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今中外有哪些发明或技术是应用简单而影响极其巨大的?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明时期,晒盐取代煮(煎)盐。

制盐技术史

唐宋以前为淋卤煎盐。最初是直接刮取海滨咸土,淋制卤水。后来逐步发展到在海滨开辟滩场……由卤成盐,全用煎法。煎盐工具,汉代用"牢盆",唐、宋时改用盐盘。盘有两种:一为铁盘,重数千斤,由若干块铁板拼成,合缝处用卤水合泥嵌实;一为竹盘,用竹篾编成,上下涂以蛎灰。盐盘直径约1丈,深约1尺,平置灶上;灶有7眼、8眼到12眼、13眼,由灶户共同煎煮。

——总之这个时代要用大量燃料来加热。

宋元之际,福建实行淋卤晒盐,即将淋出的浓卤放入浅池中,日晒结晶成盐,大省柴薪。后逐步发展为以砖石砌晒池,或用陶片平铺池底,以提高盐质,减少渗漏,谓之坎晒。

——南方逐渐以利用太阳能为主。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长芦盐区(包括今河北、天津产盐区)始有晒盐。当地盐户根据福建的经验,结合本地区蒸发量大、降雨量小的气候特点,开始直接用海水晒卤、晒盐。最初修筑的盐池,分大、中、小3段。先引海水入大段,隔数日放入中段,最后放入小段,10余天后结晶成盐。后来逐渐发展为在近海滩涂上修筑多级有落差的蒸发池,将海水戽入最高一级,一面逐渐流下,一面蒸发浓缩,形成浓卤后,再放入结晶池晒盐。

——北方也开始晒盐

不过这个技术原理虽然简单,但因为要配合社会变革,所以扩散并不快。(盐业利益丰厚,主导者是最顽固的保守集团,对任何改进方案抱有敌意)许多盐场甚至到了清代还是煮盐:

煮海为盐和板晒盐_

一百多年前,张謇老先生从浙江沿海引进了板晒法。是用杉木板钉成了一个个的木盘,浇上卤水,只要是晴天,四五 个钟头就能晒出雪白旺亮的盐。不再需要支灶烧盐了,整千年的煮海为盐这下子才换成了板晒盐。

这个进步大大改善了制盐的效率,尤其是突破了原有的燃料限制。许多沿海芦苇荡本来是煮盐的燃料储备(可见效率多低),现在可以开辟为盐田或农田:

盐业的热约束

早期盐业多以柴薪为燃料取热煎盐,即俗语所云“办盐柴为本”。为了尽可能节省燃料成本,灶户必须将盐场设在接近山林或苇荡的位置。一旦采伐过重过久,灶户自然也需要随之迁转,从而与迁入地的同行发生龃龉。 明永乐二年(1404),四川永通县的灶户经由盐课司上书户部,声称当地“去山远,难得薪”,当年仅产盐83730斤,而附近的犍为县“福泉、保通二井”由于“水碱薪便,一岁可得盐十万余斤”,希望将盐场迁至该处,“就彼开煎”。犍为县灶户获知朝廷下旨允准后,群起上书反对。两地自此交章争持,矛盾不断。  煎盐燃料不仅会造成盐户与同行的龃龉,而且也是盐业管理机关与其他衙门利益冲突的根源之一。在一些海滨盐场,称为“牢盆”的煎盐大锅需要大量苇荡作为燃料。灶户“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如果苇荡淹没或被垦为农田,盐业生产也将无以为继。 万历三十三年(1605),一份来自督理两淮盐课御史乔应甲的奏折发往京城,内容是敦请朝廷关注当地苇荡屡被开垦的情况,查办相关衙门管理不力的责任。在呈给朝廷的奏折中,乔不无焦虑地写道,当地本有一条范公堤将“粮田”和“荡田”分隔东西,种粮农民不得垦种苇荡之地。但“不知起自何年、何人,私行开垦。初则数亩,渐至数顷。而今什百千万,不可计数矣”。 他指责分管田赋的“不肖”官吏支持了当地农民对荡田的开垦,目的在于“贪富豪三厘之租”。为避免“盐办于灶,灶依于场;场之既去,草从何生?草既不生,盐从何出”的产业困境,支持垦荒的地方官理应为此付出政治代价。 煎盐对燃料的消耗是极其惊人的。乾隆《两广盐法志》记载,卤水一贯被业盐者视为“盐之精液”,但要“沥卤上锅,用柴草煎煮五六时”,方可成为能够对外发售的熟盐。据学者刘正刚推算,在明清时期的广东,盐丁用铁锅煎煮熟盐,每斤需柴草五斤左右,用竹锅煮盐,每斤耗柴草约三斤。若无充分的燃料保障,再高明的灶户也难免束手。 在赖盐为业的地区,柴薪采集造成童山濯濯的例子并不鲜见。川滇两省素称井盐要地,热能危机迫使地方官主动介入当地生态系统,以维持煎盐燃料的供应。乾隆年间,担任云南琅盐井盐课提举的沈鼐上奏清廷,称当地燃料告急,“不惟树木砍伐一空,且将树根挖掘殆尽”。一些灶户被迫增加工本,向他处购买煮盐柴薪,经营“不免拮据”。他希望皇帝允准业盐者就近种树,以备日后樵采之用。

但是,晒盐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煮盐是先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换太阳能,再用炉灶烧水。两者之间起码差了一个光合作用效率——100-300倍。所以,最终效率压倒了一切:

明代官员徐光启在其著作中详细陈述了改煎为晒的好处。他认为,江淮一带民居日多,原来用于煎盐的苇荡多被居民作为生活燃料填入灶膛,海岸退缩后的盐滩也被垦为稻田。当地灶户若能改煎为晒,“不用煎熬,所省柴薪无数”,制盐成本自然有所下降,“江淮浙直民灶,咸被其利”。 在徐光启看来,因此受益的不仅仅是当地灶户,还有食盐民众。因为过去盐价“每引不过三四钱,近时贵至一两之外,此何故?为薪贵也。今不用柴薪,又免煎煮,盐价可减三分之二;即不然,亦当减半矣”。 在明代手工业巨著《天工开物》一书中,作者宋应星单辟“作咸”一章,详细记述了以日光晒盐的技术细节。他列举了“潮墩”(即海滨地势较高处)、“草荡”(即海滨地势较低处)等三种盐田的引水晒盐法,称当地盐业“功在晴霁,若淫雨连旬,则谓之盐荒”。

相关回答:

有哪些原理简单,但是设计精妙的机械结构?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工作被效率更高的机器抢了是什么体验? - 计算机 - 知乎




  

相关话题

  同一时期(15世纪初期)的明朝,帖木儿帝国,奥斯曼突,这仨哪个更强? 
  为什么长大后重读《鱼,我所欲也》感到恶心? 
  老公不爱我了,但会对我负责,尽丈夫的义务,我应该离婚吗? 
  如何看待部分中学禁止女生穿不过膝的短裤? 
  发达国家哪些事物的发展程度是中国国内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 
  中国国民党组织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抗战,为什么还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呢? 
  中世纪的教会有没有阻碍科学发展? 
  宝马车主逆行受阻,下车扇女司机拄拐杖老公耳光致耳膜穿孔,该车主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如何看待湖南一女子瞒着丈夫,和别人做“试管”婴儿,被父亲赶出家门,同时丈夫也起诉离婚? 
  有哪一刻你觉得这个世界病了?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刘慈欣认为主流文学过于「自恋」的文学观?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什么特淫荡的词语其实挺正经的?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