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目前缺少哪个方面的科研人员? 第1页

  

user avatar   shan-kong-lei-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所谓的“科学家”太多,而工程师,尤其是优秀的工程师(或者说工程技术人员)太少。

这导致:

1 要说发论文、出成果,各个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比如那些一年能以一作发十几篇甚至几十篇SCI的人物,大部分属于极端功利心催生出的“用力过猛”型选手,是未来真正的卷王。

2 但是说到工程动手能力(就是把一个产品从idea开始,到做出能用、好用的实物来),你会发现没人能做,或者说没人愿意做。

究其原因,相较于搞科研和发论文,做工程的回报太低。一个产品做出来,往往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来攻关,由于选用的技术方案一般比较成熟(否则稳健性不好),或者工艺流程保密的原因,他们一般发不了论文。因此,国内浮躁和功利的学术环境排斥这些人,他们没有生存空间。

其次,即便一个产品研发出来,也很快就被模仿和剽窃,我们目前在专利成果保护方面尚不成熟,这严重打击工程师们专心工程研发和工艺突破的积极性。

关键是这倒也罢了,这些所谓“科学家”们还鄙视做工程技术的,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做的高端研究,处于学术最前沿,像工程师这种低等人是做不来的。(现实情况也是这样,相对于动辄CNS期刊傍身的“科学家”来说,工程技术人员简直不要太卑微,在一起讨论问题都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他们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你的理论功底不扎实,这个问题你不懂,你也搞不明白。”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光刻机的工作原理说出来连本科生都懂,为什么咱就是造不出呢?还有飞机发动机,卡脖子的环节,真的是只有依靠所谓这些“科学家”,发几篇论文就能突破的吗?事实上恰恰相反,关键核心技术,各个国家都是严格保密的,你在各种期刊数据库中根本找不到。

在很多卡脖子的重大项目上,往往真正卡住我们的无外乎就是两个环节:一是工艺,二是材料。

尤其是工艺方面,这需要最顶尖的工程师扑下身子,夜以继日、持之以恒的攻关,而不是只依靠那些所谓科学家。

对于纯走学术路线的科研人员来说,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偏向于“方案新颖,创新性强”,因为这样更好发论文,也更容易忽悠到经费,进而可以评院士。但是,步子迈的大容易扯到蛋——越是新的idea一般越是不成熟,在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时往往会出大问题。

工程师的思路则不然: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完美解决问题,绝不拖泥带水,至于采用的方法本身是不是时髦他们不会管(因为没有发表论文的压力)。这点很像李小龙自创的截拳道:花拳绣腿、故弄玄虚的招式一概不要。

现在国内自诩为“科学家”的这群卷王,一部分眼高手低,披着科学家外衣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罢了。但是,不要低估他们哦,别忘了这些人是利用制度漏洞上位的,他们的极端功利心可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的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任何行业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不完美,其中总是有漏洞。有些人善于利用这些漏洞,长时间摸索总结出来一套作弊秘籍,称为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来玩,通关快,功名利禄接踵而至;另外一条路是坚持不作弊,头铁,硬抗,但是前途未卜,很可能半路撑不下去死掉了。

向在任何行业中坚持不对“游戏规则”低头的同志们致敬,如官场上的陈行甲,学术圈的饶毅(准确的说应该是“院士评选圈的饶毅”,哈哈支持你永久退出,那个圈子不进也罢)。他们才是值得佩服的真英雄,也是国家未来强盛的希望所在。可惜这样的人目前还是有点太少了,因为我们的制度有漏洞,让精致利己主义者钻了空子,他们充斥于学术圈(或者官场),劣币驱良币,只是从表面上营造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中国的SCI文章发表占世界比例逐年上升)。

顺便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截至目前,仍然认为科研学术圈中的一个重要的“游戏规则”就是多灌水发paper,虽然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感谢武汉发生疫情时,那几个“非常及时”发表论文的科学家),但是短期内很难改变。

最后再说一句,实际上站在学术圈各个“卷王”背后的,往往是某些高校。发paper和纵向课题(尤其是国自然)是学校的GDP,想尽一切办法把老师们往这个方向引导。

一声叹息。


user avatar   shi-hua-shi-shuo-90-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宏告的回答还算可以,其它的简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好我也回答一波。

按北京大学某人物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话说,近500年来中国对世界科学发展的贡献几乎为零。这几年看似红红火火的所谓的伟大的成就实在是不值一提,大多数应该是剽窃造假的杰作,可以说是恍恍惚惚。

所以说,中国不仅仅是经济欠发达,而且是科学技术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其科学技术落后是全方位的。或者说中国需要几乎所有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因为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拳头产品拥有知识产权让人掏技术使用费的,倒是有很多卡脖子技术受制于人。

虽然你的意图是很好,但是人的成长包括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不是那样的。比如科学家都希望有一天能够获得诺奖,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诺奖获得者是为了获得诺奖成为科学家的。

另外,一己之力在科学的攀登中解决什么问题有远大的抱负是好事,但是一个领域的落后状况不大可能靠一个人的努力能够解决的。倒是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才是实实在在的路程,然后你拥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才能够谈得上为国家解决什么难题,而不是为了解决难题成为科学家。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并不是为了成为科学家真正的成为科学家的。他们通常都有求知和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客观世界的执着的追求一步步成长为科学家,其最大的动力是自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有一句话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未知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孕育出强烈的兴趣,让你弄清楚客观世界的究竟,然后你就慢慢对该领域的事情很感兴趣,然后不知不觉中会解决该领域重大的课题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所以,我的建议是平时多观察客观世界,然后看一看你自己对什么感兴趣?


user avatar   fei-dian-xing-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一个大学老师的角度,其实中国哪个方面的科学人员都不缺,缺的是纯技术人员。楼上说的光刻机其实是个技术问题,不是科学问题。最简单的,你如果拿光刻机为题材去申请国家面上自然科学基金,大概率是申请不到的。

广义的科研可以分为科学与技术,两者其实概念不一样。科学又包括纯基础科学与应用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包括常见的理论数学,理论物理等。比如研究原子结构,没啥经济前景,目的纯粹是为了扩大人类认知的边界。而应用基础科学包括了大多数工科。他们两者的共同特征就是把钱(科研经费)变成纸(论文paper)。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的目标就是把纸(论文paper)变成钱(产业化)。

说实话,中国在绝大多数领域,能把钱变成纸的科学人员都不少,不仅不少,在985,211,二本三本全民科研时代,真的太多了。但是把纸变成钱的人太少了,把paper上的idea转化为产业,需要打通好多好多的技术难关,价值很大,但为什么人太少呢?主要是体制不支持。

体制不支持的原因,说白了两点,第一,高校给你提供场地,经费支持,还有源源不断的硕博资源,但只有paper和纵向基础课题(比如国家自然基金)对学校排名有帮助,这也是学术GDP,是领导的政绩,也是最看重的东西。而在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你是没法产出paper的。大多数学校科研人员疲于达到考核指标,学校也不会让你有精力去弄产业的东西,毕竟对学校无益。这一点在非升即走的新体制尤为明显。

而第二点,大多数科技型企业,没有无偿的国家经费支持,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技术能力也有限,也没有能力去高薪聘请这些科技型人才,指望他们去推动纸变成钱也很困难。要知道,把一项前沿的idea变成产业也是要持续烧钱的。有人会说只要你的项目好,不愁没有资本投资。可是,资本都是短期逐利的,卡不卡脖子跟投资者有什么关系?人家只关心短期能否盈利。一旦遇到光刻机这种需要长期持续投钱而又没有短期回报的,资本会理睬?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百度李彦宏作为通讯作者,发表食道癌医学 SCI 论文? 
  做学术需要搞清楚高级计量经济学里全部的数学原理吗? 
  如何看待华为王成录在记者访谈中提及的鸿蒙国内软件生态相关内容? 
  现在有没有独居的蚂蚁? 
  如何看待法国物理学家对量子计算的强烈批评? 
  你所在的专业领域,有哪些综述文献推荐给刚入行的朋友看? 
  在西方社会中「埃及学」的意义在哪里? 
  如何评价浙江大学规定在环球时报发文或微信阅读10万+即可被认定为在国内学术期刊刊发文等诸项规定? 
  为什么学术会议开了半天就没什么人了? 
  《三体》里歌者二向箔的使用会不会太随意了?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丁俊晖状态下滑的如此迅猛?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2020合肥出生人口暴跌23.4%?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