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秦昊称「连周迅这个级别的演员都碰不到好的剧本」,是中国的编剧太弱了吗? 第2页

     

user avatar   jiang-xiao-mao-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时候,我在现场看剧本的时候,私下里会跟其他人一起暗自吐槽,说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能当编剧。剧本写的尬,导演导的尬,演员演的尬,我拍起来也尬,观众看起来更尬。

这还是跟行业多多少少有点关系,有的戏,上的急。资金,演员,人员,器材什么都筹备好了,就差个剧本。一部30集的戏,开机的时候只有五集完整剧本以及一个剧情大纲。往后是边拍边写,有时候拍的快了,剧本上的拍完了,剧组在现场等候,等着编剧现场写剧本,等写好了又拍。这能拍出个啥好玩意出来? 拍着拍着就可能就发现可能跟后续剧情有点逻辑冲突,重头改吧,太麻烦,那就改后面的剧情,强行让他合理,改过之后又发现和其他剧情有冲突。这又得想法改的合理,就这么堵口子,补窟窿。编剧导演自己都绕晕了,于是乎等拍完发现拍的漏洞百出,一部戏都在挖坑填坑,和大纲里的剧情简直是两个故事了。

还有的编剧严重缺乏常识,总搞出些低级错误。例如一战的豪杰坦克德国谢尔曼,每分射速350,穿甲燃烧爆破瞬间完成什么的。 就算你不是军迷,你去但凡百度一下也至于把台词写的这么离谱。

还有什么大清皇帝给祖宗牌位敬洋兵军礼,弓箭手一天连射两万支箭,八路军战士每人携带150公斤炸药长途奔袭。这种错误但凡有点常识都不会烦。

总体来说,中国编剧素质良莠不齐,也没个行业标准,所以编剧水平两级分化很严重,也不好取平均值,因为烂的特别烂,好的又特别好。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就是《潜伏》,喜欢它的原因不光是孙漂亮和姚大嘴的演技,而是它优秀的剧情。《潜伏》的原著我看过,就是一篇一万多字的短篇。 然而编剧把这一万多字改编成了一部40多万字的剧本。这就等于是重新写了一部戏。并且剧情环环相扣,内容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我都好几刷了。这是真的用心写了,如果要评一个中国最优秀的剧本排行榜,潜伏肯定是其中之一。

至于周迅嘛,这种演员已经不是只要给钱,啥破本子都接的腕了,她有实力有自信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剧本。商业片嘛,哪个不是迎合观众口味?对观众口味的不一定就对演员的口味。换我我也要挑一下。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半个外行,就说自己接触过的两个现象吧。

演员是编剧最差的金主……

他们想要一个以他们为中心,完全衬托他们的剧本,更喜欢命题作文……

但实际上,命题作文,永远是质量最差。

并不是演员不找剧本,而是他们基本上不吃现成剧本,一个演员找剧本, 不图让自己更成功,几乎不可能,但哪里有那么合适的?所以他们更希望某编剧专门为他们写一个,但大多数编剧都写不出来这种命题作文,或者写出来质量没有自行创作的好……

这就造成了,演员觉得自己找不到好剧本,编剧也憋屈,自己写好的人家不要,觉得角色不合适自己,非要现写,但现写的命题作文质量肯定差,人家又不要……

第二个就是……

传说中xx编剧一个剧本震惊圈内大佬,这种事我不知道有没有,但一般没参考价值。大多数都是一个剧本发出去,过几天被打回来,说不合适,然后没几个月发现人家公司立项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剧……

所以大多数编剧,也不敢撒手自己的孩子……

被编剧当成命根子的好剧本,除非是掏钱要买了,不然……一般看不到。

好演员希望看到一个好剧本,没看到剧本,就让老娘掏钱,想的美!看一个剧本掏一笔,多少家底也不够造啊!好剧本的主人希望你丫先掏钱,不然我怎么知道这剧本落你眼睛里,还是不是我的?


user avatar   blackwarrior-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年头水果涨价的厉害,但是应季水果,几块钱一斤一般人也都是买得起,可到了日本,水果价格一下子就上去了,俨然成了奢侈品。


其实我们理解的水果产品和日本的水果产品不是一码事,我们四五块钱一斤的西瓜夏天有的是,但是日本买水果就要掂量掂量,日本的水果对甜度,汁水,口感,成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日本能够上市的水果大多经过了日本很严苛的审核。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有各种各样奇葩的水果嫁接,冰糖橙也是从日本引进的,因为日本的水果本来就是走的高端路线,赚的钱再重新研发产量很低,但是质量很高的水果。

而我国正好是相反的路线,我国也有高端路线的水果,但大多数是进口的,我们的水果主要还是走量。谁还没吃过几个不甜的西瓜?谁还没吃桃子遇到过虫子?谁还没吃苹果遇到几块撞瘪了,氧化的坑?谁还没遇到不酸不甜的橘子?

虽然水果质量经常忽高忽低,但我们国民基本是可以买得起本地水果的。

扯一大圈水果,就是想说明我国的影视现状其实和中国的水果产业是类似的。

在中国没有明确分级制度的情况下,中国影视行业的编剧一定是优先考虑大众化的市场,中国并没有一个精细划分的市场,所以编剧的首要任务一定是把握大多数观众的喜好,这样才能博得收视率,这样才会有利润,也这样才有编剧生存的空间。

这样的市场和规则就决定了中国绝大数的观众素质什么样,喜欢看什么,编剧就会写什么。

假如中国有十三亿人,固定看电视的有6亿人,那么编剧肯定是要考虑这六亿人的喜好,至于其他7亿人,你再骂电视或者电影垃圾也没用,因为你从来不看,不贡献收视率,不贡献电影票,人家影视公司和电视台怎么可能考虑你?


而这6亿看电视的观众里,假如有5亿是女性观众,1亿是男性观众,那必然编剧要优先讨好女性观众,后宫剧少播,大女主戏多播。

假如6亿观众里有4亿城乡结合的观众,2亿一二线城市观众,那电视台一定会多播乡土剧。

所以当你看到满屏的家长里短,那纯是因为收视群体跟你不是一路人。我经常会下小馆子吃饭,没有正统组织结构的饭店无非都是乡下跟着亲戚到城里来打工的妹子,或者老板娘自己看店。

这个时候经常会看到老板娘或者打工妹看着我从来没听过也不知道她们哪找来的乡土剧在看。甚至以前有些馆子,厅里会放一个大电视,没事的时候餐厅员工都在看,那些放的节目都大同小异。

所以讨论到编剧,你必须要承认你自己到底是不是看电视或者看看电影的绝大多数人里面的一份子,如果你不是,人家编剧凭啥写你爱看的东西?


那么再接下来,在没有分级市场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收视群体欣赏不了曲高和寡的东西的时候,编剧怎么才能拍一个你佩服的东西出来?

他拍出来也不赚钱啊!没有人看,根本连上映都上映不了,院线根本不会排他的片,直接就砸手里了,这样的导演和编剧以后还有人敢找?

这就和在中国卖高端水果一样,一颗柚子500块,味道也就比十几块钱的柚子甜上那么一丝丝,口感好那么一丢丢,你肯去买么?!9亿人月工资才1000块的国家会有几个人去买?!

这就是无奈的现实啊,尤其在一个极其庞大的市场,很容易创造出竞争力非常强的狼性企业,这类企业通过迅速扩大占有率的方式来垄断市场,然后吃掉销售渠道后,可以杀死所有多样性的利润比不高的企业。

如果你看在京东没做大前,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当年还有亚马逊,一号店各种各样的店铺,等到天猫和京东一起来,各类网店迅速销声匿迹,所有网店不得不进这两家平台中的一家。

而在更大的战场,腾讯系和阿里系开始不断兼并各路诸侯,腾讯仅仅是依靠qq起价,淘宝当初就是卖点江南那些小服装厂的廉价货。可是等到扩张起来后,无数企业不是被逼得倒闭,就是被逼得被收购,面对庞然大物,小企业根本没有第二条路。


而这在电影和电视的制作上是一样的,中国的影视制作实际上非常集中,小公司拿不到宣发渠道和院线拍片,拍出来,没人给你宣传,没有院线安排你的片子,压根就没人看到,你又怎么赚钱?

大公司有一套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你作为小公司怎么干的得过?

那么在大公司为了利润,走它需要的群众路线的时候,作为不得不加入大公司的编剧又能如何呢?

难道人家让你写大女主剧,你还能有时间编进去个“罪与罚”?人家让你编个乡土剧,你还能写出个红楼梦来?

编剧只是影视工业的一环罢了,它是为最后的商业产品服务的,不是产品为编剧服务。中国的商业产品,自有它的定位和服务群体,编剧上面还有导演,导演上面还有监制,监制上面还有投资人,出品商,还有各类策划部门,市场部门,宣传部门,这么一大群人,是一个小小的编剧可以胡来的么?


所以别把这事怪到编剧身上,这是市场的问题,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出不来太精深,太有内涵的,又是你爱看的艺术片,没那玩意。

等你真愿意为这类片掏钱,等你们这类人真的成气候了,变成了一个群体,那自然好片子就有了。

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怪编剧有个屁用。以前爱因斯坦还觉得中国人不适合学数学呢,现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不全是中国人?

啥时候中国的收视群体变了,啥时候这事才会有改变的,会有那么一天的。


user avatar   wayangmov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国内编剧行业发展到现在根本没有公平公正的剧本交易市场。

每次有人在知乎上私信我,我有一个好剧本,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递到大公司或者导演或者演员手里。

我的回答都是:没有。

新人编剧要不进公司或者跟着师傅写几年,尽快混到署名作品,要不然就是把剧本投电影节创投,争取曝光机会,前提是你自己还想做导演,要不然这条路也走不通。

这就造成了行业造血能力很差,在混署名作品的时候把很多年轻编剧就熬走甚至熬死了。

最早写字的可以参加新概念一战成名,后来写网文也可以通过卖ip发家致富,但是编剧行当发展到现在还是靠到处搞关系来推销自己的作品。编剧给人看自己的东西还要留心眼,不能透核心概念,因为这样很容易被甲方直接抄袭,还无处申述。但是不透核心概念,你的东西卖点何在?这就造成了一个无限死循环,编剧东西卖不出去,资方演员看不到好剧本。

国外成熟的市场有个工种叫编剧经纪,他们是横在编剧和资方之间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能够保障双方的利益。国内其实也有,但是我接触下来发现十有九骗,也不少这种经纪拿了你的剧本反手就属上自己的名,要不然就是明明说好抽成20,最后发现他抽了80你拿了20,反正就是黑得不行。

你可以看好莱坞很多成名导演,往往都是先卖了剧本赚了第一桶金,才逐渐在行业里成名的。昆汀最早是写了《致命浪漫》,卖了5万美金,才有机会拍摄自己的处女作《落水狗》。讽刺的是,2021年中国现在一线编剧的电影剧本单价都不一定能卖到30万人民币,过低的利润导致我们的市场根本不可能像好莱坞一样有大量成熟的编剧经纪以倒卖剧本为生,所谓的“二手剧本市场”也不可能建立起来。当然更底层的问题还是就算所谓的市场有人去搞了,也会发现没几天自己手里的剧本已经疯狂被各大公司白嫖和抄袭了,不严惩抄袭问题,这个市场就不可能健康,也无法造血。

所以为什么之前那么多编剧要联合起来怼于妈和小四,因为这种做法就是挖掉行业的根基,抄袭泛滥导致有才华的人和剧本根本不敢进来,因为付出和报酬不成正比。说到报酬,什么时候编剧的收入能在一个项目的总成本里占到10-15%,那中国电影的剧本肯定也就雄起了,没钱你谈啥理想啊?然后我们研究各个电影项目的预算表,看看现在钱的大头都花在哪里,结果发现啊钱都进了演员口袋里。

不给钱还想有好剧本,你比996大厂还要剥削啊,难不成要编剧用爱发电?

以上


user avatar   zhou-lin-99-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读《小王子》时觉得玫瑰虚荣骄纵,仰仗着小王子对她的倾慕便对他颐指气使。后来才懂得,原来小王子没能读懂玫瑰刁蛮任性背后隐藏的多少柔情,不知道她在孕育出花朵之前多么精心地打扮着自己却又装作毫不在意般矫揉造作的小心思;不知道她并不是天真地相信自己仅有的四根刺能够保护自己,而是相信只要小王子在身边便不会遇到危险;不知道她刁蛮地催促小王子为她架起屏风是想获得小王子更多的珍视与照顾。玫瑰经历尚浅,还不懂得如何好好去爱一个人;小王子尽心尽力地照料着玫瑰,以为将自己的一切奉上便是爱的真谛,却忘记了是玫瑰使他的生活芬芳多彩。

小王子精疲力竭,带着沮丧的心情决定离开玫瑰。玫瑰终于懂得自己的虚张声势使小王子疲惫不堪。那些只是想让小王子更加珍视自己的无理取闹的花招,曾折磨着全心全意对待她的小王子。其实玫瑰知道自己并非独一无二,自己的刁蛮只是希望确认小王子的爱是特别的。她终于放下了骄傲言明了爱,也接受了小王子即将离开的事实。小王子没能与玫瑰相守,并不是因为他对玫瑰爱得不够深情,而是太过在乎彼此却又不知如何表达。故事的结局并不一定要圆满才有意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丢失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暮然回首,才会发现原来那些曾经的痛都是成长必须经历的。正是这一份疼痛告诉小王子相爱中不应该只有盲目的迷恋与容忍,而是看到对方身上的所有好与坏,知道对方并非是特别的,但仍愿意彼此携手并进,因为知道对方是世间属于自己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

小狐狸告诉小王子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是心甘情愿的驯服与被驯服,从此以后两个人之间有了独一无二的联结,一个普通人便开始变得与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不一样。但与此同时,不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建立羁绊就不得不面临流眼泪的风险。小狐狸让小王子明白了纵使花园中盛开着成千上万的玫瑰,但B612星球上的那朵才是独一无二的。她单独一朵就胜过这世间所有的玫瑰,因为她是小王子浇灌的,是小王子放在花罩中的,是小王子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小王子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聆听过她的沉默。 他们互相驯养过彼此,她是小王子的玫瑰。小王子爱着这样一朵盛开在浩瀚星海里的花,因此当他抬头仰望繁星时,便会感到心满意足。小狐狸从一开始就明白小王子迟早会与自己告别,可它仍然希望与小王子建立羁绊。它一点一点教着曾经不太懂得爱的小王子他的玫瑰因彼此的驯养而独特,告诉他要对驯养过的玫瑰负责,也眼睁睁地看着小王子离自己愈来愈远,直到告别的那一刻。小狐狸可怜吗?才不是呢,因为实质性的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正如星空的美丽在于宇宙间存在着一朵娇艳的玫瑰花,沙漠的美丽在于苍茫中存在的那一口甘甜的井,在今后的日子里,小狐狸会拥有整个秋天麦子的颜色,也会拥有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user avatar   jilingbh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北大本硕,2020年毕业生,拿到上海中学、深圳中学offer,入职深圳中学。

1 先讲自己的情况。小镇做题家一枚,出身山区十八线小城市下面的农村,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家里收入最高的是作为乡村退休教师的爷爷。可以算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从小就被家里教育要好好读书。尽管家长从小灌输的理念是读完大学要当官,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反而从小就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初中的时候最想去的大学是北师大。高中选择了文科,在分科之后就被认为是清北的苗子,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没进自己心仪的院系,之后跨院系保研到了本校感兴趣的专业。一开始是有做学术的打算的,但是读研期间也算是饱受打击,认识到自己不是那块料。之后做过两个大厂的产品经理实习,经过实习之后确实认识到自己不擅长这种工作也不喜欢这种生活。反而是更喜欢在本科期间在学而思兼职的那种工作,觉得给人传授知识于自己也是一种享受,于是秋招的时候目标非常明确,下定决心做老师。秋招也比较顺利,拿下深中offer之后就没有再参加任何招聘。在上海中学和深圳中学里选了后者,待遇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就是喜欢深圳的气候和大海。

入职以后的感受:基本符合自己的预期。被领导赏识调到了高三。因为自己教的学科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最感兴趣、最擅长,也是研究生的专业,所以备课做题之类的工作都没有太大压力。学校不要求坐班,基本上朝八晚五。(晚上如果有学生约了答疑会晚一些)几个月过去了,上课的功力有所进步,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确实很适合当老师,也确实很喜欢这个工作,每天上班并没有在互联网实习那种不想上班的感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觉得教高中并不屈才。本科和研究生上的课,有一些知识还是能很好地融入到高中的教学中。再加上本人喜欢骑行、喜欢旅游,了解的杂七杂八的知识也比较多,所以课上的内容会比较丰满。另外深中的高一高二有类似于大学通选课的校本课,等我以后下去也打算给大家浅显地介绍我那小众的专业。

看到有答主说清北的老师教出来清北的学生,然后回来当老师,这听上去很讽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读一个好的大学是可以让人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自己选则做什么则是另一回事。

2. 说一下其他人的情况吧。深圳教育系统也只是这一两年异军突起,大量引入高学历的新教师。其实北京的一些名校早已如此。确实有一些人并不是那么坚定的做老师,已经离职或者有离职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喜欢这个职业的。

从我校今年的招聘状况来看,基本是清一色的清北海龟,偏文的学科基本是硕士,偏理的学科基本是博士。对于没有职业偏好的人来讲,一些基础学科确实也未必能找到比深圳的老师或者公务员性价比更高的工作了。

另外,深中毕竟是深圳最好的中学,所以招聘名单里看上去有这么多的清北学生。但是放到整个深圳教育系统来看,其实清北毕业生所占比重就小很多了,放到全广东、全国来看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去看清北的毕业就业统计,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毕业生所占比重并不高。(貌似不到10%?需要确认一下)所以题目的提问方式并不是太恰当。



我们校长曾经说,引入名校的硕博是“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我自己并没有多优秀,但是我自认为还是给我的学生们上了一些不一样的课、提供了些许有价值的知识或者信息。我也的确见到一些做了班主任的同事,在倾尽全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li-jin-73-4-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华为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跟别人合作之后自己就打算重新搞一套东西出来。“弃用寒武纪”本来就是他们达到自主可控目标的过程之一,这和寒武纪做到什么程度关系不大,华为本来就想学经验然后自己搞。

有些键盘侠天天说技术什么的,不知道他们是否了解寒武纪的diannao系列曾经横扫体系结构顶级会议的best paper,甚至谷歌TPU也要喊寒武纪祖师爷(寒武纪在法国INRIA的合作者跳槽到谷歌,参与了谷歌TPU的设计)。虽然寒武纪的ROI align常年是错的(要靠手写bang C来适配),但是某厂仿制的AI芯片目前的输出还时常是离谱的吧...这些东西键盘侠们列参数没用的,用一下才知道。

从过去来看,寒武纪与华为的合作或许是双赢。但其大肆宣传自己的AI性能却很少提及中科院计算所与寒武纪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料到他下一步是什么打算了。他们就希望别人,尤其是沸腾的国民们,认为AI芯片根本就是他们自己的技术吧。

这样的公司也许是好公司,毕竟他们从来都不想一直依靠别人。他们想把自己用的大部分东西都把握在自己手里。除非,迫不得已。




     

相关话题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还是烂尾了,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电影《动物世界》中有哪些有趣或不为人知的细节? 
  如何评价《人民的名义》电视剧中的祁同伟? 
  有哪些电影电视剧看了以后,让你恨不得撕了他们的角色人物? 
  为什么中国电影拿不了奥斯卡? 
  怎么看待爆裂风车梅开二度又上热搜了? 
  马丽成中国影视首位百亿票房女影人,如何评价马丽在电影上的成绩? 
  抖音、美图等自动修图软件已经这么厉害了,历史剧能不能把演员修的黑瘦一点,风霜一些,更接近古人面貌? 
  孙红雷算几线演员? 
  电影《1921》的实际观影体验如何,有哪些很燃的瞬间?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公知只能提出问题却不能提出解决方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山东拉面哥十几年坚持一碗拉面三块不涨价的行为?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