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宗法上有“诸侯不敢祖天子”的规矩 ,这个规矩是周礼的重要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1.天子。认本朝任何一个辈分比自己高的天子为祖宗。
2.始封诸侯王,且父亲是天子的。认自己的父亲为祖宗,但不可以认父亲以上辈的天子为祖宗。
3.始封诸侯王,但父亲不是天子的。认离自己最近的直系先祖天子为祖宗,不可以认其他人当祖宗。打个比方,假如亲爷爷是前代天子,亲大伯是当代天子,大伯封亲侄子为始封诸侯王,那这个侄子只能认亲爷爷这个天子为祖宗,以此类推。
4.继承王位的诸侯王。以本系诸侯王的始封王为祖宗。
5.其他宗室。以本系宗室的始封诸侯王为祖宗。
所以刘备作为一个即非王又非天子儿子的宗室,只能认本系宗室的始封诸侯王为祖宗,这是规矩。
不然题主以为为什么会有宗法制这种东西?
周朝封了那么多姬姓诸侯国,各姬姓诸侯国的卿大夫也是他们自家亲戚,这些人哪个不是周武王之后?凭什么他是天子、他是诸侯王、他是卿大夫呢?各个诸侯王、各个卿大夫都以周武王之后自居,那你置周天子这个周武王嫡派子孙于何地?所以才要通过区分大宗小宗明确宗室内部的等级高低和对应权力。
宗法制的存在,就是要向各位周室宗亲解释清楚,都是周武王之后,为什么他是天子、他是诸侯王、他是卿大夫。虽然西周时期宗法制就已经遭到多次冲击(周孝王的上位,周宣王干预鲁国王室传承,周幽王废太子宜臼),周室东迁之后没多久更遇上了曲沃代翼这种公开打脸的事情(周天子是绝对大宗有宗法制最终解释权,诸侯可没有),但它的存在总体而言是有利于家天下制度下统治者家族内部的关系调节的,避免了更多的内部斗争,没有让上面那些事件成为历史的常态。
汉室宗亲也是同理。都是汉景帝之后,刘彻后代是大宗,就垄断了高祖刘邦这个祖宗,刘发原本是小宗,但是到刘秀时重建汉朝,于是刘发这支就成了大宗,有权利视高祖刘邦为祖宗。同样,刘胜后代刘备重建汉朝,即使偏安一隅,但汉朝的宗庙社稷总不能荒了吧,于是他也可以作为大宗祭祀高祖刘邦。
除了耶律阿保机这种原本就不在汉室宗亲体系内,时间又相隔过于久远的,才会直接把祖先追溯到刘邦头上
《辽史后妃传》: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我对高赞的说法表示怀疑。高赞的说法引用的是「礼记·郊特牲」:
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由三桓始也。
如果真的只是因为诸侯不敢祖天子而不说自己是高祖之后,那么中山靖王是诸侯,中山靖王有上百个儿子,传说中的刘备的祖先是其中的第九个儿子,陆成侯刘贞。所以刘备也并不是中山靖王的嫡传。那么应该连认中山靖王为祖的资格也没有。
但是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的介绍是: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明明说了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连皇帝带诸侯王都带出来了。
这个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史书上对宗室的介绍,往往就是从帝胤分叉的那一点来介绍的。说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因为他的祖先就是上溯从中山靖王这一支从帝胤中分离出来,中山靖王再往上,就是汉景帝。
三国志里面汉朝的宗室介绍都是此例,比如对刘焉的介绍: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
对刘晔的介绍: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
后汉书里面对光武皇帝刘秀的介绍是: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
也是直接说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而刘发往上也是汉景帝。
对刘盆子的介绍: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对刘般的介绍:
刘般字伯兴,宣帝之玄孙也。宣帝封子嚣于楚,是为孝王。孝王生思王衍,衍生王纡,纡生般。自嚣至般,积累仁义,世有名节,而纡尤慈笃。
这种介绍方法没什么其他的意思,就是以帝系为中心,信息量最大。因为帝王的世系一路传下来,最先从帝胤中分出来的,就疏一些,而如果晚分出来,就亲一些。这么一介绍,距离天子的远近厚薄就一目了然。单说自己是景帝的后裔,这个当然可以,但是信息量非常小——汉献帝这一支也是景帝的后裔,大家到底有多么亲呢?难道刘备还是汉灵帝隐藏在民间的兄弟么?
但是说中山靖王之后,那就一清二楚了。因为献帝这一支随光武帝,是长沙定王之后,和中山靖王是兄弟,这么一来,刘备就距离汉献帝这一支非常远了。
这是个技术问题,和现实基本无关。
在汉代的儒家学说里面,“王位”具有特别的含义;以儒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周礼》为例子,每个重要章节的第一句都是“惟王建宫,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就是礼仪是为了规范“王”这个位置,以及“王”以下各个阶层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地位的。“王”是儒家服务的对象,也称天子。到了秦朝这里,秦始皇发明了“皇帝”这个位置,以视比王位高;但秦朝本身就不封王。汉朝就比较拧巴,一方面有皇帝,一方面还有“王”爵,通常是皇帝即位后,分封自己的嫡兄弟。
这里封王的在封建宗法里面的意义,是另立宗祧。“王”是儒家礼法最高的位置,理论上“王”和“皇帝”只有权力的高低,但没有宗庙地位的高下。那么成了“王”,就可以单独修一个宗庙,视作另开了一系,有资格在自己这一系里面成宗做祖了。而王的后代,也不用祭祀王之前的先辈,只要把王当成祖宗来祭祀即可。通过这种方式,汉朝的皇帝消解掉了他亲兄弟的继承权;另开一系,就不属于“帝系”,哪怕皇帝死了也是传给儿子,皇帝的兄弟不算皇帝这一系了。
所以不光是刘备,所有刘邦的子孙,除了当朝皇帝的儿子;其他的都是某某王的后代,他们也只能称自己是某某王的后代。不然你自称自己是高皇帝血脉,是想表达什么呢?要继承高皇帝的宗庙?想造反还是咋的。
因为小宗不能祭祀大宗
皇帝是大宗,皇帝的兄弟是小宗。小宗在分出2代后就不能祭祀大宗排位了。(当然有些朝代,连小宗第一代都不能祭祀大宗)
举个例子,如果某甲生了AB两个儿子且都是嫡子,那A家会继承宗庙。而B必须要分家另过。B可以祭祀甲,B的儿子也可以祭祀甲,但B的孙子B2就不行。
B和B1可以自称甲之子、甲之孙,但B2及以后就只能自称B之后,然后再介绍“B为甲之子”。
顺便说下,闽粤地区的宗祠和相关习俗实际上是违反古代标准礼法的。
文革期间有一段论战,后来有批孔批林运动。期间的儒家法家之争挺有意思。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最终成书是在明朝初年。简单的说,里面贯穿着儒家的价值观。很多话不由的有着儒家的价值体系。
《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
上面是一道高三的历史考题。好像出现在某次的某个地方的高考试卷中。具体先哪个答案已经是很明确的了。
作为小说中的厚道人长耳的刘备,表面功夫是要做得足够好,所以他是不敢祖天子的。不敢拜到刘邦的。
问题回答完毕。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贯穿着两种对立的思想。
一种是上面的权力的世袭传承。一种则是陈胜、吴广起义说出的那句带劲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思想,在四大名著小说中就有体现。比如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就说:“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
具体到刘邦那就很有意思。
刘邦貌似是最后一个感天而孕的人。史记记载了其忽悠之词,刘邦是他母亲梦到了一条龙跟他交合,然后生下了刘邦。
这个说辞比西方的耶稣娃的忽悠早了很多年。
到后来洪秀全就学起了刘邦跟耶稣,自称是耶稣的弟弟。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我觉得鬼子有点自作多情了,人家泽连斯基讲话是给你们听的吗?在泽连斯基眼里,鬼子和黄皮猴子不见得有啥区别,怎么可能听得懂人话呢?就算听懂了,有什么资格感到不满吗?
所以总结起来,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你泽giegie和你拜爹爹在唠很重要的事情,你跟那裹什么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