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都说“秦皇汉武,唐宗明祖”,朱元璋真的可以和这三位相提并论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o-dao-bu-liao-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这种说法,我听都没听过。

其次,朱元璋在古代皇帝里实力确实强的一批,妥妥第一梯队。

最后,挫宋矬宋,虽然宋朝确实挺矬。但是赵大不在这一行列,甚至说,宋太祖赵匡胤可能也是第一梯队。宋朝终其一朝都没能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把家底输光了。但这一点儿也怪不到宋太祖头上,毕竟这又不是小说,不能真来个七星续命灯。

说起来,赵匡胤也可以是第一梯队的。


user avatar   15927102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浏览了下这个问题下的部分回答,发现很多人对元末明初直至明中叶中国的南北族群对立隔阂问题及云南等边疆地区强大的分裂离心力缺乏最基本的认识。

所以,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国家和地域层面上统一了中国,然而这个功劳和秦汉唐等王朝相比,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蒙元、满清等异族王朝也完成得很好;

而完全忽视了朱元璋另外一个非常大的功劳,即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重新从族群和人心上统一了中国(华夏、汉人)。

有人应该知道西班牙的“再征服运动”吧?我想朱元璋的这一功劳或许可以被称为:

汉人的再统一(再形成、再聚合)运动。

14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正处于元末明初,当时有两个非常可怕的现状或者说趋势:

一是南北汉族大分裂;二是北方、西南等边疆地区去华夏化。

不要觉得今天中国这副样子(汉族占百分之九十且基本分布、占据所谓的汉地十八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妨自己去设想一下,如果今天的中国存在两个总体人口、分布面积都相差不大的民族会怎么样?

实际上从南宋开始,南、北汉人就开始渐渐分裂,经过南宋与金、蒙古的长期对峙,隔阂越来越大,蒙元灭宋统一后,不仅没有尽力去消除这种隔阂与对立,反而有意无意地在官方的各种政策上固化这种分裂。即原为一体的汉人大族群,渐渐分裂形成南、北两个族群,即所谓的“汉人”与“南人”。

我看了不少元末明初士人的史料笔记,比如《南村辍耕录》、《至正直记》、《草木子》等等,里面就有不少“汉人”、“南人”这样的字眼,其风俗、文化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差异,更关键的是,元朝官府对待他们的政策和法律也不一样。

比如:

盖讥色目、北人来江南者,贫可富,无可有,而犹毁辱骂南方不绝,自以为右族身贵,视南方如奴隶。然南人亦视北人加轻一等,所以往往有此诮。

时至正癸未岁,忽言天下不久当筑城,筑城后自此多事,南人多得大官......

天兵平杭日,诗曰:“西塞山边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国朝妇人礼服,达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

天下治平之时,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汉人、南人万中无一二,其得为者不过州县卑秩,盖亦仅有而绝无者也。后有纳粟、获功二途,富者往往以此求进。令之初行,尚犹与之,及后求之者众,亦绝不与南人。在都求仕者,北人目为“腊鸡”,至以相訾诟。盖腊鸡为南方馈北人之物也,故云。

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会怎么样呢?

结合我们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大家应该都知道,要生造和分裂一个民族都并不算太难的事情。

朱元璋为了统一南、北汉人的人心,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和对立,算是花了大力气的,比如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看似冤案,实则反映了南、北方汉人之间激烈的冲突和隔阂,朱元璋为此不惜做出了近乎不可理喻的决策——该科全录北方人。

实际上到了明中叶的成化年间,依然存在着南北之争,比如成化一朝南北官僚集团曾围绕着吏部尚书这一重要职位进行过激烈的争夺。

不过这时候的南、北之争已经较元末明初弱了很多,更接近于地域矛盾,而非族群冲突,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这时候基本上不再把“汉人”与“南人”作为对立的两个词汇拿出来了。

说到南北地域问题的时候会说“南人”、“北人”、“南方人”、“北方人”;说到与周边其他民族的时候就是“汉人”、“中国人”。

再简单说一下对边疆地区(比如云南)的收复和治理。

不要看云南省现在是中国无可争议的省级行政区,属于所谓的“汉地十八省”,就小看了元末明初云南的“难啃”程度。

其实明朝对云南的收复、治理,归于中央直辖下的再华夏化,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其难点主要也并不在于扫清蒙元残余势力,而在于其本土分裂势力。

从洪武十四年九月派遣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大军征云南,洪武十五年二月即平定了云南,并置云南布政司。

但其后云南本地势力不断反叛,动辄数万、数十万人起兵攻打各城池卫所,朱元璋为此花了大功夫来处理云南问题,堪称绞尽脑汁。

仅看《太祖实录》,会发现朱元璋从洪武十四年九月开始,不厌其烦地给沐英等人写信、下诏谕,往往是前信走了才一两天,下一封信又来了,不断地与傅友德、沐英等人商讨平夷、治夷的策略,让沐英及时把前线的情况报告给他知道,朱元璋依据各方奏报经过分析,给出了很多建议,让沐英等人参考施行。

朱元璋不像蒋介石那样“微操”控制边将,他明确地说了他只是提建议、出主意,云南前线太远,当地情况瞬息万变,他无法中制,具体如何处置,请各位将军们决定。


关于朱元璋的功劳,我这里只简单说了两个,而且也都没怎么列举史料,只凭我之前看过的部分文献的印象来回答。最近真没太多时间写知乎,有时间再就这个问题整理一下答案。

最后再就本提问说一下,朱元璋能否与秦皇、汉武、唐宗三位皇帝相提并论我不好说,见仁见智。但我认为朱元璋无疑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伟大的皇帝,为今天中国的稳定、民族的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功是功,过是过,过错和失误需要批评,功劳和贡献也值得颂扬。还请不要陷入非黑即白的粉圈思维,刻意抹杀朱元璋的贡献。


个人公众号:【明天明史明实录】

翻译、解读《明实录》,长期连载更新!

以及研究以明朝历史为主的各类文史问题,分享个人所收藏的各种电子资源。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user avatar   feng-huang-yu-fei-96-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不能并列见仁见智吧,我觉得八八能力在皇帝里前三没问题。

管理员盖章“自古用军无出李世民之右,其次则朱元璋耳!”

八八自己比较推崇李世民,“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唐高祖由太宗而得天下,遂寝其祀”,大佬和大佬惺惺相惜。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抛开那位争议很大且不是皇帝的领导人外。

我国历代皇帝的贡献。

秦皇是独一档。

明太祖是次独一档。

剩下的是各路名君。

始皇之所以为独一档,因为没有始皇就没有统一的中国。(或许没有秦始皇也会有汉始皇唐始皇。但这项历史任务由其完成)

没有明太祖,中国就如印度一般。


user avatar   shaung-zi-shi-zi-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

第一,是当前注重民族团结、大一统的价值观,和尽量去民族化的舆论主流;

第二,是现实对历史的反映射,导致历史宏观层面上的“兔死狗烹”、“养寇自重”;


朱元璋的确比较吃亏,也是这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他做的“再造华夏”的功绩在当前官方语境下是被严重低估的。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由于他收复的华北、东北、河西、云贵等地,在当前形势下没有分裂危机的,结果反而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忽略了13世纪中页的恶劣形势,导致很难出现“感谢大明收复了几百年的华北/河西/云贵”这种舆论。——最多也就是类似云南木府为了旅游资源宣传一下“洪武赐我木家姓,大明赠我汉衣冠”的水平。

正是因为干的太好,所以后人反而用不着去感谢了,这就叫“历史层面上的兔死狗烹”。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情况有点不同。

对于汉武帝、唐太宗“重振华夏,扬汉灭胡”的功勋,舆论其实是基本不提的。提的是什么呢?是秦始皇确立了大一统的制度,汉武帝确立了中国核心区的大一统,唐太宗统治了多民族族群,这一加一减,在当前注重大一统的舆论下,总体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更重要的是,汉武帝、唐太宗对于西域和蒙古高原的征服,在当前大一统的迫切需求下、西域问题严重、外蒙独立、内蒙分裂势力虽然不强但始终存在的大环境下,是被切切实实的拔高的。


清朝也是一样,他之所以得以从阶级民族双重压迫的语境下翻身,就是因为他曾统治过当今中国的全部民族。

清朝的确有大一统的贡献,但如果没有现实中的民族问题,清朝这大一统的功劳,在今天的舆论评价体系中,必然大大降低。

举个例子——尽管网上也有“东北是清朝的嫁妆”这种声音来感谢清朝对东北的功劳,但无论是强度和频率,都远远不及对“感谢清朝收复了西域”的声音来的庞大。

何也?当前东北汉族比例95%,基本无分裂危机。至于西域是个什么情况,就不用说了吧。

然而讽刺的是,恰恰是因为清朝实施了种族隔离政策,不仅没有融合各民族,反而尽力制造矛盾,给中国的民族关系埋了巨大的雷,结果今天的官方舆论还不得不拉出清朝的牌面来撑架子

反过来想,如果今天中国的民族关系和睦,西域雪原如云贵一般太平,那清朝的贡献又有几个人还记得?早就和明朝一个下场了。

正是因为干的不好,所以后人反而需要时时刻刻拉出来感谢怀念一番,这就叫“历史层面上的养寇自重”。

可以想象,如果未来民族关系得到极大改善,那么关于边疆和民族的禁区渐渐解禁,清朝自然也就该回到他在八十年代之前的应有位置;如果反过来,关系反而恶化甚至发生不可言之事,那清朝自然也没有必要做这个“牌坊”,其地位直接回到了抗战时期的“鞑虏”。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当前阶段,无疑是清朝历史地位最高的时候。换而言之,想要清朝历史地位高,就得让西域等地的问题“斗而不破”。所以从最恶意的角度来说,一部分清史学家完全有理由与民族“两面人”联手,反对马戎教授等人的2nd Edition 民族政策。


user avatar   he-ru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说如果辽金元后边直接接带清,这波是不是王炸了,天胡的牌啊,这不得团结上天了直接


user avatar   ni-kan-yun-shi-j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千古一帝”何意啊,影响力从古至今当是。

①秦始皇:“大一统”思想博古通今深入炎黄子孙千千万、中央集权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郡县制的高效驱动器沿用至今、如今China=秦是何渊源。

②汉武帝:让“汉”成为一个永远的民族,时到今日人道称“男子汉大丈夫”“是条汉子”多了去,打匈奴打出的是民族自信,华夏脊梁。确实汉武帝打空了国库,人口减半,但是比起南宋国库充盈人口富庶却割地赔款偏安一隅,倒宁愿汉武那般打空国库,我中华儿郎也不做这种窝囊废!钱可以没,人可以死,但是民族脊梁断了可再也扶不起。

③唐太宗:唐长安可是当时世界第一城,有多富。对今天的影响就是如今漂泊在外的可不是叫“唐人”“唐人街”“唐人区”嘛。

④明太祖:其一,农民出生当皇帝,可真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标杆。比赵匡胤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得国不正好太多了。直到今天的意义,老百姓也是更加喜欢“猛将必发于卒伍”这种从基层做起的父母官。其二,“驱逐鞑虏,回复中华”,从古至今使命不改的领土完整神圣不容分割!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得以破此残局,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丢了100多年的燕云十六洲终于回来了!


⑤赵匡胤?古今影响力不及,封建王朝优秀的守成之君,非千古一帝,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意义不及前四。宋朝富得是谁?从税赋来说肯定不是平民百姓。不过是文人骚客天堂,百姓丁家遭殃。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彻和李世民不评价,和朱元璋孰优孰劣见仁见智。top4的话,朱元璋可以位列其中。事实上若论对华夏的功绩,明太祖远胜于秦始皇。


嬴政最大的功绩莫过于大一统,而朱元璋的功绩是再造华夏。缔造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和恢复汉衣冠汉文化汉政权汉制度,我更钦佩后者。


再细看过程,秦始皇是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崛起的根基,秦惠文王吞并巴蜀,捶死了最大的竞争者楚国,秦昭襄王多年纵横捭阖,留给秦始皇的是一个占据了大半个中国的大秦帝国,一超多强格局在秦始皇登基前就已经形成,嬴政只是顺势而为。而明太祖开局一个碗,可谓逆袭神话。富一代和富n代相比,难易程度有天壤之别。明太祖天授智勇,总揽英雄,以乞丐之低的起点,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奋斗全靠自己,能力更全面。


再深论影响。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的功绩,根据考古新材料,近些年史学界已经逐渐拨乱反正。嬴政只是规定了小篆作为官方使用的文字,小篆源出周的大篆,变化较少,是一种非常落后难写的文字。而当时文化上较为先进的六国流行隶书,隶书明显更方便书写辨认,出土的秦国人自己的家书都使用隶书而不是小篆。隶书在秦汉之际正是飞速发展时期,根本谈不上定型,更遑论统一。经历了汉朝四百年长治久安,才作为汉隶成为现代汉字的母本和源头。另外,七国文字本来就非常相似,同出于周,相互之间可认可读。嬴政要求官方统一使用落后的小篆作为书写文字的命令,对文字发展影响实为有限。而车同轨,更可能的是,只是统一了官方的车辆规格而已。


明太祖朱元璋为反抗元末暴政加入红巾起义,“黄河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并非为荣华富贵,可谓得国最正。鄱阳湖水战消灭陈友谅,之后统一了南方。而后以南伐北,驱逐元庭,收回了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一雪南宋之耻,是我华夏民族大大的民族英雄。而后铁腕惩贪,为百姓立心,为生民立命。故国有明三百载,华夏复衣冠,万户享太平。明太祖朱元璋远胜秦始皇嬴政矣!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引战的吧,是引战的吧,那就……战一波。

声明:这只是基于历史的恶搞创作


重八:我,朱元璋,今天挑战……

李世民、刘彻、嬴政上线

重八(自信):你们是一个个来,还是一起上?

野猪(疑问):不是,这怎么回事?

始皇(白眼):不知道,一般不都是穿越副本吗?

李二(叉腰):研究了下,是有人质疑重八老弟的能力,说他不能和你、你、我 相提并论,他不服气了。

野猪(无奈):哦,不用理会键盘侠吧,他们懂怎么当皇帝?

始皇(笑):相提并论怎么说?朕是古往今来唯一一个始皇帝,从开创性上来说,朕无法超越。

野猪(笑):政锅,审题,说能力。

李二(思考):所以是指哪方面的能力?治国?打仗?还是写诗画画唱歌跳舞泡妹子?

野猪(星星眼):还是泡汉子……

李二(老人地铁手机):啧……

重八:按时间顺序,先战始皇帝!

李世民、刘彻 对望,下线


重八:开局一个碗!

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重八:我亲自打天下,代表战役,平江、龙湾、鄱阳湖。

始皇:……

重八:政锅怎么不说话?绕柱也算战绩。

始皇:下一题。

重八:我创建的大明,国祚276年。

始皇:大秦万年,谢谢。

重八:政锅醒醒,你秦二世而亡,享国十四年。

始皇:下一题。

重八:我的洪武之治,在历代治世中也能排进前五。

始皇OS:李世民你出来,TMD烦死了!

重八(偷笑):朕,勤政为民。

始皇(抢答):有朕一天看120斤竹简辛苦吗?

重八(思索):120斤竹简也没几个字吧……这么说吧,朕每天工作时间大概18小时,无双休,比996还辛苦,一天处理几百件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始皇:朕到处巡视,登山刻石,跑遍全国。

重八:公费旅游?

始皇:下一题。你有制度创新和建设吗?

重八:朕,把丞相废了。

始皇:这什么迷幻操作?

重八:成就了史上最大力度的集权。

始皇:Stop!让朕一口气说完——皇帝制度是朕发明的这个没疑问吧,没有,继续,朕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大一统,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把郡县制推行全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对外征百越退匈奴,奠定华夏2000年各种基本格局。

重八(递水):政锅,别激动,慢慢说。

始皇(喝水)

重八(娓娓道来):我推翻蒙元政权,结束自宋以来长期分裂动荡的局面,驱逐鞑虏,再造中华。政锅啊,平心而论,天下分分合合,我华夏弱势时,纵然有制度优势,也无法统一。

始皇(沉思)

重八(煽情):我本一介布衣,父母死于疫病,若不是恰逢乱世,也许我永远只是一个平凡人,但政锅你不同,你背负着祖先的基业和使命。

始皇(皱眉):朕幼时在赵国,也只是一个质子,爹不疼妈不爱,也很惨啊……

[画外音,野猪:他们在干嘛,怎么两眼泪汪汪的?]

重八:Stop!我没有卖惨的意思,而是客观上说,我们人生轨迹的不同。

始皇(认真):如果仅仅比较能力,你确实不比朕差……

始皇(拿出手机,拨通电话):刘野猪你可以过来了

[场外,野猪:我本来就说重八老弟可以的,没有问题,不用比了。(把手机扔给李二)]

[场外,李二:看什么看,要和我比是吧?]

重八(打断):不是不是……那个……

始皇(摊手):他又挂我电话。

李二(进场):赶紧的速战速决。

嬴政 下线


李二(果断):起点最低你赢了,活得比我长你也赢了,至于其他的,你觉得呢?

重八(沉思):太宗,你是我偶像啊……

李二(愣住):???

重八(激动):我给你写过几首诗。

李二(无语)

重八(念诗):“景物秋作,草木黄落。苍鹰翮轻,大键时攫。天子出猎,狐狼失魄。内乱以平,诸夷就縛。文武雄才,民歌且乐。天日之表,诚如山岳。” (注:《唐太宗出猎图》,朱元璋作,出自《明太祖御制文集卷十六》)

李二(擦汗):这文采你让我说什么好……

重八(星星眼):还有一首。

李二(阻止):谢谢谢谢,别念了。我们还是进入正题吧。

重八(凝视):太宗,我……

李二:你咋了?盯着我看什么?不会吧你……难道?你和刘野猪一样喜欢泡汉子?

重八(摇头):不是,我只是觉得,你比我想象的更帅一点……

李二(若有所思):对了,我那张证件照,是你让人画的是吧?(注:广为流传的唐太宗画像是明代洪武年间画作)

重八(郑重):没错!

李二:这么说来,重八老弟真的是我粉丝?

重八:没错!

李二:那还比啥啊,我请你吃饭,走走走。

[场外,野猪:李世民这个死骗子……说好了和我打游戏的!!!]


user avatar   yi-zhi-jie-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配,以老朱的能力和政绩相对比,非常的伟大,跟唐太宗汉武帝有的一比,通常排名是:秦始皇,唐太宗,汉武帝,明太祖。




     

相关话题

  汉武帝任人唯亲先用卫青霍去病,再用李广利,如此说来汉武帝的用人方式所导致的武帝时期的辉煌是否运气所致? 
  明太祖朱元璋,真如书本上所言的那般不堪吗? 
  汉武帝为什么会听小人言而逼死自己的儿子刘据? 
  李世民的出现是不是中国的幸运? 
  朱元璋遇上北方的曹操加上蜀地的刘备,谁能统一天下? 
  为什么人教版历史教科书采用民间流传的朱元璋画像? 
  李世民真的那么想当皇帝吗? 
  汉武帝为什么要在李广利出征的时候收监他的妻子呢? 
  汉武帝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谁更厉害? 

前一个讨论
斗罗大陆和斗破苍穹哪个人气高?
下一个讨论
假如南极大陆的永久冻土被彻底打通,释放出远古病毒,那么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