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传统,那是肯定的。
但也有许多看起来源远流长,其实凭空捏造,都没那么几年的破习惯,也莫名其妙成大多数人讲规矩,是“虽然也说不清楚,但按着做没错,也不会得罪人”。
有些人刻意强调传统规矩,是可以借此得利益。这就不好多说了。
还有一部分人,对传统规矩有了感情,很热爱守规矩,看不起不守规矩的,其实是出于两种心态:
A 这规矩跟我许多年了,我对它有感情了。
B 我守这么多年规矩,你不守,我不白守了?所以非得维持规矩不可!
于是乎,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只要说是传统,上头有老人提倡,身边有不好得罪的熟人照做,那就照做吧——为什么不查一查书,确认一下这传统是否靠谱?这就有点挑事了,很少人乐意了。
“大家都做的,一定就是传统。”
在一个重视经验与群体习惯,不那么重视理性思辨、文字记录,不提倡特立独行的氛围里,按传统办,总不会出错。
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文化就是各种各样的规范,比如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东西很少有科学依据。
从个体来看,你本来是自由的,但人必定要是社会性动物,你离不开这个社会(不是你离不开某个人),而你要想成为一定社会群体的一份子,必然要放弃自己的一部分自由,并且承认这个群体的运行规则,也就是文化习俗,这是你被接纳和被当作一份子的必然要求。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你看起来没卵用的习俗规范其实就是你被承认是这个社会一份子的投名状,也就是说,你要是不遵守这些,那你就不是我们群体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文化习俗是就是一个群体的特征,你没有这些特征,你就不是群体一员。
有些人单纯的把自己不喜欢的都视为“不良”,进而鄙视尊循的人,卻不去探讨那个时代需不需要这些习俗。
说穿了,时代不同造成的观念不同。
你说的这几样,确实都是要的,但不至于“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只是有部分讹传,有部分因循,以前的人和现在的人一样,一件事情,根本不愿意去记原理,只想得到一个最简单粗暴的结论,就有了以上的禁忌。
清初士人:现今不得已剃了发,为表达思念旧国的情绪,每年都有段时间拒绝理发吧!
清初群众:好!
清代中前期群众:咦?为什么正月不能理发呢?
其他群众:不知道,肯定有讲究!
士人:思旧!
群众:死舅?
士人:嗯。
普通群众转发:@大威天龙 转发 @臀不鲁水图塔:我县大儒李先生解释了正月不能理发的原理,正月理发会死舅!望周知。
清代中后期,讹传已成,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想理发,就年前理,不要等到年后。正月剃头匠也不营业,由清至民国,再到建国以后,都是如此,直至二零零零年以后才逐渐打破这种禁忌。
除夕洗澡,又叫洗邋遢。
现在的人可能不了解以前的人,以前大多数普通群众(尤其是北方的),到了冬季,两个月才洗一次澡,当然也有爱干净的,两周一次。我小时候就经历过这段岁月,一是因为洗澡还要花钱,二是确实麻烦,直到脖子以下全是灰才去。过完年,初一要拜年,初二、初三,一直到初六甚至正月十几,都要出远门(一般是方圆几十里内,就算远了)走亲戚。澡堂子也不营业,你年前不洗干净,准备啥时候洗?
除夕洗澡仅存在于小部分地区,一般都是选临近过年的某天即可。
现在洗澡都方便,不用讲究那个。但深究原理,还是一样的,重要场合,见人之前,不能搞得太邋遢。
初一不扫地,最开始就是一种误传。
初一是要扫地的,在拜年的人来之前扫,但人来了你不能扫。
扫地是逐客的意思,成语有“扫地出门”。
相当于现在主人不待客,却老看表、看手机。
同样的,广大地区一般在腊月二十几送完神以后,临近过年的几天,开始进行最全面的大扫除。用意是“干干净净过年”。
家来客人前,总要把屋里凌乱的东西收一下,如果客人很重要,就打扫得更为彻底。
不妨推演一下,“古代流传下来的不良禁忌”,也有现代版本。
比方说大力关车门,在以前是一种认真、负责的体现,是很有必要的,否则车门关不上。
现在不是了,成了没素质的表现。
近几十年,社会发展太快,已经到了一代和下一代之间都有群体性隔阂的年代了。从“车门要用力关”,到“关车门要温柔”,道理没有变,人也没有变,是时代变了。我们应该探究如此做事的原理,既不能为恶习找借口,也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毕竟,谁又敢说“看到好文章要双击手机屏幕”会不会被下一代批判为“恶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