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因为“谁多刷了一个碗,谁少刷了一个碗”而互相责备的家庭,就需要一个洗碗机了。
因为孩子们深深被贾玲他妈给感动了,孩子拉裤兜还夸奖聪明,孩子要吃烤串就亲手捕小龙虾,孩子裤子破了就不断学习缝花样,孩子哪怕通知书造假了也能宽容安慰,相信孩子一定成功。考上省艺校就发自内心为孩子高兴,省吃俭用车都不舍得坐就为了给孩子攒学费,舍弃大好改变命运的机会,就为了继续当母女,还坚持要当妈,生命最后的梦境也不忘宽慰自责的女儿。
然后立志,我也要像李焕英一样,用全部的爱包裹着我的孩子。
然后再一看自己的妈,就知道叫孩子刷碗,专职霸道充满控制欲,顶两句都要被喷。本来带亲妈去看李焕英,想让她好好学习一下什么叫好妈。结果不哭就算了还喷电影假。
感叹命苦,咋没摊上人家妈。如果穿越回去,就是魂飞魄散也要撮合我爹死追李焕英。
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能遇上那样的妈
妈妈:你看看人家孩子多疼她妈!再看看你!
孩子:你看看人家妈妈多疼孩子!再看看你!
有样学样。
这个电影是【别人家妈妈】的范本。
普通家长只有自惭形秽的份。
所以从奖惩体系,家长这么想,角色换位一下,属于看到别人家孩子考一百分有奖励,自己个刚及格的也想要。
当然如果自己孩子干这事,冷嘲热讽早就上来了。
只是孩子还没独立,敢怒不敢言必须苟着不能说悖逆的话罢了。
孩子心里想的,大概就是:呵,你也配。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你觉得孩子应该有的想法:
妈妈的爱真是太伟大了,我一定要孝顺妈妈,呜呜呜呜呜呜(哭的稀里哗啦)
孩子的真实想法:
我怎么就没有李焕英这么好的妈妈啊,呜呜呜呜呜呜呜(哭的稀里哗啦)
题主看李焕英,
不觉得「我应该像李焕英一样对孩子无限宽容」
只觉得「我的孩子应该像贾晓玲一样孝顺妈妈」
自己不反思,只希望孩子反思。
有其母必有其子,孩子也一定是自己不反思,只想让妈妈反思。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自己不是李焕英,又怎能教出贾晓玲?
当然,有些人移情能力特别强,虽然是被剧中人感动,却能将这种感情延伸到现实中。
我二刷《流浪地球》时,前排有一小孩。
在刘培强炸木星,刘启仰头看爸爸的时候,他从椅子上跳下来,窜到大荧幕前面,撕心裂肺的大喊“爸爸!爸爸!”
最后的结局是这倒霉孩子被他亲爹揪起来拖回座位上,一边被拖行,一边大声哀嚎“爸爸!爸爸!”
如果题主想要孩子看完李焕英,就把自己的妈妈当李焕英孝顺。
那你也得接受他看完《流浪地球》就觉得他亲爹炸了,看完《小时代》就觉得自己应该是富二代。
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嘛!(狗头)
2.26更新
我妈今天去看《你好李焕英》,回来以后主要有两大感慨:
1、贾晓玲可真熊啊,还好你没这么熊
2、李焕英心也忒大了
我妈认为,这部片主要是让家长看完以后反思,要学习李焕英的宽容、佛系,别把孩子逼的太紧。
但我妈同时也认为,李焕英太过于佛系,对孩子没有一丁点要求,这肯定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父母。我也同意她的观点。
她还感慨,除了极少数特别顽劣的,大多数孩子无论优秀与否,都希望让妈妈骄傲。有些孩子天分不佳,就是长得难看/学习不好/事业不成功,孩子心里也很难过,父母不应该过于苛责。
真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开明的家长看李焕英后的正常心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李焕英显然是“贤”,穿越前的贾晓玲是“不贤”。
为人父母,看到李焕英这样的神级好母亲,自然觉得自己有不足,想要向她学习。
作为孩子,看到史诗级熊孩子贾晓玲,内自省一番——哎呀妈呀,我成绩比她好,长得比她瘦,还没那么熊,我可真是个好孩子啊!
穿越前的贾晓玲几乎没有优点,抱有题主这样心态的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学习穿越后的贾晓玲。
可孩子真的能学习穿越后的贾晓玲吗?
穿越后的贾晓玲绝不是普通孩子的心态,而是作为早早丧母的成年人,对亡母怀念、愧疚、渴望补偿的心态。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对父母满腔愧疚,一心想要补偿父母,从而作出类似贾晓玲穿越后的“孝顺举动”,那当务之急一定是送他去看心理医生。
就算是四郎,在纯元活着的时候也没有那么情深似海啊!至亲之死带来的改变和顿悟,怎么可能通过观影简单复刻?
1、纯粹被剧情感动,与现实无关
2、想到了自己去世的母亲,心如刀绞
3、看到电影中的妈妈这么好,再想想自己的妈妈如此【不可描述】,悲从中来
第一种人不代入现实,不会因为看了一部电影就改变自己。
被父母带去观影的孩子,也不会是第二种。
第三种孩子就很可怜了,如果他们注定不能拥有一对开明宽容的父母,或许没有见过好母亲是什么样也是一种幸福。
就像变形记,我们都认为让一个穷孩子体验完富二代的生活,再回到穷山沟里是残忍行为。
更残忍的是,这穷孩子回家后还要听父母抱怨,你这孩子都见识过富人家的生活了,怎么就不能像那个小富二代一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呢?
物质财富会传承,精神财富也会。
自己不是李焕英,又怎能教出贾晓玲?
这片儿理应给人的启示:
父母要有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而不是一昧去鸡娃,试图从孩子身上完成自我实现的缺失。父母对孩子的合理期待,以及养育的理想标准,本就是健康幸福快乐。而大多数人的生活之美,也注定无法来自于什么伟大成就,而只能是点滴的幸福。幸福短暂易逝,更要倍加珍惜。莫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莫活在让别人期待落空的内疚中,而错过了生活的点滴之美。
这片儿被二货父母错误理解后的心思:
“你看看,我们做父母的为你们付出有多么的多,是多么地不容易。你怎么还这么不孝顺,还不干家务,还顶嘴不听话,还不找对象,还不生孩子,还不从个正经稳定的工作......你对得起我么?!你懂个什么?!我这样还不是为了你好!”
你带孩子看电影,是希望孩子能明白父母的不容易,好让她们向贾晓玲学习,知道感恩,激发学习动力。
孩子带你看电影,是希望你能向李焕英学习,知道宽容,发自内心的为孩子好,而不是虚荣心作祟。
你被感动,是看到了孩子对父母的理解。
孩子被感动,是看到了伟大的母爱。
现实中你又没像李焕英那样,而且因为李焕英的对比,你变得更不堪了,孩子当然会和以前一样。
你希望孩子改变,自己得先改变。
孩子没指望一部电影改变你,你却希望一部电影让孩子脱胎换骨,骨子里还是自私。
哈哈,你这问题纯粹找抽。知乎上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很多是高中生。他们只不过希望有个李焕英那样理想的好妈。
父母的视角是“别人家的孩子”。(你看人家贾玲对妈多好?)
崽子们的视角是“别人家的父母”。(你看人家李焕英对孩子多好?)
你既然已为人父母,记住几点:
你不求我,我不求你,天下太平。
或者你找别人家的孩子,小崽子们找别人家的父母。
中国特别适合传说中的18岁后独立。学费生活费打借条。小屁崽子们全是惯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你别指望这帮崽子养老。
别人家的孩子VS别人家的妈妈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