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我国将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第6页

                             10    11    12    13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潜藏的问题,官方一直在故意忽略。

那就是生二胎三胎的前提,是有第一胎。

那么一胎生育率如何呢?

这么说吧,这些年二胎的数量已经和一胎逐步持平了,而一胎二胎加起来,2020也不过是1250万左右,还不如放开二胎之前的一年一千五六百万的水平(绝大部分是一胎)。

换句话说,如果前几年没有放开二胎,现在这个的每年新生儿已经跌到每年六百多万了。

而随着生活条件优越,赶上了时代风口,有意愿也有资本生二三胎的七零八零后家庭逐步丧失了生育能力,未来二胎的数量也是急剧的下跌,三胎开放能多生两三百万都是超出预期了。

未来的九零后和零零后,面对几个大问题,一个是育龄妇女数量下降,九零后零零后比八零后人口少多了。二是资产状态不一样,九零后零零后基本上没赶上房价,所以除非家庭支持,否则基本不要想靠自己在一二线城市落户。三是思想观念不一样,很多人以为中国是储蓄大国,实际上年轻一代早就个个都是超前消费,人均月光了。另外两性家庭的观念,他们也和老辈的七零后以及夹杂在新老之间的八零后不一样了。

所以未来中国的每年新生儿跌破千万,就在这一两年中间,而人口负增长也在这一两年之间。

这是必然的,不可更改的趋势。

历史上能够扭转人口生育率的现代国家,有且仅有一个,就是罗马尼亚。网上有人调侃,过去计划生育有强制流产,那未来的计划生育是不是会强制受精。你还别说,曾经的罗马尼亚的政策,距离强制受精也不远了。结果罗马尼亚的生育率的确上涨了,但罗马尼亚的领导层也最终遭到了民意的反噬。


user avatar   xiao-bao-33-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世界很魔幻,

之前出了这么一个新闻:

到下午又出了3胎政策,

上下一品,喔,了然,

到底还是想多生“新韭菜”,

来接你们房地产的盘,

不生够“韭菜”就不准用套套,

真够王道。

难怪一眨眼,

中原房产中介也变成这样:

到底是卖房子的,

只让百姓生娃接盘,

不说怎么养这2个娃娃。


人,在这种老板眼里不是人,

是钱包,是财富,是达不溜;

年轻人不生娃,等于不生达不溜,

老板遂曰:

要生够2个!不然不准用套子!


还有我听我朋友说,

他朋友圈里有老板下午官宣3胎:

终于可以生3胎了,之前一直纠结,

现在有数了。


呵~真TM是世界的参差。


3胎政策利于谁,不利于谁?

穷人生不起,富人早生了一大堆,

你这会来个3胎,就显得有点...多余。


原先的生育政策,某种意义对普通人说尚是种保护;管你级别多高,你多牛逼,你都只能一个娃。教授的儿子是教授,富商的儿子是富二代,不管咋样你都1个。


2胎3胎陆续一放,那么1个家庭就会出现2-3个教授,2-3个老板,这会有啥后果?


对我们普通家庭孩子,先天资源差距本就天上地下,3胎政策放了,他们不仅原本质量高于我们,这下数量也高于了我们,后果就是:以后竞争会更大,教育、工作、资源内卷更严重。


你瞧,老板的儿子各种补习班各种私立学校,国外教育,百姓的家长996,给孩子报个英语、数学补习班就了不起了。


再者,1代3子,2代9子,名义上1婚,但再加上2婚2奶等私生子,富2代算啥,这马上就富3代;我尼玛,这是小说上的世家大族的剧本啊,这是准备搞财阀的节奏?


对普通人来说呢?这怎么比都是吊打。

简言之,往2极分化的路上无脑加速。


我起先以为人口普查的后果是咱工资或住房上面能有个啥变动优惠?结果等半天就给我等个这?


也许3胎真是个好政策,

但可能不适合我们大多数人吧,

为啥不适合,因为穷啊。


“穷”这字你拆解下,

上面一个房下面一个力,

为了房子出苦力,你就是穷。

那老百姓的钱呢?

都已经在房子里或准备砸到房子里。


以中日2国的购房情况作比较。


中国是房子跟户籍牢牢绑定,

日本是租售同权,可买可租。

中国是买房3成首付,

日本部分为0。

中国房贷利率大约为4.9%,

大部分为5%以上,部分为6%,

日本房贷一般为1.0%以下。

中国70年使用权,

日本是永久产权。

至于中日2国平均工资和房价,

这就不说,答案都知道。


这是客观数据,再加上我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操蛋的租房市场,在外面租房子被房东赶来赶去,没有办法,要么6个钱包咬牙上车,要么为了做房奴勒紧裤腰带。


都勒紧裤腰带了,怎么可能还给你松开裤腰带生孩子呢?你这不扯淡么?


我几位粉丝下午一直跟我吐槽,

说莫说3胎,1胎都要了老命。

他们有的在4线城市,

有的在1线蜗居,

房车都买不起,

有的自己都还蜗居在家里,

难道生了娃也要放父母家里?


他们有的人发了工资,

都不敢去下个馆子犒劳自己,

有的一提起进口奶粉,

就头皮发麻。

连一个3线城市的早教班,

一学期就要一万多块钱,

他们那里平均工资才5K不到。

一些培训班乱七八糟的,

少则数千,大则数万。


跟我聊天的粉丝互不认识,也是各个城市,但他们有一个认知共同点:自己再生一个孩子,一样是资本的奴隶,没有哪位父母愿看着自己的儿孙世代为奴。


他们跟我说这些,

我都没来得急回,

我脑子里在联想最近年轻人躺平被怼,

我在想,我们想要的很多吗?

我们不过想要一个自己的房子,

一份遵守《劳动法》的工作,

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个时间空间里,

我去写作、看书、画画、晒太阳,

或者辅导孩子作业,教他念书,

但是这个社会告诉我,这不行。


我想请问,

我们的这种需求很过分吗?

而今天对3胎政策的一片嘲讽,

就跟躺平一样,是最好的回答!


民众为何愤怒?

就在于只让我们付出,

却不解决我们的问题。


就像一些傻了吧唧的“成功人士”所言;白岩松的“不会吧?”,腾讯张军的“致敬年轻人”,昨天俞敏洪的“年轻人不能躺平”,再有中原地产老板说不生2个不准用套套。


他们只说付出,不提工资房价,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随后躺平,却问为何?

这就是中国资本家和右派公知的嘴脸。


他们连起码的诚意都没有,

你说房价不好动,ok,

咱们继续高房价,

我们依然租房子,

那我们规范租房市场好不好?

别房东跟个老天爷一样,

说涨价就涨价,说赶人就赶人,

年轻人抱头鼠窜,

立于大街之上迷茫。


我们的工会先别慌发月饼了,

严格落实《劳动法》好不好?


单位招聘能不能保护女性?不要歧视她们,不要人家前脚生孩子,后脚回来就直接谈话裁员,让她们因为一份饭碗,而被迫“绝育”。


不要只提要求不给帮助,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使唤。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继续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跟陋习对抗,跟不公平对抗,跟狗日的资本家对抗,决不妥协!


(已删除!)


我想起那些资本家、大老板站在台子上大声疾呼:“年轻人!你们要雄起啊!你们不能躺平啊!你们要生孩子啊!国家未来靠你们了!”


但台下的年轻人还是俩眼一眯,继续躺平;你说你的,我躺我的。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醒过来,站起来?有,答案是:他回来了。

既然都说到谭嗣同了,

就再放个内涵图做结尾吧。

以上

非常感谢你的阅读!


-----------没卵用的分割线-----------

谢谢各位知友赏脸,

谢谢,真的谢谢你们!


我看有几位粉丝问我之前被禁的文章,

辛苦你们在为 心上搜下我账号:宝哥胡扯淡

同知乎号。

就能看到很多除了这篇以外,

很多在X乎上被禁或没法通过的文章了。


因为怕被封,所以就不敢多说,

真的谢谢你们给脸,

谢谢!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恕我直言。如果说,奢侈品税、房产税、资产上亿之后的累进税征收比较困难,那么我要问——有当初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困难吗?

富人有房产遍布天下没关系,穷人要不被掏得精疲力竭才有可能生育。

还有一个办法,提倡富人带头生育。婚内合法子女生四个每年给2000万奢侈品免税指标,生五个累进税优惠。生九个自动当选人大代表,授予英雄母亲称号,国庆时上天安门观礼。

这样最次最次,穷人可以生孩子然后向富人转让奢侈品免税额度。应该够奶粉钱了。

以基因测序为依据。作假者家产充公,奖励20%给举报人。


user avatar   zai-hui-shou-wo-xin-yi-jiu-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个非常有钱的亲戚,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高兴, 他家已经两个孩子, 现在准备要生第三个了;

还有几个穷亲戚, 都是三十多了还是光棍, 基本上也不会结婚了,没有哪个女的愿意和他们结婚, 当然也更不会有孩子了.

所以这确实是优生优育了.

另外补充解释一点:

开发三胎, 面向的客户群体是已经有了二胎的;

开发二胎. 面向的客户群体是已经有了一胎的;

而那些一胎还没有的, 以及根本接不上婚的, 已经在

else{

return;

}

里被忽略了


user avatar   NoEyeDe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好今天看了一个清华朋友发的抖音,两口子都是清华毕业的。他们的担忧是孩子还能不能上清华。当然这也是很多中产的担忧,之所以大家各种鸡娃,都是对阶层滑落有深深的担忧。

我个人认为中产鸡娃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因为靠教育提升阶层仅仅是70后80后的机遇,90后靠这条路实现阶层跃升的难度已经提高了。再指望00后、10后甚至20后走上一代人的老路来成功,当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但本质上这是一种刻舟求剑的做法。更何况,鸡娃本身意味着金钱和精力的巨额投入,能不能把娃鸡出来不好说,毁掉一个家庭长期发展的动力倒是有可能。

中产以上的富人阶层,对教育的投入更为可观。当然,中产那种把孩子扔进教育流水线的教育方式,富人们是看不上的。这些差别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差别是:富人们早已重新发现了“物竞天择”这一自然规律,早就开始重视下一代的“人口基数”

“放开三胎”对于大众是新闻,对于富人,四胎五胎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例如,我接触的一个富人有五个孩子,他的逻辑是再怎么培养,孩子也有可能成器,有可能不成器,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扩大基数来保证家庭里会诞生优秀的孩子,只有有优秀的孩子产生,家族的财富和产业才能得到传承。持有类似想法的富人绝不在少数,所以才有冻卵、代孕等等隐蔽的生意。

回顾一下当前的中产是如何成为中产的:纸面上的原因是享受了教育红利。纸面之外的原因还包括但不限于:独生子女政策限制了富裕阶层、有权阶层的扩张(一方面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工作岗位留给了普通家庭,另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是宝,提高了女性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富裕阶层无法通过多养孩子提高成功概率形成世袭贵族);改革开放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适宜产生中产阶级的环境。

大家都发现了,能生三胎的,都是已经生了二胎的。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有能力生二胎的,要么是秉承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低收入阶层(恐怕以农村人口为主),要么是原本就经济条件很好的上层中产或富裕家庭。前者只会越生越穷,后者(按照我们刚才推导的逻辑)恐怕会越来越富。

放开三胎在当前可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然而,这个选择很可能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救急之举。如果没有其他诸如收入分配制度的跟进,这个举措带来的长期负面效果可能会大于正面效果。

换句话说,这个政策一定程度上将加速已经形成的贫富差距。如果不能让“躺平”的人动起来,而只让“躺赢”的人动起来,最终将会有更多的人被迫“躺平”。那么,这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生育政策,算是“优化”的生育政策吗?


user avatar   zhi-he-yo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尉的儿子能当将军吗?”

“不能,因为将军也有儿子,而且不止一个”


user avatar   wen-ding-29-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看到张艺谋老婆陈婷说“提前完成任务”,然后微博下面一片跟风讽刺计划生育。

我就很纳闷,人家讽刺计划生育,是因为人家生的起三个,而国家让他们多交了七百多万社会抚养费,所以人家不爽。

现在说“提前完成任务”其实是一种炫耀,说明人家的阶层真正给国家施加了巨大压力。

而普通老百姓你跟着讽刺计划生育有啥意思?

你能生的起三个吗?

现在三孩放开,以后这些人不用再交罚款了,生多了以后可以形成家族势力,人家很高兴。

而你怎么也跟着高兴,跟着讽刺呢?

你得到什么利益了吗?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才是真正保护普通人利益。

放任穷人生七八个,然后小学读不完就都去刷盘子,修车,一辈子受苦受穷,这就是对下一代的犯罪。

放任富人生七八个,然后垄断一方,形成权贵门阀,阶级固化,也是对下一代的犯罪。

很多问题本质上是计划生育贯彻不到位造成的,让有钱人钻了空子,所以应该加大力度,严酷打击,不论贫富坚决罚款,用从富人手里罚到的钱,补贴普通人一胎二胎生育,而不该相反地呼吁全面废除计划生育。

社会没有计划,全都自由竞争,市场决定,那么穷人永远只有死路一条。

跟风骂政府,现在连三孩放开都不满足,还说怎么还不一步到位,我真是没话讲。

举人老爷真冤枉,限制举人老爷生育是不对的,鹅城繁荣兴盛,千秋万代还要靠举人老爷们啊。


user avatar   gianluca-sorrentin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一个来自那不勒斯的意大利人。

其实这个话题牵涉到很多当下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并且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而且是世界性的。

我先说说意大利的情况。

现在的意大利人口出生率已在欧盟垫底多年,人口下滑和老龄化带来的危机让天生自由散漫乐天派的意大利人都开始恐慌了。因为很多人肉眼可见地发现整个意大利社会变得又老又慢,在经济欠发达的南方地区,年青人涌向罗马、米兰等大城市,甚至走出意大利,前往布鲁塞尔、日内瓦这样的欧盟“心脏城市”。

这些年青人离开了南方的乡村,回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自己的爷爷奶奶一辈却留在了南方缺乏照顾。这对传统的意大利家庭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废弃的南意大利乡村房屋)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更直观的例子。

疫情之前,我曾带着我的中国朋友大头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个小镇游玩,这个小镇不是传统的旅游区,只是意大利人会去这种小众的地方。我觉得这个小镇具有典型的意大利风情,所以极力推荐大头一起去。

到了镇上第一个夜晚,我带他去小镇上逛逛。虽然小镇很漂亮很有古典气质,但大头走在路上感觉心里有点发毛:因为整个小镇的街道上都亮着路灯,但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宛若恐怖电影的场景。

(空无一人的小镇广场)

我可以理解他的感受,因为中国一个镇都会有数十万的人口。

我们走在一条小街道时,在拐角处碰到了一个大约七十岁左右的当地老妇人,她向我们打招呼,并表示晚餐会做蝴蝶面,喊我们一起去吃。大头有点犹豫,我可以理解他,在中国一个陌生人突然喊你一起吃饭总会被怀疑别有用心。

(碰到老妇人的那条小巷)

我让他不用担心。老妇人领着我们去了她家,是一个有小花园的二层楼房子。我们进屋后,赫然发现她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坐在餐桌旁,墙上挂着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她逝世丈夫的照片。

老妇人邀请我们的理由很简单,只是想一向沉默的晚餐多一点活力,这间老房子能多一点年轻人的闹腾。大头逗逼气质简直太适合干这个,虽然他的意大利语连变位都没整明白,老妇人和她母亲浓重的西西里口音也很让人难听懂。但依靠意大利传统的手语交流,晚餐的气氛很愉快,老妇人表示她母亲难得吃下了一整盘蝴蝶面。

眼睁睁地看着整个国家衰老,是一件恐怖又漫长的折磨。从2008年起,意大利的出生率一直是下降的趋势。到了2017年,出生人口已经连续第三年低于50万(2017年出生人口为45万8151,比2016年减少了1.5万)。

严峻的形势让一向效率低下、做事爱拖拖拉拉的意大利政府也坐不住了,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对此表示:“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国家生存的问题。我们国家的结构正在削弱,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意大利现任总理德拉吉直言:“没有孩子的意大利是一个没有信心、没有计划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是注定要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些年为鼓励生育,意大利政府给出的福利礼包一个比一个大:现任政府每月向低收入夫妇提供160欧元的补助金,以帮助支付婴儿出生第一年的费用。新生儿除了婴儿津贴以外,还可以享受800欧元的生育补贴,以及每年1000欧元的托儿所补贴等。

但这还是没有扭转生育兴率的颓势。

2017年意大利的人口比前一年减少了10万5472人。而总人口下降是由意大利籍人口的下降决定的(一年时间里减少了20万2884),这就意味着仅仅一年的时间里,意大利总人口自然出生和死亡率出现了20万的负差额,即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了20万。

与此同时,意大利的外籍人口则增加了9万7412人。因补充来的外籍人口多来自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乌克兰这些东欧国家,所以并没有像法国大量补入黑人那样具备视觉冲击力。但大多数意大利人承认,没有这些外籍人口的补充,意大利社会很难运行下去。

但问及为什么国家给了这么多补贴还是不想生孩子,很多意大利女人的回答很具有代表性。她们认为即使意大利政府出台系列政策鼓励生育,依然有不少女性坦言难以平衡事业与家庭,所以选择晚生育或不生育。

这是城市化产生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全职工作的夫妇,通常还需要雇佣保姆照顾孩子。这个开销可不是靠国家的补贴就能填补得上的。

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0至3岁儿童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孩子平时所需的医药品、服装、日用品、食品等。结果显示,意大利每个孩子在出生后的前9个月,平均花费为3411欧元,第二胎前九个月平均支出可降为2754欧元。2019年,意大利私人托儿所月平均费用为531欧元,西北经济发达地区为639欧元,南部地区为430欧元。与中国人印象中西方老年人不会照顾孙辈的刻板印象不同,意大利的年轻父母中一般孩子的祖父母会经济上提供43.5%贴补。

可见,提升生育率不仅仅是一个政策问题,还跟社会经济,男女平权以及分配等问题息息相关。依据我的观察,中国生育的主力军中产阶级的压力已经到极限了。因为我很多学生的家长经常996,他们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对当下和未来极没有安全感,和我的谈话中透着浓浓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反应在不计成本地“鸡娃”,虽然他们在孩子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却少有时间来陪伴孩子,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

一天中只有24小时,很多意大利人认为必须要睡够7~8小时(跟中国人的健康很像),午饭之后还要有个午睡时间。剩下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只有八个小时。所以,996就挤压了这八个小时。年轻人没有这休闲时间,怎么可能谈情说爱?怎么可能繁衍后代?怎么可能陪伴孩子?

中国人是极其勤奋的民族,我承认意大利的年青人可没有如此的抗压能力,很多意大利人害怕压力,喜欢享受生活、享受美食、享受假期。我认为不能将勤劳奋斗偷换概念,把个体物化为人肉干电池,个体奋斗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可不是资本大佬的豪宅香车美女。

(在夜班车上还在学习的中国年青人)

我在五一劳动节假期看到这样过劳死的新闻特别感到心痛。因为劳动节的起源就是庆祝工人们来之不易的每天8小时、每周40个小时不能再多了的工作时间。

社会主义在人类思想史的宝贵意义就是为工人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可惜,苏联后来蜕变成了一个沙文主义的帝国,给别有用心之人抹黑社会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其实现在欧洲各国的福利主义思想都吸取了社会主义理论的精华。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网络平台上一个叫“饮茶哥”的人火了,他以直白亲切的话语提醒大家注休息,再忙也要有个饮茶时间,干再多老板也不会心疼你。我在这条视频爆火之前也以我的朋友为例,讲了他捍卫自己“咖啡时间”的维权故事。在这之后,我的频道就遭到了有组织黑粉的进攻,可见资本的力量不受控制,力量还是很可怕的。


但无论受到怎样的攻击,我还是想讲出我的观点:在欧盟各国如此加码生育福利的情况下,生育率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如果不解决中国年青人关心的劳动时长问题、分配问题,年青人不要说生三胎,就连生育的意愿都会极低。

善待年青人。

(感谢我的中国朋友大头翻译我的口述/Grazie mille)

全文完,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那就请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谢谢您的支持。如果转载本文,请与本人联系获得授权。

公号:爱思考的卢师傅

B站:意大利卢卡


user avatar   yang-kang-hua-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支持年轻人996天天不回家的人请站左边

支持年轻人多生孩子延缓老龄化的站右边

然后某人直接上了主席台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盘后,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也简单聊一下我的看法。

生育三胎很好理解,但是配套措施如何提供?

从央视新闻的通告来看,要从结婚、生育、养育、教育四个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改革,从而鼓励生育。

首先是结婚,政治局明确表示要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的教育和引导,对婚假陋习和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进行整治。

其次是生育,要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税收和住房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合法就业权益。

再次是养育,要加强托育水平,增加托儿所的比例,这个是在十四五规划中已经提到了的。

最后是教育,要推进教育公平,减少家庭教育开支。





那么从投资的角度看,三胎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一,房地产的走势。这个是大家最关心也是最头疼的问题。大家好像都是看好三胎对房地产是确定性利好,但是我认为是短空长多。短期看,利好是因为有三胎的置换需求,但是也有利空因素,现在压制生育医院最大的因素就是高房价,如果想要鼓励生育,房价问题必须解决。当然,长期是利好,但是时间上太长了,资本市场反应的可能甚至是利空。

第二,从股市投资的角度来看,利好妇婴产业股,如婴幼儿奶粉、玩具、儿童服装,利好辅助生殖产业,利好托幼产业。好孩子国际目前涨了30%了,锦欣生殖涨了17.5%。

第三,大家不要过于看重这个政策,这个政策带来的边际生育量,其实很小。这是放开三胎,其实带来的增量是生育完二胎之后的,再想生三胎的。大家想想能有多少。

我们回顾一下放开二胎时的情况。二胎放开之后,连续几年新生儿数量都在1500万左右,但是随后快速回落,目前恢复到正常的1000万左右。

一胎生完,原因生二胎的,占比大概是30%左右,假如按照这个比例,生完二胎的继续愿意生三胎的也有30%,那么带来的增量大概就是100万左右,所以,增量就是这么多。

第四,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央目前的决策还是比较谨慎,可能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七人普的数据比预期更加乐观。

第五,不过好的一方面是,虽然中央的政策还是比较审慎,但是人口政策可能已经进入到了加速转向的阶段。




                             10    11    12    13 

相关话题

  如果生孩子真的像真女权说的那样那么严重伤害身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女性还愿意生孩子? 
  如何看待江苏徐州一场相亲大会,男士百人,对面女士 5 人? 
  假设孩子出生母体必定死亡,还会有人生孩子吗? 
  为什么西方主要国家的生育率在1970年前后快速下降? 
  印度没有类似中国的人口政策,虽然享受人口红利,未来的发展会是怎样呢? 
  人类还有独自分娩的能力吗? 
  吃胎盘到底科不科学? 
  如何评价央行 4 月 15 日发表《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还要生孩子让孩子体验人生的痛苦? 
  12 月 9 日韩国统计厅发布 2021 韩国总人口首现负增长,这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前一个讨论
刘备即占孙权的南郡不归,手下关羽还羞辱孙权,为什么这些行为是正常行为,而孙权背刺则是小人行径?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看似 Ps 过,实则没有 Ps 过的照片?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