎完全一样。

在粒子物理学中,charge-conjugate symmetry并不能翻译为电荷对称性。因为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涉及到的不只是电荷,还包括与强相互作用相关的色荷(color charge)等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在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下,粒子变成相应的反粒子,正反粒子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电荷,还在于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这也是为什么电荷为零的中子跟反中子不相同。

另外,除了这些charge quantum number,正反粒子的其他性质就是完全一样,并不需要加上一个“几乎”。

8.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对称破缺的一种比喻,小球只有在中央的顶点才是稳定的、对称的,当受到微扰,它就会落下来,产生运动,并发出各种叮呤咣啷。稳定的、对称的、孤芳自赏的小球甚是无趣,叮呤咣啷才是我们宇宙的精彩。

这是错的。

在“墨西哥帽”模型中,中央顶点对于小球来说是不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球会倾向于发生对称性破缺而从顶点移动到较低的点。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的南北方经济差距如此严重? 
  为什么懂经济学却看不懂经济? 
  如何看待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正好减少200万人? 
  为什么国家经济越发展,货币却越不值钱? 
  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发行债务?背后的行为逻辑都有哪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质上就是小农经济,为什么,说他先进适应了生产的发展? 
  假如奥斯曼土耳其跟万历时期的明朝杠上会发生什么? 
  2021 年一季度中国 GDP 同比增长 18.3% ,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比特币 4 月 18 日暴跌?是否意味着击鼓传花的游戏已经结束? 
  美国在海外建立那么多军事基地有什么好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做实业要有时间感,做金融要急功近利」?
下一个讨论
《名侦探柯南》中战斗力最高的角色是谁?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