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到家,揉着酸痛的脖子,点上一支烟,双眼无神的看着天花板。
“再这样干下去,我活不到40。”
我喃喃道。
“为啥?”我妈拖着地出来一脸嫌弃,“娇气,上几天班,有吃有喝的,还闹换。”
“妈,我一周六天班,每天凌晨5点半起来赶班车,天天困得不行,在班车上睡觉,脖子也废了。”
“那你好歹还在班车上呢,我们那时不早起?还得自己骑自行车上班呢。你在车上还能睡,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
“可是我这脖子啊,这两根筋就跟2根马上就要断了的皮筋似的。”
“那就你事多,楼下摊煎饼果子的四点半就起了,你还比她多睡1小时呢。”
“可人家下的早啊……”
“那大排档人家不天天干到凌晨2点,也没见人家脖子都坏掉了。”
“我是早起还得晚归啊。”
“有饭吃有衣穿你还要啥,我们当年啥都没有,不还是那么过来的。”
“可我脖子……”
“那还有人生下来就残疾呢,和他比你就在天堂。”
“……”
“妈,我好不容易投胎成个人,非得和别人比谁活的更不像个人是么?”
我爸说不理解我,为什么这么丧,不想上班
我回他:你年轻的时候,在工厂上班,觉得领导不好骂领导,觉得厂长不好骂厂长,你脾气上来了都能动手打主任,打完还啥事都没有。下班找你那是比登天还难。你上班的时候,有床能睡个觉,聊聊天喝茶水,喝喝酒吹吹牛逼,甚至打扑克。说请假就请假,也不怎么扣钱,迟到早退都是常有的,这都是你自己说的。
我呢?我上班无论多难过,看到老板都要给笑脸,反驳老板都要稳定情绪安抚着来。骂老板?分分钟让你滚蛋。老板的团建总在周末,老板会在凌晨一两点发微信(我一般都当看不见),会给你发59秒的语音连着好几条。上班只有中午可以睡觉,趴桌子上睡到时间就要马上起来,聊聊天也就能简单说几句。打扑克?做梦呢?请假半天扣半天工资,请假一天扣一天工资加满勤。迟到三次或者忘记打卡也是这个结果。
之后你辞职创业,也是因为那时候你一边拿工资一边做生意,不但没扣你钱,只是让你按时上班,你觉得耽误你赚钱,你自己辞职的。我要是像你这样,早被公司开除800次了。还有你马上退休了,你就没交过几年钱,补上就能领退休金了。我呢?我一个女的,很大概率会要求我交更多年的社保,未来弄不好65才能退休,我能活到65岁么?还有创业?你那时候都是支持做小生意,各种开绿灯,我呢?市场饱和都啥样了,我敢创业吗?我有好几个同事,就是因为想创业,结果赔进去十几万,现在上班还钱呢
我爸沉默了……
他说,那你这班上的是挺惨……
我爸之前做过医生,
他是高中毕业上的大专,
那会上学有个特点,就是无论中专大专,
考上了,就给发生活费,就能吃皇粮。
毕业了学校给分配工作,
从此以后就是鲤鱼跃农门,摇身一变农转非。
这才是真的一考定终身。
毕业后,没有资格证考试,直接上岗成为医师。
医患关系也比现在和谐,听过最经典的一个故事,一个开腹手术,受限于当时医疗卫生水平,围手术期患者死亡。家属来拉人的时候,带了一串鞭炮在医院门口放了。(当地的风俗是怕人死在这里对医院不吉利)
收入上,也是定额工资,虽然不多,但是比老家务农那是高了一个档次,而且横向对比大家都差不多,住房什么的都是单位分的,也没有互联网来窥探别人纸醉金迷的生活,
幸福指数相当高。
他们那一代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真—中产阶级。
他们形容我们学习时,用的词是窗明几净,却闭口不提可怕的升学率,中考、高考、考研、找工作。
他们在形容工作时,也是用坐着、身体不累干矫情等词汇,而不能理解婚恋、养育、收入不平等、前途昏暗之类的困难。
他们会说,你们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一代,
从小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哪像自己当年,穿着开裆裤就下地干活,什么罪都受过。读书,都是务农结束,悄悄读的。
他们一生,受到他所生活的时间和地点的双重决定。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区域,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他们和社会的关系。
他们注定很难去理解你。
但即使是剧烈的观念冲突,也不影响你们是一家人,
即便他们再体谅你,社会的毒打也不会减轻一分,
所以,除夕夜,告诉大家,
家是港湾,是避风港,不是你观念battle 时事辩经的地方。
好好享受今夜。
因为教育导致的路径依赖和思想解放。
现代年轻人的问题在于他们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几年时间里,被培养成了所谓的人才。而当年轻人发现社会不需要自己这样的人才的时候,自然感到压力大。就好像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以后,很多之前国有企业职工跳楼自杀一样,就是他们从17岁进工厂就学会了工厂生产的那套东西。当厂子倒了。他们发现自己啥也不会。
还有就是现代年轻人上了几年学。是对于人生有一些思考的。而老一代人其实就是想活着。因此上面对生活的压力,自然有不同的感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绝望。
我太姥姥是00后,1900后,她的绝望是吃不上饭,早年守寡,养不活孩子只能把最小的孩子送人(就是我外公),后来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差点儿饿死。
(听我母亲讲,后来太姥姥总是活的非常开心,因为家里有饭吃)
我外公是30后,他的“绝望”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毕业时,作为全班成绩最好最积极向上的班长,要去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而班级成绩最差的学渣,则哭着留在了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
(不过我从来没有在他身上看到过绝望,他总是充满生活热情,大概是因为他有“觉悟”)
我母亲是60后,他们那代人的绝望是下岗、是癌症、是婚变、是别人下海发财了但是你没有。
我是90后,和那些生来八套拆迁房的一线土著比,和那天赋异禀就职大厂年薪百万的同学比,和我家娃幼儿园同学的妈妈生了儿子婆家就送一套别墅比,收入微薄省吃俭用的我,那是真的非常绝望。
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沉浮。三十而立,我已经躺平接受了这些不由得自己做主的事情。
整天想着绝望什么的,也挺麻烦的。
————————————————
补充一个XD:
我的孩子是10后,2010后,如果有一天,他意识到他幼儿园同学里,鸡娃一号能流畅的弹奏钢琴、鸡娃二号单词量突破一千、鸡娃三号已经打卡周游世界、鸡娃四号一出生就有名下房产三套…而彼时的他只能窝在家里看看动画在小区里疯跑,他会感到绝望吗?
(你会理解他吗?)
父母那一代宏观叙事搞得好,生活上任何进步,他们都觉得跟自己辛苦劳动相关,整个社会在叙事上是一个整体,在推动社会进步。
所以个人的得失就被集体荣誉感,社会认同感盖过了。
我们这一代没啥宏观叙事,都是具体的小集体叙事,微观叙事,于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问题都会被拿出来反复思考,痛苦会被放大。
我觉得宏观叙事下,个人容易被牺牲。而在微观叙事下,个人又容易自虐。
现如今的社会生存难度来说,要达到一个合格的生活条件,那肯定是比父母那一辈容易太多了,这个是社会进步的整体难度。
别的不说,当年南下找工作,各种信息不对称,被卖的情况就是日常。
现在南下,你随便找个外卖站点跑个众包,都能维持自己基本的生活水平。
但问题在于,人类是一种会对比的社会生物,我们这一代人互联网一代,每天看到的东西和父辈不一样。
父辈每天看到的是工人万岁,社会进步。
我们看到的是有钱人的纸醉金迷,资本家的肆意潇洒。
满街都是美女,遍地都是黄金,只是都跟我们没有关系。
克苏鲁故事里面,讲人一旦知道了超乎认知的知识,就很容易发狂,其实讲述的就是当代人在信息洪流中被冲击的现状。
很多人已经被互联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搞得发狂了。
所以才有月入不过万就不是人,三十岁人均百万存款的“基本认知”,在这种脱离现实的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怎么会不绝望呢?
我其实也很好奇,本科率不足9%的中文互联网,怎么就滋生了一个,只有人上人才能活着的中文互联网社会呢?
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推动?谁获利了?
我不得而知。
但我觉得其实社会整体而言,生存是越来越容易的,大家正常工作,正常生活就好了。
这个问题下面很多人说什么以前工作压力小,这纯粹就是胡扯。
曾经的底层要生存只会更难,更绝望,更加窒息,生存从来就没有容易的时候。
新社会一定比旧社会好上一百倍,这是多少先辈流血才换来的好社会。
拿现在的基层求生,去和曾经的中产,工人阶级做对比,这种恶毒的偷换概念我见过不少了。
父母不理解年轻人,其实很简单。
第一,信息获取不同。
第二,生活预期,欲望不同。
第三,父母那一代也是一路绝望过来的,只是现在已经忘了当时有多绝望了。
听我的,他们和当代年轻人相比,绝大多数都缺少共情能力。
比如有次跟母亲聊天的时候我说,你们那一代人也是真惨,小时候父母管得严,也没啥好玩的东西,年轻时候都得干苦力,而且大部分人都不能完整的上学,甚至很多人都没有上过学。抢着要孩子,孩子却只能要一个或者两个,孩子长大了掏空积蓄给他买房买车,还得帮孩子带孩子,一辈子不轻松。
而母亲却说:哪像你们这代人,从小就自己,电视也有,后来也有电脑,想玩啥玩啥,也没人抢,工作到处都是,又不下苦力,父母还帮忙赚钱,帮忙带孩子。
仔细想想,好像说的都对,又好像缺少了些什么。
就是,虽然我并没有亲眼见过那一代人的不容易,但是至少能够懂得,能够体谅。可在他们看来,我们这一代人享尽优势,看不到任何劣势。
究其原因,表面上是我们这代人至少不用年纪轻轻下学工作,而且必须在父母的管教下去下苦力。我们最次的人也在宽敞明亮的厂房里面玩弄机械化的东西,他们觉得,这种日子很好,却忽视了价值观的问题。
父母那一代人大都活的简单,没见过世界,也从来没想过要去见见。他们的世界里面就没有独立思考这件事,只想按部就班,却因为简单而纯粹,想的太少,活的自然就轻松。
就拿结婚这件事来说,在父母那个年代,大部分都是媒婆上门,一句话同意双方家庭就开始摆好订婚宴。不同意,立刻换另一个人。而我面对结婚,倒不是非要什么爱情,而是最起码要聊得来,三观相投,灵魂契合,而不是冷冰冰的搭伙过日子。
对事业来说,我想追求的多一些,人生高度提高一些,而他们却认为只要是个工作,有吃有喝的便可以。
其实,在现代社会,如果大部分年轻人都愿意降维,满足基本生存条件的工作很轻松。
可惜,社会在发展,意识形态不断变化,导致人不得不多要一些东西,不得不在时代的洪流中成为牺牲品。
要我说,90后的劣势在于:刚出生就开始计划生育,被宠大了之后上小学,那时候大学免费,而且部分人会分房子。上大学之后小学免费,拼了命的毕业,才得到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工作之后更傻了眼,因为房价已经涨到可望不可即的数字,物价也今非昔比。因为上过大学学了专业,因为见过大城市的繁华,所以很多人不甘心,不甘心降维工作,庸庸碌碌。
所以父母那代人因为读书少,因为没见过世界,所以只知道一种苦,就是生活中体力劳动的苦。
他们不了解自律的苦,孤独的苦,因为现实和理想矛盾的焦虑,以及被生活逐渐击打的抑郁。
当然,这些都怪不了他们。只是时代发展太快,文化也在不断多元化,意识形态仅用了20多年,就彻底的改变了一代人。
确实不理解,割裂非常严重。
之前,以及现在,我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就不明白了,7天2礼拜,办公室一坐,空调一吹,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坐着对着电脑把钱挣了,还挣得不少,有啥累的?!”
这对比起他白天顶着大太阳工地打工,晚上拉泔水喂猪轻松多了。
后来,我跟他说了一个类比,他就有点懂了。
我爹之前做过土焊工,他一直说有一次活不会干,人家要的急,特别发愁,急了三天三夜,想尽各种办法才做出来。他特别引以为傲。
我就跟他说,我们的工作,
每时每刻都是这种状态。
客户总也劝不通~
工期永远不够用~
资源不知道在哪~
领导各种要求~
下面人花式作妖~
活永远干不完~
大家各种不满意~
技能永远学不完~
还有无尽的资格证书~
客户总想花1块钱,实现100块钱效果。
领导总想挣100块钱,付出1块钱成本。
我就是夹缝里的人,还要让双方满意。
不过说的再多,我爹还是理解不了,就像一个老农民永远理解不了,这2千万人口的城市,竟然不是靠工厂支撑的,一帮人玩着电脑,这个城市就出来了。。。
但说多了,他也认识到了他确实理解不了,所以现在也劝我们:差不多就算了,累就歇一会,挣钱多少算够
但问题是,这不是挣钱的问题,就像我爹当初养猪,
今天太累了,可以不去喂猪么?
因为两种苦难的痛感不同,
父辈的痛是急性病,是刻骨铭心,
今天的痛是慢性病,软刀子杀人。
父辈的绝望,很多知友都说过,
有些经历了3年自然灾害、文革、
上山下乡、三线建设,到后面改革开放。
跟游戏版本一样,
从1.0建国到2.0改开这2个大版本,
还有其中小补丁。
回头看,
这么多事件哪个不是自上而下,轰轰烈烈?
我们很多人的父亲母亲都吃过苦,大苦。
他们的痛苦、绝望是非常明显的,
正是因为这种绝望的苦,
才不能理解我们今天隐形的苦,
因为狗日的资本学精了。
现在我们生活好像非常便捷,
衣食住行什么都方便,工作也不用拖关系,
打开手机就能找到。
可当资本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时候,
我们会发现:
年轻人的绝望在于很难看到自己的未来,
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娶不了媳妇,生不了娃。
如果又有奋斗逼要来喷我,
请先看看这两年中国的生育率再来bb。
今年1月1号,全上海只出生了27个婴儿,
同志们,上海啊,只出生27个,
相比90年代硬生生下降了100倍!
这还不叫绝望?你们有啥好指责的?
说大部分人是笨,是不努力?
呸!
如果你还有疑问,
就去问问拼夕夕猝死的“为多多守边疆”的姑娘,
去问问拼夕夕那位跳楼的小哥,
还有国美猝死的员工,虎牙被人从13楼抬到1楼扔出去的工友,
还有网易被裁的小哥,
还有因为被蛋壳暴雷,广州的一位小哥从18楼跳楼的小哥。
最后还有去年年底,
那位北交跳楼的学生,他曾留下遗书:
我痛恨资本家、白匪...
很遗憾我不能等到亲手消灭他们的一天,
同志们,拜托了,请替我完成这份事业。
你可以说他们脆弱,消极,
但要扪心自问,哪个狗日的逼得?
可以这么说,父辈的确苦,
无论是建立国家还是建设国家,
披坚执锐,才有一片安居之地。
但是那个时候再苦,还有组织,
郭嘉还能管着你,要苦大家都苦,
要改善生活大家一起,谁都不能落下,
找到组织你就找到依靠了。
你心里有归属感,
归属感你懂吧?
改开以后,我们的父辈也都没了组织,
大家自谋出路,自求多福,
我们没法理解有个组织依靠有多安心。
所以我们一出社会就被资本家忽悠,
你要好好加班,加班就是成长。
这其中还有一些卖课的、或其他营销号洗脑,
天天把成长、认知、底层逻辑挂在嘴边,
那时候年轻,我们也信了,
以为信了资本家的话,我们就能跟他们一样,
有自己的金字塔。
结果18年贸易战跟20年疫情来了,
失业潮一波接一波,
房价16年硬邦邦勃起了一回,
射出了饱满的泡沫。
就最近,上海,深圳又再涨,
周边城市也一样再涨,
这么多年涨来涨去,只有自己的薪资没涨。
对了,还有变本加厉的加班跟每个月300个工时的“本分”。
现在年轻人们住不了自己的房子,
没自己家庭,没自己的娃娃,
我们也信了资本家的话,好好加班,
也信了卖课的话,好好听课,
可是我们依然啥都没有,
身体还越来越差了。
这代表什么?
代表没有未来,
没有未来就是绝望。
简单来说,他们不理解我们,
是因为资本的强大,掐断了年轻人的发展空间,
资本又不可战胜,所以年轻人绝望。
可这种绝望,被资本家压迫的绝望,
我们父辈很难体会到了。
所以那个鸿沟,就先搁在那放着吧。
----------没卵用的分割线-----------
谢谢各位知友赏脸,
谢谢,真的谢谢你们!
我看有几位粉丝私信问我之前被禁的文章,
辛苦你们在微信上搜下我账号,跟我这知乎号一样,
就能看到很多除了这篇以外,
很多在X乎上被禁或没法通过的文章了。
因为怕被封,所以就不敢多说,
真的谢谢你们给脸,
谢谢!
朗读版:
60后那一代是“知行合一”的一代。
小时候在学校里学社会主义好,长大了就是社会主义。
小时候学雷锋,长大遇到困难真有路人帮忙。
小时候学贪污腐败是极大的犯罪,长大一看贪污犯真的出一个枪毙一个。
小时候学工人最光荣,长大了进厂真的能专心提升自己的技能。
有个法国记者叫做卡罗尔,他在1966年春天到中国参观,四个月内看了25家工厂,发现中国的工厂管理与苏联迥异。
“在苏联,根据‘一长负责制’的原则,千方百计突出领导者的身份,使之有别于芸芸众生。苏联的‘老板’坐在陈设豪华的办公室里,举手投足,衣着服饰也要显出与部下的不同的派头来。
在中国的工厂,很容易把厂长混同于一般工人,而把工人当成厂长。我们甚至发现,有时本厂自己的职工也会因为没有亲眼见过厂长而张冠李戴。
起码,职工们不必(实际中也没有)对厂长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唯一有点问题的是小时候天天说资本家有多坏,长大了却根本找不到资本家。
但这一点也在他们老了之后得到充分证明。
那时候生活条件差是真的,但那是生产力限制,国家还要集中力量先搞军重工业。
大家都差,共渡难关,没有压迫阶级的鞭子心理上也就没有什么压迫感。
80、90后是认知与现实割裂的一代。
小时候学的社会主义,长大了遍地马云爸爸。
小时候学雷锋,长大了彭宇案。
小时候学为人民服务,长大了为人民币服务。
小时候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来学科学技术的大多饿死了,剩下炒房的赚的盆满钵满。
这就是从小建立的、根深蒂固的“认知”,与现实的背道而驰。
年轻人小时候接受的教育让他们过于“幼稚”,在压迫阶级面前表现出极端的无力性。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反抗。
因为这些社会生存最重要的技巧,却从没有人教过,面对困难和压迫找不到解决办法,更没人帮你,当然会绝望。
就像一只羚羊,小时候教它锻炼身体,磨练奔跑速度,长大了让它躲避天敌会显得游刃有余。
但如果小时候教它大自然是和谐的,动物之间不该互相杀戮,你要学习数理化才能出人头地。那它长大了面对狮子的血盆大口怎么可能不绝望?
“从古以来,发明家在开始都是年轻的,学问比较少的,被人看不起的,被压迫的。为什么这些人能变成发明家?这是因为他们的方向对。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
——节选自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