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年 618 有什么值得买的书籍? 第1页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趁着, 蹭着,哦不,乘着京东 618 大促销的东风,大家也可以享受一下实体店也许享受不到的折扣和送货服务。 毕竟这一波特殊情况太特殊了。 一年多还没有消失。


[红包占位符]


       书中自有那啥......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  赵恒(宋真宗)《励学篇》     



~~~~~~~~~~~~~~~~~~~~~~~~~~~~~~~~~~~~~~~

在以前的回答里, 俺提到有些东西看不懂很可能是写书的不够用心, 换个版本也许就容易看懂了。

** 俺尽量刷出最好的价钱, 如果您发现更好的价钱, 敬请留言



~~~~~~~~~~~~~~~~~~~~~~~~~~~~~~~~~~~~~~~



这本书能够解释为什么祖国存在一些令人困惑的习惯, 例如 “坐月子” 和“午睡”。


这两本书, 有需要的才买, 没需要千万别买

这是一本经典。

俺还有个朋友是普通外科的。他说了个笑话。

某天新收了患者,进修生在写病历。进修生以前是学电脑的, 不知道咋混进了医疗队伍。俺朋友随口问了一句,“Digital examination 做了没有?”进修生好奇地问道:“我才看完麻省理工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写的 《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没想到写病历也数字化了。电脑还能做 Digital examination, 怎么做?”俺朋友说:“用手指。‘If you don't put your finger in it, you'll put your foot in it.’”

。。



俺有个朋友, 他导师姓黄。话说上世纪后叶, 黄教授到街道办事处调解离婚。

“为什么你们要离婚啊? 结婚十多年了。”

“她决定当素食主义者,Vegan。”

“素食健康啊,豆腐什么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的。 ”

“教授您有所不知,她排斥所有的动物蛋白。”

“......”

“......”

"别哽咽了,未曾想李商隐的诗词对您影响那么深远。"


看了这本书也许您就找到答案了


~~~~~~~~~~~~~~~~~~~~~~~~~~~~~~~~~~~~~~~~~~~~~~~~~~~~~~~~~~~~~~~~~~~~


这本书俺反复推荐, 从 2012 年开始就在推荐。 如果您还在烧钱玩耳机或者音响, 不妨花一点点小钱看看这本书。

** 这里有点小小的折扣, 如果您发现更便宜的, 敬请留言。

人邮出品, 必属精品。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尽管国*大事对普通人来说有点 “咸吃萝卜淡操心”, 看看书总是没错。



~~~~~~~~~~~~~~~~~~~~~~~~~~~~~~~~~~~~~~~~~~~~~~~~~~~~~~~~~~~~~~~~~~

仿真相关的书, 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便宜

***备注: 这本书有点小贵, 俺以前介绍过一本 7 块钱人民币的

从这个链接进去, 能找到那本 7 块钱的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354736/answer/1295602855     



好吧, 介绍一些轻松的。

受神的指引,俺未成年的时候就立志研究母猪配种以及人和人之间的性行为。而俺的学习的第一步就是阅读禁书,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禁止出版的书,《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

世界名著典藏系列: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文全本) [Lady Chatterleys Lover]

得益于祖国宽松的分级制度, 大家可以提前学习。

1960年,当《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本书将于英国出版时,出版商企鹅图书面临的是1959年新更改的猥亵出版刊物法(Obscene Publications Act)的出版品【此处省略 2汉字】判决,成为出版界的大新闻,也是对于新颁布的猥亵法案的测试。在新法案中企鹅图书可以借由证明书籍的文学价值来避免书籍被【此处省略 2汉字】。经常被作为反对方理由的还包括书中常出现的“f***”、“f***ed”、“f***ing”等粗话。最后在1960年11月2日审判结果出炉,判决企鹅图书无罪。这使得英国出版品的自由程度大为提升。在澳大利亚,不只是书籍本身是禁书,连描写这本书在英国的审判过程的The Trial of Lady Chatterley一书也被【此处省略 2汉字】。这本书的拷贝版本被走私进入澳洲,并广泛的发行。由于走私版本发行程度的广泛,最终导致澳洲放松【此处省略 2汉字】制度。


在上面这篇散文中, 俺介绍过几本英语学习的工具书或者参考书, 统一在这里推荐吧。


*** 备注: 俺尽可能刷出最好的价钱, 万一贵了, 请留言指正

*** 这是俺能找到, 最便宜的版本了

如果您希望 15~16岁自学过六级或者 IELTS/TOEFL , 这是您必备的一本书。

*** 俺在上世纪 80 年代买这本书的英文缩印本是 5.00 人民币, 相当于 50 份早餐



~~~~~~~~~~~~~~~~~~~~~~~~~~~~~~~~~~~~~~~~~~~~~~~~~~~~~~~~~~~~~~~~~~~~

有一本书, 京东上很难刷到。

地摊上可能会有, 俺强烈建议大家找来看看











/////////////////////////////////

~~~~~~~~~~~~~~~~~~~~~~~~~~~~~~~~~~~~~~~~~~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散文很散,敬请海涵。

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8亿, 远远没跨出一小步 (n<1亿)。 盐值持续低迷(3年了还900+)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不到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俺知道要放弃弱者心态,但是知乎100股俺竟然份儿都没有......嘤嘤嘤


【未完待续】


万一/如果您不能一次看完,不妨收藏或者转发。


user avatar   dai-yu-xi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年的双11来了,这里给大家发超级红包了!全品类,可叠加,可重复领取,谢谢大家的支持!

2021年双11最新耳机总结归纳推荐请看:

作为声学专业从业者,本回答中所涉及的书籍均为声学专业书籍。也许一些人会认为书是没用的,或者一些看似枯燥和过于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的音箱、耳机、家庭影院等音频产品没什么太大关系。但实际上如果仔细阅读相关书籍就会发现很多产品选购所需要的知识、提升音频系统表现的有效方法、防止被发烧圈中的骗局忽悠等现实问题,都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我也认为这个问题很好,我始终认为玩发烧音频,买书并且学到真正的知识总比单纯买器材好。单纯的购买器材和非严谨的随意试听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所总结出的发烧理论和结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相比之下,专业书籍中所提及的经过权威实验总结的结论更有意义和说服力。

声学基础知识篇

耳机圈有很多伪科学甚至反科学的“理论”,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认为不论你如何花钱都是有意义的。再多一点就是把水搅浑,让很多事情变成不确定的或者不可知的,进而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让人们相信广告中的概念才是对的。

了解一定的声学基础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避免被一些营销概念误导,例如“推力”、“耳机声场”、“线材玄学”、“素质”之类的。我知道,也许很多人认为,作为消费者只需要买就可以了,原理并不需要懂。但是我个人认为,对于耳机这个如此混乱的圈子,了解一定的声学基础知识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再怎么说,总比看广告和营销故事强吧?

基础相关知识类的书籍这里推荐以下几本:

1 声学基础

顾名思义,这本书详细论述了声学中最基础的理论。

这本书是南京大学便携的南京大学声学专业教材。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和很多耳机发烧友息息相关的例子——耳机的单元和耳机声音之间的关系。

耳机是压力场,声音的输出主要由腔体/泄露孔决定而不是单元。这一点很容易通过电力声模型证明。单元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即可,或者说耳机的声音和单元的关系并非像一些广告中的营销故事和发烧圈自我发明创造的说法那样。

如果实在对声学不了解,可以看一下上图中,驱动器(单元)和前腔、后腔的占比,一目了然。

更基础的解释则在南京大学的声学基础中。

声学系统中各个问题,有些是主观评价的,有些是心理声学的,有些是客观理论的。对于耳机单元与最终输出声音的关系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纯粹的声学原理问题。其实只要对这些原理稍微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厂商的广告和音频媒体以及发烧圈对此的说法,与声学或者真正发生的事情基本上没什么关系,或者说只是纯粹的营销故事。不少人确实从来没看过最基本的相关知识,所以看到一些广告语中也许符合他们直觉的说法便会深信不疑。这些广告的目的一来是想宣传耳机的声音有多好,二来是给消费者一个购买这样的商品是有意义的理由。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腔体容积没办法卖大价钱,单元“素质”和数量是不懂声学的人也能看得见的“堆料”,能给耳机卖贵一个“合理”的理由。一些人之所以对此深信不疑,可能也是由音箱而来的惯性思维。

电力声模型是任何声学原理类书籍都会讲的最基础概念之一。有些人总是把耳机神话,认为是超高端的黑科技,恨不得是量子力学的产物。然而却连最基本的声学概念都完全不了解,但是通常不知羞耻反而理直气壮的把厂商的广告故事当作真理去反驳南京大学声学基础。

这个问题过于基础,以至于我两年前都是一笔带过。然而还是有不少人怎么也不愿意相信。

头戴式耳机也是类似的。

其实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虽然这本南京大学的教材顾名思义是关于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不论是实际产品设计还是选购以及甄别商家宣传的广告,都或多或少的与这本书中所讲的基础声学知识有所联系。如果稍微了解并理解其中的原理,就很容易看穿一些耳机商家广告的营销故事。


2 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

这本书虽然主要讲的是音箱,但是其中有些关于单元的内容,如果了解一定的关于单元的知识,并且稍微结合一些声学基础中的内容,可以非常有效的避免被各种耳机单元以及单元与声音之间关系的marketing story忽悠。

这里又能举出一个典型的与音频发烧友有关的例子——扬声器单元分割振动与频率响应之间的关系

发烧圈中经常有一种说法是“频响曲线没用,声音好坏还要看单元的分割振动”。还有很多类似于“周树人和我鲁迅有什么关系”之类的误区。

但实际上“振膜裂变的复杂的叠加和消减关系在典型的SPL曲线上产生了许多峰谷”“频率升高,声波往往从振膜中央区域发出,有效辐射质量变小,高频衰减”。

就是在这本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这种甚至可以说只是半专业书籍的第0章简单带过的内容。而且这个道理我认为只要稍微学习一下其实并不难理解。

当然,这本书所讲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此,也包括不同类型的箱体对声音的影响、倒相孔设计、分频器设计等等与音箱有关的基础入门知识。不论对于音箱选购还是对一些有音箱DIY兴趣的玩家,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籍。


3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手册

一旦玩音频,就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人和你说放大器、推力之类的事情。如果是玩耳机,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人和你说关于耳放、播放器之类的事情。这本书有助于你看清关于那些言论的真相。甚至并不需要读到后面关于放大器设计的部分,只需要读前几章序章即可。

例如,我这里引用一段:

  1. 与非正式的试听测试的主观感受相比,客观测试数据是不重要的。如果二者相互矛盾,那么客观数据可以被忽略。
  2. HiFi器材性能的好坏,是传统的工程科学无法解释的。
  3. 在给出HiFi器材区别的假想机制时,可以任意的自由发挥。例如神秘的振动缺陷,以及线材的微小差别,并无需讨论这些理论的真实性,或者收集任意的客观证据。
  4.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想要,我们就能发明出新的术语用来描绘HiFi系统。

这本书是剑桥大学高材生所写,不论对于一些发烧友认清发烧圈中一些“安慰剂”产品的真相,还是一些功放DIY爱好者,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如果想深入了解的话,也建议看一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的书籍,可以避免误解一些习以为常的概念,例如瀑布图与频响曲线的关系之类的。

数字信号处理则对理解EQ调音和DSP算法有一定的帮助。


主观评价基础知识篇

实际评价时如何避免被坑,或者说如何避免把钱花在一些无用或者收效甚微的环节。

不过在一切开始之前,我认为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人类自身听觉特性/听觉极限的知识。这会有助于判断,到底哪些环节是有意义的,哪些环节是收效甚微的甚至是毫无用处的。

首先是关于人耳的听觉极限

对于纯音而言,人耳听觉对于频率响应的感知范围大致在20Hz~20kHz。

Pumphrey R J. Upper limit of frequency for human hearing[J]. Nature, 1950, 166(4222): 571.

对于纯音而言,人耳听觉对于响度变化的差别阈限(阶跃极限)约为0.3dB,但一般情况下约为0.5~1dB,这个数值换算为百分比大约为10%.

Harris J D. Loudness discrimination[J]. Journal of Speech & Hearing Disorders. Monograph Supplement, 1963.

对于纯音而言,在500Hz~2kHz范围内,人耳听觉对于频率变化的差别阈限约为0.2%,这是以百分比为衡量,人类能够感知到的最小声音差别。

Moore B C J. Relation between the critical bandwidth and the frequency‐difference limen[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4, 55(2): 359-359.

对于非线性失真而言。并不是数值越小影响就越小。JBL的Alex Voishvillo博士曾经证明,硬削波产生的22.6%的THD,比交越失真产生的2.8%的THD更容易令人接受一些。

Voishvillo A. Assessment of Nonlinearity in Transducers and Sound Systems–from THD to Perceptual Models[C]//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Convention 121.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2006.

对于大部分情况下出现的低次谐波失真,恰好能够被人耳感知到的数值大约是1%.

Moir J. Just detectable' distortion levels[J]. Wireless World, 1981, 87: 32.

交越失真有可能在0.3%或者更低一些被人耳感知到。

Moir J. Transients and Loudspeaker Damping[J]. Wireless World, 1950, 56: 166-170.

P.A. Fryer的研究表明,对于钢琴而言,刚好能被人耳感知的互调失真IMD约为2%~4%,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测试信号,约为5%.

Russell K F, Fryer P A. Loudspeakers: An Approach to Objective Listening[C]//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Convention 63.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1979.

我们不难发现,以上引用的数值都很高。因此,你可能想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HiFi产品的低失真的追求没有被停止。一方面是,以上这些数字如此之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以置信的。另一方面则是,会有商业利益推动这些技术指标继续进步,不论这些技术指标是否可以被人感知。

Douglas Self, Audio Power Amplifier Design

这部分内容也在上文提到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手册中详细提及。

而说到与主观评价有关的专业书籍,比起各种牛鬼蛇神,审听训练与音质主观评价这本书是我见过的国内出版的关于音质主观评价、声场主观评价、乐器声学与音乐鉴赏的最专业、最清晰、最言简意赅的书,没有之一。

在主观评价前,个人认为有必要了解一些主观评价相关的概念,或者说真正与声音的主观感知有关的一些概念。从而避免一些并不恰当的描述,亦或是对一些概念的误解。

当然,主观评价的相关基础概念固然很重要,但实际的主观评价能力并不是仅仅看一两本书就能提升的。听力训练和听力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的对音质音色频率分辨的训练为哈曼的How to listen。

而对于空间印象也就是一些人俗称的声场的主观评价,则相对需要更复杂和严苛的条件。掌握起来也更难。所以可以先对以上提到的音色频率分辨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测试。对空间印象的理解可以先从这本审听训练与音质主观评价开始。


客观与主观的桥梁——心理声学篇

单纯的声学原理只能表达音频产品输出的声音与系统中组成部分的关系,单纯的主观评价只能评价音频系统的实际表现,而不能指导和反馈到底改如何改变系统组成,或者说单纯听音只能判断产品的好与坏,却不能调音、解决问题、让系统的声音变得更好。心理声学则为连接两者的桥梁。

心理声学是一个研究人类听觉的交叉学科。心理声学模型是对人听感的统计性质的数学表述模型,它解释人各种听感的生理原理。揭示和解释了客观声音与主观听感之间的关系。连接了客观测量与主观感知。

声音的重现

在这方面,当代心理声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之一Floyd Toole博士集毕生研究之精华著有一本《声音的重现》,详细论述了与音箱系统/小房间有关的心理声学结果。解释了人类对音箱的主观评价规律以及到底哪些才是影响一个音箱声音是否好听的关键因素。为整个音箱行业设计音箱提供了指导意见。并且其部分研究内容已经成为美国国家标准CEA2034A。


书中不仅详细讲述了与音箱和房间有关的心理声学知识。也包括线材、煲机等发烧圈中的概念的科学论述。

还有关于瀑布图等相关主观听觉域和工科理论的论述。这也是发烧圈中常见的一种错误说法。

很多人看到瀑布图,会想当然的认为其中的一些时域“振铃”或者时间轴相关的东西能够独立于频响曲线代表时域表现,抑或是可以通过这些瀑布图中的时域问题看出听感中的时域问题。

相比于高Q值resonance,低Q值resonance更容易被察觉。

而另外一个问题,则在于高Q值谐振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者说过程才能够触发可闻性。即音乐中必须要有内容在这个频率上,并且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使人听出可闻区别。这也许也是为什么音乐信号相比于Pink Noise需要更高的幅度(尤其是在高Q值)才能触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对于低Q值resonance,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触发。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低Q值才更容易暴露一些瞬态问题。也就是那些频响曲线中“看似不起眼”的范围很宽的“隆起或者凹陷”。

而低Q值的resonance恰恰不容易在瀑布图中产生“振铃”

此处的内容我不想再多做重复,有兴趣详细了解的,可以去看一下上面两个文章链接。这里再做一个系统性总结:

  1. 耳机在大部分频段都属于最小相位系统或具有最小相位特性,时域和频域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变换,对于这些频段,解决频域问题等效于解决时域问题。
  2. 对于200Hz以上而言,我们听到的是频域的隆起而非时域振铃
  3. 低Q值谐振更容易触发“时域问题”,而低Q值谐振反而不容易引起瀑布图中的“振铃”。

这里再做两点补充:

  1. 由于频域和时域精度的制衡关系,时间轴越精确的瀑布图反而越影响频域精度,或者说瀑布图获得的察觉域信息反而比频响曲线更不准确。
  2. 分频系统分频点附近所引发的群时延通常不会影响可听性。

而这个视频则是对其毕生研究的进一步总结: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

相比于声音的重现,这本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偏向于更基础和底层的理论。对于想了解人耳听觉特性的相关基础知识的朋友,值得一看!


此外,还有一本与发烧音频相关性较强的书籍——音频手册

是Ethan Winer所著。然而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翻译有些不太通顺。大家可以看一下之前Ethan Winer在国际音频工程协会座谈会的演讲:

写到这里这篇回答也接近尾声。但我却不禁感慨。我想起了之前一位网友给我的留言,“人们都在炫耀自己买了多少器材,但却很少见到有人讲自己买过多少书,认真读过这些书的更是少之又少”就在此时此刻我也去某东看了一下,本篇回答所提及的书籍,评价数多的也就只有500左右,评价少的只有100左右。

而我前段时间推荐的漫步者音箱直接断货,推荐的声卡涨价好几百。

而这些书我早在两年半之前就推荐过。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希望在看这篇回答的朋友,对音频感兴趣的朋友,有时间也可以抽空坐下来仔细读一些音频相关的书籍。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但这些经典书籍,总比论坛、广告和网络上很多说法靠谱的多的多。


user avatar   linyo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其实这种问题太过于计较人家媒体“怎么说”,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尤其对于韩国吧,它们本身就是真正把爱国主义做到了极致,稍微有个风吹草动能当场跑日本大使馆剁手指那种。

让人家媒体吹吹牛,无可厚非,不吹才奇怪。

只是呢,人家说也就罢了,我们又不需要相信对不对。

一款产品好不好,看的当然不是媒体如何吹嘘,而是有严格的检测标准,市场监管等。

如果你产品确实好,那大家买就是。但如果不好,对不起请不要出现在市面上,希望有关部门尽快予以治理。

这年头最愚蠢的,就是因为对一个品牌或者一个外国品牌有好感,就用饭圈脑去看待。

遗憾的是,这种情况还真不少,哎…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高校挂科现象越来越多?暑假怎样高效学习通过补考? 
  我想给一岁半的女儿写一本书,书可以让她看到30岁,有什么可以写的内容? 
  如何看待叙利亚足协承认让中国失去主场并主动求媒体表扬? 
  教育部开展专项行动,要求「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今年就业形势如何? 
  如何看待B站UP主“小昭昭昭昭昭昭昭昭昭”的动态信息?B站经历了“墨茶”事件后是否会出手相助? 
  特朗普集团遭刑事调查,他和他的集团可能面临哪些后果? 
  哪些书能看一辈子? 
  目前男女对立局面,那些支持男女对立的男人和女人,究竟能够从发表男女对立的言论中获得什么? 
  湖南一女主播喝药自杀,骨灰被殡葬从业者掉包配阴婚,涉案人员将面临什么处罚?起到了什么警示作用? 
  哪一本书刷新了你的世界观,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洗牙是牙医的骗局?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耳放那么贵?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