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美苏争霸的获胜方是苏联,会怎样?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苏交恶之后,苏联其实已经很难赢了。

苏联如果赢了,大概率是没有中苏交恶的。没有中苏交恶的前提是苏联不把中国作为inferior来打压而是平等相待。

苏联如果赢了的话,肯定会首先兼并西欧国家,而不是跑过来反华。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朝鲜,越南,中国应该都会统一,日本美国也不可能守的住。

中国环境会好很多,会在这几十年时间里发展到苏联相当的体量。

苏联因为一开始就确立和”与中国平等相待“的国策,因此也不会像现在的美国一样因为中国体量大就开始打压中国。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唯一肯定的是。

中国完了。

可能会拆散成不同加盟国,想象一下,现在的西藏,新疆,青海成了xx共和国。

云南怕是兵荒马乱,真就是海洛因摆地摊上卖。

可能中国会保留一个国体,名义上有个领导人。

但这个领导人必须听苏联的。

苏联驻军到处都是。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起码我可以确定一点,乌合麒麟画这张《1月20日列宁格勒平平无奇的夜晚》

评论区会出现大量理中客说:这张画扯淡,苏联人不会缺乏食物。

有人如果回苏联不是排队买面包么。

你被洗脑了,苏联人均肉蛋奶不知道是你们的多少倍。


有兴趣的可以看知乎这张画底下看看回答版,几乎所有反对者都把批评重点放在美国不可能没食物这点上了。当然了,几千米排队领救济粮的美国人民比排队买面包的苏联人肯定有本质上的不同。有什么不同,就是不同。


user avatar   bill-clinton-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中国来说,那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看拜登打马恩牌也就图一乐,真打牌还得看咱苏联老大哥。

“劳工牌”,“民主牌”,“新疆牌”,“台湾牌”,“越南牌”。。。苏修打起来可比美帝熟多了。

意识形态上嘛,说起来大家曾经念的还是同一部经,打起嘴炮来回嘴都不知道怎回;卢比扬卡再出点经费,国内精苏数量翻个十几二十倍跟玩似的。

军事上嘛,金兰湾航母战斗群和核潜艇隔三差五去南海转转,给越南海军送点反舰导弹;然后“钢铁洪流”,“白杨”还有“白天鹅”再往中蒙边界(离北京不到600公里)那么一放。

美国在21世纪之后搞的“重返亚太”,“颜色革命”还有“贸易战”,跟这套组合拳比起来,简直就跟儿戏一样。


user avatar   LaszloWey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中国的日子就不好过嘞。

现在贴上《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一书里的几段话,大家自行理解。

斯大林确实使苏联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但是,斯大林建设的强国也是以牺牲其他民族和国家利益为代价的,中国也是受害者之一。邓小平在与戈尔巴乔夫谈话时说过,沙俄是侵害中国权益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一定意义上也包括苏联时期。
许多事实可以验证邓小平的说法。黑瞎子岛是斯大林于1929年占去的(笔者:后来的俄罗斯只把黑瞎子岛还回来一半)。苏联与张学良东北军因中东路发生战争,苏联红军取得胜利,让日本人看到东北军战斗力弱,使他们敢于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大规模侵略中国。
1944年苏联还趁中国忙于抗日战争而苏德战争出现转折之机占领了唐努乌梁海地区(现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1945年二战胜利之际,斯大林利用中国国民政府有求于他,又进一步把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斯大林使中国失去的领土面积已经超过沙皇政府。
苏联利用出兵中国东北之机,恢复了沙俄在中国失去的权益,斯大林在1945年9月2日《告人民书》中骄傲地:“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俄军的失败,给人民留下了沉痛的回忆。那次失败是我国的一个污点。我国人民相信,总有一天日本会被打败,污点会被洗清,并且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40年。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今天,日本承认自己战败并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了。”苏联红军在东北拆走那里厂矿的设备,把本来卖给日本人的中长铁路又变成了中苏共管,把旅顺港变成了自己的军事基地,租期长达30年。
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仍然不愿放弃他在中国取得的权益,极不情愿地废除了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有关协定。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不懈努力,斯大林不得不对中方做出让步,重新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关于中长铁路、旅顺大连港的协定。
面对即将失去在中国的权益,为了实现其远东战略利益,斯大林改变了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支持金日成统一,并把中国拖入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代表离开安理会,为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提供方便,斯大林在向哥特瓦尔德解释此事时说:“如果美国政府今后继续陷在远东,并把中国拖入到为朝鲜的自由和自身的独立而进行的战斗。结果会怎样呢?首先,美国像其他任何国家一样,不可能战胜拥有大量武装力量的中国。也许美国会在这一斗争中受些损伤。第二,在这件事情上受损伤的美国就没有力量在最近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也许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无限期地拖延,这就为欧洲社会主义的巩固争取了时间。更不要说美国和中国的斗争将会使整个远东革命化了。这从世界平衡的角度看是否对我们有利呢?当然有利。”
斯大林的用意昭然若揭,苏联也是朝鲜战争最大的赢家。

有朋友问了:那斯大林之后呢?

斯大林之后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如意算盘打得贼溜,打算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建立中苏联合舰队,结果被中国顶了回去,然后赫鲁晓夫一气之下就撤走了苏联专家。

至于勃列日涅夫就更不用说了,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就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时候发生的,苏联元帅、时任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和苏联元帅、时任部长助理的崔可夫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比如——往中国扔核弹。

哦对还有,还是在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1969年8月,苏联悍然入侵铁列克提,中方38名战士全部牺牲,无一人生还,详细经过请参考百度词条“8·13中苏铁列克提事件”。

现在还有人觉得苏联赢得冷战是个好事儿么?


如果要按照现在网上的“派系划分”,我本人毫无疑问应该是一名“精苏”,这一点你看我主页背景都能看出来。

但是我“精”的,是苏联人民勤奋的劳动和建设祖国的热情。

是苏联红军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意志。

是苏联曾经代表的“共产主义理想”对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鼓舞。

不是“西方81军演”里苏联的钢铁洪流。

不是“中苏交恶”中苏军对中国人民的残忍和蛮横。

更不是对苏联对“布拉格之春”的残暴镇压对阿富汗的无耻侵略。

我所“精”的,只有苏联曾经代表的,那个纯粹的“共产主义理想”。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在苏联的影响下建立起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也从此站了起来,我们曾与苏联并肩与法西斯作战,曾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展工业化,也曾在苏联的带领下向着那个伟大的理想前进。

苏联曾经帮助过我们,也曾经伤害过我们,通往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上总是险象环生,苏联就像一个老大哥一样,手牵着手带领我们向着共产主义的理想大步前进,苏联曾友好的伸出援助之手把我们从荆棘中拉出,也曾不顾一切地把我们推入泥沼之中,我们一路分分合合,打打闹闹,直到苏联,这个红色巨人,倒在了1991年的那个寒冷的冬天,他所擎的那杆红旗,也终于交到了我们的手中。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喀秋莎”再度响彻整个红场,我们随着熟悉的曲调轻唱着“喀秋莎站在高高的岸上,歌声好像那明媚的春光”,这是我们对中苏友谊的怀念,也是我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向往,更是我们对苏联送上的最后一曲挽歌。

今年,2021年,是苏联解体30周年。

老大哥啊,我们又来看你了,献给你一束鲜花,再高喊一声“乌拉!”,最重要的,我还带来了你最喜欢的混凝土……啊不!是伏特加。

别了,苏联。

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喜欢,如果您觉得我写得好的话,能打赏小弟几毛、赏小弟两个包子钱就再好不过了,小弟给您行礼了!


新回答上线,希望大家支持一下呀~Thanks♪(・ω・)ノ


user avatar   bu-zhi-dao-jiao-sha-25-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取决于苏联是怎么胜利的:

统治胜利:全球进入共产主义阶级统治。俄罗斯国家高级干部一等人,其他斯拉夫人高级干部二等人,世界其他国家高级干部三等人,俄罗斯人四等人,剩下的全是“老百姓”。想要供给?让你留在中国挖土豆就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想不想去西伯利亚?

文化胜利:文化胜利背后必须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既然苏联经济强大,那么其结果估计和美国胜利没有很大区别,只是大家不看好莱坞去看苏联电影罢了。

科技胜利:这个取决于给苏联支持的外星人是哪个外星人,他们想干嘛,和苏联无关。

宗教胜利:。。。。。。。。。。。。。。。。。。。。。。。。。。。。。。。。。。


user avatar   de-ren-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假设一种结果,就要同时假设发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才能继续推论。

假设中苏联的获胜,是因为美国经济危机衰落了?天降陨石把美国给砸了?西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彻底赤化了?还是苏联天降猛男以不可思议的手段解决了苏联各种顽疾?甚至是美苏直接干起来了?可以看到,不同的原因下,往后的推演截然不同。

以美国总统一通乱操作导致经济危机机急剧衰落为例,苏联会靠榨干美国恢复元气,成为国际警察,美国,以及欧洲,亚洲的主要国家共产党纷纷上台,朝鲜统一韩国,中国被指责为修正主义而被封锁,美国,英国,日本,并没有因为共产党上台而被苏联认可为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结成战略伙伴。苏联被军工部门撺掇全世界打击恐怖主义,苏联贫富差继续距拉大,苏联官僚世家固化严重。


user avatar   yang-hua-41-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实上,我与高赞回答 @仕恭宪笙 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冷战末期,苏联最大的问题是科技锁死。苏联由于某种原因(主要是意识形态),被永久性锁死在第2.5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展阶段,也就是化学能火箭、洲际导弹、喷气式飞机这样的科技点。


我们来梳理一下冷战末期美苏的航天技术,看苏联究竟是不是比美帝高明很多,真能点出一条全新的航天科技树。

美苏冷战末期的空间站技术

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于1986年核心舱发射升空,然后是1987年的Kvant-1舱,1989年的Kvant-2舱,1990年的Kristall舱,1995年的Spektr舱和对接舱,最后是1996年的Priroda舱。整个空间站于1996年组装完毕。

和平号是一款典型的二代积木型空间站,由各个舱室像积木块一样组合在一起。96年组装完成的和平号总质量为129.7吨。

与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对接中的和平号空间站。与巨大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相比,和平号空间站显得并不大

美国的第一代单体式空间站——天空实验室,于1973年使用两级版本的土星5号火箭发射入轨,总质量为76.54吨。是和平号之前最大的空间站。

为了回应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里根总统于80年代后期开始计划建造“自由号”空间站。

“自由号”空间站属于第三代桁架式大型空间站,其使用航天飞机的机械臂搭建桁架,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在桁架上,可以比传统的积木式空间站大得多。

其的结构数度更改。

与“自由号”对应,苏联冷战末期的下一代空间站被称为“和平2号”。

在90年代初最终确定下来的“和平2号”是一个巨大的桁架式空间站,非常类似于“自由号”。其重达90吨的主核心舱室将使用近地轨道载重超过100吨的能源号火箭发射,而桁架结构则由暴风雪航天飞机组装。

由于苏联的解体,“自由号”和“和平2号”两个重复建设的大型桁架式空间站被合并成为一个,也就是著名的ISS国际空间站。为“自由号”和“和平2号”建造的舱室组合而成国际空间站。

美国航天飞机运送宇航员搭建国际空间站桁架主结构

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空间站不同国家的项目占比。

注意画红圈的科学号动力平台现在已经取消,换成了小得多的Nauka科学号轨道舱,于2021年7月发射入轨。

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苏联暴风雪航天飞机的取消,本预计美苏各50%的国际空间站桁架结构只能使用美国航天飞机组装。

桁架式国际空间站(最左)与积木式的中国天宫空间站(中间,预计2022年组装完成,完工后约60-70吨重)以及苏联和平号空间站(最右,1996年组装完成)的体量对比

组装完成后,国际空间站的总重量超过440吨,工作在420公里左右的轨道高度上。


我们可以发现,苏联在空间站上并没有点第二种科技树。苏联的“和平2号”类似于美国的“自由号”和“国际空间站”,同样是桁架结构的。或者说,正因为美苏点的空间站都是同一个科技树,所以才能将为“自由号”和“和平2号”建造的部分舱室组合成一个“国际空间站”。

如果苏联继续活下去,无非就是国际空间站使用暴风雪航天飞机来搭桁架而已,几乎不会有任何本质区别。


美苏冷战末期的轨道航天器技术


暴风雪机体上是没有主火箭发动机的,其捆绑能源号发射。能源号捆绑的助推器据称可以考虑回收(但实际上从未有效回收过),如果芯级和助推器都是一次性消耗,暴风雪入轨后将消耗1枚能源火箭,暴风雪航天飞机的单次发射成本将远高于美国航天飞机(航天飞机回收,主固体SRB助推火箭回收,只有橘红色燃料罐一次性)。

5架飞行过的美国航天飞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2003年损毁)、挑战者号(1986年损毁)、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与奋进号。

另有一架企业号是亚轨道测试样机,并没有实际入轨过。

美国航天飞机首飞是1981年,共发射入轨135次,成功133次。


苏联暴风雪航天飞机,于1988年首次无人入轨。这是暴风雪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

暴风雪号的亚轨道测试样机被称为OK-GLI(类似于美国的企业号),与地摊资料不同的是,这款亚轨道试验机是唯一一款装有AL31发动机的暴风雪。实际飞行的暴风雪并没有搭载AL31发动机。

除了实际飞行过的暴风雪号,暴风雪的2号机被称为“小鸟”,其于1991年苏联解体时已经接近完工。

苏联预计建造5架暴风雪航天飞机,与美国航天飞机数量一致,但实际只完工暴风雪号一架。


暴风雪唯一比较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其的无人降落系统。这样其进行一般的载货任务就不需要再搭载2位驾驶员。而美国航天飞机由于年代更早,不具备相关能力,经由21世纪的升级才具备无人降落能力。

暴风雪具备美国航天飞机不具备的无人降落能力与苏联开启相关研究更早有关。在1982-1984年,被称为BOR-4的苏联无人小型航天飞机为暴风雪试验了无人降落系统。


而在美国,是先造了大型的载人航天飞机,再来建造这种小型航天飞机。90年代初,被称为HL-20的美国小型航天飞机(类似于苏联BOR-4)是美国航天飞机项目的补充方案,这款轨道器比航天飞机要小得多,略大于苏联BOR-4,用于以更低廉的价格发射宇航员和载人返航。

其的升级版本被称为“追梦者”。

2013年美国Sierra Nevada私营载人航天公司的“追梦者”小型航天飞机,HL-20的升级版本。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美国的航天飞机还是苏联的暴风雪;又或者是美国的HL-20和苏联的BOR-4。都是双方共同点的科技点。只不过美国航天飞机和BOR-4在前,暴风雪和HL-20在后而已。

冷战末期的新一代载人轨道航天器,苏联也不存在什么第二种科技树和技术路线。


美国航天飞机的下一代版本被称之为NASP国家空天飞机方案。其的原理样机X-30于80年代后期开始开发,预计使用TBCC涡轮基组合式发动机进行入轨。其可以在普通机场跑道上起飞,然后加速到20-25马赫以上入轨。

这样的飞行器远远超过哪怕是2021年的人类航天水平,失败是必然的。如果实用化的大型TBCC发动机都能研发成功,那人类都能建造太空战斗机和太空战舰了,也直接打太空战争就行了,也没必要还在地球上打来打去了。

苏联版本的X-30被称为Tu-2000。在听闻美国X-30研发消息后,戈尔巴乔夫赶紧命令Tu-2000项目上马,由于技术上实在是做不出来,其是一个纯粹的图纸计划。

总体来说,无论是冷战末期的美国还是苏联,离实用化的空天飞机技术都差得很远,这项技术最早可能也要到2040-2050年才能发展成熟。要说苏联活下去,就能比美国先攻克TBCC和空天飞机,也没有任何证据。事实上苏联的空天飞机立项是跟随美国空天飞机的,并不是苏联的原有技术,而是看着美国发展我也要发展。所以很难说这项技术苏联进度会比美国更快。


在认识到使用TBCC发动机的空天飞机技术上无法实现后,美国开始研发更有可实现性的SSTO单级入轨航天器——也就是不需要美苏航天飞机那一大堆助推器/助推火箭,仅凭自带的一级发动机就可以入轨。经过北美罗克韦尔(这家公司是航天飞机的总承包商,方案是航天飞机升级版,使用类似SpaceX星舰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竞标,洛马的SSTO单级入轨方案正式入选。

洛克希德·马丁的SSTO单级入轨航天器被称之为“冒险星”。

冒险星使用的发动机是一种被称之为“线式气塞发动机”的黑科技火箭发动机。普通火箭发动机之所以要串联多级,除了可以减少入轨死重之外,火箭发动机也需要针对不同高度改变喷管结构,优化膨胀比。而气塞发动机可以根据不同海拔改变自己的膨胀比,这样就不需要不同级的火箭发动机就能一次性入轨。

注意右边线式气塞发动机的喷管并不是常规火箭发动机的钟型结构。气塞发动机由60年代的美国发明(J-2T-200K/250K),并于90年代达到实用化阶段。其一侧使用激波约束产生推力,另一侧不受约束按照当时大气压膨胀,使得其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膨胀比。

“冒险星”预计将先建造1:2的原理无人样机X-33先进行试飞,X-33使用2台缩小版本的XRS-2200线性气塞发动机,而冒险星采用7台全尺寸的RS-2200发动机。

1999年,X-33的XRS-2200线性气塞发动机成功试车。单台XRS-2200真空推力在110吨左右,而全尺寸的RS-2200真空推力超过220吨。

当然了,RS-2200最特殊的点就在于其的喷管结构,火箭发动机本身的理念倒并不是特别先进。由于是J-2S发动机的改进版本,RS-2200沿用了J-2S上成熟的“抽气循环”发动机模式。“抽气循环”是燃气发生器开式循环的改进版本,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

全尺寸的“冒险星”发射入轨质量大概1200吨不到,航天飞机大约超过2000吨。1:2缩小版的X-33无人航天飞机大概是124吨左右。但是低轨载荷“冒险星”反而大于航天飞机(25.4吨:23.1吨)。

由于碳纤维燃料储存箱没有承受住抗压测试,以及最主要的价格昂贵原因,取代航天飞机的下一代单级入轨航天器的1:2原理样机X-33于2001年2月被砍掉。被砍掉时,X-33已经完成了85%的建造,并且开始准备试飞。


X-33的正式取代型号是美国Space-X公司的星舰。

星舰没有使用X-33上于90年代末验证的膨胀比可变线性气塞发动机,而是使用了被称之为“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另一种黑科技发动机。

最早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样机开发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苏联。

几款苏联的火箭方案,从左至右分别是N-1(苏联预计的登月火箭,四次试射全部爆炸),祝融(使用一级半结构的能源火箭的两级发展版本)、UR-700(也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UR-500质子火箭以及联盟火箭。其中只有后两种实际服役。

格鲁什科的怪兽级火箭UR-700,使用一款被称为RD-270的试验型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火箭发动机,其使用肼类剧毒燃料和发烟硝酸氧化剂。

格鲁什科RD-270,其的推力室室压高达26.6兆帕!而对比一下,美国土星5号的F-1发动机使用燃气发生器循环/开式循环,推力室室压只有6.8兆帕,只有RD-270的1/4。

之所以RD-270能达成如此之高的室压,秘诀来源于其的结构——其采用被称为FFSCC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黑科技。

说人话就是:这种发动机的氧化剂和燃料分别由涡轮机输入富燃预燃室(大部分燃料,小部分氧化剂)和富氧预燃室(小部分燃料,大部分氧化剂);再分别驱动燃料泵和氧化剂泵泵入主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

经由FFSCC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化学能火箭的效率和比冲大幅度提高。RD-270的海平面比冲高达301秒;而美国登月的土星5号使用的F-1发动机的海平面比冲只有263秒。

由于FFSCC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制造难度大,性能强,其被称之为“终极版化学能火箭发动机”。

从1967年10月~1969年7月,RD-270发动机进行了27次点火测试,但并没有产生令人鼓舞的结果,所有的测试几乎都不成功。在第9次测试中,发动机终于进入了预想中的工作模式,最高室压达到25.5MPa(另一种说法,004号发动机室压达到了约20MPa,但只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持续了2秒)。可以肯定的是,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不稳定的问题没有解决,但已经没有时间了。

1969年7月21日,美国登月成功!三天后,根据通用机械工程部的指示,暂停了RD-270发动机的研发。1970年12月UR-700,包括RD-270火箭发动机的开发各项工作最终停止。

此后,苏联再没有开发过技术难度极大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火箭发动机。

RD-270的衣钵最终被美国继承。

1986年,美国洛克达因开始冲击终极版化学火箭发动机——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其的型号为洛克达因RS-2100,其预计装在麦道版本的X-33上进行试飞。但是很可惜,在X-33竞标中,麦道方案最终败于洛马采用抽气循环+气塞喷管(洛克达因RS-2200)的方案,而被终止发展。

人类第一款实际服役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是Space-X的“猛禽”甲烷发动机。

“猛禽”采用甲烷作为燃料,液氧作为氧化剂,拥有极其惊人的330秒海平面比冲和30兆帕的燃烧室压力。其的推重比以及室压都是有史以来最高,真空比冲和海平面比冲也非常恐怖——在化学能火箭中仅稍次于美国和苏联的2款液氢发动机(分别是美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RS-25和苏联能源火箭的RD-0120)。

除了FFSCC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技术,星舰上使用的最大的黑科技就是其的可回收火箭技术了。

1993年的麦道DC-X三角快帆是全世界第一款使用垂直回收的试验型火箭。

Space-X的SN15号星舰于2021年5月第一次回收成功。
由于缺乏相关的算法技术和倒立摆控制技术,我也看不到苏联攻克垂直回收航天器的可能性。


美苏的空间竞赛。在早期,苏联压制住了美国;而在1965年之后,美国靠着疯狂氪金反超苏联。到70年代,随着美国氪金结束,双方重新回到一个水平线上。

在60年代阿波罗登月时期,美国NASA的预算一度高达美国联邦总预算的超过4.5%,而目前只有0.5%上下,不到原先1/9。

其实,以航天飞机或者暴风雪这种昂贵的航天器,能通过在轨组装方式组装400吨级的国际空间站这种级别的空间器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

像美国的“自由号”空间站以及苏联的“和平2号”,大体都在这个体量级上。而且两个阵营冷战末期的空间站技术是大致相仿的,所以“自由号”空间站的舱室和“和平2号”的舱室才可以组装成国际空间站。

如果想要制造更大型的在轨航天器,就需要像“冒险星”和“星舰”这样使用更先进理念,更便宜的入轨器,或者干脆像X-30和Tu-2000这样直接从机场起飞的空天飞机。以苏联末期的技术,也就造个暴风雪,如果苏联能继续苟下去,无非也就美国一个400吨级空间站,苏联一个400吨级空间站,其他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什么殖民火星,空间站城市,我觉得你想多了。靠什么?靠一次性消耗1枚能源火箭的暴风雪航天飞机么?你想让苏联直接财政爆炸啊?

苏联暴风雪航天飞机1988年才首飞,除以人类目前航天技术根本无法实现的X-30/Tu-2000以外,下一代取代暴风雪的单级入轨航天飞机苏联解体时连方案都没有。

以苏联的技术,让他造X-33和“冒险星”,可能还能勉强跟进;你要让他学Space-X造星舰,这个计算机全权控制算法他就搞不定了。

美苏冷战末期的深空遥感和深空探测技术

以上是苏联与美国冷战末期的近地轨道空间站和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一览。我们看看远地遥感以及深空探测。

由于深空探测没有军事价值,作为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冷战时期苏联在深空探测上投入的精力远没有美国多。

苏联冷战时期探测过的最远天体也就是金星和火星,最远探测距离也就5500万公里左右;而美国的先驱者10号/11号和旅行者1号/2号的飞行距离都超过了150亿公里。

NASA之所以能与那么远距离的航天器保持联系,得益于其全球最发达的深空探测网络。

NASA全球深空探测网DSN,共由三个测控站组成。

分别为:

1. 美国加州金石测控站;

2. 西班牙马德里测控站;

3. 澳大利亚堪培拉测控站

这三个测控站每个测控站各有一个64米直径卡塞格伦天线(70年代初建成,80年代后期被升级成为70米天线)和数个34米导向天线,共同完成深空遥感。

由于旅行者和先驱者探测器飞行距离到80年代后期已经逼近64米天线通讯能力极限,美国于80年代后期将三个测控站的主天线全部升级到70米级别。图中为升级中的加州金石测控站64米主天线。

升级后三个测控站的天线反射面积分别达到了惊人的3850平方米(加州测控站)和4180平方米(马德里和堪培拉测控站)。


苏联类似于美国DSN深空探测网络的系统比美国稍晚。

苏联的两个测控站,分别在莫斯科和伏尔加河畔的Kalyazin。两个测控站的主天线代号为TNA-1500,也被称为RT-64,主结构为64米直径,大概在1979年开始启用。

在70年代,苏联开始建造规模堪比DSN的三个测控站。其的天线主结构达到了70米。

三个测控站分别为:

1. 克里米亚半岛(曾属乌克兰,现属俄罗斯)Yevpatoria测控站

2. 远东乌苏里Galenki测控站

3. 乌兹别克斯坦Suffa测控站

三个测控站的主天线被称为P-2500,一般也被简称为RT-70。天线主结构直径70米,反射面积2500平方米左右——由于锥度问题,其的探测面积要小于美国DSN的70米主天线。

三个测控站中,克里米亚测控站是最早投入使用的,其于1980年正式服役;而远东乌苏里的测控站于1985年开始服役。

乌兹别克斯坦的测控站截止1991年苏联解体才完工一半,天线结构还没有来得及安装,此后其一直没有等来国际援助经费,处于废弃状态。


70米直径的RT-70已经是苏联最大型的射电望远镜结构了,但是美国有更大块头的怪兽级射电望远镜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300英尺望远镜曾经是人类第二大的全可动射电天文望远镜(落成时为世界第一,70年代初被西德艾菲尔伯格100米全可动望远镜超越),其的天线主直径为300英尺,也即91米。其于1962年正式服役,1988年损毁。

1990年,在原有的300英尺射电望远镜基座上,开始建造更大型的绿岸全可动望远镜。其于2000年正式落成,其的天线主直径达到了100*110米,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大型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

中国目前最大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是上海青浦的天马,天线直径为65米。

目前在建的新疆奇台射电望远镜天线直径达到了110米,比美国绿岸还要略大。2023年建成后将超越美国西弗吉尼亚绿岸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


在1963年波多黎各的原始丛林中,美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单孔式全口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其的天线主直径高达305米。

苏联类似的系统为RATAN-600。由于苏联境内找不到这样的喀斯特地貌,苏联不得已放弃信噪比和增益更大的全口径技术路线,而使用地面反射路线。

相比于吃地形的全口径射电望远镜,RATAN-600结构简单的多了,其使用金属结构围了一圈反射射频信号,并由接收器接收。主结构直径达到600米,其的反射面积比较小,信噪比相比于阿雷西博差距比较大,只能说勉强能用。其于1977年正式服役。

中国于2016年在贵州平塘正式建成的FAST 500米直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型全口径射电望远镜。这种结构的射电望远镜非常吃地形,需要巨大的山谷地貌才能建成。

从上至下依次为阿雷西博、中国FAST和苏联RATAN-600。我们也看出中国FAST与其他两位的体量级差距。


总体来说,如果苏联活到现在,其的深空探测和深空遥感科技树也不会比美国和中国更有优势。



苏联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落后的工业软件和生产线

关于冷战末期苏联工业技术是如何的不堪,可以继续看下文。

左边:日本Fanuc的工控PLC组件(内部有单片机和固态ROM内存);右边:德国(西德)西门子的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系统,使用数控G代码/M代码。

日本Fanuc和德国西门子是全世界做数控操作系统最成功的两家公司。

与专注于航空航天的美国辛辛那提高端数控机床不同,日本Fanuc的数控操作系统从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在1982年,Fanuc的数控操作系统就占据了全世界超过一半的市场。其现在仍然是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超级巨头之一。

西欧瑞士ABB的汽车可编程自动焊接机器人。

苏联二战就开始普及的坦克自动焊接机如下

苏联的坦克自动焊接机达到了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极高水准,其的大厚度钢板焊接工艺还是很牛的。

但是西方80年代开始普及的使用工控PLC(可编程数控系统)的可编程自动焊接机器人,可以通过简单地重编程适应不同款式的汽车制造。这样就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工业制造升级成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工业智造。而苏联的自动焊接机的编程是通过硬件电路框死的,无法适应短时间不同款式的制造。


苏联第一款PLC应该是REMICONT R-100,1982年出样机,集成了64个算法块,使用的CPU是К580ИК80,即山寨英特尔8位8080芯片(74年发布,苏联大概79年山寨成功)。

这款PLC大概是美国68年第一代PLC水平,苏联在80年代初相关技术已经被西方拉开14-15年左右差距。

后来还有改进型R-110/120等。最后一代苏联PLC可能是92年出样机的REMICONT R-130。

总体来说,截止解体,苏联的PLC还是比较原始的程度,大概是西方70年代早中期水平。而且受限于技术水平,规模化量产受限,应用场景比较少。

然后解体后,随着海外市场的PLC流入和冲击,又由于叶利钦政府没有使用幼稚工业保护措施,苏联那些落后的PLC工业很快便被摧毁。现在俄罗斯工控PLC基本被海外PLC(比如台湾研华科技)完全垄断,搜了半天也找不到一条俄罗斯国产PLC信息。俄罗斯在售的那些PLC,要不然就是台湾的,要不然就是西欧的,又或者捷克的。

而且苏联时代的REMICONT R-100/110/120 PLC基本都是流程自动化领域的,主要是能源、石化化工、冶金等领域,离散工业制造领域基本上是空白。

苏联在70-80年代,数控操作系统就已经弱到必须要买瑞典康斯伯格公司产品(CNC300操作系统和NC2000操作系统)。以上是苏联违反巴统协议,从西方国家偷偷摸摸进口的装数控操作系统的机床,一般都发生在70年代后期,有各种瑞典、法国、西德、意大利数控机床,用于加工核反应堆组件和潜艇螺旋桨;那个年代美国自己自顾不暇,对苏联偷偷摸摸引进西方技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80年代里根收紧巴统协议,执行对苏联全面禁运,就只有日本敢和苏联接触,注意画红圈的4台东芝9轴5联动龙门铣床和4台东芝表面精加工铣床。

有人说,汽车工厂那种自动焊接机只能适应很薄的冲压钢板,不能适应大厚度的坦克钢板。这当然是事实,但是只是由于西方国家军费比例太少了而已;如果战时军费比例增加,ABB、Fanuc就开发不出坦克装甲车用的柔性可编程机器人生产线?难道不是和汽车厂一样的道理?

再说了,用汽车工厂的可编程自动焊接机和数控机床造不了坦克,难道还造不了无人机?

关于苏联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工业软件有多么落后,详情见下文

这是美国苹果公司1984年1月推出的个人电脑Macintosh。在1984年,其推出的震撼不亚于2007年乔布斯推出Iphone。其采用了革命性的Mac OS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取代了落后的采用命令符的DOS系统。其的图像芯片和CPU芯片是如此先进,而且其的源代码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防止克隆,以至于苏联直到解体,甚至连苏联国家实验室都无法仿制这款电脑。

在苹果公司推出图形操作系统MacOS之后,西雅图的微软公司也很快跟进,购买了苹果公司的相关专利,推出了自己的图形操作系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Windows!!!


苏联84年开始投产的8位个人电脑Agat,山寨美国1979年的苹果2。

到1988年,共生产了大概12000台。以苏联的电子技术,哪怕是山寨美国70年代的计算机,其的可靠性也非常不良。

Agat的CPU芯片是山寨美国的MOS科技6502系列芯片,这是一款70年代后期就非常低端便宜的8位芯片,价格只有70年代英特尔8位芯片8080的1/6不到。

你要让苏联生产Macintosh和Windows,苏联只能跟你说


当然,以上是消费级的软件,苏联的工业软件有多么薄弱呢?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毛子强项,我们先从理工科学生常用的数学软件说起:

全世界四大数学软件:Mathematica、Matlab、Maple和MathCAD,全是欧美的,就没有一款是毛子的。

Mathematica第一版是1988年,Matlab的商用化第一版以及matlab语言推出是1984年。

1984年,Matlab就推出了第一版。到苏联解体,Matlab已经几乎要迭代到4.0版本。

号称全世界功能最强的数学软件,美国Mathematica,第一版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1988年,那一年苏联也还活着。


我们说,毛子数学是很强的,但是软件差。为什么软件差呢?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才,都是大学里面几个教授买点黑市上的美国盗版软件,然后偷师一下,自己做点山寨品。

认识几个美国老程序员总是喷苏联写的山寨软件——有时间给那破玩意里面找bug还不如自己重新写一份。

美国专家就说了,苏联软件业基本就是手工作坊,不能称作产业。手工作坊么,又谈不上工业化,对代码质量就不要有太高要求了。

大公司政府数学统计学的软件,常用的都是美国货——S语言/R语言(S plus)、SAS、SPSS、Stata。哪个是苏联货?苏联不是概率论号称世界第一的么?感情只有纯数学理论厉害,叫他拿款统计学软件出来就不行了?

全世界应用非常广泛的高数统计学软件——美国SAS,由北卡罗来纳大学数学系开发,并于1976年脱离北卡大学数学系独立公司化运营。苏联1976年难道就亡国了???

现在常用的统计学R语言的前身S语言于1976年就出来了,S plus统计学软件1988年就商用了,R语言正式商用是1993年。苏联???


中国最被卡脖子的芯片EDA设计软件,全都是美国货,Synopsys、Cadence、Mentor Graphic。苏联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呢?三大EDA巨头中,Mentor Graphics 在1981年就成立了;Synopsys在1986年成立,Cadence是1988年,苏联怎么不出来走两步???


有限元软件,Ansys、ADINA、MSC、ABAQUS、Comsol...............哪个是俄国货?

Ansys可是1970年就出第一版了。有限元在工业上不重要????

潜艇耐压壳,如果不用有限元算,用传统的美国/苏联海军经验公式算,有多少误差,要放多少余量你知道么?美国和苏联潜艇设计,按传统海军经验公式,在潜深上面要放超过1/3的余量,因为经验公式就是这么不靠谱。

因为缺乏足够先进的有限元软件计算Su-27飞行中的受力,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Su-27结构上是有缺陷的,这极大影响了战机的飞行性能。俄国在21世纪Su-35S上才解决了这个Su-27娘胎里带出来的问题。

航空业使用的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由于和有限元高度相关,这个也是苏联没份的。

目前主流的Ansys fluent、CFX、Star、Adina、Comsol.............苏联???

ANSYS Fluent界面,目前工业界非常常用的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航空以及车辆工业界最常用的CAD/CAM软件,法国CATIA和美国UG,苏联???喵喵喵???

美国波音1990年用CATIA仿真CAD设计软件来调动散布在全世界的工程师设计新型波音777客机的时候,苏联还在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来绘制Su-27M设计图纸。


关于苏联的OGAS,号称要把整个国家数据化。这个想法本身挺超前的,但是OGAS从60-70年代就提出来,实现到1991年,东西呢?感情就画个大饼?

你苏联实现不了的东西,美国和欧洲帮你实现,好吧,你可以go die了。

全世界巨型工业企业的ERP企业资源计划以及PLM产品全生命线管理软件,目的是将中石油、中石化、建设银行这种巨型企业的所有供应链、生产链、财务、客户全部数据化管理。

目前全世界做ERP最强的企业是德国(西德)的SAP,这家公司在73年就推出了SAP R/1,早期产品只有财务管理能力;而79年的SAP R/2集成了其他企业级功能,也就是今天SAP ERP产品的起源。

西德SAP靠着给大企业开发ERP数据化软件,目前是全人类第三大的软件公司,仅稍低于微软和美国Oracle,一年收入超过270亿欧元。


除了ERP,实现计划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库。

所有的企业,也包括国家政府,都需要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

没有数据库,拿什么发展计划经济???没有数据,靠拍脑袋决策???

全世界最大的数据库公司,也是全人类仅次于微软的第二大软件公司,美国Oracle。一年收入大概400亿美元,年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于1979年推出第一版。

Oracle是基于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的关系型数据库,其的便捷性完爆IBM以及苏联式的层次型数据库。

目前全世界做关系型数据库非常成功的公司除了Oracle之外,还有IBM DB2、瑞典MySQL、微软SQL Server,反正没有俄国货。

除了消费级的Windows和MacOS操作系统,1991年,芬兰程序员、共产党员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基于Unix操作系统开发了一套开源操作系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Linux

企业级的Linux Redhat红帽软件于1994年上市,目前是最成功的企业级操作系统。


苏联末期在工业软件上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杀毒软件,俄国著名的卡巴斯基杀毒软件于1990年出第一版,目前的年销售额大概是美国两家大型防火墙公司迈克菲以及赛门铁克的各约1/4左右。

相对于美国两家大型杀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公司,俄国卡巴斯基的体量要小上不少。不过这几乎已经是苏联在工业软件上的独苗了。


关于冷战末期的苏联科技与西方被拉到了什么程度,具体见下文。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用假设。。。

你可以自行百度一下什么叫中美蜜月期。。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1月29日,邓小平对美国进行历史性访问。时任总统卡特给中美关系做出基本定位——中国是美国的友好非盟国。当时为应对共同安全威胁,中美军事关系发展迅速,中美军事交往围绕高层互访、对口交流和务实合作三个方面展开。1980年,两国国防部实现互访,开启了之后10年高度务实的合作进程,中美军事关系进入“蜜月期”。务实合作突出表现在军事技术合作方面,美国国会不断放宽向中国出口军品的限制,给予中国相当于北约盟国的待遇。中美就军品采购、军事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达成一系列协议。
“和平珍珠”计划失败了,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现实意义,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使我国航空技术人员真正接触到西方先进的航空电子技术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标准,使我国相关技术人员对这些技术的软、硬件都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与美国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国内科研生产单位基本上了解了国外航空先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思想,为我国同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二是我国航空技术人员和决策单位在“和平珍珠”计划失败以后,终于放弃了幻想,集中了全部力量投入到自己先进航空电子技术的研发之中。“和平珍珠”计划的失败是一支强烈的催化剂,催生了中国新一代航空尖端技术的发展成长。

美国帮你改装八爷。黑鹰也可以卖。允许中国留学生。。

而且,你觉得改革开放主要是引进哪些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装备???

这种事情不能说太细啊。。


user avatar   UMingG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取决于这个胜利是多大的胜利。

如果这样的胜利是指:在勃勃统治的末年,美国的一系列灾难性决策导致其国家陷入崩溃境地,解体为五十个州,全盘东化,欧洲发生剧变,两朝统一,日本变色,列宁格勒取代纽约成为新的世界灯塔——那么,直接结局就是左左们赢麻了。这种赢麻是从物质到意识层面每个角度的赢麻。首先,任何对苏联道路的悖逆与反对都是毫无疑问的修正主义,而即使刚果由于其强大的陆军与核武器很难被苏联直接进攻,后恩古瓦比时代的维新开放也几乎不再可能进行——一旦巴西(刚果布与一衣带水的巴西有着血海深仇)、刚果金(刚果布不承认刚果金的独立性)、美国(恩古瓦比把与美国的斗争视作反帝的标志)等国家赤化,外来的资本源流将全部截断,维新开放将会变成单纯的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下岗的工人无法在外资企业中找到自己的新岗位,这就必然导致经济上的灾难性停滞。这种停滞会与刚果维开过程中的各种政治乱象结合,进一步削弱刚果的社会生产力。

而一旦刚果的改革派无法通过经济奇迹证明他们的路线正确性,与苏联道路更接近的恩古瓦比派就可能得到勃勃的支持,利用上述的社会情景唤醒民众中的复古情绪,并最终形成一股可以与新思维分庭抗礼的社会思潮。而这种思潮会随着改革派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得寸进变得更强大,这种针锋相对会让任何一场政治危机都变成政变的导火索。刚果根本不可能在资本主义阵营完全崩溃的情况下继续维持维新开放的国策,因为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的世界贸易体系也已经解体,还抱着这玩意儿不放四舍五入等于1949年抱 常公大腿。

地球社会或许也并不会立刻成为一个乌托邦。人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会长期、继续存在,甚至民族间的矛盾也不可能直接消失。而且,勃勃如果没法阻止干部们合法地占有公有制财产的趋势,即使赢麻了一时,假如日后上来一个管房地产的干部,整天找华约的同志国要军费,声称2019年流感都是法国人吃蝙蝠导致的,要对法国人进行贸易战,还整天和西德玩危机外交,苏联道路的威望可能还是会在一代人之间被霍霍完……




        

相关话题

  「拿破仑投河时被伯乐所救」的故事是真是假? 
  为什么很多人看待中医就像看笑话一样的态度? 
  有哪些描写食物的古诗词文?古代又有哪些著名吃货? 
  被本族统治和被异族统治有什么不同么? 
  如何评价维也纳会议中梅特涅的选择? 
  如何真正客观评价项羽? 
  如何看待浙大教授回应金字塔是现代伪造:「有证据证明是19世纪混凝土建造,系历史的阴谋」?这是真的吗? 
  睡觉前,孩子说今天能不能讲一个孙悟空和奥特曼参加奥运会的故事,我该怎么编? 
  观《悬崖之上》引发的对我太姥爷的想法? 
  张东荪真的卖国吗? 

前一个讨论
台湾一男子卧床 5 年感染新冠病逝,家人检测全阴性,感染源可能来自哪里?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苏联时期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粮食,而解体后的俄罗斯却是粮食出口国?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