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湘潭大学空间站舱外服设计被湖南大学占为己有? 第1页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借这个机会把国内学术圈私占他人研究成果的风气治理下吧。

不过也许就是因这个风气在学术圈太盛兴了,所以这次事件只能默默消散。


user avatar   bluedr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iPhone ,Android,特斯拉,奔驰宝马,Google 全都是中国设计

比如Google搜索引擎就是百度设计,因为里面有李总在Google工作过,发表了论文铁证如山。谷歌引擎,中国设计,欧耶!

不过在这个事情上,特别是在微博引战的人,不一定是真湖大学子,很可能是某岛的水军。


作为教员直接相关大学,不断被人嘲笑,是一个很容易激化矛盾一个点。希望各相关单位拿捏好尺寸。一但双方学子都下场来,就是一个大事情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7月10日更新,针对两校联合声明的分析放在此答首处。此文只以梳理证据和论述硬逻辑以主。没有谁胜谁败,事实真相水落石出才是我写此文的目的。

联合声明一出,湖大欢呼胜利,真让人搞不懂。这篇联合声明似乎既未体现湖大的半点歉意,也没有针对宣传工作的错误进行解释,然而联合声明是几方博弈讨论的结果,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


罗建平朋友圈与声明的对比图如下:

该图被用来证明罗建平所言皆真,湖大胜利,实在是舍本逐末。看看改了什么。

增加:“项目负责人为马秋成”罗自己声明中并未提及,只称自己是技术负责人。马老师在该项目竞标过程中所起的贡献无异于一把开山斧,又来这套刻意省略,其心昭然。

修改:“2016年1月该项目结题,进入实施阶段,我对该项目方案进行修改调整”→“2016年1月,项目通过验收总结。”:将“结题”修正为“验收”,为湘大正了名。

删减:“进入实施阶段,我对该项目方案进行修改调整。”

删减:“组建团队,继续完成该项目的实施与完善,并与航天部门联合成立‘航天产品联合设计中心’开展多项与航天服相关的产品设计研发。”→“罗建平一直从事航天服的设计研发与完善工作。”

删减:“感谢航天部门和清华大学支持我继续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和改进。”

三句都去掉了2016年后罗建平继续对该项目的完善一语。其意显然。如果真有贡献,此句绝不会除去,更甚三次。

事情发酵至今,以下几点已然清楚了。

1、官方确定该项目知识产权归湘大所有

教师成果严格按照产权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对于引进人才在原单位取得的成果,不在新单位统计使用。

2014年湘大从众校中脱颖而出中标,2016年验收项目,“验收”二字力度很重,已经基本完成,只剩下细小的零碎工作,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强有力的官方澄清,从中标到设计到验收皆为湘大。航天中心与湘大签的合同是2012年2月28日至2019年12月31日,湘大全程需要对合同项目负全责,那几年里依旧是湘大作为承办单位去继续跟进神舟十二舱外服,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设计,罗建平走了,湘大还有团队其他七位老师在继续监督改进。2020年末湖大有任何与航天中心的转接文件合同吗?不至于,神舟十二都要上天了,这时还需要来转接航天舱外服的设计?湖大自始至终也没有拿出任何文件证明,那么乙方自始至终都是湘大,这是中标得来的,不是湖大方私下想抢就能抢的。

2、湖大2020年9月后并未参与神舟十二航天舱外服的设计与完善

  • 罗建平称入职后称组建团队与航天部门合作,建立航天产品研发中心,其实是合肥一个地方性高新区民办企业,不是国家航天部,并没有参加此次飞天舱外服的设计,且合作只是商业往来。
  • 最后那句“罗建平一直从事航天服的设计研发和完善工作。”大概率并不是此次神舟十二的舱外服,因为合同是和湘大签的,他不属于湘大就不再是乙方成员,该项目也早已近收尾。他只是继续航天服工业设计这份工作,声明里模糊写法只是给各方一个台阶下罢了。

3、罗建平提供的专利与此事无关,更不属于罗建平

下图为罗建平称“网友”找出的舱外服专利,来证明该项目是他自己的而非湘大。

经查证,罗用以佐证的专利其全名叫——一种舱外服摄像装置,跟此次话题争议中心神十二舱外服的工业设计毫不相干,纯属模糊视线,鱼目混珠,自己心虚就甩锅“网友”,到时候若被扒出来打的就是“网友”的脸,自己只是一朵白莲。且专利权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罗建平也只是第四发明人。



4、罗建平其他模糊视线的手段

  • 用精选的聊天记录。
  • 马教授的“我感觉还是要提及单位”,可知罗在前面的话语中原本不想提及项目主体单位。
  • 把这场风波的起因转移成剪掉一个人。而真实起因是他自己借花献佛、移花接木的心思吧
  • 甩锅央视节目剪辑,纯属狡辩。央视发稿之前必会与采访方核实核实再核实,修改任何一个细节都会慎重。最后结果如此,罗建平怎会不知情?
  • “央视不是宣传单位和个人的工具。”那湖大和罗某在焦点访谈上夸夸其谈单位和个人干什么呢?这句话只是抹去他人贡献的借口吗?

5、双方领导层对联合声明的态度

湖南大学辅导员

湘潭大学辅导员



总结:单从神舟十二舱外服工业设计来讲,湖大确实并未参与,却冒领湘大功绩,这是宣传差错。湖大有没有为航天事业做贡献,当然有,作为一名中国人,感谢湖大的努力。

我本不愿再锤。湘大从大局出发,给了这块遮羞布,其他方就该收敛点,得了便宜就不要再乱跳了,结果还撕,“丧事喜办”嘲湘大,还继续精选“湖大气度”。一波人涌来此答评论区毫无礼貌地催我谈这件事,好的,我已回复。

回答这篇已经耗费了我太多心力,其中各种混乱的话术迷人眼球,我实在看不惯浑水摸鱼、甩锅、模糊视线之徒,秉承着毛主席同顽固派斗争时提出的有理有利有节原则以笔为盾,希望能为大家拨开迷雾,找到真相。

有理,即自卫原则: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利,即胜利原则:
不斗则已,斗则必胜,不搞无把握的斗争。
有节,即休战原则:
决不无止境地斗下去,要有节制,有利再战。

此答言尽于此,湘大的贡献已经得到了正名,虚名总会逝去,息事宁人,各方都向前看,继续为祖国做贡献吧!



湘大师生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所付出的八年心血绝不能置若罔闻,该做的事这么多年湘大师生已经踏踏实实做了,该发声的时候我们也绝不会噤若寒蝉,沉默以待,任凭他人巧取邀功。只要花笔钱挖走一个老师就带走多年以前他校的劳动成果—此等“毫不费力”做科研之法,不应该为任何科研工作者、科研单位所取。

全文将从时间线梳理、文件证据、新闻报道、知情老师发言、专利法条五块阐述。

首先,简要时间线梳理:

  • 2014年湘潭大学中标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湘潭大学就《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签订2012年2月28日-2019年12年31日的合同。
  • 2016年湘潭大学承担的“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通过验收并与航天员训练中心后续探月过程达成合作意向。
  • 2018年9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湘潭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 2020年12月25日,湘潭大学作为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参与单位,受邀出席了神十返回舱落户韶山交接仪式。

罗建平个人履历:

  • 2003年8月-2007年7月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系,本科/学士
  • 2009年8月-2011年6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工业设计系,设计学硕士
  • 2011年7月-2016年7月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系,讲师
  • 2016年8月-2020年8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工业设计系,设计学博士
  • 2020年末至今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该舱外服设计项目2016年已经完成,所有研发工作均在湘潭大学完成,与湖南大学没有任何关系。

该项目签订合同的乙方为湘潭大学,负责人黄云清,联系人马秋成。罗建平只是参与项目的数位老师之一。



其次,证据事实如下:






2014年11月1日的报纸,右上角写着“湘潭大学”



详细新闻报道如下:

1、2014年2月22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官网新闻:“近日,中国航天员中心正式确认湘潭大学工业设计团队中标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

2、2016年1月23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官网新闻:“2016年1月19日下午,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组织召开了‘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验收会。”

专家组一致认定:湘潭大学完成了‘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任务书的各项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3、2021年6月17日,湘潭大学官方公众号发文《​​“神舟十二”成功发射 多项湘大设计将为航天员提供“贴心服务”

其中,罗建平老师主持完成了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李江泳老师主持完成了空间核心舱卫生区子系统工业设计项目,余从刚老师主持完成了空间站任务航天医学实验领域机柜及单机产品工业设计项目。在上述项目执行过程中,湘潭大学工业设计团队成员姚湘、傅燕翔、高慧、周宁、欧阳霜平等老师与各项目负责人积极配合,付出了辛勤劳动。

此处插播一条:罗建平老师接受采访时刻意回避了项目成员,以“有的老师”代称。


4、2021年6月25日,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神舟十二”成功发射 多项湘大设计将为航天员提供“贴心服务”


5、2021年7月4日,湖南大学官方公众号发文《骄傲!湖大设计,成功出舱!

该校官方平台重点突出“湖大设计”,难道湖大设计就是将友校湘潭大学师生八年心血铸就的研发成果占为己有,并大肆宣传邀功吗?以敦煌飞天为文化原型的颜色设计方案更是出自湘潭大学胡鸿雁老师,跟跳槽的罗建平老师、湖南大学并无任何关系。

评论区一片占据他人劳动成果后的骄傲盛况,更是刺痛了无数湘大师生、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官方公众号此番将科研精神完全抛诸脑后的得意洋洋之相,更是罔顾了“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湖大校训。“实事求是” 太过讽刺,敢情这“敢为人先”四个字是毫无作为却居功自傲抢为人先吗?湖大千年学府,如此急功近利之举让人大跌眼镜。

6、2021年7月6日青年湖南公众号发文 《首次出舱,湖南的这几所高校“立功”刷屏!

其中第三所学校—湖南大学


此次亮相的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工业设计任务,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罗建平领衔的智能装备科研团队承担。

湖南大学2020年一个新晋助理教授能当此举国航天重任?仅用在湖大的一年时间就能组建团队、磨合团队并带领团队完成所有研发过程,并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检测,最终赶在2021年为神舟十二飞天助力吗?稍微过点脑子想想也知道国家不会这么草率吧!作为新闻工作者,是否有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的正确性呢?罗建平老师作为湘大本科生,又是在湘大丰满羽翼的老师,若没有母校湘潭大学,他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担当如此重任,这是母校对他的信任和殷切期望。诚然罗建平老师在该项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将湘大数位老师学子八年的贡献全部隐去,皆归功于自己一人头上,明知是湘大之果却挂到湖大上,全然为了个人发展而忘恩负义,背却母校的恩情。罗建平老师个人问题大家已然清楚,在此不想费笔墨多作评价。


知情老师发言:

空间站舱外服设计项目负责人:马秋成老师 (前文合同可见)

马秋成老师提到的焦点访谈视频链接如下

罗建平老师的态度如此

湘潭大学法学院老师

相关法律法规:

《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知识产权归湘潭大学所有。



这就是湖大985部分学子的素质吗?

湖南大学虽为985、211院校,湘潭大学为普通一本,可我们湘大的学子绝不逊色于湖大学子半分,大家都许人间第一流,没有谁能欺负谁,谁的声音天生就能盖过谁的道理。湘大官微早就申明过这是我校躬耕多年所做的事情,湖大、青年湖南有正眼瞧过吗?照样歌颂自己的功劳,自嗨自傲。不是谁的声音大就有道理,我已经在上文陈述得再清楚不过了,我校站得正坐得直。我们需要一个澄清,一个正名,在这件事上必须要公平公正公开,该是我们的我们必须要拿回,不属于我们的荣誉我们一分也不沾。湘大的老师一直为我们所敬所爱,我们脚踏实地做科研,扎根伟人故里,身上肩负着毛主席的殷殷嘱托,捍卫自己的母校和老师是我们每一个从湘大走出来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澄清事情真相更是当事方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此借引用毛主席说过的话

  1.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2. 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只有这种态度,才对团结有利。冷嘲暗箭,则是一种销蚀剂,是对团结不利的。
  3.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4.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5.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6. 无论身在何方,都要铭记家庭、老师、学校的恩情,要牢记他人的帮助,正视自己的过去,不要忘记曾经哺育自己的土地。
  7. “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我们坚决不做有才无德之人,绝对不做无才无德之人,应该努力提升品德,提升能力。
  8. 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



资料来源:

[1]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科技协作项目合同书

[2]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总结报告

[3]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任务书

[4]2014年11月1日的《大公报》

[5]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官网新闻 我院成功中标“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

[6]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官网新闻 我校承担的“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7]湘潭大学官方微信 “神舟十二”成功发射 多项湘大设计将为航天员提供“贴心服务”

[8]湖南省教育厅官网 “神舟十二”成功发射 多项湘大设计将为航天员提供“贴心服务”

[9]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舱外航天服:中国设计和文化自信

[10]湖南大学官方微信 骄傲!湖大设计,成功出舱!

[11]青年湖南官方微信 首次出舱,湖南的这几所高校“立功”刷屏!

[12]《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210704 遨游天地间

[13]空间站飞天舱外服设计项目负责人马秋成老师的朋友圈内容

[14]湘潭大学法学院老师的朋友圈内容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6]毛泽东



昨天发文后很快被禁言了一天,抱歉未能及时回复各位和更新事情最新动态。

现就一些争论点做出回应

  1. 答主是谁?怎么写得这么清楚?匿名干什么?可不可以转载到各平台?
  • 湘大已毕业的一名学生。昨晚回家后看到知乎平台上没有翔实的梳理,出于对母校的爱这才立即着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始熬夜撰文,一直写到凌晨五点,言辞可能稍有过激,但并无恶意,只想保护母校的权益,在此再次表示抱歉。
  • 匿名一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打扰不被伤害,二是写这篇回答只想澄清一些事实,并无其他用处,关注内容本身就行。
  • 可以转载,标明出处——湘大学生即可,欢迎大家扩散转发。

2 . 湖大官微推送下的师生发言

  • 湖大学子在官微下的评论出于不知实情,哪怕这些言辞已经强烈刺激到了我们,湘大学子也不会不明事理责怪他们,我也认为不知情的湖大师生是无辜的,只觉得这事儿官微后台态度太甚,才导致这样的局面。但还是请大家设身处地地理解湘大人看到那些评论时的心情。湖大官微将这些吹捧“湖大yyds”挑选出来展示,其他的事实真相全部滤掉,这一片歌舞升平,现在看来已经是在自毁形象,给湖大师生挖坑。目前为止那篇“骄傲!湖大设计,成功出舱!”推文依然坚挺着。事情发酵至今,湖大除了狂降热度没有任何举措。湖大这一系列态度,一而再地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雷区上“耀武扬威”地蹦迪,无论是湖大师生还是湘大师生。

3 . 个别湖大学子阴阳怪气来嘲文中这句:“可我们湘大的学子绝不逊色于湖大学子半分,大家都许人间第一流,没有谁能欺负谁,谁的声音天生就能盖过谁的道理。”

  • 学生和学生之间,还来分个三六九等?大家都是种子,都在求学阶段,不同种子有什么高低贵贱吗?优秀的湘大学子比比皆是,做出杰出贡献的湘大校友也大有人在。再者说,人生那么多维度,有人在前沿领域探索,有人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做一颗螺丝钉,有人戍守边疆,有人扎根基层,有人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这些人都不逊于任何人,大家一起建设社会,一个群体的人一定比另一个群体的人高贵的思想实在是太过狭隘。请极个别湖大学子也注意一下个人素质,在外还是不要损害母校形象,不要在已经占了湘大成果的基础上还踩湘大。至于不同群体对立引战更是模糊了这件事的重点——摘母校果讨东家欢喜、为一己私利置母校于不顾、置真相于不顾的罗建平老师,好大喜功的湖大宣传团队和不求真不求证的部分媒体工作人。再申一遍,没有任何群体的人可以嘲笑其他群体,群体中有大量无辜的人,不管是湖大对湘大,还是湘大对湖大,不要被他人带节奏引起不必要的争执。助纣为虐的人才不无辜。

user avatar   cui-yang-xu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在前边 7.9日东方卫视进行了相关报道,各位uu也不要在评论区吵来吵去

希望我们靠近光 追逐光 成为光 散发光


———————————————————以下为原回答

神舟十二号的舱外服、核心舱卫生区子系统和航天医学实验机柜,等,项目,都是我校老师设计完成的。项目从开始到完成都是在我校进行的,怎么就因为团队中一个人跳槽去湖大,整个项目团队从13年开始到现在8年间的研究成果就变成湖大和某教授的个人成果了???

其实并不是因为湘潭大学,湘大老师没出名而气愤,一位成员在项目即将结束跳槽,并带走所有成果,这个谁能忍得了?可能学校不好发声,我们学生可以。整个团队8年的努力,全程参与,怎么就变成他罗建平一个人的了。采访时一口一个有的老师,罗某人脸都不要了,还搞什么科研?湘大出资出力养团队,团队其中之一的项目负责人罗某跳槽了之后,把整个团队的心血带到了新东家湖大不说,还以冠名是新东家全程完成 不是我们的荣耀,我们丝毫不要,属于我们的荣耀,我们一分不让!


证据合同之类有的同学提醒我涉及私密,我只发一部门,其他的微博都有,我就不发了



昨晚微博八千万的热度愣是悄无声息了

马秋成老师再次发微信称:

湘潭大学干航天项目工业设计已有八年,本以为是不争的事实,但现在遇到媒体质疑,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假的,只有把相关证据拿出来。其实,本不该有这些争论,节目播出前他只要听我一句话,把项目来历写清楚,用很简单的一句"该项目是我在湘潭大学工作时就承担了",这样既尊重了客观事实,又可以避免职务成果问题,湘大面对媒体也不至于尴尬。但他并没有这样做,给我来了一句"告诉你是尊重你,即便打官司我也不怕“,我不会和你打官司,也用不着和你打官司, 我只要把事实说出来,自然有人审判你,作为高等学校的人民教师,在以德为先的时代,居然可以不顾事实,为讨好新东家而不顾老东家的利益,你还有资格站在讲台上为人师表吗?你为了个人名利,置同伴付出于不顾,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你还有资格干航天项目吗,航天精神是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而不是争名夺利,所以我不需要和你打官司。另外,我也想对湖大说,你们挖了湘大的人,抢了湘大的功,还不让湘大发声,实在有点过分了。我是迫不得已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




最后,就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两校学子们并没有吵得不可开交,湖大学子也比较公正,没有一味地维护湖大。我们只是希望湖大校方道歉,湖大公众号文章修正自己的错误并道歉。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湖南大学宣传需要提高姿势水平,其实湖大应该去宣传“人”而不是事情。

这样就没争议了。

为何?事情的主人公罗建平是湖南大学的员工,助理教授,这个身份是跑不掉的

罗建平履历有三个单位

一是湘潭大学:2003-2007在湘潭读本科2011-2016年在湘潭大学当讲师;

二是清华大学:2009-2011清华读硕士和2016-2020清华读博;

三是湖南大学:2020年到了湖南大学。

其实每个单位都可以宣传,但是,要找准点。

可以说,这个人的人事关系在湖大,因此,宣传的时候要宣传人。

但是你要是宣传成就的话,就不能剥离人家成就完成的单位:湘潭大学。

所以,正确的宣传是:

湘潭大学:我校研发的航天服成为了航天员的选择(突出事情,科研成果是湘潭大学完成)

湖南大学:我校助理教授罗建平的成果成为了航天员的选择(突出人,人是湖南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我校培养的博士罗建平的成果成为了航天员的选择(突出人,人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博)

这样,皆大欢喜。


这一点,要多学学其他的宣传啊。比如袁隆平,西南大学毕业的, 海南搞出的杂交水稻,最后工作单位是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每个单位都可以宣传袁隆平,但是要厘清事实。

西南大学就可以宣传我校校友如何如何

海南方面可以宣传当地对袁隆平科研事业贡献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则可以重点宣传袁隆平的科研事业。


user avatar   beask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了湖南大学公众号发的讯息,编辑应该是学生,出现不严谨的表述,审核老师意欲何为路人皆知。焦点访谈那段,迷惑性很大,不深究,差点以为是该校成果。是非曲直,自有公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静待有关各方澄清事实。

这里说一下某些鄙视地方院校的言行,大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恶语相向,拔高自己以获取存在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相反如果带上母校势必一齐落笑话。不能做出贡献,至少也别到处丢人现眼。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的縣並不是只有一個衙門,這完全是對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完全沒有任何認知才能說出的話。

以縣制初次完全推廣到全國的秦代為例,這算是最初完全意義上的規範性縣級政府。

除了縣令、縣丞、縣尉,事實上還有很多吏員在維持政府運作。

縣的具體部門,一般單位名稱為曹,根據秦代遷陵縣的情況大概有十個曹和其他個別官署。目前已知有田部、亭部、市府、獄東曹、獄南曹、戶曹、吏曹、倉曹、尉曹、司空曹、兵曹、旁曹,除以上之外還有目前尚未知的部門。

一個縣至少應有103個吏員,除此之外有事務還會征發百姓、刑徒以維持日常運作。而遷陵縣只有152戶,算上縣吏、戍卒、刑徒也就千把人。在大縣中,吏員的數量只會更多。


user avatar   tushanlu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为同价位的两款竞争车型,各有各的优势,选择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于我而言,可能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小鹏,不为别的,因为我讨厌特斯拉,就算特斯拉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不错、价格也合适,但是出了那么多事故,特斯拉的态度一直令人失望,汽车安全这一点我不信,而且据说特斯拉有窃听功能,很多公务员单位禁止购买。

小鹏p7的外观就很惊艳,车身尺寸达到了4880/1896/1450mm,轴距为2998mm,全景天窗、无框车门?隐藏把手,这一切都充满了科技感和科幻感,令人心潮澎湃。

动力上,更极具优势,后驱超长续航版可达到706km,百公里4.3秒加速度,这些都是优于特斯拉model3的。

具体选择,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吧,反正我肯定选择小鹏p7!


user avatar   jackon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下发表什么看法。不过刚刚看到一条新闻,退下来的川普刚刚召集了一场慈善募捐,准备募集50万美金的善款,救助500条中国狗到美国,避免沦为桌上美食的命运。

爱狗人士不知该如何反应呢?

先不说这件事孰对孰错,在我看来,又是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有意制造的闹剧,操控舆论而已,甚至想影响立法,时间卡的刚刚好。

熟悉的操作,熟悉的套路。

导盲犬我了解的不多。不过曾经有个立法推动我倒是非常熟悉,那就是取消食盐专营。这个是好是坏也不予评论,只说说当年是如何操作的,每年快到两会的时候,各地盐业部门都会查处一些大案要案,并请专家点评私盐对人体的危害,新闻密集报道,就一个意思,只有食盐专营才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一旦放开,就有不法分子用假冒伪劣的假盐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

彻头彻尾的谎言闹剧罢了。

首先,出场的就是工业盐。专家信誓旦旦地说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3克就能致死。专家说得都很正确,但恰恰是故意混淆视听。因为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但是它没提正常的亚硝酸钠售价在3000-4000元一吨,假盐贩子有200元一吨的工业用盐不卖,反而用赔本的工业盐来冒充,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还有专家提到的工业用氯化钠没有精制,里面也含有亚硝酸钠,就更是笑话了。因为国家所有关于氯化钠(包括食盐)的各种标准中没有一条是关于亚硝酸钠含量限制的,这说明什么?正常的各种氯化钠就不含亚硝酸钠。

还有的就是所谓牲畜盐,专家愤愤不平,给畜牲吃的盐让人吃,简直丧尽天良。但是非常悲哀的是,牲畜盐的各项质量标准除了不含碘之外,都比食用盐高得多。这才真正是人不如畜牲。当时很多查处的案件本来想以危害食品安全罪查处,结果一检测,除了不含碘,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

拿食盐举例,就是某些利益团体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故意颠倒黑,谋取私利而已。

一条训练合格的导盲犬能不能指定地点排便,这个不懂,不讨论。

我关心的是几乎所有的有心者都在提什么国外导盲犬有多少,中国有多少?

我随便搜搜美国盲人,结果非常遗憾,在不带任何预设的前提下,我看到的美国盲人没有带导盲犬,没有一个。这里面包括美国盲人协会的所有管理者,以及盲人的精英,IT精英,普通盲人等等,全部使用的都是导盲杖,没有见一个用导盲犬的,这不科学啊!

中国有必要搞导盲犬么,反正国家不这么搞,那么就是民间的爱心人士献爱心了,都是号称免费给盲人提供导盲犬,只是,只是一条导盲犬训练成本很高,要20多万呀!

事实真的如此么?这些人宣称导盲犬要训练两年,还必须一人只能训练一只犬,所以20多万并不贵。粗略算算,除去两年的狗粮,算两万吧,天天训狗,一月工资上万,这活儿我也想干。

导盲犬真有这么高贵,比得上警犬和缉毒犬么?训练成本有警犬缉毒犬高么?如果非要有人说比它们高,那就没有必要在讨论了。

我曾看到自称专业的警犬训练人士算了一笔帐。

昆明犬幼崽 2000一只,训导员工资6000一个月。

警犬头9个月为集中训练,平均一个人带5只幼犬。

幼崽头三个月为断奶期,饲养疫苗人工等8000元。

初期训练6个月,1.8万。

经选拔后专业训练期,3到6个月。这时单人训练,工资6000,狗粮等1500,其它费用500,3个月小计24000。

所以,一只合格的警犬从出生到正式服役费用52000元。如果要求更高十万也有可能。

也有警犬培训人员称各地标准不同,最低也要四万元起。

这个可是有严格标准的,最低四万,顶天十万,那么民间自发的没有监督的训练费用号称20多万,这是在骗谁呢?

毕竟这都是民间自称的费用,那么权威的官方费用有么?还真有。

中国警察网在2007年曾经报道昆明警犬基地实施社会化扶养训练警用幼犬,就是把经过初步喂养三个月左右的幼犬送到附近培训过的农户家进行喂养专业训练,属于初期拓展性训练,四个月后由基地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专业训练。

这里面提供了一组数字,基地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2200元,群众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1500元,而且验收合格率从84%提高到92%。

只不过这毕竟是2007年的新闻了,这么多年过去,狗粮人工成本提高了不少。

又查到2020年的相关报道,这种委托饲养训练模式更加系统专业,从幼犬出生一直到专业性训练之前都有群众喂养训练,不过里面只提到了一组数字,该户喂养六条纯种母犬,十六条幼犬,一年纯收入两万元。

如果仅仅算一年就养了十六条幼犬,人工费用才1200元一条。至于狗粮防疫等按照官方标准9个月12000元,也不过13000元。如过导盲犬也交给他们训练3-6个月,专业训练人工一条一个月1000元吧,狗粮1500,我估计着一只合格的导盲犬20000元就搞定了。

那些宣称20多万才能训练出来的人,脸不红么?

嘴上说着都是爱心,让大家捐钱,心里全是生意,都是生意罢了。

至少在盲人无障碍社会福利做得比较好的美国,主流还是导盲杖,他们更多还是在各种无障碍设施,盲人便利,就业补贴等方面努力,导盲犬提都没提。这不是很让国内爱心人士尴尬么?

…………………………………………………………………………

一周前又补充了很多,结果发布的时候啥都没出来,草稿里也没,气得不想再讨论了。今天再接着说吧。

关于导盲犬在网上跳得欢各色人等,有哪一个是真正关心盲人的?

打开各大搜索引擎,输入导盲犬,首页上的相关新闻介绍赞美简直是铺天盖地,仿佛只有导盲犬才是盲人的光明未来,其它的都不能显现对盲人的关心。

再输入电子导盲杖,根本没有任何新闻媒体,网络大B关注报道过,这种首页几乎没有销售推广,和化妆品日用品比起来差得太远太远,剩下的全都是技术型说明。

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国内电子导盲杖开发得相当差劲。不过我也欣慰地看到,有一些相关专利,还有毕业论文设计,这表明国内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上网搜索了一下销售的电子导盲杖,结果不尽人意。

价位大概分为100以下,100-300,1000以上这三种区间。

100元以下的就是普通导盲杖装个警示灯,再良心点装个喇叭,告之盲人路过,众人小心,对盲人并不友好。

300元的,多了什么收音机,MP3插卡听歌听戏,更是鸡肋,正常人都应该知道在路上行走尽量少听歌,因为容易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尤其是视线盲区内,有安全隐患。

1000元以上的多了GPS定位,可以通知家属位置,可以告之方向,还有探障功能。

个人认为,这里面最欠缺的就是盲人专用导航地图了。

目前国产北斗2.0的普通定位精度已经达到了1.2米,在民用工程上配合差分定位可以到mm级,但是这个成本太高而且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如果和移动基站定位配合,在0.5m这个精度内应该能够满足盲人的出行导航。

需要配合的就是导盲软件了。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普通电子导盲杖厂家是没有能力独自建设的。

目前国内的导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大导航软件基本都有步行导航,完全可以在政策指引上对其进一步优化,主要是人行道的固定障碍物标记定位,很多城市都有盲道,但实际上落实地并不好,盲道上树木,电杆,指示牌都会成为盲人杀手,对于没有盲道的小街小巷就更不用提了,如果这些全部交由导航公司来做,人力成本巨大。是否可以由民间人士或者志愿者来进行标定,这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具体操作细节可以群策群力。

还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问题,之前很多城市都推广过盲人红绿灯,但是效果很差,不久就全部取消了。

因为当时的装置都是声音提示,前方绿灯,红灯,然后是语音提示剩多少秒,或者用枯燥刺耳的长滴滴声提示,如果信号时间临近结束,会变成急促的滴滴声。

但在白天繁忙的十字路口,人声鼎沸,这种声音提示小了盲人听不到,大了就直接成了噪音,普通人听得都脑仁疼。晚上更是扰民,不久就在各种投诉中全部取消了。

现在完全可以与电子导盲仗对接,比如在红绿灯杆上装有定向特定频率广播无线电组件,将信号限制发送到对面一段指定的区域,电子导盲杖接受信号后告之红绿灯信号及持续时间,又不对其它方向等待红绿灯的盲人造成干扰,这一点应该不难做到。还有国家有关部门应提前介入,制定电子导盲杖的标准,尤其是涉及市政方面的各种信号资源频率,对接窗口等技术参数做统一规定,指导相关厂家生产。

另外,电子导盲杖要有探障功能,这一点已经可以完全做到了。理想的探障要分上下两路甚至三路。下路注重前方路面的临时凸起,陷坑,台阶,中路是前方临时停靠的车辆,行人,上路是头部附近出现的树枝杂物。

曾经考虑过将手机和导盲杖配合导航,但是意义不大,也不方便,不如就把手机的安卓系统整合进导盲杖,更方便。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这种导盲杖成本大概五百,最多一千。

普通铝合金折叠导盲杖:50-100

北斗导航模块:10-50

超声波探障模块:20-80

安卓系统:8G机顶盒便宜的100,好一点的200,这还多了高清视频解码芯片之类的,还带蓝牙语音遥控等。

加起来500,再加上一些其它电子配件,导航软件开发,售价1000,利润也很不错了。

作为一个福利产品,国家可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采取盲人承担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社会福利献爱心一部分,一个电子导盲杖,普通盲人或许两三百块就能获得。

我设想的场景是这样的。

盲人出行,掏出电子导盲仗,对蓝牙耳机说:我要去合记烩面。

耳机里传来:根据你平时的出行习惯,已经将XX路的合记烩面作为目的地,确认请按导盲杖手柄左侧确认钮,选择下一个请按右侧取消钮。

是否为你预约店家安排座位?

现在正在为你导航,目的地,XX合记烩面,距离500米,预计十分钟后到达。

现在你位于小区广场内,右方20米为花坛,左方10米是小区临时停车位,请朝正前方前进

滴! 前方两米有快速移动物体,请暂时停止注意避让。

请直行,距离小区门口还有20米

滴! 前方两米脚下有移动物体,请注意

(奢华版:前方两米处判定大狗撒欢,按其轨迹是无人牵引,请注意避让)

你现在位于某某街人行道上,请直行。

滴! 前方两米道路有障碍物,请注意。

滴滴! 盲人出行预警,XX街道某某超市前供水管破裂,市政人员正在抢修,人行道上双向十米设有临时施工围栏,请盲人注意绕行。

(奢华版,滴!前方两米有障碍物,是围挡,请绕行)

前方五米为十字路口,马上进入红绿灯指示区

前方绿灯,还有20秒通行时间,预计你无法通过,请等待下一组绿灯

前方红灯

前方绿灯,还有50秒通行时间,可以通过

你已偏离人行横道线0.5米,请向左方回到安全区域内

(前方有店铺的促销牌倾斜)

前方两米,1米五高度有临时障碍物,请注意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有障碍物,请停止前进,自动为你打开声音报警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仍有障碍物,请绕行

目前位于盲道,是否将其实名标记为障碍并举报?

………………

你即将到达合记烩面,前方有台阶,请从左侧无障碍通道进入

你已经进入店内,因为人流较多,请呼叫服务人员为你引导。


这样看看,不是导盲犬香多了,平时就是充充电,全部自己承担的话,可能就是1000块。

……………………………………………………

当然,还可以有更高级版的,配上高清摄像头,AI识别,语音引导,再黑科技的,直接把影像换算成视觉信号倒入大脑,那就不存在导盲杖了。


user avatar   bo-yin-ai-shang-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下发表什么看法。不过刚刚看到一条新闻,退下来的川普刚刚召集了一场慈善募捐,准备募集50万美金的善款,救助500条中国狗到美国,避免沦为桌上美食的命运。

爱狗人士不知该如何反应呢?

先不说这件事孰对孰错,在我看来,又是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有意制造的闹剧,操控舆论而已,甚至想影响立法,时间卡的刚刚好。

熟悉的操作,熟悉的套路。

导盲犬我了解的不多。不过曾经有个立法推动我倒是非常熟悉,那就是取消食盐专营。这个是好是坏也不予评论,只说说当年是如何操作的,每年快到两会的时候,各地盐业部门都会查处一些大案要案,并请专家点评私盐对人体的危害,新闻密集报道,就一个意思,只有食盐专营才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一旦放开,就有不法分子用假冒伪劣的假盐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

彻头彻尾的谎言闹剧罢了。

首先,出场的就是工业盐。专家信誓旦旦地说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3克就能致死。专家说得都很正确,但恰恰是故意混淆视听。因为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但是它没提正常的亚硝酸钠售价在3000-4000元一吨,假盐贩子有200元一吨的工业用盐不卖,反而用赔本的工业盐来冒充,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还有专家提到的工业用氯化钠没有精制,里面也含有亚硝酸钠,就更是笑话了。因为国家所有关于氯化钠(包括食盐)的各种标准中没有一条是关于亚硝酸钠含量限制的,这说明什么?正常的各种氯化钠就不含亚硝酸钠。

还有的就是所谓牲畜盐,专家愤愤不平,给畜牲吃的盐让人吃,简直丧尽天良。但是非常悲哀的是,牲畜盐的各项质量标准除了不含碘之外,都比食用盐高得多。这才真正是人不如畜牲。当时很多查处的案件本来想以危害食品安全罪查处,结果一检测,除了不含碘,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

拿食盐举例,就是某些利益团体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故意颠倒黑,谋取私利而已。

一条训练合格的导盲犬能不能指定地点排便,这个不懂,不讨论。

我关心的是几乎所有的有心者都在提什么国外导盲犬有多少,中国有多少?

我随便搜搜美国盲人,结果非常遗憾,在不带任何预设的前提下,我看到的美国盲人没有带导盲犬,没有一个。这里面包括美国盲人协会的所有管理者,以及盲人的精英,IT精英,普通盲人等等,全部使用的都是导盲杖,没有见一个用导盲犬的,这不科学啊!

中国有必要搞导盲犬么,反正国家不这么搞,那么就是民间的爱心人士献爱心了,都是号称免费给盲人提供导盲犬,只是,只是一条导盲犬训练成本很高,要20多万呀!

事实真的如此么?这些人宣称导盲犬要训练两年,还必须一人只能训练一只犬,所以20多万并不贵。粗略算算,除去两年的狗粮,算两万吧,天天训狗,一月工资上万,这活儿我也想干。

导盲犬真有这么高贵,比得上警犬和缉毒犬么?训练成本有警犬缉毒犬高么?如果非要有人说比它们高,那就没有必要在讨论了。

我曾看到自称专业的警犬训练人士算了一笔帐。

昆明犬幼崽 2000一只,训导员工资6000一个月。

警犬头9个月为集中训练,平均一个人带5只幼犬。

幼崽头三个月为断奶期,饲养疫苗人工等8000元。

初期训练6个月,1.8万。

经选拔后专业训练期,3到6个月。这时单人训练,工资6000,狗粮等1500,其它费用500,3个月小计24000。

所以,一只合格的警犬从出生到正式服役费用52000元。如果要求更高十万也有可能。

也有警犬培训人员称各地标准不同,最低也要四万元起。

这个可是有严格标准的,最低四万,顶天十万,那么民间自发的没有监督的训练费用号称20多万,这是在骗谁呢?

毕竟这都是民间自称的费用,那么权威的官方费用有么?还真有。

中国警察网在2007年曾经报道昆明警犬基地实施社会化扶养训练警用幼犬,就是把经过初步喂养三个月左右的幼犬送到附近培训过的农户家进行喂养专业训练,属于初期拓展性训练,四个月后由基地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专业训练。

这里面提供了一组数字,基地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2200元,群众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1500元,而且验收合格率从84%提高到92%。

只不过这毕竟是2007年的新闻了,这么多年过去,狗粮人工成本提高了不少。

又查到2020年的相关报道,这种委托饲养训练模式更加系统专业,从幼犬出生一直到专业性训练之前都有群众喂养训练,不过里面只提到了一组数字,该户喂养六条纯种母犬,十六条幼犬,一年纯收入两万元。

如果仅仅算一年就养了十六条幼犬,人工费用才1200元一条。至于狗粮防疫等按照官方标准9个月12000元,也不过13000元。如过导盲犬也交给他们训练3-6个月,专业训练人工一条一个月1000元吧,狗粮1500,我估计着一只合格的导盲犬20000元就搞定了。

那些宣称20多万才能训练出来的人,脸不红么?

嘴上说着都是爱心,让大家捐钱,心里全是生意,都是生意罢了。

至少在盲人无障碍社会福利做得比较好的美国,主流还是导盲杖,他们更多还是在各种无障碍设施,盲人便利,就业补贴等方面努力,导盲犬提都没提。这不是很让国内爱心人士尴尬么?

…………………………………………………………………………

一周前又补充了很多,结果发布的时候啥都没出来,草稿里也没,气得不想再讨论了。今天再接着说吧。

关于导盲犬在网上跳得欢各色人等,有哪一个是真正关心盲人的?

打开各大搜索引擎,输入导盲犬,首页上的相关新闻介绍赞美简直是铺天盖地,仿佛只有导盲犬才是盲人的光明未来,其它的都不能显现对盲人的关心。

再输入电子导盲杖,根本没有任何新闻媒体,网络大B关注报道过,这种首页几乎没有销售推广,和化妆品日用品比起来差得太远太远,剩下的全都是技术型说明。

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国内电子导盲杖开发得相当差劲。不过我也欣慰地看到,有一些相关专利,还有毕业论文设计,这表明国内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上网搜索了一下销售的电子导盲杖,结果不尽人意。

价位大概分为100以下,100-300,1000以上这三种区间。

100元以下的就是普通导盲杖装个警示灯,再良心点装个喇叭,告之盲人路过,众人小心,对盲人并不友好。

300元的,多了什么收音机,MP3插卡听歌听戏,更是鸡肋,正常人都应该知道在路上行走尽量少听歌,因为容易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尤其是视线盲区内,有安全隐患。

1000元以上的多了GPS定位,可以通知家属位置,可以告之方向,还有探障功能。

个人认为,这里面最欠缺的就是盲人专用导航地图了。

目前国产北斗2.0的普通定位精度已经达到了1.2米,在民用工程上配合差分定位可以到mm级,但是这个成本太高而且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如果和移动基站定位配合,在0.5m这个精度内应该能够满足盲人的出行导航。

需要配合的就是导盲软件了。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普通电子导盲杖厂家是没有能力独自建设的。

目前国内的导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大导航软件基本都有步行导航,完全可以在政策指引上对其进一步优化,主要是人行道的固定障碍物标记定位,很多城市都有盲道,但实际上落实地并不好,盲道上树木,电杆,指示牌都会成为盲人杀手,对于没有盲道的小街小巷就更不用提了,如果这些全部交由导航公司来做,人力成本巨大。是否可以由民间人士或者志愿者来进行标定,这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具体操作细节可以群策群力。

还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问题,之前很多城市都推广过盲人红绿灯,但是效果很差,不久就全部取消了。

因为当时的装置都是声音提示,前方绿灯,红灯,然后是语音提示剩多少秒,或者用枯燥刺耳的长滴滴声提示,如果信号时间临近结束,会变成急促的滴滴声。

但在白天繁忙的十字路口,人声鼎沸,这种声音提示小了盲人听不到,大了就直接成了噪音,普通人听得都脑仁疼。晚上更是扰民,不久就在各种投诉中全部取消了。

现在完全可以与电子导盲仗对接,比如在红绿灯杆上装有定向特定频率广播无线电组件,将信号限制发送到对面一段指定的区域,电子导盲杖接受信号后告之红绿灯信号及持续时间,又不对其它方向等待红绿灯的盲人造成干扰,这一点应该不难做到。还有国家有关部门应提前介入,制定电子导盲杖的标准,尤其是涉及市政方面的各种信号资源频率,对接窗口等技术参数做统一规定,指导相关厂家生产。

另外,电子导盲杖要有探障功能,这一点已经可以完全做到了。理想的探障要分上下两路甚至三路。下路注重前方路面的临时凸起,陷坑,台阶,中路是前方临时停靠的车辆,行人,上路是头部附近出现的树枝杂物。

曾经考虑过将手机和导盲杖配合导航,但是意义不大,也不方便,不如就把手机的安卓系统整合进导盲杖,更方便。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这种导盲杖成本大概五百,最多一千。

普通铝合金折叠导盲杖:50-100

北斗导航模块:10-50

超声波探障模块:20-80

安卓系统:8G机顶盒便宜的100,好一点的200,这还多了高清视频解码芯片之类的,还带蓝牙语音遥控等。

加起来500,再加上一些其它电子配件,导航软件开发,售价1000,利润也很不错了。

作为一个福利产品,国家可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采取盲人承担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社会福利献爱心一部分,一个电子导盲杖,普通盲人或许两三百块就能获得。

我设想的场景是这样的。

盲人出行,掏出电子导盲仗,对蓝牙耳机说:我要去合记烩面。

耳机里传来:根据你平时的出行习惯,已经将XX路的合记烩面作为目的地,确认请按导盲杖手柄左侧确认钮,选择下一个请按右侧取消钮。

是否为你预约店家安排座位?

现在正在为你导航,目的地,XX合记烩面,距离500米,预计十分钟后到达。

现在你位于小区广场内,右方20米为花坛,左方10米是小区临时停车位,请朝正前方前进

滴! 前方两米有快速移动物体,请暂时停止注意避让。

请直行,距离小区门口还有20米

滴! 前方两米脚下有移动物体,请注意

(奢华版:前方两米处判定大狗撒欢,按其轨迹是无人牵引,请注意避让)

你现在位于某某街人行道上,请直行。

滴! 前方两米道路有障碍物,请注意。

滴滴! 盲人出行预警,XX街道某某超市前供水管破裂,市政人员正在抢修,人行道上双向十米设有临时施工围栏,请盲人注意绕行。

(奢华版,滴!前方两米有障碍物,是围挡,请绕行)

前方五米为十字路口,马上进入红绿灯指示区

前方绿灯,还有20秒通行时间,预计你无法通过,请等待下一组绿灯

前方红灯

前方绿灯,还有50秒通行时间,可以通过

你已偏离人行横道线0.5米,请向左方回到安全区域内

(前方有店铺的促销牌倾斜)

前方两米,1米五高度有临时障碍物,请注意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有障碍物,请停止前进,自动为你打开声音报警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仍有障碍物,请绕行

目前位于盲道,是否将其实名标记为障碍并举报?

………………

你即将到达合记烩面,前方有台阶,请从左侧无障碍通道进入

你已经进入店内,因为人流较多,请呼叫服务人员为你引导。


这样看看,不是导盲犬香多了,平时就是充充电,全部自己承担的话,可能就是1000块。

……………………………………………………

当然,还可以有更高级版的,配上高清摄像头,AI识别,语音引导,再黑科技的,直接把影像换算成视觉信号倒入大脑,那就不存在导盲杖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长征九号即便是造出来了也面临着落后,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应该沿着SpaceX路线发展」的观点? 
  为何 SpaceX 刚起步时我国没有及时跟进? 
  如何看待欧洲宇航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学习中文?中国的空间站还有哪些信息应当重点关注? 
  13 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伦敦地铁 2024 年全面覆盖 4G 信号,为何比国内落后这么多? 
  1月20日凌晨中国航天实现开门红,「天通一号03星」任务圆满成功,你对2021年中国航天有哪些期待? 
  如何看待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研制的某组合动力发动机首飞成功? 
  GPS 卫星的功率有多大? 
  「胖五」长征五号 12 月底即将复飞,你有哪些期待? 
  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有什么神奇之处,为何其他航天大国还不能仿造? 

前一个讨论
2020 欧洲杯决赛意大利 vs 英格兰,你看好谁能夺冠?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OPPO 副总裁表示,「国内高端市场只有苹果、华为两家,OPPO 希望成为第三个玩家」?





© 2025-05-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