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屁不通的文章拿出来干嘛?谁写的,既然引用,甚至知道在东吴墓葬的三国货币中,蜀汉货币的占比超过98%,是不是应该吹一下刘备大打货币战争,蜀汉剥削东吴经济?
到底哪本秘史记载蜀汉直百剥削百姓了?还是蜀汉把剥削来的财富换成美元来保值了?
这东吴也是可怜,15座东吴墓葬陪葬大量货币,其中三国货币约4000枚,而蜀汉货币有3900多枚,东吴才50多枚,不愧是蜀钱吴用。
古代本来就没什么像样的金融体系,金属货币减重,或引发通货膨胀都是常见情况,21世纪的中国尚且人民币增值或减值,而去年猪肉等价格纷纷上涨,还指望古代金属货币是什么鸟样?
蜀汉直百是什么水平,只能靠古代金属货币之间的互相比烂,才能得出结论。
从目前史料和考古情况来看,魏晋南北朝300多年,蜀汉直百属于比较优良的保值金属货币,不要说东吴墓葬中,蜀汉直百的占比高达98%,后面的南四朝,百姓也爱使用蜀汉直百。
蜀汉直百虽然不怎么样,但从对比来看,无疑在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南六朝中属于比较优良的货币。
至于蜀汉直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通货膨胀的样板和模范的结论,纯属放屁,怀疑根本就没有看过《隋书食货志》和杜佑《通典》。
上至权贵,下至庶民,老百姓爱用蜀汉直百,你管得着吗?
梁武帝发行五铢,百姓私下依然使用直百,你管得着吗?
南北墓葬喜爱陪葬蜀汉直百,搞阴间剥削,你管得着吗?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人栏两开花: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