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特斯拉公布安阳刹车事故前1分钟数据:碰撞前时速降至48.5km,此前半小时刹车超 40 次? 第1页

           

user avatar   husky070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儿一看新闻里特斯拉发的表格我就想起了三星,多么相似的剧情,就这还好意思掏出来?



user avatar   wo-jiu-kan-kan-bu-shuo-hua-5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咋咋地吧,反正不管开车还是骑车走路,路上看见特斯拉,离它远一点,别扯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几率出现刹车失灵,几率到你就是100%。

而且特斯拉这神操作没十年脑血栓真做不出来,管理部门跟你要数据,你给管理部门就行了,对不对公众发布数据是管理部门的事,谁让你全网公布车辆数据了?你全网公布数据经过车主本人同意了吗?对车主一点点尊重都没有。


user avatar   Ryanask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句难听的,一个excel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这也能叫公布数据?

行车记录仪呢?制动系统的数据呢?

我觉得最有信服力的方式是这样的:

数据匹配行车记录仪的出事故前十分钟,行车记录仪有刹车了,数据就同步展示刹车的。

而且导出数据的过程也展示。

现在不是你吃几碗粉,要你割开肚子看,

而是你从后厨拿了份粉给大家看。

真不真实我无法判断,但傲慢是非常傲慢!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论区出现一些说怪话的人。那我就要把这个事情摊开将了。

首先在河南案例上特斯拉是没有义务自证清白的,在海南案例上特斯拉是有义务自证清白的。

正常打官司,女车主必须证明驾驶员操作没有失误,女车主当然做不到,认栽就完事了。海南这个案子没得洗,但是特斯拉没下文了。孤立来看,特斯拉不需要对女车主解释什么。联系起来看,或许也没有法定义务解释河南案例。但是公众有权知道真相,消费者有权知道真相,特斯拉无论从公关出发,还是被监管部门强迫,都应该要把这个事情讲清楚。

正常的把事情讲清楚:某日某时某地,某人驾驶,当时气候如何,路面情况如何。突发意外,当时速度多少,几分几秒踩刹车,此时踩了多少行程,主缸压力多少,电机回收多少,踏板反馈多少,具体刹车加速度为负多少。为避让前方慢车,驾驶员几点几分打方向,当时速度多少,ESP介入,具体由ABS机构执行,因此踏板反馈增加,驾驶员加力刹车,此时踏板行程多少,主缸压力多少,电机回收多少,具体为多少刹车加速度。最后以何种时速何种状态撞击前车,当时前车多少。以上哪些数据测量值,哪些模拟值。刹车未达到最大刹车力因为系统认为车主打方向太大,存在翻滚危险,且仅前排驾驶员使用安全带(我就是这样一说),因此两害取其轻,考虑系统估算前车速度也有60,预计80撞60问题不大,遂主动安全启动,保持操控,确保正面追尾,以免侧翻产生重大事故。最后再附上当时的数据,图标。

@特斯拉,我这洗车比你们公关强点吧?

但是特斯拉倒好,把数据挑一下给了车主,老百姓看不懂,工程师不够看。这几个意思?"呼叫塔台,我是空姐,机长和副机长跳伞了,我该怎么办?""我是塔台,机长后面柜子里有操作手册,你照着图片开就行。"当然这只是笑话。严肃一下也可以。

华尔街打官司都是拉一车资料给客户,让对方慢慢看。

特斯拉美企本色出演。

再扒深一点吧,特斯拉到底是个什么制造商?

扒开一辆特斯拉,刹车是博世的,电池是若干家供应商的,刹车片轮胎等基本都是来自于供应商。特斯拉自己做的也就其中几个系统。汽车设计其实是一个系统集成工作。

再说直白一点让老百姓能听懂,都是一部安卓机,元件完全一致情况下,有的厂家优化得好,有的厂家优化不行,有的专注拍照,有的要放音乐。

汽车安全其实是调试与取舍,成本与效能的博弈。车主超速是真的,刹车最大加速度才-0.7g也是真的。到底是安全策略略失考量,还是驾驶员没果断刹车?还是踏板太硬踩不动?到底是一次成功避免侧翻的动作?还是系统Bug?

只要干一行够久,哪有技术上没黑点的?

但是人品呢?

我是分割线,以下原答案---------



特斯拉侮辱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工程师保有量第一大国的公众的智商。

第一,给一个速度间隔为秒的数据图。

为什么这样做?他们要模糊踏板位置与主缸压力反馈的因果关系。到底是驾驶员踩不深,还是踩下去了但是压力上不来。

第二,没有踏板位置传感器的读数。

踩了多少?几时踩的?没有数据。踏板位置与车速的相对关系没有。那这个数据有个屁用?

第三,油门位置数据没有。

油门位置能体现车主的操作逻辑。

第四,电池负载数据没有。

这能体现当时电机到底是出力还是回收。对驾驶员操作的响应如何。

第五,刹车助力用的是博世Iboost。

这个系统要求刹车踏板位置传感器的数据。主缸压力传感器数据也要回到这个系统。所以以上数据一定是有的,反馈可能毫秒级,记录在案不一定,但绝对不可能是一秒记录一次。博世现在不吱声。估计特斯拉也不敢把锅往博世头上甩。否则博世绝对能把这粪坑炸开看看里面到底什么屎。

其实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把博世一起拉上。反正排除驾驶员没用力踩刹车的情况,如果不是特斯拉没给信号就是博世收了信号没给刹车。两者都不是那就是轮胎厂没抓住地,博世不敢给足刹车。还不是那就是马路修成镜面没摩擦力。那就得去把沥青摊铺机那帮意大利人拉来问一下。一个消费者踩一脚刹车才0.7g,那就不可能是消费者的错,除非没用力踩。

去景区被停车场宰了,不需要找停车场,就告诉商业街的商户们,你们地方挺好,但是停车太贵,我以后来不了了,再见。接下来你就看商户怎么安排停车场收费的就可以了。


以上几条,给了车主她也看不懂,但是几十万汽车制造业同仁看得懂。两套阴阳材料,完整的给车主,不完整的给媒体。更恶心的如果是纸质文件的话,怎么录入数据分析系统?几万行拿眼看拿手打?

他的目的就是糊弄人。

他要是没问题,为什么不拿出来让几十万工程师来告诉车主,你就是脚软没踩到底,这不是更有力?

我等特斯拉拿原始数据。

我能想到的特斯拉唯一免责可能就是车主确实没有踩到底,磨了若干秒后刹车片升温,等踩到底,主缸压力上来以后,刹车片已经高温没有摩擦力。才一百多码的速度而已,可能吗?

我们再来看那个特斯拉4S店员工试车,点刹再刹车,车子没有减速那个情况。

这里面其实有关键性信息,同样故障能被两个人复制。

如果不是两个人演双簧,这里面一定有软硬件问题。

特斯拉不来挖,别人一定能挖出来。

不可否认,很多驾驶员开惯电动车以后,刹车都不怎么踩。存在一定可能性腿部肌肉不发达+刹车决心不足的可能性。那么出现事故也是正常现象。

但我们现在吐槽的是技术问题吗?我们是因为这个技术问题看到了人品问题!


花一个小时看了博世系统的原理,艹,我觉得弄不好接近真相了。

车轮有一个短暂ABS激活又停止的过程。因此车轮有一个短暂接近抱死的瞬间。

I boost系统有部分动力来自能源回收。

抱死=没有能源可以回收。

没有能源回收=助力有一瞬间不足。

助力不足+ABS短暂启动~车轮复转。

车轮复转>动力继续回收>助力恢复。

这里面有个BUG,车轮与电动机是否完全刚型连接?如果完全刚性连接,那么前后轮,驱动与非驱动轮的惯性是不一样的,前后轮产生速度差,系统有无特别定义这个速度差?

如果防飞车非完全刚性连接,那么车轮复转不等于动力恢复回收,助力依然不足,需要系统提高电子真空泵功率。

已知主缸压力最大140巴,减速度0.7,推测或假定最大压力200巴。为什么没有达到?

如果没有特别定义前后轮速度差,那么表格上车速是驱动轮还是非驱动轮车速?

如果特别定义过,那么应该取信哪个轮速?

当车轮轮速不可信,刹车系统采取何种刹车策略?

考虑到海南刹车事件和河南刹车事件的某些共同性,我倾向技术问题是确实存在的。

动力回收在油车上也有,因为助力真空由发动机提供一部分,动力回收和电子真空权重小,天然助力输出更稳定。

油车空油门滑行,脚移动到刹车踏板预备刹车,遇到情况不需要移动脚,直接大力踩就行。天然的对急刹车反应更快,机械响应也更快,因为真空是持续提供,开阀就有。

电车驱动轮连着沉重而又高速旋转的电机。天然的惯性大,高速旋转动能高,光靠刹车皮有点艰难,所以必须要让电机有让自己停转的设计。把这个设计强化以后就是动能回收,这大大减轻刹车片负担和热负荷。重型柴油卡车和大客货车有类似设计叫缓速器,有的还有排气刹车,这也是为了减少刹车皮负担。结果电车这样一搞,很多情况下就能把驾驶员都养出不踩刹车的习惯了。加速就踩油门,减速或者刹车就靠动力回收,但是脚却始终没离开过油门踏板。因为突然放开油门近似急刹车,人不舒服。在操作逻辑上,天然不安全。为了克服电动机那几十上百公斤高速旋转的电机转子的动能,需要把动能变为电能充进电池,这就需要操作。油车发动机,没有操作就是发动机要让车轮减速。电车是必须一套操作才能让电机也给车轮减速,减速效果依赖操作。否则电机依然在无供电情况下对车轮做功,把自己的动能交换给车轮。机械上天然不能故障导向安全。

基本原理上的不足靠技术手段补回来,bug必须一堆一堆的。这就好比开农药机,你要让它稳定你就啥也别干。开直升机,你要让他稳定不动,那你全身都在动。想要驾驶员轻松也可以,上飞控。结局么,波音飞控稍微出点问题,飞机摔了多少了?

现在看来还是丰田懂车,但是人家不说。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公布的数据看,车主有一段时间开车的速度很快。

从94公里的时候,车主一直在刹车,踩出了ABS,但是车以后到最后才有了足够的压力,但是为时已晚。

这张表格有多处空白,是特斯拉没有记录数据,还是有数据但是没有公开未知。尤其是踏板物理移动未知。

我们不知道是车主踩下刹车,刹车无效,还是车主没有踩刹车,或者是助力失效,车主全力踩下刹车,但是制动不足。

车主自己说车在高峰时段开不了很快,这个需要视频监控来验证。

如果,有视频证明车主没有118公里的时速,那么特斯拉整个数据都是有问题。

如果视频证明车主确实超速,那么特斯拉这个不完整的数据至少是可以看看的。

特斯拉刹车刹不住的视频已经有好几段了。

海南现场重现记录。

高速路上刹车灯一直亮,但是车不减速,车主不得不撞货车停下来的。

把车烧成空壳的事故,原因还不清楚。

实际上,你搜搜特斯拉刹车踩不动,有很多信息。

这么多事情,特斯拉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是应该彻查的。

而特斯拉一直敷衍了事,让问题隐患随着销售的车辆卖到全国各地,对大众的安全是构成威胁的。

现在电动车普遍用iBooster,iBooster也保留了失灵后,没有助力后直接刹车的功能。这个时候用户会感觉踏板变硬。

实际上在特斯拉出现问题以前,其他用iBooster的车型也出过问题,而特斯拉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用OTA直接调整刹车距离。

2018年消费者报告说特斯拉Model3 60英里刹车要46米,马斯克做了个升级直接减少6米。

但是,这种软件随便调刹车性能,出点问题就是大问题。

现在的趋势是汽车智能化

转向是电控,刹车是电控,油门是电控,电动车更加自动化。

在方便的同时,也意味着汽车的控制权从人转移到行车电脑,而程序很难避免BUG,功能越复杂BUG概率越高。

而汽车偏偏是一个能出人命的东西,有问题就是严重事故,把一切都交给电脑,驾驶者干预权限低于电脑是很危险的。

这类事情,需要有强制的规范。给汽车保留一个驾驶者有最高权限的紧急处置路径。

紧急的刹车系统,要保证所有电子设备失灵,靠人力和可靠的机械装置也能刹的住,而且要培训驾驶者怎么应对电子设备失灵。

有BUG难免,要保证BUG不会出人命。

特斯拉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是可怕的。

马斯克的逻辑是特斯拉的自燃概率不高,就敢用高危电池,

对新冠,他也是新冠是谎言,别影响我生产。

技术的问题终究能克服,但是你不想克服,问题就无法解决。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群众:为什么不刹车?

车主:踩了没反映,特斯拉的刹车有问题,强烈要求特斯拉提供数据。



群众:听说你们的车主反映刹车有问题,刹不住车?

特斯拉:胡说八道,我的车没有问题。

群众:那你说说为什么不刹车?

特斯拉:一定是车主根本没刹车,或者刹车力度不够。

群众:那么你有什么证据吗?

特斯拉:我有证据,但是不说。

群众:你不说不行呀,现在大家都知道你家的车有问题了。

特斯拉:咳咳,既然如此,那我就说吧。这刹不住车嘛,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摩擦力不够,我马上就公布一段数据,可以证明事发时主要是因为摩擦力不够导致车速降不下来。

群众:废话,谁都知道摩擦力不够,问题是你也没有证明这摩擦力不够是因为没有踩刹车还是踩不动呀。

特斯拉:你这人怎么胡搅蛮缠,我你让我公布数据我已经公布了,这事就是摩擦力的错,要怪应该去怪摩擦力,为什么要来怪我?


user avatar   yinweiqi-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主目前从事国内自主电助力,ESC开发,底盘域控方面工作,今天上班划了半天水,写了这篇帖子,应该可以对这个问题有一点专业解答,友情提示本文分成5个Part,大约2700字,关注结论的可以直接看黑体字

Part 1 Tesla碰撞前运动数据

首先这是Tesla在事故发生前的数据,各大网站都有转发了

虽然这份数据存在诸多问题被吐槽,例如数据采样频率严重不足,关键数据丢失(驾驶员踩制动踏板行程等),但是仍然可以从中找到很多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使用6:14:22.35秒作为本次事故的起始时间,车辆在6:14:27.65秒发生了碰撞,整个事故持续时间共计5.3秒。在同一张图内画出速度v和减速度a随时间的关系,由于关键的减速度在日志中未发送,使用dv/dt来计算每两个速度采样点之间的平均减速度,得到了这次事故的车速与减速度曲线:

事故还原:整个5.3秒的事故过程中,第0.8秒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车辆开始减速;在前3.5秒内,制动减速度上升,车速一直保持下降;在3.5秒时,车速下降到约85kph,此时车辆减速度约0.55g,然后前后轴ABS均被激活;0.5秒后,车速为75kph时,AEB被激活,此时车辆减速度约0.62g;又在1.2秒之后,车辆发生碰撞,碰撞时速约48kph,碰撞前车辆瞬时减速度约为0.7g,整个制动过程的平均减速度约为0.4g,ABS触发后的平均减速度约为0.57g

同时Tesla也上传了主缸压力信号,我们也画出了主缸压力与对应的减速度曲线(这对后续基础制动的分析非常重要)


Part 2 Tesla Model3基础制动计算

Tesla Model3的基础制动采用了前轮固定卡钳*2,后轮浮动卡钳的设计,卡钳参数如下:

前卡钳:2*D42,有效制动半径133.8mm,后卡钳:D43,有效制动半径142.5mm,前后刹车片的摩擦系数0.38。

Tesla Model3在空载和满载时,质量在1600kg至2100kg之间,前轴与后轴的载荷比约保持在0.82,本次事故的计算中,取前轴质量820kg,后轴质量1000kg。Model3的车轮半径335mm,轴距2875mm。最后,Tesla Models采用的是博世公司提供的ibooster Gen2电子助力器,这是一个非解耦式的电子助力器,通过解析驾驶员踩下踏板的制动行程,来驱动ibooster内部电机给主缸加压。

当Model3主缸压力为P时,可以建立起来的整车减速度为

将主缸压力P的单位改写成bar,则a=0.144P,当在正常高附着系数路面前后轴均抱死时,a=10m/s2,此时主缸压力约为69.4bar

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Tesla Model3在60bar附近触发了前后轴ABS,这个主缸压力值与Model3基础制动的设计值也是基本相吻合的,但在前后轴同时触发ABS的时候,我们注意到最关乎核心安全的车辆减速度却严重不足,大约只有0.55g,此后ABS持续工作直到碰撞发生,但是车辆的减速度也持续严重低于良好路面条件下ABS功能触发时整车应当具备的减速度(正常车辆通常可以达到0.9~1.1g),最终导致了碰撞的发生。分析到这里基本可以排除本次事故是车辆制动助力失效所导致的,在驾驶员和电子助力器ibooster提供了充分大的主缸压力之后,整车也触发了ABS,但是减速度仍然不足,问题可能主要来源于电子助力器的后端。


Part3 ABS功能与踏板变硬

在本次事故和其他多次Tesla用户抱怨的事故中,都出现了踏板变硬踩不下去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来源是ibooster与ESC在ABS工况下共同导致的。其中ABS功能是通过ESC进行电磁阀的调制来实现的,首先来看ibooster+ESC的原理图

ibooster建立起来的压力,通过TMC的两个通道入口对ESC加压,正常制动情况下ESC不会工作,高压制动液直接通过电磁阀进入轮缸进行制动,而当ABS触发后,ESC会关闭ibooster的进液阀,在极端情况下,ESC的电机还会把液体抽回ibooster主缸。在此过程中,会出现ibooster主缸异常高压的情况(类似本次制动后期主缸压力达到了140bar)。同时,由于主缸的压力非常大,ibooster电机无法继续推动主缸,并且ibooster是一个非解耦的助力器,所以与ibooster电机刚性连接的驾驶员制动踏板和推杆也会出现无法推动,即踏板变硬的现象。在博世对ibooster的软件架构VDA360中,对此提出了一系列软件模块功能划分,Tesla Model3有没有对ibooster和ESC的软件进行大规模重改,目前不得而知。


Part4 AEB介入与结果

本次制动过程中,触发了AEB信号,那么AEB在本次事故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可以看到,在第4秒时触发AEB信号,车辆速度为75kph=20.83m/s,在碰撞发生的第5.3秒时,车辆速度为48kph=13.33m/s,可以估算出,AEB触发时,距离事故点的距离约为0.5*(20.83+13.33)*1.3=22.2m,按照通常的AEB触发要求,这个警报发出的时候,距离前车距离已经过近了,假设在触发AEB后始终以0.9g减速度直至静止,制动距离也需要24.1m,换句话说,按照Tesla AEB触发的时间点和前车距离,即使制动性能完好,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一部分主要是ADAS摄像头算法的问题,和本次制动力不足分析关联不大。

目前L4和L5远未普及,普遍的共识是驾驶员请求的优先级要优于ADAS行车电脑的优先级,因此大部分OEM的AEB逻辑触发是有门槛的,在驾驶员一定强度的制动压力请求下,AEB功能是不会被激活的。在本次制动过程中,ABS已被激活的前提下,整车减速度已达到最大值,无论Tesla的逻辑是人优先还是行车电脑优先,AEB的激活都不会进一步提高整车的减速度,进而对整车缩短制动距离有改善行为。

另外AEB激活后,对AEB的功能检测在ENCAP,CNCAP中都有对应的要求,不同的时速下触发AEB后,对车速的降低值有具体的测试标准,通常的要求是1秒钟之内车速的相对下降值达到40kph或者45kph,本次AEB触发后直到碰撞的1.3秒内,车速的下降值仅有27kph,这是一个很糟糕的AEB效果。


Part5 事故责任分析与小结

本次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触发ABS的瞬间,车辆距离前车的距离约33m,此时车速85kph,即使ABS正常工作,这也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短的制动距离了,车主对车速和前车的预判存在一定的高估。

Tesla Model3的问题则更加明显,最核心的安全失效问题来自于主缸压力,ABS,减速度三者数据之间存在相互矛盾,其中主缸压力和ABS信号比较一致,但是与车辆车速或者减速度的偏差非常明显,我们把主缸压力按照基础制动数据对应换算成整车减速度后,额外再加上0.1g能量回收的减速度,与车辆的实测减速度进行对比,可以得到本次分析最关键的一张图:

可以看出,在制动前2.5s内,两者的一致性是很好的,整车的减速度能够体现驾驶员的制动请求(主缸压力),在2.5秒之后,主缸压力迅速上升,而整车的减速度则被限制在了一个很低的上升幅度内,最终在ABS触发后最关键的1.8秒时间内,驾驶员和ibooster已经提供了远远超过车辆最大减速度所需要的制动压力,但Tesla的ABS对外输出了一个峰值甚至还达不到常规ABS触发门槛的减速度,最终导致了碰撞的发生。目前而言,并未发现任何当时路面客观条件的异常形现象。考虑到Tesla大规模重新改写了博世关于ibooster和ESC的底层和上层控制软件算法,这一部分的软件,尤其是ABS控制,电磁阀控制,ESC与ibooster和驱动电机能量回收交互之间的控制算法,恐怕要牢牢背上本次事故最大的锅。



分割线补充@20210424

---------------------------------------------

写这篇帖子的初衷是从专业的角度,实在是看不过去特斯拉声明中“主缸压力仅为45.9bar”,“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最大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140.7bar)并发挥了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等糊弄大众的内容,如果非要问立场,答主的立场就是公平公正的支持弱势消费者车主,在一些需要调查取证的环节上,厂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对于路面的质疑,答主只能说目前为止,特斯拉,车主,监管部门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那只能暂时默认这是一条正常良好工况下的公路,如果特斯拉不认可,可以提出各种说法和证据,而不是反过来让消费者一一去证明:“路面没有积水”,“路面没有扬沙”,“路面没有凹陷的坑”,“轮胎里面没有小石子”...没有一个消费者有这样的本事

本文只是想给大众一个略带技术的科普贴,也没有想写成老外那种几十页PDF的调查文档,所以一些特别技术的地方,没有特别展开,对吃瓜群众的阅读体验也不好,但是核心的问题已经讲的非常明白了:

1. Tesla认不认可Model3的性能是在这条马路上ABS触发后1.8秒内,平均减速度大约是0.6g?如果认可,那就只是车主和Tesla在Model3制动性能上的认知存在分歧,Model3的ABS性能就是只有这点能力;如果不认可,那请Tesla解释ABS触发后,平均减速度只有0.6g的原因,如果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也请Tesla来主动说明,消费者做不到

没有人说Tesla没有制动,只是ABS制动的性能太差了


2. 车主在这样的马路上开118kph,以及在碰撞前33米处仍保持85kph的时速,答主佩服这样人生大无畏的勇气,以后遇见车主肯定远远让开,哪怕是一辆完全正常工作的车,这次碰撞也很难保证一定能够避免,不过肯定不会发生时速48kph的碰撞


最后,本篇文章欢迎转载,不过答主不是恰自媒体流量饭的人,对一些特别的评论也没有回答的兴趣,此贴没有特殊原因,将不再回复,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答案和特斯拉无关,主要是不想惹麻烦。


如果一个公司发布的产品,有即时热更新(即无论是否开机)功能;

而且该产品还可以用来测试某些在母国不方便测试的问题;

那么:

1、发现问题,也无法确认问题是否存在。

2、即便测试死了人,也找不到证据追究。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建议:

买了特斯拉,务必自己再买个带时速的行车记录仪。


连个刹车踏板到底踩下去多少都不敢公布的车企有啥可信度


拉了自己家四个人,下班高峰期的国道,能一脚油门闷到底跑到118。

这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干得出的事儿吗?

格老子单位里高速140起步的暴躁大叔拉了4个同事跑市区就没上过80……


user avatar   dc-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特斯拉公布的数据还缺少几个关键参数。对比即将公布的国标《汽车数据记录系统》可以给出答案。特斯拉公布读取的后台EDR数据就行了。EDR(Event Data Recorde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可以看做是汽车的黑匣子。EDR由一个或多个车载电子模块构成,具有检测、采集并记录碰撞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车辆和乘员保护系统数据功能的装置或系统。

EDR记录的内容包括:车辆速度、方向盘的转向角度、发动机运作状态、车辆稳定状态、安全带使用状态、气囊状态、车辆制动系统(ABS等)、驾驶辅助系统、乘员分布、驾驶人在碰撞事件发生时的反应动作等重要信息。

ECR的目的是什么呢?跟飞机的黑匣子类似,在交通事故中,客观、全面的获取车辆相关系统的介入程度、人员操作、道路环境等因素的数据,用于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依据。当车辆发生碰撞碰撞事件后时,通过采集、分析碰撞事件数据记录系统所记录的车辆状态、驾驶人反应动作等数据,可以推断出车辆在发生碰撞事件前后的实际运行参数,为碰撞事件分析鉴定提供了客观、公正的技术支持。

在特斯拉类似的事故中,驾驶员很多时候会由于紧张等因素误操作,比如误把油门当刹车,误把倒挡当成前进挡,在事故判定中,就需要读取EDR数据,来判断事故发生前车辆的状态,这样可以客观的判定到底是驾驶员误操作还是车辆本身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法规中对EDR还未强制执行,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但特斯拉作为全球车型,在国外法规中已经强制要求配备EDR。

下面介绍一个曾经的案例

在一起事故中,驾驶员声明挂空挡,踩刹车,但车辆依然前行,导致事故发生。

以下是EDR采集的数据,就是用于判断车辆到底是意外启动发生事故,还是把油门当刹车发生事故?

数据显示:肇事车辆在事故发生前,其驾驶模式一直处于ECO经济模式;变速杆档位始终处于D档;油门踏板开度由33%迅速升至100%,随后一直持续在最大开度;发动机转速随着油门踏板开度加大而上升,从3100RPM迅速升至4800 RPM;行驶车速从24km/h一直升至56km/h;制动踏板开关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即未踩制动踏板)。

虽然事发时现场勘查的挡位是空挡,但可能是事发后的误挂。最终证明,该车驾驶人将油门当刹车!

所以特斯拉这起事故,如果特斯拉想自证清白,公开完整的EDR数据就可以了。

我是@唐岛弯,汽车被动安全工程师,带你从整车厂角度评判汽车安全。




           

相关话题

  想要买车,同事推荐丰田,在zt887.com上介绍的一汽丰田奕泽汽车的参数是正确的吗? 
  如何看待继西安女车主维权奔驰4S店后,又现兰州女车主因安全气囊问题再次坐上引擎盖? 
  如何评价全新一代斯巴鲁 BRZ 上市,手自动分别售价为 30.88 万和 33.08 万? 
  滴滴豪华车能打到迈巴赫吗? 
  特斯拉就算赢了这场刹车失灵,失去的难道不是大众的信任吗? 
  如何看待特斯拉Model Y从5.6s加速变成6.9s,续航标准从NEDC变为CLTC,增加20公里? 
  三菱帕杰罗劲畅、JEEP自由光如何选?市区用车占95%,但节假日会野一下,舒适和越野纠结中!! 
  为什么校车要做的特别坚固而不是做成普通汽车的那种吸能车身? 
  如果我国要归化马斯克,可能存在哪些障碍?如何突破? 
  为什么曹德旺要去美国开工厂,马斯克要来中国开工厂? 

前一个讨论
天津大学留学生下雨天闯进女更衣室,校方调查结果为误入,暴露了什么社会问题?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4 月 17 日广州增城一特斯拉起火爆燃,致 1 人死亡?起火原因可能是什么?





© 2024-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