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一汉奸在路旁小便,山东一老农看见后,拿起粪叉,朝他的脑袋砸了过去。可没想到,八路军首长得知后,急了,立即派人去抢救这汉奸。
原来,这个在山东远近闻名的“日本大特务”林洪洲,其实是八路军周密策划,打入敌人内部的潜伏者,他的真名叫郭善堂。
郭善堂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潜伏期间,为八路军部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然而,潜入敌人内部是在刀尖上跳舞,无论怎样谨慎小心,都有可能被敌人怀疑,而老农的那一耙,竟让郭善堂因祸得福。
当时,老农兴高采烈去邀功,但八路军分区司令罗舜初得知被袭击的是郭善堂后,并没有奖励他,而是不符合常理的,立马派人去营救郭善堂。
老农见罗司令如此焦急,明白郭善堂的身份一定不简单,也许不是汉奸,老农知道自己可能打错了人,心中愧疚,随即带领八路军卫生队员赶去现场。
可是,等他们到时,发现人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摊血迹。
原来,老农离开后,日军宪兵队就发现了躺在血泊中的郭善堂,将他送到了医院治疗。
然而,也就是老农的这一耙,日军对郭善堂的怀疑尽消。
因为老百姓恨郭善堂到了想杀他的地步,说他不是汉奸,谁信?
就这样,郭善堂彻底获得了日军的信任,之后便为组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时,郭善堂才重新回归部队,他的表现,受到组织高度评价。
然而,因特殊身份,郭善堂回到家乡时,乡亲们都不欢迎他,一遇到他,便高呼:“打倒大特务林洪洲!”
而且,就连他的父母,也不待见他。
后来,乡亲们更是将郭善堂五花大绑,将他被送到了派出所。
郭善堂百口莫辩,幸亏他的老上司王芳出面证明了他的清白。
这时,乡亲们才得知郭善堂不是真的汉奸,而是抗日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郭善堂留在了军中工作,任北京军区保卫部部长,但组织上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让郭善堂改名为了罗国范。
1984年,罗国范光荣离休。
离休前,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的副军级干部。
2015年,国家为罗国范颁发了抗日七十周年纪念章,肯定他的抗日贡献。
2021年10月7日,这位传奇特工离世,享年102岁。
致敬深入虎穴的抗日英雄罗国范!
这个要看情况,上面有个回答说得对,确实很多作者自身能力不行。
我举几个“主角做小事”的例子,有的例子很符合逻辑,有些例子就显得很突兀。
举个正面例子:
1、《射雕英雄传》郭靖请“小乞丐”吃饭、赠送衣服、汗血宝马。
具体可以看我放上来的这个链接:
第07章 比武招亲其实一开始郭靖也只是觉得这个小乞丐有趣,想请他吃顿饭,谁知道这个小乞丐居然会著名相声《报菜单》,郭靖一下子就乐了,就任他报菜单。加上郭靖刚离开大漠,第一次花钱,也不懂得钱珍贵,就全部菜都点了。然后和小乞丐意气相投,又送貂皮大衣,又送汗血宝马,又送钱。
金庸把郭靖的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显得突兀。(由于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改编的时候不会出现这样的解析,所以也可能会显得很突兀。)
主角做小事,是很正常的。就像郭靖要来江南比武,他也必须吃饭吧?既然吃饭,顺便请一个小乞丐吃饭也很正常。但是后来的事情就是郭靖始料不及的,从小乞丐报菜单那里开始,就是他无法想象的。
我们可以从中总结一个正常的主角行为模式:主角本身没打算牵扯进另一件大事,只打算顺手做一件小事,但是被牵扯进一件大事。
2.《飞狐外传》的胡斐,他为了钟阿四一家的惨死死命地追杀凤南天,而他自己又和钟阿四非亲非故,这件事就显得很奇怪,不过书中也有讲明白,这是胡斐的侠义性格所致。
这里可以看出第二个主角行为模式,就是主角的性格决定他必定会做一些违背常人逻辑的事情,但是这种事情又能够侧面凸显出主角的个性。
比如《神雕侠侣》的杨过和小龙女,在金轮法王第一战后,他们想要结婚,结果被郭靖黄蓉等人反对,认为杨过娶小龙女无异于儿子娶妈妈。黄药师给杨过一个建议,说杨过你不如先公告天下,先和小龙女解除师徒关系,再结婚,这样就没人能说你了。杨过说我偏不要,大家都不允许我做,我就偏要这么做。
按照常人的想法,杨过这样就是吃饱了撑着,但是如果顺着小说看下去,就会觉得杨过很有个性。
其实,很多时候缺点也是优点,杨过如果不是这么执拗,又怎么能够叫做杨过呢?但是他的执拗有时候又太不符合观众期望了。
第三个模式是主角的本职工作就是做小事,比如《火影忍者》的下忍的任务之一就是找丢失的猫咪。
最吃饱了撑着的喜欢做小事的主角,应该算是《名侦探柯南》的主角,工藤新一。
第一集中,琴酒和伏特加两个大男人在窃窃私语,就被工藤新一跟踪了。穿了黑色衣服就是坏人了?说几句奇怪的话就是坏人了?非得跟踪人家,结果被敲了闷棍,还被灌下奇怪的药丸和液体,醒来之后连声优都被换了。
这才是莫名其妙的主角行为模式。
发现黑衣组织这种惊天大秘密也只有主角才能做到。
正常来说,工藤新一的结局是被扒光了衣服,第二天从黑暗的小巷里醒来,发现屁股隐隐作痛,身上沾满奇怪的液体,嘴里还残留着奇怪的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