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一个原因——这玩意实验大部分是在南美做的,而且用的科兴的标准。
科兴在土耳其阿联酋则80-90,在巴西则50,不是没有原因的,南美毒株就是强。辉瑞放南美可能也和这个一样就40-50。
至于美国以色列这些疫苗被高度政治化的地区,得出的那些动辄95+的“有效率”,真的是看都不看。
唉。你为什么要去南美挑战地狱难度,而不是放在英国美国做三期呢?
CureVac的III期临床为什么扑街了?
今天CureVac的IIb/III 期的中期分析结果出来,有效率只有47%,未达到统计成功标准。
严格来说我觉得直接讲扑街为时尚早,因为现在还需要对数据做进一步分析,但是市场的反应可能已经充分体现民众对这个结果的失望程度了——CureVac的股价直接腰斩。
同样是mRNA疫苗,为何曾经被寄以厚望的CureVac,III期数据如此惨淡?
一
先简单介绍一下CureVac这个疫苗。
这部分可能会比较枯燥一些,直接跳到下一部分也不影响阅读。
新冠病毒的S蛋白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的关键蛋白,因此也成为了新冠疫苗研发的主要靶点。现在新冠疫苗,或是直接将整个病毒灭活,或是使用纯化的S蛋白(或S蛋白的其中一部分),或是将S蛋白的基因结合到腺病毒基因组里面,这就是三种疫苗的原理——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
而mRNA疫苗的原理是,将编码S蛋白的mRNA装到特定的递送载体上(常用的是纳米脂质颗粒LNP),然后载体进入细胞编码S蛋白,S蛋白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抗体和T细胞反应)。
这里的关键在于抗原(mRNA)的设计和LNP,mRNA在体内很容易就降解,这也是需要低温和LNP的原因:低温下分子运动减慢,LNP保护mRNA阻挡人体内各种酶的攻击,另外一个提高存储温度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缩短的抗原(比如Moderna的二代疫苗)。
CureVac在mRNA疫苗领域持有的专利数量仅次于Moderna和BioNTech。然而,这三家在mRNA的处理上存在一个明显不同。
M家和B家用的都是化学修饰(chemically modified)的mRNA,而C家使用的是未经化学修饰的mRNA。
化学修饰后的mRNA有两个不同,第一它不会引发我们身体非常强烈的免疫反应(不让免疫系统认为我们受到了病毒入侵),第二它看起来仍然足够像正常的mRNA,可以进入我们的细胞。
而C家之所以不用化学修饰,按照C家老板的公开说法是「In terms of vaccines I am not convinced to have these (chemical) modifications」。其实一点是C家为了避开专利问题,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独家的RNActive技术。
C家最早使用的是裸露的mRNA,通过RNActive技术制造鱼精蛋白-mRNA 复合物,其中鱼精蛋白(一种天然的碱性蛋白)一方面保护mRNA不被我们体内的RNA酶降解,另外一方面它还能作为 TLR7/8 拮抗剂,诱发Th1细胞反应(这里的鱼精蛋白更像是一种佐剂)。
但是后来由于鱼精蛋白的递送效率问题,C家在新冠疫苗的研发上还是选择了LNP。
所以虽然都是mRNA疫苗,但是C家和另外两家其实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M家和B家使用的是化学修饰的mRNA;
-C家使用的是未经化学修饰的mRNA。
这也是我之前说过的,即便是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不同疫苗,在细节方面的差异可能是巨大的。而这些差异造成的影响,会在之后的临床试验中逐渐体现出来。
二
上面这些都是理论层面的东西,我们再看看现实意义。
相对于辉瑞疫苗和Moderna疫苗,CureVac疫苗的一大优势是它的运输存储条件非常友好。
辉瑞疫苗需要非常严苛的零下70℃储存(现在有改善了),Moderna是零下20℃,而CureVac只需要4~8℃的普通冰箱,甚至可以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这对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分发至关重要。
在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的是两剂量间隔28天法,分别测试了2ug~12ug的不同抗原剂量(即便是12ug的抗原剂量,也比辉瑞和Moderna少得多)的不良反应和免疫原性。
研究结果显示,CureVac疫苗的耐受性良好,第二针12 μg剂量两周后达到了100%的中和抗体转阳率,志愿者血清的中和抗体水平相当于康复者血清(HCS)水平。
最终CureVac决定使用12ug两针法,进入II/III期临床试验。
然而这个中和抗体水平究竟高不高,我们再仔细看看研究论文。
12ug组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113),等同的康复者血清是新冠非住院患者(113),而新冠住院患者的水平要高得多,达到640,也就是说只相当于住院患者的六分之一左右。
客观的说,CureVac这个测量要更加严谨,因为在我看过大多数I期临床研究中,和HCS的对比并没有明确是住院患者还是门诊患者(还要好多疫苗的I期临床研究就没有和康复者血清作对比)。辉瑞和Moderna疫苗相对于康复者血清是3~4倍,但是并没有明确说明是住院还是门诊患者。
因此CureVac诱导的中和抗体效力到底高不高,这个目前不好判断,但是即便是等同于门诊患者,这也是个不错的水平,况且mRNA疫苗还能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所以最终来说,还是要看III期结果。
三
在说CureVac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之前,先说一段它去年发生的事。
CureVac曾经是被寄以厚望的一个疫苗,这个厚望有多厚呢?
它曾经差点让美德两国一把手吵了起来。
去年三月份,时任美国总统的川普希望把CureVac的研发团队从德国挖到美国,他计划向CureVac大量注资,以获得该疫苗的专有权。当时CureVac的CEO还被邀请到白宫和川普见面。
美国人想挖墙脚,德国人当然不干了。后来德国政府直接给CureVac投了3亿欧元,拿下23%的股份,防止这家mRNA企业流到美国人手里。
可见当时的CureVac是多么受欢迎。然而今日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一公布。
五更骤雨随风过,满眼落花如雪飞。
CureVac的股价直接跌了一半。
CureVac的III期临床试验,是由CureVac和拜耳联合开展的,在拉美和欧洲招募了大约四万名志愿者。
这次的中期分析表明,CureVac的有效率只有47%,这是迄今为止所有公布的疫苗结果中最低的一个。这次总共评估了134例新冠病例,具体如何分布还没有公布,但是已经对其中124例取样进行及因测序了,发现只有1例归因于原始毒株,超过一半(57%)的感染是由受关注的变异体(VoCs,比如Alpha、Gamma、Delta这些)引起的。
当然CureVac的新冠疫苗研发之路不能说彻底走到头了,它还在于GSK就第二代mRNA疫苗合作开发,包括针对多种变异体的多价新冠疫苗,以及一种针对多种传染病(不只是新冠)的疫苗。
然而,这次公布的结果对于CureVac的新冠疫苗确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WHO规定的红线是50%,之后翻盘希望渺茫,除非之后的感染者一股脑儿出现在安慰剂组,或者是虽然整体没超过50%,但是年轻人组的有效率超过50%,没准也能批。
毕竟现在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WHO都干得出来。
但批是一回事,有没有人愿意打是另外一回事。假如你是李华,你现在收到了德国朋友送给你的两支疫苗,一支是辉瑞疫苗,一支是CureVac,请问你怎么选?
在CureVac的公告中,它们暗示效率低是变异体引起的。诚然一些变异体确实会导致有效率下降,但并不是所有都会,比如Alpha(B.1.1.7)对疫苗的影响就很有限,而Beta和Delta就厉害多了,Beta直接导致牛津疫苗近乎无效,导致Novavax有效率跌到红线附近。
但前两天,Novavax也公布了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有65%的感染也是VOC引起的,但Novavax针对代表82%比例的VOC/VOI,有效率仍然超过90%。
所以变异体本身是个大筐,啥都能往里装,但关键还是要对具体的变异体做分析。甚至最极端的情况,假如这些变异体都是Delta或者同级别的大魔王,我甚至认为CureVac这个47%有效率是可以接受的。把辉瑞疫苗和Moderna疫苗放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做III期临床试验,有效率很可能也会下降很多。
现在回想起CureVac疫苗的研发之路,从希望之星到有效率跌破红线,我颇有些感慨。CureVac不像BioNTech,一开始就抱上了辉瑞的大腿,整个临床试验推进缓慢,包括原材料供应也时不时传出遇到瓶颈的消息。CureVac直到今年年初才跟拜耳这个巨头合作,如果它能早点推进临床试验的话,兴许结果就好看一些了。
就像我前几天说的,没有财大气粗的辉瑞在生产工艺上的支持,BioNTech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辉瑞解决了生产工艺上许多核心问题,把生产流程从最初的120天压缩到了60天。另外辉瑞在国际临床试验开展、上市报批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是很多中小型药企难以望其项背的。
说这个并不是给辉瑞做宣传,而是想说明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小公司在疫苗竞赛中并不容易,即便它掌握着一些尖端的技术。
这场竞赛,你得有技术,还得有钱,还得深谙游戏规则。
要说对警察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便衣警察》了,再加上欢哥那一曲激昂慷慨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今生都难以忘怀。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这一首歌词,短短几行而已,却写尽了中国公安的风采,是对人民警察无悔付出与牺牲奉献的最好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