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拜占庭帝国一直都不重视发展小亚细亚? 第1页

  

user avatar   lian-bang-gong-he-guo-zong-t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很多回答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忽略了小亚细亚本身的民族复杂性,而仅仅着眼于小亚细亚的地理和气候因素,如果这样解读的话,答案就会比较片面。小亚细亚地区在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前期,还有着大量的独立政权,而且本身的民族成分相当复杂。小亚细亚从苏美尔人城邦时期开始就是各种民族杂居的地方,小亚细亚的民族问题一直是让各个帝国头疼的棘手问题。

从远一点说起就是赫梯、亚述,近一点说起就是波斯、继业者王国的安提柯、本都。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对小亚细亚形成完全有效的控制,就是因为小亚细亚民族成分太复杂,再加上安纳托利亚高原本身土地贫瘠,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农业,大白话就是,这是块烂地。

所以很多帝国就容易陷入阿富汗的陷阱,为了一块民族成分复杂、各种反抗频发的烂地而耗费大量的资源,因此他们选择放弃一部分不易控制的荒凉地带,把重心放在商业和农业发达的地区,对这些地区进行实际控制,其他地方只是各种类型的臣服的地方自治组织。

自从庞培征服马其顿和本都开始,罗马开始了对小亚细亚的控制,并且在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后期完全实际控制了整个安纳托利亚半岛,并且把行省拓展到了亚美尼亚地区。这也是小亚细亚半岛第一次被一个政权完全统一,虽然征服的过程十分艰难,但是作为民族问题专家的罗马人确实在这片民族复杂的荒凉高原站稳了脚跟。

但是这里有一个新的误区,是不是罗马长期控制了小亚细亚,那些原住民的文化就会被洗干净呢?很明显并没有,不提柏柏尔人居多的阿非利加行省和贝都因人居多的阿拉伯行省,就连同时期的高卢和不列颠的已经高度同化的原住民都依旧保留了相当的传统,更何况这些荒凉高原上的牧民。

可能还有人会问了,后来作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基督教在安纳托利亚的传播,能不能在一定程度抵消这么山地民族的差异性?

这个答案可以从现在的阿拉伯世界里找到,不妨可以看看现在各个阿拉伯国家对阿拉伯标准语的认同程度,很明显,从认同度来看,他们对标准语的认可度甚至比英语法语还低,所以民族性并不会因为相同宗教的缘故而被消磨殆尽。

那么等到了阿拉伯帝国从半岛沙漠里崛起,萨珊波斯迅速完蛋,拜占庭独自对抗东方倭玛亚王朝的入侵时,小亚细亚对于拜占庭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似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唐朝中期处于唐和南诏交战前线的黔州,也就是开元年间的黔中道。当时黔州的情况是跟小亚细亚的情况差不多的,民族众多,土地贫瘠,早期中央政府对主要城市有实际的控制,其余地区是臣服的羁縻州,但随着南诏的入侵和当地民族的小规模动乱,本就为数不多的流官州县相继崩溃,但这个地方本身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原先设置的少数州县的那一点点赋税也根本抵不上驻军的费用,这些州郡但目的也仅仅只是维持中原和云南地区的交通要道,跟小亚细亚内陆的情况很类似。

但是自从南诏北侵开始,黔州地区的重要性开始增加,这个地区不能像剑南道南部的那些州县一样轻易放弃了,因为再进一步就是唐朝腹地的潭州和江陵,因此这个地方必须要作为阻击南诏北进的阵地,因此唐朝在东南西北各个边疆相继告急的情况下,依然耗费大量资金,通过土司制度的早期雏形羁縻制度,在残存的黔州北部维持了一定的军事存在,因此仅利用黔州观察使的力量,就在很大程度上阻击了南诏的北进,保护了湖南、荆南、鄂岳三个腹地节度使和观察使属地的安全。这正是这种看似无用的边疆多民族聚居烂地的价值所在——作为一道阻击敌人前进的廉价铁丝网。

说回近东地区,小亚细亚在7-8世纪,阿拉伯屡次入侵劫掠之后,本身就脆弱的多民族半农半牧经济已经几近崩溃,中部高原地区城市人口也大规模的逃亡北部沿海的本都和西南部希腊人居多的以弗所等沿海平原城市,内陆地区只剩下在荒凉高原上放牧的山地民族,小亚细亚内陆已经几近是一块废地了,在那里无论是驻军还是经营都是实打实的亏本买卖,就连拜占庭自己也基本上是放弃在那里的重建了,但是为什么拜占庭还要维持在这个地方的统治而不是选择彻底放弃?

原因就是在于,他们要把这块烂地当成抵御东方入侵者的缓冲区,拜占庭在当地的开支几乎都是大于收益的,但是为了保住这个缓冲区,只能采取特别但制度,通过设立军区去维持住这里的军事存在。拜占庭的军区制度很大程度是为了保护一些战略重地或者经济重地,曾经大量设置于小亚细亚地区和卡拉布里亚地区。在帝国东部,作为阻击东方入侵者抵近人口密集的安那托利亚半岛西南部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些看似无用的多民族聚居高原的地位十分重要,他们一旦被利用起来,攻可以靠原有的商路给远征军提供稳定的补给线,守可以靠焦土政策后,高原烂地的经济补给问题和乱七八糟的复杂民族问题骚扰入侵者,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防御利器。

但是这些地方本身除了商路沿线的城市之外,几乎一片荒芜,因此只能通过类似唐朝早期节度使制度一样的军区制度来维持在那些地区的军事存在。这些军区在设立之初也的确很好的完成他们的使命,牢牢的把敌人挡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的富饶城市之外的高原地区。

因此,虽然小亚细亚内陆并无太多经济利用价值,但是却是战略上的重地,拜占庭可以不用它,但是绝对不能没有它。

只可惜在曼齐刻尔特战役里拜占庭输给了塞尔柱突厥,彻底丢掉了几乎全部的小亚细亚,从那时开始,整个拜占庭帝国后方的核心地带完全暴露在突厥人的攻击下,而且作为核心地带,无论是丢失还是被劫掠一座城市,对于在巴尔干已经焦头烂额的拜占庭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因此拜占庭自此由盛转衰,再无翻盘机会,所有的努力仅仅只是苟活罢了,哪怕是阿莱克修斯一世的努力也是一样的。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东方的南宋身上,蒙古军队消灭南诏的继承者大理国后,从后方攻占了夔州路和潼川府路南部的羁縻州,自此向南宋后方发起了致命的袭击,兵锋直指成都府、潼川府路、夔州、荆湖、广南东西七路,南宋受到南北两路夹击,湖广腹地沦为战场,经济重地损失严重,南宋再无能力彻底驱逐已经深入蜀地和淮南的蒙古入侵者,襄阳也好,钓鱼城也罢,一切的努力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所以,一块地的价值,不只取决于经济属性,同样重要的还有战略价值,这两种是并重的。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亚细亚地形复杂,内陆贫瘠苦穷,对于古代封建王朝来说本来价值就不高,开发难度过大,又长期处于罗马—波斯、罗马—阿拉伯、罗马—塞尔柱战争前线,当地人只感受到无穷无尽的兵灾和重税。

随时会脱离帝国的统治,同样威胁到爱琴海边的膏脂之地,东罗马帝国极盛之时也被波斯和阿拉伯打穿小亚细亚,当然发展不起来。

到了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除去一些商业枢纽和军事要塞,小亚细亚也到处都是不服从苏丹号令的游牧民们,而到现在土耳其共和国也只能在内陆开发一些旅游业,在平原稀少的如珍珠一样的地方建造城市。


user avatar   karolusseric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口搬迁是东罗马的传统政策,不但小亚人会被挪到巴尔干,巴尔干人也会被挪到小亚。有的回答说小亚内陆半耕半牧且土地贫瘠,北巴尔干同样半耕半牧且土地贫瘠,而东罗马不重视北巴尔干远胜于小亚细亚。个人觉得相对于北巴尔干和意大利,中期东罗马并没有多“不重视”小亚细亚。人口减少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把前线所有的人口减少都归于人口迁徙政策还是挺武断的。


user avatar   shui-shuo-85-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在问为什么

很多回答直接从小亚本身说起,但是也没有对小亚细亚这样多样性的地理单元不同位置进行分别,更何况小亚细亚的人口问题,并不是一个帝国层面就能主观意愿上就能解决的事

就提下卡帕多西亚地区罢,这一地区哪怕于7-8世纪阿拉伯大征服阶段和随后的对峙阶段,均是小亚前线,但是人不见多撤离反而在这一地区修建起了大量的堡垒要塞,乃至于现在当地的旅游特色那堆洞房就有不少也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同样是在之后的日子里,卡帕多西亚作为最前线还诞生了各种大小军贵,毫无疑问如果没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支撑,是没法形成这样的环境的。

甚至于10世纪前小亚人口最云集的地方都不一定是西部沿海……不应当忽略当时帝国依靠东部移民为基础组建的两大军区的人口基础,也不宜高估在一个克里特岛都没有的环境下沿海环境会有多好

而不是只拿地图来看…和想当然的以为小亚细亚遭到忽略,特别是一个希腊-巴尔干地区被斯拉夫人的汪洋大海包围的情况之下,也别随便拿11世纪大崩溃时期的情况去带入中世早期的帝国,取最大值这中间都差了快500年了,已经够这边两个王朝兴起灭亡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罗马帝国崩溃后,意大利再也没有重新崛起,甚至长期陷入四分五裂? 
  欧洲史里「早期现代」(Early Modern)这个概念指什么? 
  生活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君士坦丁堡是什么感觉? 
  把拜占庭帝国皇帝希拉克略(Heraclius)翻译成赫拉克勒斯算不算离谱? 
  为何在布匿战争时期几近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罗马人在赢得胜利后的不到半个世纪就腐化的如此之快? 
  罗马最终为什么没能征服日耳曼人? 
  为什么中国戏剧在元代才形成,而西方很早就有古希腊罗马戏剧了呢? 
  怎么能过上西欧中世纪的贵族生活? 
  如果是诺夫哥罗德而非莫斯科统一了俄罗斯会怎样? 
  意大利人最晚到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认为自己是罗马人? 

前一个讨论
魔法少女可以不学物理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俄语翻译过来经常用「您」?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