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青食钙奶饼干」抽检被指过氧化值不合格,过氧化值超标会带来哪些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qcbo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专业相关,我目前的工作就是做关于食品氧化控制的研究。这题我能答。

1. 过氧化值是什么?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经验:买来的油放太久没用掉,就会出现「哈喇味」或者「酸败味」;买来的坚果、花生没有避光隔氧保存,过一段时间味道就会变得很难吃……这些食物储存过程中风味的变化,都是「脂肪氧化」导致的。对于这些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来说,氧化发生速度快慢,决定了食物到底能放多久。

对于饼干来说也是一样,一般的饼干为了达到酥脆的口感,往往会额外加入一些脂肪(通常是植物油或者黄油之类),而这些额外加入的脂肪往往比较容易发生氧化,一旦氧化,整个饼干的风味就会改变,保质期也就到了终点。

而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或简称 POV)是衡量食品氧化程度的指标

脂肪的氧化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反应,在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脂质氢过氧化物」的生成。这种物质是氧化反应的中间产物,过氧化值反映的就是这个中间产物的含量。如果它的含量升高了,就说明食物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氧化。

在《GB 710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饼干》中规定,饼干中过氧化值不允许超过 0.25 g/100g,而此次抽检不合格的「青食钙奶饼干」过氧化值达到了0.65g/100g,超过标准一倍多。这说明这个批次的饼干在保质期内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氧化现象。


2. 氧化的食物还能吃吗?

发生轻微氧化的食物,可能风味会改变,变得不好吃,但「食品安全」通常影响不大,

其实,有很多食物本身的味道就来自「氧化」。比如说中式腊肠的风味就很大程度上来自脂肪氧化;豆浆特有的风味(有些人会把它叫做「豆腥味」)也来自于酶促氧化反应。

但是,如果食物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氧化,食物里可能会存在较多的次级氧化产物(比如小分子醛、酮类;有机酸类;酯类等)。这些次级氧化产物中很多都有毒性,这时就可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了。严重氧化酸败的食物吃多了是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

话又说回来,很少有人会去吃这样的食物,因为它们闻起来已经完全变味了。

那这次过氧化值超标的饼干,吃了会出问题吗?

不好说。我个人觉得 0.65g/100g 的过氧化值,应该还不至于出现食品安全上的风险。但如果你买到了这个批次的饼干,鉴于它已经不符合国家标准,我会建议你不要吃。


3. 食品企业应该如何控制氧化?

氧化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何单一的控制手段都只能解决部分问题,结合在一起用就能事半功倍。但一切的控制手段都只能「推迟氧化过程,延长保质期」,使食物「彻底不氧化」是不可能做到的。

配方设计时,要注意避免使用非常容易氧化的原料,比如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的食用油。(当然这种食用油比较健康,如果产品要主打健康,那只能从别的方面想办法了,「健康」和「稳定」这两者有时很难兼得。)

可以考虑在配方中加入抗氧化剂去延缓氧化过程。目前抗氧化剂的选择是很丰富的,各个品类的食品都能找到对应的效果比较好的抗氧化剂。

工厂生产时,食品原料的验收就很重要,特别是脂肪含量高的原料,比如食用油脂等。尽量选择新鲜的原料,如果原料已经氧化,后面再怎么控制都作用有限了。加工过程中尽量做到隔氧加工,同时避免引入变价金属离子、光敏物质等容易催化氧化的东西。

包装中,如果有可能,可以考虑真空或者充氮包装,或者在包装中加一个脱氧包,使包装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同时避免使用透明包装,尽量使用透光率低,隔氧率高的包装材料。


4. 过氧化值真的靠谱吗?

在最后说说我对「过氧化值」这个指标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过氧化值」作为衡量食物氧化程度的指标,虽然通常是好用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衡量的是脂质氢过氧化物的含量,而随着氧化过程的推进,脂质氢过氧化物会进一步参与反应,最后生成次级氧化产物。此时过氧化值就会下降。

如图所示是随着食品储藏时间延长,各种不同氧化产物的含量变化。可以看到,脂质氢过氧化物的浓度是有峰值的,过了这个峰值后,它的含量就会下降。

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一些,某些特殊品类的食品的过氧化值在储存过程中是不稳定的,一直在上下波动,而且还看不出太大的趋势。所以,我经常遇到关于「为什么我的产品闻起来味道已经不对了,但过氧化值没有升高」的咨询,也遇到过「过氧化值升高了,但食品味道还很新鲜」的情况。

正因为过氧化值存在这些不稳定的问题,食品科学家们也开发出了别的指标来检测食品的氧化程度,比如 P-茴香胺值,全氧化值,TBA 值,羰基值,次级氧化标志物(如正己醛)含量,或者直接测量氧化诱导期长短等。这些指标可以弥补单测「过氧化值」波动和不准的问题。

但过氧化值目前还是法规中最常用的氧化限量指标。这可能是因为测量起来相对方便,有全自动滴定设备。其他指标测起来可能相对麻烦一些。不过我相信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法规应该也会逐渐改变,使用一些更靠谱的限量指标综合判定一个食品的氧化程度。




  

相关话题

  你们是怎么对待孩子一去商场就要买玩具的行为? 
  麻辣烫是否真的不卫生? 
  如何看待因疑似含致癌物,无印良品全球召回瓶装水? 
  小孩不喜欢洗澡洗头以至于哭闹不止怎么办? 
  记者卧底曝光卫生问题后「奈雪的茶」致歉:两家涉事门店停业整改,奶茶店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发? 
  南极发现100年前的水果蛋糕,现在真的还能吃吗? 
  如何看待商家用消毒剂漂白山药,并称「我们自己不吃这种水洗山药,吃原色的」? 
  4 岁左手无指男童娴熟包饺子,妈妈编善意谎言鼓励,如何让没有拿到「好牌」的孩子,更好地面对人生? 
  各种食品的保质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有标准吗?并且确实在保质期内不会变质吗? 
  巧克力发霉是这样子吗? 

前一个讨论
土卫六上有生命体存在吗?距离太远那么遥远能产生适宜的温度吗?
下一个讨论
哪位化学大佬帮忙解读一下?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