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哪些立国时特别强大却在极短时间内消亡的国家? 第1页

  

user avatar   an-sen-yao-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文预警,以下三个王朝开局强势,但「开局能有多帅,死得就有多快」,三个加在一起不超过 100 年。

第一个故事

公元前 256 年,富农家的刘家老三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后举家搬迁到魏国的「丰邑」(如今徐州),没想到不久后魏国衰落,丰邑和隔壁的沛县被楚国染指。

刘三 5 岁,秦昭襄王「稷」驾崩,也就是宣太后「芈月」的那个牛 x 儿子。

刘三 6 岁,秦昭襄王的儿子「安国君」服丧一年,没想到正式称王 3 天就挂了。

同年,大商人吕不韦扶持的秦国流浪王子「异人」继秦王位,是为秦庄襄王。

刘三 9 岁,仅仅在位 3 年的秦庄襄王早逝,年仅 12 岁的儿子「政」继位,吕不韦摄政。

同年,一个韩国人郑国跑到秦国修了个「郑国渠」,为本狭小的秦国关中带来千里沃土。

刘三 10 岁,因感叹魏信陵君、赵平原君等「战国四君子」养了一票食客,吕不韦开始建设人才梯队,李斯被发掘。

刘三 13 岁,他非常崇拜的魏国公子魏无忌去世,非常不爽。

刘三 15 岁,为拉拢王后赵姬,吕不韦寻找 x 能穿车轮的大 x 男神嫪毐(lào ǎi)成为其相好。

刘三 18 岁,秦王政 22 岁行成年礼,嫪毐权势熏天意图政变,小政初试牛刀粉碎之大鸟野心。

刘三 19 岁,受嫪毐事件牵连,秦王以失职罢吕不韦相国,掌握权力。

刘三 22 岁,因仰慕信陵君,刘三退而求其次寻找到了信陵君食客张耳,交谈甚欢。

刘三 23 岁,李斯的老同学韩非到达秦国,为秦国缔造法术势结合大方针,随后被李斯迫害致死。

刘三 24 岁,楚国大将项燕喜得孙子项籍,字羽,又被称作项羽。

刘三 26 岁,秦国发动对山东六国中最弱小的韩国之战争。

刘三 27 岁,韩国被灭,秦国开始发动对赵战争,将军王翦节节胜利。

刘三 28 岁,赵国被灭,邯郸被占,秦始皇大杀赵王室。

刘三 29 岁,感到唇亡齿寒的燕国,爆发荆轲刺秦事件,失败,燕国被吊打到就剩最后一口气。

刘三 30 岁,秦王政借口楚王并未遵守承诺献出长沙以西领土,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大军攻占了楚魏交界的十几座城然后停战,在无后顾之忧情况下开始进攻中原的魏国,刘三紧密关注局势。

刘三 31 岁,秦军水淹魏都大梁(开封)已三个月,魏国被王贲灭亡,刘三亲眼看见秦人在自己家这边设置了「泗水(川)郡」——但与此同时,秦派去灭楚的将军李信被楚国大将项燕打了个大败亏输。

因为魏国被灭,张耳不愿服务秦国,开始流亡。刘三返回老家丰邑,或许感叹生不逢时,侠客梦破灭,日渐游戏人生。

或许刘三还不知道,炎炎烈日只需阴凉处歇息,只要你有熬的住,太阳终会落山,黑暗的夜晚才是英雄的舞台。

刘三 32 岁,老将王翦出马,楚国首都寿春被攻克,楚王被俘,项燕在淮南负隅顽抗。

刘三 33 岁,项燕在安徽宿州兵败王翦,自杀。

刘三 34 岁,江东吴越地被秦军占领,设会稽郡,楚国彻底灭亡,同年,燕国被灭——至此天下只剩下还在做梦当「东帝」的齐国。

刘三 35 岁,也就是公元前 221 年,齐国在几乎没怎么抵抗的情况下被灭,二傻子齐王建被俘——至此天下一统,秦王政在天下彻底推行郡县制,称「始皇帝」,秦帝国建立。

刘三 36—41 岁之间,意气风发的秦始皇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依崤函之固天下大稳——把全国各郡县的一把手都弄成了秦人,只留下办公室主任(主吏)、看守所所长(狱掾)、亭长(街委会治保主任)、三老(乡书记)等这些基层公务员由当地人担任。同时,命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有个大侠梦的三哥,看着越发稳定的天下很是没劲,离家在沛县当了个亭长也不正经上班,天天和白道的基层公务员和黑道的混子们玩耍,人到中年还不结婚,且和县里酒馆小寡妇生了个私生子刘肥,老爹表示你看你二哥现在老婆孩子都有了,我这大孙子刘濞都比你流弊。刘三不管,依旧去嫂子家蹭吃蹭喝,被厌恶。

刘三 42 岁,秦始皇已经发动了对珠江流域的「南越人、西瓯越人」13 年之久的战争,战争终于结束,大量的赵国人成为了这场战争的炮灰,但此一战也是「广东、广西」纳入中国版图之始,秦帝国领土空前庞大。

也就是这一年,外地土豪吕公逃荒来到沛县,沛县地头蛇刘三被这位吕公莫名看中,非要把自己女儿吕雉嫁给老刘,老刘大喜。

刘三 44 岁,秦始皇觉得天下已固若金汤,开始琢磨长生不老,可能把自己吃得汞中毒了。随后大修工事,征发各地劳役,前往咸阳修筑宫殿。

刘三 45 岁,作为基层公务员,押犯人到咸阳服役,走到芒砀山(安徽宿州萧县一带),人跑了不少,知道自己怎么都得被治罪,他索性卖个人情放走所有人,然后逃亡,没想到引起一大票刑徒跟随,只能在芒砀山落草为寇。

刘三 46 岁,在山里基本要成野人了,秦始皇却在东巡时于巨鹿(河北邢台)暴毙。赵高设计逼死本应继位,在长城蒙恬手下戍边的公子扶苏,拥立小儿子胡亥继位,不久蒙恬也被逼死,王翦的孙子王离接管长城军团。

刘三 47 岁,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又是安徽宿州)起义,「苦秦久矣」的各地百姓加上各地旧六国势力云集响应,自然包括不远处的沛县;三哥在沛县黑白两道的好兄弟们召唤刘三回来一同造反,并一起设计杀死沛县的秦人县令,有了根据地。

刘三一看自己这破名太难听了,遂改名「刘邦」号称「沛公」打算实施展雄才成为一方诸侯,结果基本就没打赢过。反倒是他当年的大哥张耳跑到河北拥立了个赵国贵族,复赵国,浙江项燕的儿子项梁拥立了个楚国,已经放羊的王室也复国。

无奈,刘邦投奔项梁,和他大侄子项羽称兄道弟,反倒打了不少胜仗。

刘邦 48 岁,秦国的文官少府——章邯,征伐了大量罪犯戴罪立功,没想到成为了秦国最后的希望,陈胜吴广战败被杀。章邯乘胜追击「齐国」,项梁来救,最终在「定陶之战」大败战死。

刘邦 49 岁,本以为「楚国」不足为惧的章邯,开始向北围攻张耳扶植的「赵国」,同率领长城军团的王离一道,将赵王围困于巨鹿这个秦始皇挂掉的地方。

也就是在此时,项羽展示出其战斗天才,破釜沉舟打赢巨鹿之战,王翦的孙子最终被项燕的孙子击败。

因为精锐都被拖住了,项羽的好兄弟刘邦暗搓搓的前往关中咸阳,接过了大秦朝的传国玉玺——秦帝国正式灭亡。

国祚从刘邦 35 岁到 49 岁,一共 14 年。

按理说,故事到这就算结束了,因为项羽毕竟势力远超刘邦,虽然鸿门宴没杀他,却给他封到了闭塞的汉中、巴蜀,让他当了个「汉王」,领土基本相当于三国的蜀汉。

但仅仅在这之后 4 年时间,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向北拿下秦国关中,占据咸阳,成为「秦国 2.0」,随后按照秦国灭六国一样的模式搞掉东部势力,最终垓下之战逼死项羽。

说句题外话:项羽死后,一个叫做杨喜的小官,和同僚王翳、杨武、吕胜、吕马童分尸之,因此被封为「赤泉侯」,他的后代官越当越大,最终成为极度鼎盛的士族「弘农杨氏」,这个东西和我们之后的两个故事都有关。

刘邦 54 岁,前 202 年,于山东曹县称帝建国,国号仍为「汉」,先定都于洛阳,后迁都于咸阳旁的「长安乡」,至此开始了大汉 400 年之国祚。

此时距离秦统一六国也不过 19 年。

刘邦此时曾问老爹,你总说我二哥比我朴实肯干,置办了不少家业,你看看现在我俩谁家业大啊。

没想到他死后,他这朴实二哥的儿子吴王刘濞,挑头搞起了倒霉的「吴楚七国之乱」。

其实刘邦也明白,自己亲眼看着建起来的秦帝国大厦,绝非如它昙花一现的生命一般「根基不稳」,分封诸侯制度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秦正是因为其过于快速超前的政治模式,让自己成为了 2000 年历史的祭品。

刘邦手中的汉帝国,搞成了「郡国并行」制度,但早已习惯郡县制、集权制的秦国故土仍推行旧制,所以,刘邦把自己的刘姓亲族全部封往曾经的旧六国土地,比如他私生子刘肥的齐国、他小老弟刘交的楚国、以及刘濞的吴国。

但遭受「七国之乱」的汉朝已不是当年的秦朝,在休养中缓慢推行秦制的大汉,最终由大将周亚夫平定叛乱。

随后继位的汉武帝,颁发「推恩令」,刘姓封国开始被各国王子平分,最终在汉朝中期后,完成了当年秦帝国的梦想,也让「汉」这个字,从一条江、一个城,最终成为一个民族的名字。

刘邦 56 岁,率大军于山西大同白登山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年迈的刘邦知道自己这一辈是别想彻底战胜匈奴了,于是以宗室和亲,和冒顿互为兄弟。

147 年后,南匈奴呼韩邪归汉,北匈奴郅支单于被陈汤击败,喊出「明犯强汉,虽远必诛」。

第一个故事结束。

第二个故事

刘渊,公元 251 年出生于山西忻州,别看他叫这名,他爷爷其实叫于扶罗,是个趁着黄巾之乱崛起的南匈奴首领,因为号称祖上是冒顿单于,是刘邦兄弟,所以到他爸爸时,就已经汉化叫了「刘豹」,被曹操收编很被重用。

他出生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魏国权臣老狐狸司马懿终于挂掉了,但此时国家权力已经彻底转移到他的儿子司马师手里,也正是在这一年,蜀汉的姜维正在进行第五次北伐攻伐魏国。

刘渊 2 岁,吴大帝孙权驾崩,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大侄子诸葛恪辅政孙亮。

刘渊 4 岁,司马师病逝,弟弟司马昭继任权力,姜维再次北伐,又失败。

刘渊 5 岁,曹魏将军诸葛诞(诸葛亮堂弟)造反(诸葛家三国到处押宝),姜维再次北伐。

刘渊 7 岁,诸葛诞兵败,姜维失败,退回成都。

刘渊 11 岁,姜维再次北伐失败,魏国开始由钟会、邓艾率领的大军反攻。

刘渊 12 岁,钟会军一直不克剑门,而邓艾反倒从西北甘肃越过 700 多里的无人区,杀出一支偏师奇袭四川江油,然后顺利攻入绵阳,阿斗吓得出城投降——蜀汉灭亡。

刘渊 13 岁,作为外族王子被送到洛阳当人质,司马昭很喜欢这个爱读书的匈奴小朋友,倍加关爱——因为蜀汉灭亡,交趾(越南)反叛,孙权年纪较大的孙子孙皓继位吴国皇帝。

刘渊 14 岁,司马昭中风挂掉,儿子司马炎继承父亲王爵,孙皓开始倒行逆施,短暂迁都武昌。

刘渊 15 岁,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让,改国号「晋」,是为晋武帝。

刘渊 16~22 岁,刘渊成为匈奴人中少有熟读各类经典的全才,极具性格魅力的它吸引了大批士族死党,尤其是此时鲜卑秃发(拓跋)部造反,司马炎屡次想重用之而未决。

刘渊 23 岁,晋国六路大军伐吴,吴国大败,苟延残喘。司马炎再次想重用刘渊应对吴国经略,却被孔恂、杨珧说出了著名的一句话——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刘渊 24 岁,父亲刘豹去世,西晋命刘渊为代理左部帅。洛阳发生大瘟疫,人口死亡大半。

刘渊 29 岁,晋国派杜预十万大军伐吴,暴君孙皓几乎已无人可用,最终长江被攻克,于建业(南京)投降,至此东吴灭亡,本来含义为「建功立业」的建业城,被改名为「建邺」。

至此,三国时代结束,算作晋帝国真正的开始。

吴末主孙皓这个人,治国不行,嘴炮却很厉害,司马炎给他封了个「归命侯」,并表示「老哥在这给你设座等了好久啦」。

孙皓:「嘿嘿,我在建业的那把椅子也给您留着呢」。

这就算一语成谶了吧。

刘渊 30 岁,经过连年战乱,全国人口已锐减,按理说是一个重新洗牌建立盛世的大好机会。但全球此时进入了一个大冷期,华北冰雹不断,处处受灾。司马炎知道司马家的天下时欺人孤儿寡母上位,很没安全感,于是大封宗室开历史倒车,全天下出现一票有实权的司马们。

刘渊 31 岁,郡国 16 纷纷遭受冰雹大灾;淮南、丹阳地震;江夏(武汉)发生洪水。人口锐减到安全线之下。辽西鲜卑慕容部(白部)首领慕容廆大举进攻,被平叛。

刘渊 32 岁,河南、湖北、江苏多地发大水。而志得意满的司马炎并不觉得有啥危险,全身心的投入在享乐中,后宫之多导致要搞个羊车拉着自己在宫里随机翻牌子,士族除了每天空谈玄学扯淡,剩下就是比着炫富。

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大量少数民族开始被内迁,以至于「关中户口百万,外族已占半」。

刘渊 38 岁,司马炎封他为北部都尉,掌握大量兵权的他基本统一南匈奴五部,因为饱读诗书,大量有抱负的汉人士族开始归顺。

刘渊 39 岁,司马炎病重,但他拥立的太子是杨皇后(弘农杨氏)之子司马衷,是个生理性智力发育不足的人,司马炎命国丈杨骏辅政,然后撒手人寰,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著名事迹,就是大家说天下饥荒太严重啦,老百姓已经没粮食吃啦!

晋惠帝:没粮食吃,那为啥不吃肉酱啊?(何不食肉糜?)。

刘渊 40 岁,为了排斥士族,巩固地位,杨骏命刘渊这个外族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不久后,司马衷的悍妇老婆贾南风随后设计干掉杨骏,独揽大权。

刘渊 48 岁,贾南风因为不孕,又开始搞事情想要扶植太子,结果触发了司马炎分封的这批王子的大动乱,这就是彻底摧毁晋朝的「八王之乱」,刘渊站队到了成都王司马颖身上。

刘渊 52 岁,四川甘肃交界大灾荒,少数民族氐族崛起,氐族首领李特一路攻入四川,攻打成都战死,李特儿子李雄接任氐族大首领。

刘渊 53 岁,司马颖暂时在八王之乱取得优势,刘渊也因此被封为「北部单于」,割据山西基本成为独立王国。

至此,已经看出来晋朝这群司马烂泥扶不上墙的情况下,开始利用舆论造势,表示因祖上冒顿单于和汉朝结为过兄弟,所以自己才姓刘,属于汉室正统,而曹魏、司马这群垃圾都是篡汉的逆贼。

最终,刘渊于在山西左国城(山西吕梁)建国「汉」,宣称继承蜀汉法统,追尊刘阿斗为孝怀皇帝,而在四川,李雄彻底攻下成都,自封为成都王,割据巴蜀。

刘渊 54 岁,八王之乱白热化,大量起义军蜂拥而起。一个流民首领汲桑,带领一个小弟石勒造反。

这个石勒是个来自于中亚的羯族,大多数都在中原做奴隶。

汲桑不久后被晋军除掉,石勒被迫投靠刘渊,刘渊觉得这个小伙子一看就不得了,开始重用。随后石勒攻克辽西乌桓部,刘渊全面占领山西。

刘渊 55 岁,八王之乱最后阶段,东海王司马越占据优势,李雄在成都建国「成」,后来此国又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国土基本和蜀汉相当。

刘渊 56 岁,八王之乱终于结束,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扶植晋怀帝司马炽登基,但此时的晋朝已千疮百孔。

刘渊 57 岁,公元 308 年,石勒又一次捷报,攻陷晋朝陪都邺城(河北临漳),刘渊正式于平阳(山西临汾)称帝,建立「汉帝国」,因为后来又改国号为「赵」,史称「汉赵」。

刘渊 58 岁,儿子刘聪,小弟石勒、养子刘曜形成铁三角,开始屡次对西晋国都进攻。

刘渊 59 岁,病重,遗憾地托孤太子刘和给铁三角,没想到刘渊刚死,刘聪就干掉刘和,自立为帝。

刘聪刚刚即位,派刘曜进攻洛阳,石勒在山东、苏北大胜,最终两方会师,河南大量土地被攻占。

刘渊死后 1 年,司马越病死,匈奴三路大军围猎洛阳攻克之,刘曜杀晋朝官员和宗室三万人,晋怀帝被俘虏。

随后,宗室司马邺于晋朝仅剩的长安称帝,并下令皇族司马睿反攻汉国首都平阳,没想到在士族的鼓动下司马睿完全不听,并且动了南迁的心思。

316 年,刘渊死后 5 年,长安最终被刘聪占领,司马邺被杀,晋朝灭亡——而那个不抵抗的司马睿,已经逃到建邺,带跑了一堆北方士族,又给曾经吴国的贵族大赔笑脸,最终以建邺为都称帝,史称「东晋」。

这个司马睿,因为「建邺」犯了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然后像模像样的改了个「建康」的名字,听起来就身体倍儿棒。

至此,汉赵匈奴几乎控制整个中原,北方只剩下三个「飞地」——并州刘琨、幽州段匹磾、凉州张寔,仍作为军阀的模式忠于晋朝。

但不久后,除了凉州张家,其他两家也分别被刘曜、石勒干掉。

也就是说,从司马炎灭吴算起,仅仅 37 年,天下就重归「三分」。

然而这三分可不比三国,所谓「汉人政权」的东晋一屁股坐回了东吴孙皓的椅子上。

反倒是北方这个从上古时期就从未沦陷的「龙兴之地」,在司马们的手里首次被外族全面占领,而且人家的国号还叫「汉」——刘备知道了肯定要把棺材掀起来。

而就在巴蜀,人家氐族人同样割据,后来也叫了「汉」。

只剩下这个晋朝,你臊不臊。

其实,晋朝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口碑最差、存在感最薄弱的大一统王朝,主观上,肯定有这些司马得位真的不正,且过分依托血族、士族,政治能力比起诸葛丞相属于负分滚粗等等。

但客观上的原因,其实要远大于主观——

三国从来就不是什么浪花淘尽英雄,而是百姓的累累白骨,天下又碰巧进入了天灾不断的大冷期,人口的锐减让晋朝不得不吸收大量少数民族。

然而西晋这群士族起家的统治者,完全不懂大汉朝是怎么恩威并施的吸纳周边族群,在他们手里,压迫远大于安抚,而不断进化的少数民族,也最终出现刘渊、慕容垂、苻坚这一票文化程度极高、战斗力极强的首领,他们一方面深谙农耕民族治国之道,一方面又是纯粹的蛮族首领——

那么人数不够、道义不够、名分不够的西晋,在打着「大汉」旗号的外族政权洪流中,成为历史的渣子,几乎是一个必然。

诸葛武侯的复兴汉室,其实早已不是王朝的「汉」,也不是民族的「汉」,而是代表这片大地精神的「汉」,可惜西晋不配。

前面说的石勒就曾问群臣「自己能比上什么君主」,其他人说陛下陛下你这最起码比汉高祖要强吧。

石勒表示:「你们太能扯——曹家、司马家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我大丈夫光明磊落,看不上他们;要是光武帝,我和他逐鹿中原,不知道鹿死谁手;但要是汉高祖这个等级的……我只能和张良、萧何、韩信这票人竞争下,北面事之。」

所以,成就「汉」的精神的,不仅仅有成功的刘邦,还有失败的司马。

而且不同于之前说的秦,和之后要说的隋,西晋并非是新秩序的牺牲品,好未来的缔造者,它承上启下的,都是血腥的乱世,而它,只是那个最低的低谷。

在这之后的故事就很好玩了,因为北方的天下基本都是刘曜、石勒打下来的,刘聪死后俩人迅速闹掰,最终羯族的石勒自立,带来了历史上最血腥的后赵政权,鲜卑慕容部、氐族符家、匈奴铁弗部先后崛起——史称「五胡十六国」,最终鲜卑最落后的拓跋部一举定乾坤,统一北方,史称「北魏」。

而在南方,东晋的司马们几乎已经沦为士族手里的傀儡,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豪族成为实际的当家人——

王家和谢家,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终,谯国桓氏的桓温在荆楚崛起,灭亡成汉统一南方,成为操控东晋的黑手,也最终倒行逆施葬送整个东晋王朝——最终镇江一带的江淮军阀刘裕崛起,彻底灭亡晋朝。

好玩的是,无论西晋东晋,包括唐朝之后还有个「后晋」,都是被刘家人灭的。

至此,南方刘宋,北方北魏——「南北朝」时代正式拉开帷幕。结束这一切的,却是一个号称弘农杨氏的神人,不过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故事了。

第三个故事

公元 566 年,李渊出生于北周长安,我这一个刘邦、一个刘渊,现在又来了个李渊。

李渊爸爸为李昞,北周大官,在他出生前 2 年受封「唐国公」,母亲为北周贵族独孤信的女儿;而独孤信另外一个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同僚杨坚,所以李渊 3 岁时,喜得大表弟杨广。

往李渊出生之前,再数 10 年,西魏权臣宇文泰病逝,关于这个宇文泰,可以多扯两句。

前面我们说过,昙花一现的西晋,承接了更为严重的国家分裂,大量少数民族进入北方割据,晋朝廷只能逃亡东南。

在北方,最终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笑到最后,而南方的晋朝司马则被江淮军阀刘裕篡权,建国宋,史称「刘宋」,标志着南北朝时代正式开始。

南朝这边基本上是正常的改朝换代,从刘宋后分别经历了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又叫「宋齐梁陈」,基本上是「单传」。

北朝的北魏,一开始比较稳定,尤其这个北魏孝文帝为了彻底把自己变成个中原王朝,最终全面汉化,把都城从大同迁到洛阳,把拓跋改成了「元」姓,也开始学着士族吟诗,后来唐朝的大官元载、诗人元稹就都是他家人。

孝文帝这么一搞,鲜卑皇族开始跑到中原高贵起来,反而曾经的旧军功贵族瞬间就变成了苍凉野蛮的边防军,要知道,可是有不少汉人为了荣华,甘愿「鲜卑化」充当所谓「六镇兵」。

果不其然,孝文帝死后不久,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必然是被说臭了大街的大隋啊。

581年建国,589年灭南陈完成统一。几年后顺道又“闲着无聊”灭了林邑国,海阴郡的南极县纬度在北纬十三度附近,都快到湄公河三角洲了,不算三沙群岛的话,此为历代疆土最南极(当然,也不算大明的旧港宣慰司)。西边灭了吐谷浑,又进抵西域,高昌伊吾且末置郡县,没记错的话,这也是史上头一遭(十六国的前凉曾在高昌置郡县)。那歌咋唱的来着?文质彬彬、威风凛凛、怎么着气吞八荒。

嗯,618年灭亡,享年三十八岁。


user avatar   bing-shuang-xue-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波斯-阿富汗的汉达基王朝

从首任米尔维斯·霍塔克起兵到末代沙阿侯赛因被完全击败不过29年(1709-1738),国祚甚至短于阿夫沙尔和赞德。在极盛时期控制了今日阿富汗和伊朗的大部,事实上取代了萨法维成为波斯境内最强势力。

这个和楼上说过的阿夫沙尔,赞德一样也是波斯从萨法维过渡到恺加的一系列军阀王朝之一。开国君主是个阿富汗普什图人。王朝在第三任首领马哈茂德的时代攻占伊斯法罕,但未能抓住萨法维末代沙阿,其逃到了加兹温继续战斗。

汉达基王朝和赞德,阿夫沙尔一样内斗频繁。前文所说的马哈茂德是从第二任首领阿卜杜勒阿齐兹手中夺权的,而马哈茂德自己又被堂弟阿什拉夫篡位。混乱的汉达基此时无力抵抗纳迪尔沙的土库曼人,在1729年大败于阿夫沙尔王朝,势力衰退,最终被赶出波斯,在1738年坎大哈被征服后宣告灭亡。

——————————————————————

补充两个越南的「正统王朝」,都不足三十年,却在越南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北方蓝色的是丁/前黎朝疆域,南方黄色是越南一直想要征服的占城

首先是丁朝(968-980年),开国君主丁部领灭掉了吴朝后期割据的十二使君,在968年登基改国号为「大瞿越」,定都华闾,制定文武官阶,又建立「十道军」制。对外交结宋朝,受封交趾郡王,铸「大平通宝」钱币,可谓文治武功。但是丁朝皇室内部斗争激烈,丁部领长子丁琏诛杀了受宠的幼子太子丁项郎,最终丁琏和丁部领两人又被宦官杜释所杀。掌军权的十道将军黎桓处死杜释,拥立卫王丁璿为帝,随后因传出宋太宗要南下灭交趾,朝中以卫王年少不可为天子,「黄袍加身」了黎桓,丁朝遂灭,国祚十二年。一般来说因为丁朝只有两位皇帝而分别称呼将丁部领和丁璿为丁先皇,丁废帝。

黎桓在篡丁后建立的便是前黎朝(980-1009年),981年北宋派兵讨伐越南,在白藤江被击退,其后黎桓上书修好朝贡,获得正统地位。1005年黎桓去世后诸子夺位,先后有太子黎龙钺、次子东城王黎龙锡、九子中国王黎龙镜(这个爵位……)、五子开明大王黎龙鋌参加斗争。最终黎龙钺,黎龙鋌先后即位。黎龙鋌即位后杀伐极重,越南方面的史书也记载了一堆有如夏桀商纣的暴政,其本人身体有痔疮,「卧以视朝」,因而号称「黎卧朝」。其死后大将李公蕴被拥立为帝,前黎朝灭亡,国祚二十九年,传三帝:大行皇帝黎桓(缺谥号),中宗皇帝黎龙钺和卧朝帝黎龙鋌。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阿夫沙尔王朝,共传四个沙阿,国祚60年。

不仅拥有历代波斯统一王朝疆域,还降服了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控制众多历史名城,劫掠莫卧儿帝国,然而最终逃不过穷兵黩武帝国的末路,开国的强人纳迪尔沙驾崩后子侄争位,迅速土崩瓦解,在纳迪尔沙死后的第17年帝国已经名存实亡,纯粹靠桑德王朝给面子才续到了1796年。


user avatar   man-yi-11-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有了阿夫沙尔王朝,那比阿夫沙尔王朝还短命的桑德王朝必须榜上有名。国祚43年。如果算上定鼎天下之后到灭亡,那只有33年。

桑德王朝的创立人卡里姆汗,同样是部落起家,在纳迪尔沙死后的乱局中,逐渐坐大,并且学着纳迪尔沙同样先拥立了一个萨法维的王室作为沙哈。最后又把傀儡换成自己。桑德部落和古雍鲁部落缠斗十年之久,最终在1763年得以奠定胜局,把古雍鲁部落首领穆罕默德·哈桑的儿子阿迦·穆罕默德汗收为人质。

大家肯定一眼就能看出这张地图里,怎么缺了一块呼罗珊,其实是卡里姆汗没有彻底消灭掉阿夫沙儿王朝,让他们在呼罗珊苟延残喘。当时阿夫沙尔的首领是沙鲁克·阿夫沙尔。

卡里姆汗定都设拉子,更喜欢管自己叫”人民的代表“而不是沙哈。

走得也是亲民路线,直到今天设拉子人民对卡里姆汗仍然抱有好感。他支持什叶派,维持公正的税收,且没有残忍的刑法(这些都与残忍的纳迪尔沙背道而驰)。而且授权了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伊朗建立据点,以便于在欧洲和印度的贸易中分一杯羹。由于他让这个国家在萨法维王朝末期的动乱中彻底摆脱出来,所以赢得了令人羡慕的美名。

1779年,卡里姆汗去世,国家急速灭亡,很多时候都同时存在三个王位宣称人。最终桑德王朝亡于之前古雍鲁部落的人质,阉人阿迦·穆罕默德汗之手,卡扎尔王朝建立。


user avatar   zhao-xue-hao-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琉球的第一尚氏王朝。

14世纪,琉球分为南山、中山、北山三国,互相征战不休,又同时向明朝进贡。明太祖将这三国作为“大琉球”,列入不征之国。

1393年,21岁的尚巴志在伊霸按司的推荐下,接替父亲尚思绍担任佐敷按司,隶属于山南王。

在尚巴志的励精图治下,佐敷这一弹丸之地突然爆种,在1406年攻灭了中山国,奉自己的父亲为中山王,且将中山国的王都从浦添迁到了首里。

随后,1416年,尚巴志率兵消灭了北山国,北山王攀知安兵败自刃身亡。

在1421年父亲去世后,尚巴志继承王位,最后在1429年消灭了原先的宗主国南山,统一了琉球全岛。此时,琉球以北的两个人口较多的岛屿——与论岛与冲永良部岛也被传檄而定,德之岛在之后顺势臣服于尚巴志,南方的宫古岛、八重山也开始向尚巴志朝贡。

虽然说尚巴志的政权此时控制的人口也不过几万人,不过想想,他从一大村村长的儿子起步,消灭了三个明朝“不征之国”级别的朝贡国,是不是也显得“特别强大”?

尚巴志的孙子,第四代国王尚思达在1447年征服了奄美大岛。奄美北部的吐噶喇列岛也同时两属于日本与琉球。

第五代国王尚思金王起,琉球开始用兵攻打喜界岛(奇界岛),但是这个小岛意外的强大,加上琉球人少也不可能组织大规模的水军,因此迟迟没有使其臣服。

直到第七代国王尚德时,因为与明朝的朝贡、日本、朝鲜、马六甲和暹罗的贸易等,使得琉球的经济实力大规模提升,他在1466年亲自率领两三千的部队讨伐喜界岛,终于将喜界岛纳入囊中。接着又征服了庆良间群岛(马齿山),并且完善了对奄美大岛、宫古岛的统治制度。

但是,尚德王对外的“大规模用兵”激怒了群臣,而担任御物城御锁侧官(管理贸易的长官)一职的金丸则趁机收买人心。

尚德王在1469年以29岁的壮年去世,死因不明。其世子被群臣所杀,群臣拥立金丸为王。

也有尚德王在久高岛祭祀的时候与祝女陷入爱河,迟迟不归,尚德王在返回途中听到了发生政变,王族惨遭杀戮的消息,悲愤之余投海自尽的说法。

金丸冒认为尚德王之子,改名尚圆,获得了明朝朝廷的认可,开创了第二尚氏王朝。在灭亡前的最后时刻还在不停扩张的第一尚氏就此终结。

第一尚氏传七王,国祚六十四年。论统一琉球全岛开始计算,国祚更是只有四十年。但是第一尚氏王朝除八重山、与那国没有完全征服外,奠定了琉球历史上最大的版图。

(虽然全国只有十几万人口……)←__←


user avatar   jiao-ren-liao-x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面积约55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仅仅维持了13年的时间便走向了瓦解。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对以后(前323年~前30年)地中海东部、小亚细亚、埃及"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user avatar   aod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针对谁,但这个问题下 @鲁超 的高票答案中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错误。科普很不容易,要兼顾正确性和通俗性,但不能为了通俗就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来妥协,甚至牺牲最基本的正确性。所以在这里写个回答分析一下其中一些:

1.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没想到从1937年开始,μ子、中微子、π介子各种奇异粒子接连在回旋加速器中被捕捉到。

这是错的。

μ子最早是于1936年被Carl D. Anderson和Seth Neddermeyer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中微子最早是于1956年被Clyde L. Cowan和Frederick Reines利用核反应堆作为中微子源探测到的。π子最早是于1947年被 Cecil Powell、César Lattes、Giuseppe Occhialini等人利用宇宙射线探测到的。这些粒子最早的探测都跟回旋加速器没有任何关系

2.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1956年,物理学家首先发现θ子和τ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性质完全相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俩货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但另一方面,θ子会衰变成两个π介子,而τ子会衰变成三个π介子,这又如何解释。
这种情况下,两个在美国的中国小伙子杨振宁和李政道对此开展研究,他们提出:这两种粒子实际就是一种,之所以衰变方式不一样,是因为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

这段话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当年的τ-θ难题的核心并不是性质相同的粒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模式。在物理学中,无论是基本粒子还是复合粒子,有多种变化途径是很正常很常见的现象。比如Z玻色子就既可以变成一对正反电子型中微子,也可以变成一对正反μ子型中微子,还可以变成一对正反τ子型中微子。τ-θ难题的关键在于π子的parity是 -1,而parity作为一个量子数是通过相乘(而不是相加)来复合的,因此两种衰变模式的产物的parity不相等,这才是τ-θ难题的关键。

其次,当时弱相互作用已经被发现了,物理学家也早就知道τ子和θ子衰变为π子是弱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并不是τ子和θ子“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这种在当时人尽皆知的废话。

3.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镜子里的人跟自己不是完全一样的,左右互换了。但镜子里的人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物理定律,我跳他也跳,我蹲他也蹲,不可能看到我在刷牙,而他却在洗脸。这就是宇称守恒!

这种对宇称守恒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有不一样的动作和行为,也不代表宇称不守恒。反过来说,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的动作和行为完全一致,也不代表宇称守恒。宇称守恒指的是在宇称变换下物理定律不发生变化。镜子内外的人的行为是否相同跟物理定律并没有关系。

4.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当吴健雄的论文发表之后,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

《纽约时报》对吴健雄实验的头版报道是在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而吴健雄等人的论文《Experimental Test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Beta Decay》发表于1957年2月15日。(见文末截图)

5.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平移的对称性,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你在南京而不在上海,你就会胖一点或者跑得快一点。
角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的各项同性,不管转多大角度,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要说你转多了头晕,不是由于空间出错了,而是你的生理特征,这也由更深层次的物理学定律所支配。
能量守恒代表的是时间平移的对称性,时间总是均匀的流逝着,时钟不可能一会快一会慢。

这种表述是错的。

空间平移不变性指的是物理定律在空间平移的变换下保持不变。空间平移不变性跟空间性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不能推出 “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Schwarzschild时空,在这个球状对称的时空中,空间性质并不是处处相同,因为不同半径处的曲率等性质显然不同。但其中的物理定律还是有空间平移不变性。

同理,时间平移不变性也跟时间是否均匀流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6.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这就是伟大的“诺特定理”,它体现了守恒律的美。
而现在吴健雄的实验告诉大家,原来我们的宇宙竟然有一个不守恒的地方,而且是我们之前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镜像不对称,大多数人都首先表示不能接受,泡利“左撇子”的论调正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这种对诺特定理的理解是错的。

诺特定理中涉及到的与守恒律相关的对称性是连续对称性。宇称变换是离散变换而不是连续变换,宇称对称性(和宇称守恒)跟诺特定理并没有直接关系

7.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一直以来,电荷对称性也被视为宇宙真理,每一种粒子都有其对应的一种反粒子,除了电荷以外,其他性质几乎完全一样。

在粒子物理学中,charge-conjugate symmetry并不能翻译为电荷对称性。因为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涉及到的不只是电荷,还包括与强相互作用相关的色荷(color charge)等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在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下,粒子变成相应的反粒子,正反粒子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电荷,还在于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这也是为什么电荷为零的中子跟反中子不相同。

另外,除了这些charge quantum number,正反粒子的其他性质就是完全一样,并不需要加上一个“几乎”。

8.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对称破缺的一种比喻,小球只有在中央的顶点才是稳定的、对称的,当受到微扰,它就会落下来,产生运动,并发出各种叮呤咣啷。稳定的、对称的、孤芳自赏的小球甚是无趣,叮呤咣啷才是我们宇宙的精彩。

这是错的。

在“墨西哥帽”模型中,中央顶点对于小球来说是不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球会倾向于发生对称性破缺而从顶点移动到较低的点。








  

相关话题

  你认为古今中外哪位政治人物对其国家做出的贡献最大? 
  如何看待「留欧美学生更五毛,留日学生更公知」这一猜想? 
  在秦朝被叛军毁灭时,九原三十万秦军与南越驻军为何不到中原勤王? 
  唐朝贵族钟爱胡姬,是否可以反驳“认为白人女性更漂亮是被西方话语权洗脑”? 
  为什么西周灭亡之后东周没有出现一位像样的明君让国家重新强大呢? 
  为什么中国对外蒙的态度不像对待台湾一样? 
  为什么中世纪的巫师多数是女的? 
  随着科技发展,武力差距越来越大,是不是起义或者说反抗这种事会越来越难? 
  西辽的领土和势力范围的构成是怎样的?直辖地域有多大? 
  为什么中国人相对于西方国家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前一个讨论
中国还有哪些领先世界的产品或技术?
下一个讨论
世界各地都哪里有金字塔?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