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科院监审局道德委侯兴宇处长发文称「重复实验在生命科学中并不一定可靠」,你认同吗? 第3页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布时间:2018-05-16 | 作者:李森

中国科学院监督与审计局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侯兴宇处长。。。通过生动详实的国内外案例,为与会人员宣讲了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科研道德建设存在的差距,传达了针对中国科学院存在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具体举措。


发布时间:2016-10-13

中国科学院监审局纪检与监督室主任侯兴宇。。。表示此行来访目的是针对新形势下加强研究所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开展调研交流。


发布日期: 2019-05-14 | 科研业务处 赵明旭

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侯兴宇同志介绍中科院科研诚信相关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20-12-10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侯兴宇博士以《学术调查中的证据问题》作了辅导报告,他从什么是科研诚信案件;学术调查中证据的作用和分类;学风的证据如何确定等三个方面对学术调查中的证据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发布时间:2019/5/27

不可忽视学术调查中的“法、理、情”

上述两则案例揭示出当前学术调查面临的困境:

一是学术权力与司法权力的界线在哪儿;

二是学术调查证据的法定效力如何;

三是无法回避程序中的“法、理、情”问题。


笔者倾向认为应从监察权角度考虑学术调查权,进而赋予学术调查证据的法定效力。由《国家监察法》可知,监察权是约束公权力的权力。学术调查正是对调查对象是否滥用学术地位和权力侵占公共资源进行调查,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此外,学术调查机构还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调查授权:一是从驻在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获得线索来源或调查委托;二是从部门学术监督机构获得相应调查委托。据此,学术调查权可以看作监察权在学术监督领域的某种延伸或特殊应用,因而其调查证据获取应主动向监察调查的标准靠拢。


第三个问题非常关键。“合法性”除字面意思外,还包括合乎各部委的部门规章和学术共同体公认的学术规范、科研伦理原则等。在这方面,学术共同体对“造假、篡改、抄袭”的共识较为一致。其他失范行为还需要进一步达成共识,故在作出学术判断时要予以充分论证。

“合理性”的核心在于合乎科学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合规性。其科学假设、技术路径、原始记录、研究结论等均可作为调查的依据。在这方面,一些机构在原始记录保存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科研过程是否合规,需调查专家集体研判和学术委员会最终认定。



侯兴宇处长认为学术调查权要从监察权角度理解。很明显饶毅教授行学术调查之实,却没有监察权力。

而是否造假,需要按各部门的规章和学术共同体公认的学术规范、科研伦理原则等。很明显,饶毅教授既不是按部门规章,也不算什么学术共同体。

科学院已经召集了调查专家集体研判和学术委员会最终认定,而饶毅教授仍然坚持公开投诉别人造假,简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user avatar   chen-tong-xue-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春雨点了一个赞。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中科院,吓了一跳,上次批评院士,七天不能说话,讲处长,不晓得折算成几天。不评论,就讲一个家父的经历:当时,国外有一篇很轰动的论文,就是从海水里提取出了巨大的能量。这要是成功了,今天的特斯拉电动车,绝对靠边站。本来家父是不屑于做这种不完全相关领域的非原创实验。但是领导对国际大新闻很重视,一定要家父坐阵,来重复这个实验。结果他天亮才回来,而且反复唠叨,“嘿,竟然做勿出来......”结果第二天,跟全世界的同行一打听 ----- 从西欧到北美,没有一个实验室成功。最后,那个写论文的只能承认,他骗人了。现在网上还搜得到阴谋论,说卖煤炭、石油的,打压这种实验,我就呵呵。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化环材领域文章的可重复问题,其实很多并不是数据造假导致的。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都不是故意筛选好的数据,忽略坏数据造成的。

而是当科研和学术作为一种职业,甚至成为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职业后。

很多从业者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职业利益和职业生存问题。

比如,如何才能保证一项高原创工作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产出论文成果?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一个大项目切分成无数个小项目,以保证每年都有“科研成果”。

再比如,自己首发了一个不错的idea之后,如何保证这个idea不会被更能高效产出论文的团队抄去,批量生产同类论文,从而导致自己在这一领域无路可走?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发现了一个做研究的好思路,无奈被一个更能卷的团队复制走了。

这时候,很多人会采用的方法就是,要么自己一次性把能发的论文都发完,自己成为那个卷王。

要么就是在研究中插入一个关键环节,隐藏这个关键环节的必要操作手法,保证这个实验只有我自己做才能做出来,你做就做不出来。

这个方案其实很多实验室都在用,这些像是“手艺活”的东西,是很多实验室的祖传秘方,绝不外传,得此真传的弟子, 才是真的弟子。

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实验别人无法重复,或无法完美重复的现状。

当然,也有很多时候,就是简单的筛选数据问题造成的,有意忽略影响自己预设结果的数据,这也是科研领域常见的操作了,大家一般都心照不宣,互相云招呼一下,你懂的!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都觉得这话有点问题。

我一直都是认为某些学科的可重复性是个大问题,当然Nature也撰文阐述过为什么会出现可重复性差的问题。

其实道理也不难理解,复杂系统,影响因素比纸面上列的要多,有些问题并没有搞得十分清楚,换言之,某些学科因为受到实验手段的限制,只能间接提供一些证据逼近真理罢了。这样在做重复实验的时候,你以为你重复了条件,然而实际上并没有。

我就不细说有时候同样成分的试剂,用A牌子和B牌子差别有多大了,甚至Sigma这种公认的优良品牌,A批次和B批次的试剂,有时候做的也不太一样,影响因素太多了。

当然实验不能重复,肯定也有可能是造假。要辨别这些问题,就要花费大力气。

还有一些实验,那想重复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靠作者良心了。

总的来说,不能说重复实验在生命科学中不可靠,而是重复要付大代价,这个实验室里的实验还有重复的可能性,要是野外动物调查,你重复……吧?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百年前可以对旅鸽做的实验,五十年前可以对长江鲥鱼做的实验,现在自然是不能做的,至多也只能对标本做实验了。

重复实验确实不一定可靠,因为生物系统始终处于不断演化中。通常来说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但因为人类的活动等因素,目前快速演化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那么具体到这个跨膜蛋白,在二十年的演化历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这个实验重复成为不可能的呢?我认为,裴院士和侯处长都需要说得更明白一些,目前的说法还是太粗略,难以服人。


user avatar   han-di-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在审稿阶段坦诚告诉编辑和审稿人,由于种种原因,作者无法保证实验结果一定能被重复。

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如果愿意接受这种说法并录用该论文,然后在发刊后明文告知读者需谨慎对待论文的结论,那这句话就没毛病,至少不违反道德。


user avatar   zhu-jing-21-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重复实验在生命科学中并不一定可靠。

不能重复在生命科学中一定不可靠。

侯兴宇的表态完全可以引申如下:“重复实验在生命科学中并不一定可靠,所以耶稣死后复活是有道理的。”

我等小透明并没有什么资格去掺和饶毅教授和裴钢院士,耿美玉教授等人的神仙打架。但是这个侯兴宇的表态已经可以说动摇了现代科学存在的根基了。

我为科学设想了一个黑暗的未来,谁想到相比现实,我的设想堪比世外桃源。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生命科学研究人员,感觉受到了侮辱。

重复实验不一定可靠是指:

可以重复出来的结果【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是对的,毕竟人类对生物学认知很浅。

但绝不是不可以重复 的意思


虽然在理化生中生物是发展最晚的一门学科,而且生物学目前还在现象描述的阶段为主,毕竟起步晚,不能像物理化学那样有大量的定律和规律,甚至生物学里连个颠扑不破的规律都没找到。

但是,这不等于科学上的重复在生物学上不成立。

事实上,在这个领域耕耘十多年了,哪个东西不是辛辛苦苦反复验证出来的?


记得当年为了让自己的结果漂亮一点,一个琼脂糖电泳图我跑了十几遍。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重复了,而是仅仅就是为了让图好看一些。


如果一个结果不能被别人验证,甚至连作者自己都没法重复,那根本就不算科学的结论。

候提到的一些因素,的确存在

观察者、仪器、被观察者的关系。有时又有试剂、情绪等主客

但是这些因素作为实验外的主观因素,应该是最先被排出的。

一个科学的实验,肯定是要反复排除各种因素干扰,尽可能做到单因子变化。

如果一张wb图会因为观察者而出问题,那么请问作者看到的图和编辑看到的和我看到的不一样吗?

故意夸大这些主观因素,是对科学的不尊重。


非要找理由,我更倾向于:认知差异。

比如古代人用滴血认亲来做亲子鉴定,这是时代局限,而现在用微卫星来鉴定。

我们用现在的观点看古人,肯定是他们做错了,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主管造假,所以称之为非主观造假。

科学上也有,比如我们一直以为大鲵是同一个物种,到了2018年科学家才通过新技术确定原来大鲵并非一个物种。

这种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甚至一个博士和一个诺奖得主对于同一个结果的认知和解读都有差异,这也属于认知差异。


但是这些,都不应该影响实验的可重复性。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中国》




                 

相关话题

  尸体的腐败过程是怎样的? 
  通过专门的生物病毒能够对特定的生物群体进行灭绝打击吗? 
  自然界中三只眼睛的生物都去哪里了? 
  现在很多高校的教授都在搞科研,还有多少老师用心教学? 
  如何看待共和党新税提案将研究生被免除的学费认定为应纳税收入? 
  被中国人的文献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中文期刊中抄袭外文期刊并发表出到经济学(季刊)? 
  宇宙万物都必须要有水才可以生存吗?有没有可能有的生物,水对他们来说是剧毒? 
  教育部发文加强博导岗位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可被停招、退岗,出现师生矛盾可重新确定博导,你怎么看? 
  有哪些罕见又美妙的植物? 

前一个讨论
《奇葩说》里黄执中的有些发言让人听不下去,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十只训练有素的比特犬和野生东北虎搏斗,东北虎可以坚持多久?





© 2025-01-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