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学界根本就没有把荷马史诗中的事件当做真实历史来看待,但是也不否认荷马史诗的史料价值。
荷马史诗的史料价值主要在于其可能反映了史诗主体创作年代(公元前8世纪)或再早一段时间(公元前10-9世纪?)的社会状况。荷马史诗中描述的社会(荷马社会)与通过考古得知的公元前13世纪的迈锡尼社会相去甚远。
从荷马史诗中总结出的荷马社会真实可靠吗?这个很难说,一派认为荷马社会就是一坨虚构的大杂烩,不具备历史真实性,另一派则认为可以从史诗中归纳出一个自洽的社会模型,并将其置于某个历史阶段:
我们可以构建一种模型。它不完美,不完整,也有些杂乱,但是能够通过一种合适的价值系统,把政治结构与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元素联结起来,并且其方式能够经得起比较分析的检验……
——芬利《奥德修斯的世界》[1]
总之,承认荷马社会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另外要说明一下,荷马社会不是什么氏族社会什么军事民主制,人家迈锡尼社会早就是官僚制国家了,而荷马社会也是阶级社会。很可惜现在一些书仍然采取那些过时的说法。
至于特洛伊战争,前面已经说过它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尽管考古已经发掘出了青铜时代的特洛伊遗址,但是这并不奇怪,因为历史时期特洛伊本来就有人住,发掘出古迹不是很正常?考古发掘出的赫梯泥板文书虽然证明了特洛伊的古称“维卢萨”(在荷马史诗中演变为“伊利昂”),但是同时也指出历史上维卢萨的统治者的名字跟荷马史诗中特洛伊统治者的名字根本对不上号,像地名这种比较恒久的东西还是可以用古今的语言材料对比一下的,但是人名这种高度灵活的东西就免了吧。
况且特洛伊VIIa毁灭时间(c. 1180 BCE)跟迈锡尼文明崩溃的时间差不多,很想象迈锡尼希腊人自身难保还去攻陷特洛伊。个人目前赞同的猜想是,“特洛伊战争”神话的原型为公元前11世纪末埃奥利亚殖民特洛伊VIIb的事件,此后应当形成了埃奥利亚版本的特洛伊战争史诗,后来这又被伊奥尼亚诗人拿去由添油加醋最后杂烩成了现在所看见的荷马史诗。这种猜想或许可以解释荷马史诗语言中的埃奥利亚方言问题,也可以解释特洛伊战争的一些关键人物(阿基琉斯、菲洛克忒忒斯等)为什么来自色萨利。
(强答)
如果汉族人战斗力相对偏低,那几千年绝大部分时间在草原放羊的游牧民族堪称垃圾中的战斗机。
翻译:
这叫侮辱。
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常的想法,正确的做法是适应人类与生俱来肉食习惯。人类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早在古代人类驯化各种动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安全可靠的肉类来源。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培养,这些驯化动物可以说是越来越领会到人类的情绪也在主动去影响人类的情绪以避免被吃而成为种,这也导致了以牛为首的动物变得越来越“通人性”。
如果是某些所谓的“宗教信仰”或者生理吸收不了的原因而不愿意吃肉的话可以尊重,但是不能向外界宣扬传教,但是其他没有合理理由的一律认定为邪教。
不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软弱,只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急躁,两者都是属于典型的极端人士的饮食基础。欧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左右极端魔怔人?就是因为他们要么就不均衡地吃肉,要么就只吃蔬菜,而中华均衡饮食所以文化一直保持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