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所谓的“科学家”太多,而工程师,尤其是优秀的工程师(或者说工程技术人员)太少。
这导致:
1 要说发论文、出成果,各个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比如那些一年能以一作发十几篇甚至几十篇SCI的人物,大部分属于极端功利心催生出的“用力过猛”型选手,是未来真正的卷王。
2 但是说到工程动手能力(就是把一个产品从idea开始,到做出能用、好用的实物来),你会发现没人能做,或者说没人愿意做。
究其原因,相较于搞科研和发论文,做工程的回报太低。一个产品做出来,往往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来攻关,由于选用的技术方案一般比较成熟(否则稳健性不好),或者工艺流程保密的原因,他们一般发不了论文。因此,国内浮躁和功利的学术环境排斥这些人,他们没有生存空间。
其次,即便一个产品研发出来,也很快就被模仿和剽窃,我们目前在专利成果保护方面尚不成熟,这严重打击工程师们专心工程研发和工艺突破的积极性。
关键是这倒也罢了,这些所谓“科学家”们还鄙视做工程技术的,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做的高端研究,处于学术最前沿,像工程师这种低等人是做不来的。(现实情况也是这样,相对于动辄CNS期刊傍身的“科学家”来说,工程技术人员简直不要太卑微,在一起讨论问题都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他们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你的理论功底不扎实,这个问题你不懂,你也搞不明白。”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光刻机的工作原理说出来连本科生都懂,为什么咱就是造不出呢?还有飞机发动机,卡脖子的环节,真的是只有依靠所谓这些“科学家”,发几篇论文就能突破的吗?事实上恰恰相反,关键核心技术,各个国家都是严格保密的,你在各种期刊数据库中根本找不到。
在很多卡脖子的重大项目上,往往真正卡住我们的无外乎就是两个环节:一是工艺,二是材料。
尤其是工艺方面,这需要最顶尖的工程师扑下身子,夜以继日、持之以恒的攻关,而不是只依靠那些所谓科学家。
对于纯走学术路线的科研人员来说,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偏向于“方案新颖,创新性强”,因为这样更好发论文,也更容易忽悠到经费,进而可以评院士。但是,步子迈的大容易扯到蛋——越是新的idea一般越是不成熟,在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时往往会出大问题。
工程师的思路则不然: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完美解决问题,绝不拖泥带水,至于采用的方法本身是不是时髦他们不会管(因为没有发表论文的压力)。这点很像李小龙自创的截拳道:花拳绣腿、故弄玄虚的招式一概不要。
现在国内自诩为“科学家”的这群卷王,一部分眼高手低,披着科学家外衣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罢了。但是,不要低估他们哦,别忘了这些人是利用制度漏洞上位的,他们的极端功利心可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的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任何行业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不完美,其中总是有漏洞。有些人善于利用这些漏洞,长时间摸索总结出来一套作弊秘籍,称为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来玩,通关快,功名利禄接踵而至;另外一条路是坚持不作弊,头铁,硬抗,但是前途未卜,很可能半路撑不下去死掉了。
向在任何行业中坚持不对“游戏规则”低头的同志们致敬,如官场上的陈行甲,学术圈的饶毅(准确的说应该是“院士评选圈的饶毅”,哈哈支持你永久退出,那个圈子不进也罢)。他们才是值得佩服的真英雄,也是国家未来强盛的希望所在。可惜这样的人目前还是有点太少了,因为我们的制度有漏洞,让精致利己主义者钻了空子,他们充斥于学术圈(或者官场),劣币驱良币,只是从表面上营造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中国的SCI文章发表占世界比例逐年上升)。
顺便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截至目前,仍然认为科研学术圈中的一个重要的“游戏规则”就是多灌水发paper,虽然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感谢武汉发生疫情时,那几个“非常及时”发表论文的科学家),但是短期内很难改变。
最后再说一句,实际上站在学术圈各个“卷王”背后的,往往是某些高校。发paper和纵向课题(尤其是国自然)是学校的GDP,想尽一切办法把老师们往这个方向引导。
一声叹息。
李宏告的回答还算可以,其它的简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好我也回答一波。
按北京大学某人物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话说,近500年来中国对世界科学发展的贡献几乎为零。这几年看似红红火火的所谓的伟大的成就实在是不值一提,大多数应该是剽窃造假的杰作,可以说是恍恍惚惚。
所以说,中国不仅仅是经济欠发达,而且是科学技术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其科学技术落后是全方位的。或者说中国需要几乎所有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因为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拳头产品拥有知识产权让人掏技术使用费的,倒是有很多卡脖子技术受制于人。
虽然你的意图是很好,但是人的成长包括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不是那样的。比如科学家都希望有一天能够获得诺奖,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诺奖获得者是为了获得诺奖成为科学家的。
另外,一己之力在科学的攀登中解决什么问题有远大的抱负是好事,但是一个领域的落后状况不大可能靠一个人的努力能够解决的。倒是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才是实实在在的路程,然后你拥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才能够谈得上为国家解决什么难题,而不是为了解决难题成为科学家。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并不是为了成为科学家真正的成为科学家的。他们通常都有求知和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客观世界的执着的追求一步步成长为科学家,其最大的动力是自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有一句话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未知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孕育出强烈的兴趣,让你弄清楚客观世界的究竟,然后你就慢慢对该领域的事情很感兴趣,然后不知不觉中会解决该领域重大的课题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所以,我的建议是平时多观察客观世界,然后看一看你自己对什么感兴趣?
从一个大学老师的角度,其实中国哪个方面的科学人员都不缺,缺的是纯技术人员。楼上说的光刻机其实是个技术问题,不是科学问题。最简单的,你如果拿光刻机为题材去申请国家面上自然科学基金,大概率是申请不到的。
广义的科研可以分为科学与技术,两者其实概念不一样。科学又包括纯基础科学与应用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包括常见的理论数学,理论物理等。比如研究原子结构,没啥经济前景,目的纯粹是为了扩大人类认知的边界。而应用基础科学包括了大多数工科。他们两者的共同特征就是把钱(科研经费)变成纸(论文paper)。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的目标就是把纸(论文paper)变成钱(产业化)。
说实话,中国在绝大多数领域,能把钱变成纸的科学人员都不少,不仅不少,在985,211,二本三本全民科研时代,真的太多了。但是把纸变成钱的人太少了,把paper上的idea转化为产业,需要打通好多好多的技术难关,价值很大,但为什么人太少呢?主要是体制不支持。
体制不支持的原因,说白了两点,第一,高校给你提供场地,经费支持,还有源源不断的硕博资源,但只有paper和纵向基础课题(比如国家自然基金)对学校排名有帮助,这也是学术GDP,是领导的政绩,也是最看重的东西。而在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你是没法产出paper的。大多数学校科研人员疲于达到考核指标,学校也不会让你有精力去弄产业的东西,毕竟对学校无益。这一点在非升即走的新体制尤为明显。
而第二点,大多数科技型企业,没有无偿的国家经费支持,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技术能力也有限,也没有能力去高薪聘请这些科技型人才,指望他们去推动纸变成钱也很困难。要知道,把一项前沿的idea变成产业也是要持续烧钱的。有人会说只要你的项目好,不愁没有资本投资。可是,资本都是短期逐利的,卡不卡脖子跟投资者有什么关系?人家只关心短期能否盈利。一旦遇到光刻机这种需要长期持续投钱而又没有短期回报的,资本会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