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的究竟有多少人读过莫言?究竟多少读过马尔克斯?究竟多少人还在读书?
我读过莫言,也读过马尔克斯,还在读书。
假如我们认同读者中心论,反对作者中心论,那么解读作品的关键在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历史、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未来。
大可不必把所有反思民族历史的作品都扔进某个筐子里。举个例子,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运动、五四运动……一系列斗争历史的背后,都有前辈们的论战。他们反思民族的历史、期望民族的未来。他们在当时被人追捧,被人攻讦,被人批判,被人抓捕,被人营救,被人暗杀,被人追随……他们在历史的大潮里,做着一种“自觉”的事业。今天到了我们如何看待他们、如何启迪后人的时候了(吹牛一下,反正不纳税)。
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在批评前辈的时候,我们的依据是什么?
就莫言来说,他能获奖离不开他的作品。应当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及风格也不错。可是呢,只要读过的人往往会自动二分。
比如《蛙》《生死疲劳》《红高粱》。《蛙》可以说是与人们既熟悉又陌生了。那《蛙》讲了什么故事呢?中国人生育的多彩历史。手法上,我还是很喜欢的。里面的主人公是个妇产科医生。她有着两幅面孔,一个是接生的女娲天神,一个是死亡的无情魔鬼。我们会发现这种二分合一的人物塑造在莫言的笔下比较常见。作品里的主人公往往是可以极端地二分法理解、二分合一地调合。这个医生的功过怎么评价?我们会发现这就和问我们怎么评价民族的历史是一样的。是的,我们可以抨击小说中的医生及时代的偏执、狂热、撕裂、愤怒、无可奈何,我们也可以称赞小说中医生及时代的纯真、大义凛然、人性光辉。莫言小说在于负面评价的部分我们很容易看到,但我们不满意。因为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人们前进,人们的选择既无奈也动人,时代人们被迫二分,人性使人们二分合一。计划生育政策推出了,人们要么遵照政策,要么遵照历史。莫言使我们去反思政策与人民的关系(战后文学比较常见了,他们都喜欢日本文学,喜欢村上春树等等)。这种“反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个人对历史的深刻体悟,体验中超脱会在其中成长散发魅力,体验中沉沦会在其中变成老妖精。这也是河殇派公知搞启蒙的原因。读者也容易二分合一。问题就很大。读者要评价《蛙》,就要评价《蛙》背后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就在这里二分了。评价《生死疲劳》就要回到我国的土地政策与时代变革。我们甚至可以说莫言包藏祸心用心不良,但我们却不能回避这个评价。我持的态度是后三十年不能否定前三十年,这种态度上,否定论者可以认定为河殇派、走狗。
比如计划生育政策。30岁以上与20岁以下会出现极大的撕裂感,双方不会理解对方在说什么,仿佛是时代的鸿沟。这两类中间的人在新政策的裹挟之中。我们能够选择吗?我们有的选吗?照样可以有人写一部新的《蛙》《生死疲劳》。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莫言深刻地体察了民族的伤痛。
问题是今天的我们不愿意揭伤疤了。我们更希望超越苦难,寻求光明,享受生活。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渴望汉唐风骨。我们读者更向往美好的生活与光明的未来。所以,我们在当今的文学里找不到一个人,说他是可以代表时代的人物。优秀的作家很多,服众的没有。说实话,很多人在莫言获奖前根本不知道莫言是男是女,很多人在刘慈欣获奖前根本看不起科幻小说。
莫言在这种时代潮流变迁的背景下,被捧被批都是正常的。确实我们在这个历史时期二分很容易,合一很痛苦。走极端让人看不清前进的方向。回归现实,一夜暴富与一步错一切皆空这种二分不也正在上演?
2016年以前,我还遇到过中美和亲论里中国做妾的支持者。那时候,骂可比捧容易。那个人动不动国外媒体怎么报道,国外学者怎么评价,国外怎么先进。这种叫媚外求荣吗?我读大学的时候(2016始),学习了美国的制度设计,就坚定地认为,美帝不拉挎不拆台是不可能的。2017年还遇着鼓吹三权分立的法律学者(从此我成了坚定的反废死派)。
我们不也在历史洪流里前进吗?
举个例子,某加麻大籍男性艺人,道德沦丧早成事实(至少2016左右就已经问题很大),可到了2021年才人人喊打。问:如何这种前肯后否、表里不一的现象?保持其粉丝体面的唯一办法是体面的前后互不否定论。
就像鲁迅文集,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形象过时了吗?我们又能全盘接受鲁迅文集吗?鲁迅笔下的某些中国人形象可能永远都存在,但鲁迅笔下的所有中国人形象不可能永远存在。
回到莫言等作家,我想我们还没有到可以盖棺定论的时候。尽管他们有被扫尽垃圾堆的迹象了,有些已经是露出垃圾本性了。莫言小说里,还有着民族精神里值得肯定的一面。莫言的问题究竟怎么评价,还是要基于历史而不是静止。我个人支持莫言刘慈欣继续创作。发奖给他们的某个作品是别人认为该作品迎合了他们的偏见,和他们本人所持态度关系不大。比如《三体》系列,为什么给第一部发奖而不给第二部第三部发奖?固然可以有很多解释,但唯一合理的还是后面两部展示的精神面貌不符合别人的偏见,甚至批评了别人的偏见。
有些批评者真可能是过度解读的红学爱好者。红楼艺术含量固然庞大,但每家都能“自圆其说”和自相矛盾就有些离谱了。在很多学术专著里,引用《金瓶梅》做民俗文化研究的比引用《红楼梦》的要多,这是学者偏爱还是学者偏见?
同样地,大家是偏爱还是偏见?我认为莫言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就其作品被批媚外合情合理,就其作品吹捧也是合情合理的。像红学天天吵,啥都能吵,正说明了其价值和堕落。
汉武帝时代,有一种罪名叫“腹诽罪”,很多人因为腹诽而丢冠杀头。腹诽是啥意思?就是肚子里骂人。虽然没有骂出来,但是,觉得你在骂人你就有罪了。
莫言显然是媚外的。莫言虽然没有帮外国人找自行车,但是,看莫言一眼就知道,他曾经试图帮外国人找自行车。
所以,他媚外是确凿无疑的。更何况他还获得了一个洋人颁发的诺贝尔奖。
莫言并没有媚外,只是那一批作家经历过文革,面对以西方哲学为核心的西方文学,表现出极大热情后,又以西方哲学为核心,加上中国故事,创作的文学作品,让西方人甘之如饴。
这些年来中国文学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按照西方哲学观来写中国社会百态。
西方哲学观继承自柏拉图,社会观念的土壤不同,西方哲学观和中式哲学观的不同,导致个体与群体关系之间关系不同,让西方小说主人公只适合西方社会存在。
柏拉图的理想国奠定了整个西方世界哲学观,其中的洞穴假说和太阳假说,诞生在希腊社会盛行的众神崇拜,盛行于伊斯兰教盛行的阿拉伯帝国,然后发扬于基督教一统天下的欧洲,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柏拉图的假说的延续,并且在其理论上继续添砖加瓦。
柏拉图的洞穴假说就是怀疑神的存在,个人对于群体远离,才能保持个人清醒与立场,不被以神信仰为主题的社会同化,但是又不能公然反对神的存在。
在西方从公元五世纪开始,由原始社会进入分封制的神权时代,基督教塑造的欧洲是一个以教会为主的团体格局,群体以上帝为主要崇拜对象,任何质疑神存在的人,都将会受到极端惩罚。
柏拉图的洞穴假说大行其道,核心就是用晦涩难懂的语言,用直观映像质疑神的存在,个人和对群体理性的半脱离。整个欧洲近代哲学家成长最快那些年代,基督教还是大行其道,直到二战后基督教开始被现代社会替代,但是1900年之前西方哲学和神权社会的对立关系依然如此。
而西方自文艺觉醒(所谓文艺复兴)后,柏拉图的理念开始大行其道,西方小说的主角是独立于群体之外,个人永远是清醒的,所以看西方的小说,主人公永远都是孤独的,群体对于个人,大部分小说里都是群体愚昧,个人独醒。
宗教带来的原罪理论和拯救理论,仍然影响着西方,所以西方的小说是柏拉图理论和宗教理念的复杂混合体。
中国永远都是另一个景象,儒家理论从一开始就摆脱了神权社会的影响,不必晦涩的映射群体的无知愚昧,儒家的核心哲学不是去质疑神,也不必脱离群体才能保持清醒,而是直接进化到,个人如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然后进入群体管理结构中改造群体。
中国人不相信一个人会突然改变,通过基督山伯爵式的奇遇改变自己,而是相信通过一番勤学苦练,掌握本领后,才能进入管理层,改变国家与群体。
所以四大名著里面,《西游记》是个人融入小团体,然后进入大团体取得地位。
《水浒传》是无数个体组成大团体试图改造社会。
《三国演义》是个人直接领导群体,改变国家命运。
《红楼梦》是一个小群体与大群体的关系。
今天的西方社会,基督教仍然占据社会结构的主要构成,仍然影响政治与经济,大量人群依旧以基督教为主要凝聚手段。
大量小说作者依然保持自己独立于群体之外,这样才不会被群体意识绑架。
这都是柏拉图式假说和西方宗教社会矛盾的体现,群体对于个体超然的恐惧,其实就是宗教社会里对于哥白尼式人物的处理方式,宗教对于觉醒者的态度就是恐惧,然后毁灭,而哥白尼也正是洞穴假说和太阳假说最极端的映像投射。
但是西方观众们喜欢哥白尼式的悲情,总期望有这样的人物引领人们走出黑暗,但是自己却沉沦在宗教里拖着改革者的后腿。
这个问题在中国就不存在,中国永远都是个体要通过磨练和学习,获得进入管理层的资本,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本质都是个体人物,通过磨难与学习获得进入管理层资本,进而改变社会的能力与地位。
中国人不需要哥白尼式的悲情,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在中国其实没人理解,因为不需要,中国是盘古式的人物开天辟地,女娲补天改造自然,神农尝百草改善人们体质。
喜欢西方哲学的的人 ,在哪里都是孤独的,在西方是注定孤独,在中国是没市场,中国主流社会从来就没有神权社会,所有以质疑为主题的哲学观念都没市场。喜欢西方哲学的人,在中国的孤独感也来自于此。明明每句都是人话,但是整个人就是和社会格格不入。
而西方小说主人公,面对整个人群的非理性成为主流,群体的愚昧就是衬托主人公清醒的最好工具,同时脱离人群的人,比如是悲惨的,宿命般的孤独总是存在西方小说里。
可是中国社会,是不可能像西方那样群体陷入神权的,中国人向来欢迎改革者,刘邦起义天下英雄来投,刘秀如此,曹操如此,李渊如此,赵匡胤如此,朱元璋亦如此,孙中山如此,延安亦如此,这就是中国读书人都希望能改变社会,并且不会因为神权和贵族群体压制而失望。
西方至今特权阶级仍然存在,中国在唐朝解决的问题 ,西方直到二战的大规模死亡,才解决贵族群体问题,而群体神权化,这个只解决了一半,社会却又被各种理念构成的群体绑架,西方小说里最终其实都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立问题。
西方小说里最大的反派就是人类社会,人类才是主角一生要面对敌人,他们恐惧主角的力量,害怕他们改变社会,同时人群被各种舆论所引导,趋向与愤怒与无知。
而莫言的小说里,太多主人公都是在面对群体的麻木与迷茫,这是文革那个年代养成的人群观念。
儒家社会影响的中国人,都是期望自己思想能改造社会,著书立说是中国传统哲学观里最基本的体现,每个人都希望成就事业,改造影响社会,个人引领社会进步,个人致力于改造影响群体,才是中国传统哲学观的体现,但是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根本的不同,让中国这些文学家们走进西方文学创作路径里,但是又苦苦挣扎,找不到国人认可的方向。
莫言的诺贝尔奖,就是来自于其小说里面,个人与群体的对抗,这种从柏拉图哲学观衍生出来的东方小说,外国人自然一看就懂。
中国传统评书《三侠五义》这些小说里面,都是个人进入群体获得成功的故事,这种基因根植于国人血液之中,西方小说永远都是少数人读物,就是那种哲学观在中国土壤极小。
欧美那种神权社会人群,在中国就是没有土壤,欧式哲学观诞生的文学土壤,会催生出大量的文学作品。
可是在中国,这种个人改造社会的,并且和群体融合的哲学观,与西方哲学观是相互冲突的。
中国的大部分文学家还在西方的哲学观里挣扎,一心想要寻找个人与群体之间对立关系,为什么没有人写出超越《白鹿原》的小说,那种个人与群体之间融合关系,大部分小说家并不明白。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并且寻找生活中极端孤独的个人案例去创作,无论他们多么痛苦,他们都是走在欧洲人晚上写的老路上,他们永远不会在这条路上有新的发现,因为欧洲人比他们早了几百年。
中国需要属于自己哲学观的小说,那不是痛苦,而是中国人的世界。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前面说得对,给她了,将来她会以二手买家身份告你。
真要?可以呀,先报警,听警察怎么说。警察让交的话,作好备份后交警察。让她找警察要去。
1、已删除
2、已删除
3、已删除
4、已删除
5、已删除
6、已删除
7、已删除
8、已删除
9、已删除
10、已删除
一些内幕经验,你不如定位于某所专门院校。
然后打出的旗号是,有限招生,我和某位教授很熟。。
一些内幕经验,你不如定位于某所专门院校。
然后打出的旗号是,有限招生,我和某位教授很熟。。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