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部作品没有被影视化,让你觉得「也太遗憾了」? 第1页

  

user avatar   segela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谈几句个人的喜好。

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我个人最希望看到的影视改编作品。但与此同时,它的影视化改编难度之大,也是完全可以事先料想的。

韩寒的小说,带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大家往往会将他归类于两极化的存在:少年时代的叛逆者,成熟时期的精明鬼。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韩寒自身对外行为的改变:他打破了曾经“不接广告,不参加娱乐节目”等誓言,开始做广告、拍电影、上节目,更多地营销包装自己,并且在商业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在外界看来,曾经的反抗性,似乎变成了一种妥协;曾经的特立独行,似乎也变成了对于某一自认为小众实则大众的“不想庸俗”之庸俗群体的定向讨好。个性变成了人设,创作变成了粉丝消费,他与郭敬明的区别也变成了“精准定位”的不同,同为粉丝经济友军的差异化竞争。

韩寒变了吗?深入社会、经验增长、结婚生子,当然会让他有所改变,从一个颇为极端的愤怒青年,变成了更了解、接受现有社会规则之合理性的成年人。但事实上,他也没有什么改变,对于创作风格、审美品味、个人思想的坚持,始终是他没有抛弃的部分。

从他一系列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三重门》等早期作品,固然讽刺,但更多停留在了对现象的提出,以及动用大量篇幅对嘲弄讥笑、甚至夸大化之上。这与他当时期的杂文博客创作也很类似:指出摆在明面上、但其他人不便或不敢指出的现象,进行单刀直入的反对。

如此一来,小说的文笔才思、杂文的揭露勇气、固然值得赞扬,但却无一例外地缺少深度和思考,仿佛自认犀利的青春期少年的扬鞭痛斥,痛快过瘾,但无更多实际意义,甚至有几分自鸣得意的卖弄。就像韩寒自己所说:《三重门》那些书,过于想在每一段都出彩,实际上没什么内容。

而他后期的作品,则逐渐开始体现出他深入社会、走过人生更多历程后的状态。刻意的单句搞笑少了,玩笑段子更多地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指向:对于残酷世界与冰冷现实的自嘲、开解。像《一座城池》《像少年啦飞驰》这样的作品之中,韩寒反复地开着主角们在落魄情境下的玩笑,让他们的回应成为笑点,人物面对窘境的头铁、死硬、自损,透露出对于世界的不妥协与不绝望。而其结局,往往像韩寒被人诟病的那样,“戛然而止,无结尾的结尾”,从而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终焉——一直坚持,但无法实现。

他们并没有激进地反抗,但也从未在这种情况下投降。《一座城池》中的主角们,似乎放任自流、混沌度日,但却有着一股自己的别样“坚持”——最具有象征意义的片段里,主角之一身残志坚,用近乎乌龟爬的速度,缓缓地向心仪的姑娘移动,然而对方却已经离去。

事实上,这也正是韩寒本人在当下对待世界的态度:他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则之必然性,也愿意为了各种客观需求而放下曾经的自我,承认原来极端思想的幼稚,但是,他并不想放弃所有的内心坚持,不想被社会系统彻底同化,涂染成一个完全无法分辨面目的无个性存在。在游戏规则中,保留自我,像与他多少有点类似的姜文那样,“站着把钱挣了”,是他的追求。

一个承认现实残酷,打压理想,但依然试图在规则里实现它的理想主义者,或许就是当前这批作品中表现出的韩寒。他当然有在试图经营自己的“文艺形象”,获得相关受众,但却并不想完全满足于此:他的作品,永远都有着类似的晦暗难懂、不明所以,但也从未打破搞笑与冰冷、黑暗与宽慰兼容混合的整体风格,更由此在作品世界中延续了一种异样的“脱离俗世感”。

这当然会让他的一部分受众满意,但也必然会招致另一部分受众在不明所以之下的“被降维打击”挫败感,同时也不利于更广大人群的普及。韩寒的坚持,或许可以理解为:在满足尽量多受众的同时,输出我自己风格与表达的内容,以内容而非单纯的包装去契合受众,而非只做样子地宣传诱骗。《让子弹飞》中的姜文,恰恰也正是实现了这一点。

而如果我们放大到电影创作,则可以看到韩寒的更多信息。他的所有电影,都与小说创作一脉相承,但又没有局限于此。

处女作《后会无期》,被评为最“韩寒小说”的散乱式电影,堆梗问题饱受诟病。但是,于整片而言,我们显然可以看到“梗”与“片段”之间的内在有机结合表达。

在这部电影里,从三段男女之情到伪装的骗子钟,韩寒都在表现着现实法则对个人理想主义情怀的压制。理想化的江河,被马浩瀚一次次打击教育,更在突生纯爱之情的妓女王珞丹面前,因为警察的扫黄而仓皇逃窜。赴边教书的理想信仰,更是在路途上屡受阻碍,甚至遭遇汽车故障的吃瘪。而相对现实化的马浩瀚,却也同样无法做到自己“我在哪儿擦屁股,都有人给我送纸”的“吃得开”,反而在“号称演员,实则路人甲”的陈乔恩面前难以张开借钱的嘴,在“暗恋我”的袁泉面前发现自己完全误会、实属兄妹,甚至难以开口表白。

而最撕破理想化的,便是钟汉良的骗子钟与一同出发的傻小子了。骗子钟以最理想主义的面目出现,声称自己想要追看极光,实际上却只是再现实不过的诈骗钱财。而相对地,傻小子的傻,透露着心地的纯真、未被现实改变的原初,但却像韩寒小说里的很多角色一样,突兀消失。

当然,韩寒在少年期曾经以“其实我就是写忘了”为解释,但这是否只是他的故作对抗嘲讽之言?至少,以现在的成熟韩寒而言,他不太可能再在一部不可能忘记要素的电影里“拍丢了”。这其中当然有所表达——他们从对外隔绝、自给自足的东极岛出发,离开即将被外部世界入侵、染色的岛屿,去往另一片江河口中的理想化世外桃源,怀着东极岛而生的理想主义,但路途上一系列的挫折打击教育,却让他们的理想逐渐磨灭,而先天缺陷、至真至纯的傻小子早早的突然消失,便是对后续一切的提前预示:理想,哪怕纯洁完美,也赢不了现实化之路的打压。

甚至,骗子钟的突兀出现,与傻小子的突兀消失,一前一后。这个巧妙的设计,似乎有了一种“同一角色进化改变”的意味:至纯理想的傻小子,在我们看不到的现实世界中游荡,思想彻底改头换面,成为了骗子钟。而电影在现实层面的明确结局部分里,并没有正面呈现江河路途的尽头——那个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王国,与世隔绝的荒野戈壁,物质的贫瘠地与信仰的伊甸园,是否真正存在,是否是他梦想中的样子,他又是否抵达,无人得知。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韩寒推荐、方励投资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两个少数民族少年,从放牧文化消亡的黄沙之地出发,奔向父辈所在的草原深处,那未被当代化的水草丰茂之地,在一路上重温了宗教的信仰,仿佛即将回到心灵之所,然而在最后一个镜头中,迎接他们的,却只是工业烟霭升腾、行将荒漠化的半秃草原,以及被雇佣工作的父辈。而《后会无期》中的江河,是否也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呢?

但是,在每一段中,韩寒却又都留下了理想主义并未泯灭的希望火种。群众演员陈乔恩闲适地走过民国布景,微微仰头之间,美艳不可方物,光芒汇聚于她的脸上,仿佛她此刻便是绝对主角。因为血缘关系,被迫拒绝冯绍峰的袁泉,留下了“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的别样表白,既点出了血缘的现实不可越鸿沟,也在主观上承认了她的感情。王珞丹逃离扫黄警察时,在一片星光和灯火的辉映中优雅散步,这一刻她与江河仿佛真地进入了心灵交互的纯美世界,且不再是迫于生计、仓皇逃命的苦命人。这一切表达,延伸到了高潮:作为理想主义寄托的卫星,发射升空,震撼众人。

这些梦想实现、压过现实的理想主义瞬间,其实都只是电影段落中的倏忽即逝。试位的陈乔恩马上被导演叫了下去,换女主角上场。袁泉说完表白,与马浩瀚再无交集。王珞丹被贾樟柯带上车,江河被提醒“你知道她是干什么的吧”,然而,这却并不影响这些瞬间的圣洁高贵——现实是不可撼动的,但认清这一事实,也并不意味着理想在心中的消亡。

而在结尾,韩寒模糊掉了现实与非现实的边界,在一个似现实、却又过于梦幻的世界中,宣示了理想主义者江河的成功,让一片暖色调光晕中的东极岛重回原初,而江河则徜徉于其中。并且,韩寒也让相对的现实主义者马浩瀚,在结尾念出他为江河的书写的文艺序言,让马浩瀚与江河的心灵构成了“呼应回响”---被现实压倒的马浩瀚,同样怀有理想主义。这个结尾,让理想主义得到了再一次的宣扬。哪怕它分明是非现实的遐想,但却切实地存在于每个人——认清现实力量的人——的脑海之中,不可抹除。

而在韩寒后续的电影作品里,这样的主题与氛围,基本上得到了通贯到底的执行延续。《乘风破浪》中,赛车手回到了过去,但开解他与父亲心结的,却不是他对于父亲潜在苦心的了解,也自然不是随之而生的自我改变,而是他从父亲身上感受的坚持信心,反而坚定了原本的理想信念。他曾经不理解的是父亲为何任性妄为入狱而没有照顾好母亲,但在穿越之中,他触摸到了父亲性格中的积极一面,也随之逐渐了解了对于原初自我的坚持。母亲爱上的正是这样一个父亲,父亲也从未改变照顾兄弟的义气性格,否则爱情根本无从开始。

而在结尾,胆怯的小马成为了“马化腾”,更是完美的点题——各人的自我都是不必“优化改变”的自我,各有归宿,各自安好,各生欢喜。而赛车手与父亲的和解,也恰恰来自于此:他对于赛车不顾反对的坚持,让同样坚持自己的父亲感到了共鸣,于是他与父亲在“父亲不改变”的母亲身亡上和解,父亲则与他在“他不改变”的赛车职业上和解。哪怕,周遭的现实,是冷酷的亲人离世、未明的事业远景。

而《飞驰人生》的结尾来临时,熟悉的气息也再次扑面而来。韩寒依旧是韩寒,他对理想主义的宣扬、对“现实不能让我屈服”的精神胜利的赞许,仍然创造了一个效果上佳的高潮。主角的车飞上高空,完成了主角梦寐以求的“飞驰”,而他也赢得了比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即使在现实层面上等待他的将是车毁人亡。他并非不知道现实的模样,在闪回的交代中可以看到,他早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否则也不会说出“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吧年轻人”这样的话。但是即使如此,他依然认为“靠纯粹的热爱,才能赢得比赛”,与其说他认为这能带他走向现实层面的成功,不如说他从心里不愿意改变。

结尾的飞机和动画,是张弛儿子的想象或者是回忆,深层次来说,则是张驰“用热爱来赢得一切”的理想主义在精神层面的胜利。但是,在现实层面上,张驰一定是车毁人亡了的。这种车毁人亡,实际上也代表着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层面的必然结局。这在此前的电影中,也已经有所展示:张驰是在几乎融不到资,拿不到好车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热情和理想强行支撑,从而勉强达到了比赛的资格。

与其说他战胜了现实,不如说是他在被现实打败这一必然结局下的最后燃烧。但是,电影将他的身影停留在了飞上天空的一瞬,仿佛他真正摆脱了物质的世俗纠缠打压,获得了理想腾飞的自由。这种混合着现实打压与理想升腾的信息,正是韩寒的母题——认清现实,但依然坚守理想,并歌颂这种坚守。

由此可见,韩寒的创作,拥有一个高度个性、且在电影创作中愈发圆润老练的表达主题。这也与他本人在现实中的作风保持着一致:接受包装与营销,却不在内容上含糊,坚持自己的独特风格,保持技巧的学习,但却不改变散化结构、段子玩梗,更不会修改意境氛围;而在生活中,他更是多面的,社交玩转的同时,又有着明显无法得到大众认同的极度自由爱情观、以及相对应的“对责任感的认知”。

他无疑是高度个人化、作者性的创作者,也完全有能力、有意愿用作品来表达自我。这让韩寒的作品有了丰富的独特性——腔调、意境、情绪、节奏、结构、叙述、母题。

而这也正是《1988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最期待被影视化的核心理由。

韩寒的文学作品并不少,但对他脑海中的一切实现度最完美、完成度最高分的,或许就是这部作品了。单以结尾的处理而论,我们就能看到这一点。

此前,韩寒多采取戛然而止的方式。像《一座城池》里,便让那座脱离现实感、人们行为逻辑诡异的“理想王国”爆炸,并且让男主角感到背后抱上的手,听到那句“你是害怕了吗,还是别的什么”,终于接收到爱情的宽慰,让理想的破灭与再萌芽交织,而后突兀砍断故事,将一切停留在这里。

而《1988》,却有所不同。我们能看到一个非常完整的结尾,让一切线索收归一处,完成交代:女主角妓女的下落,以及开篇中提出的“接朋友”之剧情主线(类比《后会无期》里江河等人的“前往支教”),都有了确切的承接收束。同时,情感的表达上,韩寒也给出了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全篇制高点,以情绪和主题的双重升华,结束作品。

可以说,《1988》中的韩寒,难得地在小说的范畴里,找到了实现自我创作构想的高完成度途径,而不再只是灵感断裂一般的草草收场。在本作中,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一切韩寒标志性的东西,甚至清晰地看到一些《后会无期》的痕迹——妓女的浪漫,明确的“出发前往某目的地”的主线动机。而且,它们以一种极其紧密且明确的方式,结合到了一起。这让它的电影改编难度,必然低于评分极低的《一座城池》与《长安乱》。

以下,是这部小说的结尾,至少个人而言,是让人只能全部黏贴转载之程度的优秀,无法被缩写、简述、概论。

我带着一个属于全世界的孩子上路了。站在我故乡那条国道尽头的友谊桥上,在稀薄的空气里,从凌晨开始等待,我从不凝望过往的每一台汽车。1988的点烟器烧坏了,我向一个路过的司机借了火,但我不想在这个时刻再和任何陌生人言语,所以我只能一支接着一支抽烟,那火光才不会断去。自然的,我站在车外。几个小时后,香火终于断了,我俯身进车,捏了一把小家伙的脸说,我找找烟。打开了汽车的扶手箱,我掏到了在最深处的一个小玩意,取出来发现那是一只录音笔,我搜寻记忆,才想起那是娜娜扔在这台车里的。它躺在这里面已经两年,我按下播放键,居然还有闪烁着的最后一格电,娜娜轻唱着摇篮曲,我不知道是不是空气越稀薄,声音便传越远,还是空气稀薄的地方一定没有人烟和喧闹,我总觉得这轻微的声音在山谷里来回飘荡,我将录音笔拿起来,放在小女孩耳边,说,你妈。她兴奋地乱抓,突然间,歌声戛然而止,传来三下轻促的敲击化妆台的声音,然后是另外一个女声说道,娜娜,接客了。在娜娜回着哦的同时,这段录音结束了。我连忙抽回录音笔,观察着小家伙的表情,她似乎有所察觉,放下了小爪子疑惑地看着我。我将录音内容倒回到被中断前的最后一声歌声,然后按下录音键,摇下窗户,我想山谷里的风雨声可以洗掉那些对话,覆盖了十多秒以后,我把手从窗外抽了回来,刚要按下结束,小家伙突然对着录音笔喊了一声“咦”,然后录音笔自己没电了。这是她第一次正儿八经说话,我曾一度害怕她不能言语。这第一声,她既不喊爸爸,也未喊妈妈,只是对着这个世界抛下了一个疑问。

天将黑的时候,我发动了1988,掉转车头,向东而去,如果它能够不抛锚,那么我离开海岸线还有五千公里。如果它抛锚了,那么海岸线离开我还有五千公里。也许我会在那里结识一个姑娘,有一段美好的时光。那会是一个全新的地方。但我至少等待过,我知道你从不会来,但我从不怀疑你彼时的真心,就如同我的每一个谎言都是真心的。但这一次,我至少是勇敢的,我承认的朋友们也会赞许我的行为,因为他们都会是这样的人,你也许会为我流泪,但也许心中会说,你太蠢了。

天全黑的时候,我停下了1988,小家伙正在熟睡,今天她居然没有哭泣。我从后座拿出了一个袋子,里面便是1988制造者的骨灰,在我心中,里面还有丁丁哥哥,10号,刘茵茵,我将他们撒在了风里。马上我知道了迎风撒东西是多傻的事,我身上沾满了他们的骨灰。我拍了拍衣服,想那又如何,反正我也是被他们笼罩着的人,他们先行,我替他们收拾着因为跑太快从口袋里跌落的扑克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减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但是你已经用掉了一次帮助的机会,再见了朋友。

韩寒在这部小说的通篇,都贯彻了他标志性的“理想国”氛围——一种似乎与现实脱离开的,荒诞而肆意的世界。而在小说结尾,韩寒才揭示了全书的真实:仿佛逍遥骑士一般的赴约之旅,不过是领回友人的骨灰,而与主角仿佛建立起纯爱关系、又进入了母亲角色的妓女,也终究回到属于自己的日常中。现实在最后终于露出了獠牙,撕毁了通篇的乌托邦。

但正是有了现实的显露,才让结尾中短暂的“理想国”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它不是脱离于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根植于其中。在残酷而又冷漠的现实世界中,能够拥有这样的短暂乌托邦,才是最珍贵的事情——就像回荡起妓女歌声的瞬间,正因为随即而至的“接客了”,才显得格外地静谧而崇高。而这种微妙的氛围、信仰的闪烁,也正是《后会无期》里陈乔恩的抬首、王珞丹的漫步,带给我们的体验,很难被量化、转述、模仿,是属于韩寒的个人性特质,以及他的先天触觉。

韩寒在结尾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现实的残酷,也要坚守内心的理想,即使明知世界的真相,也要守住自己的信念。

这或许也正是他本人的经历体会——离开中学时老师的“忠告”,写出作品时周遭的非议,投身赛车时的“玩票”,多年持续中的“打假”,结婚生子后“妥协”的质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本人也确实有了很多对成人世界的倾泻与言和——不接广告原则的打破,更少的矜持,更多的商业。

但即便如此,韩寒内心中最本质的坚持,或许从未改变——于一片风雨中,自我不疑。因此,他才写出了最后的一段,给徐浪,给所有能够被他称之为、也愿意视他为“朋友”的同路人,也给他自己:拍了拍衣服,想那又如何,反正我也是被他们笼罩着的人,他们先行,我替他们收拾着因为跑太快从口袋里跌落的扑克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减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但是你已经用掉了一次帮助的机会,再见了朋友。

事实上,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能多少读出这样的表达。《一座城池》中“非现实国度”伴随着爆炸的破灭与拥抱软语的“梦想照进现实”。《后会无期》中理想主义者江河于宛若现实梦想中间地带的一片光晕中的人生圆满,以及现实主义者马浩瀚“你永远不知道,那就是最后一句”的文艺吟诵。《飞驰人生》中飞向悬崖的赛车手。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现实与理想的共存,是这些作品共同的主题。

但是,《1988》,是其中完成度最高,或许也是最接近韩寒构想中表达效果的一部。正如书名——站在成人阶段的韩寒,想以积累后的自我,与这个现实世界谈一谈。

只有它,让现实中光芒乍现的乌托邦一瞬,变得神圣而万物不侵。




  

相关话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推荐剧情薄弱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10 个字可以写出什么样的微小说? 
  如何评价《三体》放出的正式动画预告片? 
  《鬼子来了》究竟好在哪里? 
  怎样评价现在电视剧磨皮和滤镜,他们不知道那很丑吗? 
  权游和复联都草草收尾了,还有什么好看的聚可以推荐? 
  《白昼流星》是不是败笔? 
  《英雄本色 1》确定 2017.11.17 全国重映,大家会去看么? 
  为什么少见丑女做主角的国产青春电影? 
  中国的影视为什么不买国外的大ip来拍成电视或者电影?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洋葱骑士 在他人想法中针对用户@李梦阳转世 ,以及戏称李梦阳转世为梦仙?
下一个讨论
口袋妖怪动画与剧场版是一个世界观吗?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