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怀疑咪蒙被封杀的真实原因是官媒看上了挑动性别对立这块大蛋糕。
公众号的文章真心做不得数
我记得我刚关注people daily的公众号的时候,当天头条文章(一般真正头条推送的是新闻,不算这个):
《反对标题党,这些标题党xxxx》(非原标题,大意如此)
紧随其后的第二篇文章,《震惊!这些水果吃了竟然……》
其实这几个官方背景的公众号和咪蒙之流没啥区别,唯一的不同是他们每天推送的头条是新闻,后面的文章纯属吸引眼球之作,没什么深意,经常自相矛盾。而且有时候喷人还不能如咪蒙之流一样酣畅淋漓,编故事也不能和《寒门状元之死》一样尽情挑拨社会情绪或贩卖焦虑,他们必须写一些似是而非的鸡汤文,看似在评论社会热点问题实际上无甚见地
所以怎么评价?不看就是了
又一次输麻了输麻了。。。
以前我看到会说可悲,现在不说了。
现在我会说可怕。
首先明确一点。这个说得到底有没有那么点道理?我觉得还是有那么点道理的。
知乎杠精不就是典型的“爹味”,他杠别人可以,别人杠他不行。
但是!但是!但是!
央视是个啥?我的天,央视是啥?
全中国都可以输出情绪。就你不能。
没别的,你代表着庙堂的意见,你指点别人就相当于“说了要被封号的”那群人们指点别人。你代表的就是他们。
什么叫脱离群众,这就叫脱离群众。
况且最可笑的一点就是,作者指责别人“爹味”,自己恰恰是最大的爹味。背靠央视输出价值观,还强迫别人接受,简直以身作则成了自己编的教科书。
而且其内涵观点也是极其荒谬的。什么叫平凡又年轻?平凡又年轻就不配发表观点了,就只能听不能说?1911年,1925年的主力军是多大年纪的人,你敢不敢回答我?
就像开头说的,我不否认是有那么一些杠精和键盘侠,符合央视的定义。但是!
你一个中字头的官媒平台,就开一个地图炮,把“平凡又自信又年轻”的发声者全部包含了!
好大的口气!你是什么官媒啊,简直就是人民的大爷,人民的上司。
依我看,央视根本就不是为了打击知乎杠精才有此言。而很显然,是在嘲笑键政壬等网络嘴炮人群。
我把央视的话给大家翻译一下:你们在网上BB那么多有什么用呢?该加班加班,该买不起房买不起房,你们抱怨的样子真是平凡又自信,表达观点的样子简直姿态高昂,可惜一点用都没,多可悲啊,还听不进人话,别人(指怒骂做题家的中青报等人)好心劝告都不听。
呵!央视呵!
键政壬、键盘侠们现在手里拿着的是键盘,被你大声嘲笑。
等他们丢掉键盘,拿起其他东西的时候,看看你又发表什么高论罢!
这位撰文的张雷,明显就是父亲没有尽到应有的教育责任。
但凡有个长辈能指导一下,也不会露出这一副欠教育的模样。
好了,喷也喷过了。现在我们来谈一下社会现状。
如今的中国社会,如果你是一个40岁左右的“平凡且自信”的步入中年的男人。只要你不负责任,你可以过的非常开心。只要你的择偶目标放低一点,选择30岁以上的女性,你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性资源。交往前期稍微花费一点,之后就能躺着享福。
只要你“不要脸”,不负责,跑路。抚养孩子的责任扔给女方,冠姓权什么的全部给,再找下一个。
那么如果中国社会“黑人化”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出现大量大量的单亲家庭,母亲不但要打工挣钱还要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第一代单身母亲还可以啃老,让自己父母帮帮忙。第二代呢?第三代呢?
中国社会,或者说华人社会比其他的社会稳定。基础就是有很高比例的男性在默默承担他们的责任,吃的一般穿的一般,收入的大部分都用于维持家庭,提高配偶和子女的生活水平。他们拙于口舌,不善言辞,只会一味地默默付出。是社会的“老实人”,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想要不负责任是很容易的,而要呼吁人们自发地承担起责任则非常地困难。这根本不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而是需要多年的教化积累,要多少年?几百年至少,并且移民文化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这位撰文的张雷,他可能只想恰烂钱,但他做的事情实际上在破坏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想破坏我们中国的数千年教化之功。不当人子。
而中国女拳,一边享受着老实人的付出,一边想要谋求根本不应该她们享受的权利。
权利和义务既有平等性,又有一致性。女权想要权利,可以,麻烦你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不想承担责任光要权利,到哪个地方都没这个道理。
在“你爹”承担家里主要责任的情况下,教育一下你,你就说他“爹味”过浓。那么也很好解决啊,只要你没有爹,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社会地位强如奥巴马、勒布朗詹姆斯,想找一个有“爹味”的人。
对不起,没有。
我愿称这篇文章为央视体制内的自我反思。
毕竟2021年最爹味的一句话是这句:
稍次一点的可能就是这句了:
这篇文章的观点,我完全赞同。
而且,我觉得这作者搞了个伟大的行为艺术,用自己的文字给大家展现了一下什么叫爹味。
按作者的定义,爹味就是“想当别人爸爸”,“想教训别人”。
那作者写出这篇文章,不就是想好好教训一下所有他认为有爹味的人,不就是作者想当那些人的爸爸吗?
引用一下作者的标准,爹味的特征:
—普通却迷之自信
私以为,作为文字创作者的大忌,就是过于自我感觉良好,默认读者都是智商低下、见识短浅的,而自己有权力用文字来嘲讽和教训读者。作者作为一名央视网小编,这次用傲慢的文风冒犯了一大批读者,很显然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把自己所服务的平台当成了自己屁股底下的铁王座,误认为自己可以向全国人民发号施令。
此乃,普通而自信。
—好为人师,世界之大没有他不知道的
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没有任何具体调研、数据和参考文献,作者仅凭借自己的观察,就把数量宏大的人群定义为“有爹味”的人,然后要求别人按照他的观察自证有罪、对号入座;而在后半部分,没有专业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背书,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就教别人应该如何“去除爹味”。
此乃,自以为无所不知,以至于可以自创理论和方法,并用其教育群众。
—执着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追求在表达时的地位感,对别人的看法嗤之以鼻
很显然,作者主观上是非常厌恶所谓“爹味”人士的。在他的文章中,他建议爹味人士要平等交流,包容不一样的声音。可他本人呢?他不考虑个体差异、不去试图理解和包容别人,也不去倾听所谓“爹味人士”的想法,不跟异见者平等交流和探讨;相反的,他利用了自己作为央视网小编的身份,用主流媒体的平台发声,去居高临下地指责和教训他私心厌恶的人。
此乃,默认个人的好恶是公理,狐假虎威利用自己的地位,拒绝平等交流,审判并打压异见者。
总之,我其实很赞同这作者的核心观点:
盲目自信,想当别人爸爸的人,是很讨厌的。
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一贯正确、好为人师的人,是很讨厌的。
利用自己的地位,拒绝多元化的社会,拒绝理解别人,沉醉于居高临下压制异见者的人,是很讨厌的。
我很幸运,从小到大,身边没见过多少“有爹味”的人。
到目前为止我遇着最有爹味的一个,就是这位作者本人。
对不起,我就爹味儿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我直男,我右倾,我宅男,我就要穿POLO杉,我就喜欢把钥匙串挂裤腰带上,我非要喜欢黑长直,碎花裙。
我就要这样,我偏要这样,哪怕你们手指戳我脑门上骂我我也要我行我素,不仅如此我还要把你手指给你崴折了!
做直男,做光明正大的直男,在这个社会当男人容易吗?
上班要996,下班要陪女朋友,玩个游戏还要被队友安排,听个歌还要被评论区网抑云,睡觉楼下TM还有大妈跳广场舞!
现在爷我上个网发个评论还要被女权按头羞辱!连官媒都要跳出来教我怎么做人!
受够了!真的受够了!除了骂男人你们还会干什么?
脱口秀说中国男人l . j 没有底线!微博天天小迪奥子,小迪奥子的骂,跟欠了她们一个亿没有还一样的理直气壮!
穿搭区说中国男人给亚洲男人丢脸不会穿搭,情感博主说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美装博主天天说什么不给你买买买的男人就是不爱你!
卖楼的卖车的,甚至街边卖奶茶的都在打着招牌让男人为女人买单!
我们活的像个工具人,赚两个腥臭的血汗钱糊口养家,还要挨你们的骂,还要按照你们的样子活着!凭什么?我们就不能活的像女人一样肆无忌惮吗?
还中国男人可以为女权做的35件事情?
凭什么?我们欠你们的?有什么理由要让我们为女权做35件事情?拿你们工资了?
我们就想安静的活着,跟你们女人一样的活着,为什么就这么难?
九江银行还推出了新业务!名字叫彩礼贷!我真TM的想笑!
小红书上那些女的,微博上的那些女的天天讨论怎么才能勾搭上洋男,还出教程,还报英语培训班,还出各种攻略,那些女的给人家当发泄工具却非要找郭楠接盘,凭什么?
这种洋人的发泄工具人反手就能找一大批中国男人为她们鞍前马后,被伺候的跟大清老佛爷一样,为了娶这样的女人还有男人去借钱筹彩礼!为什么?
为什么当个男人要天天被骂?我们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了就要天天被人变着法骂?
我不懂。
我不懂。
不懂。
太多的为什么了,太多想说的想吐槽的了,但是却又觉得说出来没有用,徒增烦恼。
这个世界我们改变不了,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别世界改变,永远桀骜不驯,永远挺直脊梁,永远……
正好昨天看了一篇「爹味」的论文,作者们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检测什么人更容易出现「爹味」,以及「爹味」背后的心态是什么。
这个实验非常的有趣,因为实验本身就是给钱!就是这么爽快!只是让人选择怎么拿钱。是现在拿钱,还是过几个月拿钱,就构成了一个长期和短期的选择权衡。
然后被试分成:选项构建者和回答者。
构建者来决定回答者看到什么。比如构建者可以删掉其中两个选项,就把唯一的选项留个回答者;或者保留两个或者三个选项,但是保留的同时在旁边标注「自己不建议」。
所谓的「爹味」就是前者——通过直接抹杀掉后者选择机会,来「为对方着想」。而后者则是相对的「开明」,就是选择我还给你留着,你要选我也没办法,但是我建议你不要选。
实验的结果很有意思,首先人们确实倾向于在明明可以建议的情况下,依然会删掉一些选项。并且当实验人员询问为什么删掉的时候,设计者的回答是认为自己删掉选项本身是对回答者有帮助的。
这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实验里面的「爹味」并没有体现出控制欲。设计者在回答中排除了其他的倾向,比如觉得自己要做点事情显示存在感,希望能有点控制的感觉等等。所以构建者的动机还真是比较「利他」的。并且当允许构建者查看回答者对自己描述的时候,会发现描述也会影响构建者的选择:当回答者表达自己是没有耐心的,想改的时候,构建者就更倾向于删掉2和3,就保留1;而当回答者表达自己虽然不耐心,但是自己人就这样,挺开心的时候,构建者就更倾向于保留2和3.
所以说面对这种「爹味」,还是要勇于表达和沟通,构建者往往确实还是会对回答者的偏好做出一定的让步的。
而人们为什么会体现出这种「爹味」呢?心理学上的理论有两个。一种是理想投射,一种是错误避免。
理想投射是说,人们认为某样东西是好的,所以也希望把好的给与其他人;错误避免是说,人们认为其他人可能和自己犯同样的错误,想选但是没选的,所以也希望其他人避免自己的错误。这两者是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如果是前者,那么构建者自己的选择会和她/他给回答者的选择正相关,我不选的,我也不希望你选;而如果是后者,那么应该是负相关——我不小心选错了,所以不希望你们选错。
实验结果强烈支持第一个,就是理想投射,构建者体现出来的「爹味」来自于共情。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这种「爹味」的干预是不是有效呢?这个回答是否定的。
构建者对于「回答者在没有限制的时候会选什么」这个问题上出现了系统性的认知误差,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虚假共识」现象。构建者总是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偏好强加给回答者——即便是回答者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偏好,也没有能够消除这种系统性的误差。
整体上来说,这篇文章[1]解释了「爹味」的表现、成因和效率。过度的「爹味」往往伴随着认知偏差和虚假的共情。
有些电视台,他一讲就算定调了。--------- 补:其实我的意思是,这本身就是“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