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德国的MP40冲锋枪在二战冲锋枪中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第1页

  

user avatar   kurt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MP38/MP40的部分特征对冲锋枪的发展有开创性影响——至少是在大量生产并实战的冲锋枪中最早拥有这些特征的。

首先按今天的说法来形容,MP38/MP40的自动机采用了“恒定后坐”原理。MP38/MP40的枪机短小而预留行程长,复进簧封闭在伸缩结构的筒状击针组中。在枪机后坐时,击针筒收缩,其内部的空气产生了近似气体弹簧的缓冲效果,使得MP38/MP40枪机并不直接撞击机匣尾部,缓解了后坐峰值。因此MP38/MP40至今仍然是射击后坐感最轻柔的9mm冲锋枪之一,即使单手射击也不会感到明显震动(当然前提是得举得动)。

因而一些人单纯从射击对比测试中MP40平庸的命中成绩推断MP40的后坐抖动大,是非常不正确且缺乏严谨的。干扰实际点射精度的远不止后坐力,瞄具、折叠枪托等诸多因素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MP40也是最早采用冲压制造工艺的轻武器之一。20世纪初期德国在自行车零件和玩具等轻制造行业中积累了冲压工艺的成熟经验,并率先应用于了轻武器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在与MP38基本相同的结构原理下,MP40以冲压零件代替了主要的铣削零件,使得产量几何倍的提高。在波兰战役时期全德军只有几千支MP38,勉强装备于坦克和装甲侦察车部队,及一部分伞兵;而转年后开始投入服役的MP40已经可以迅速扩散到步兵编制中,每个步枪排有4-6支。

而到了战争中后期,以冲压零件为主已经成为各阵营新冲锋枪设计的基本概念。


有的回答认为MP40的设计思路是“能够连续射击的步枪”,而事实恰恰相反。一战和间战时期的冲锋枪设计确实基本倾向于两种方向:“兼顾速射功能的卡宾枪”和“手枪口径的轻机枪”,因而这些设计都多少带有步枪或机枪的特征。而MP38/MP40不但外观上布局构型与这两者都大相径庭,其最初的功能定位实际上也独树一帜:是一种装甲车组防卫武器,顺便兼顾作便携式的伞兵突击武器。


MP38在设计之初优先考虑的就不是精确的抵肩瞄准射击,而是在狭窄的空间里(车内)通过概略瞄准急促射击。因此也就有了独特的构型——没有笨重的步枪式枪托、底座、护木和冗长的枪管,也没有机枪式的大容量供弹具和枪管隔热罩,取而代之的则是紧凑的折叠式枪托、简洁的塑料底座、兼作前握把控制后坐的弹匣井、易于贴身射击的手枪式独立握把,以及枪口下方的一个便于固定在射击孔或侦察车装甲上沿外侧的挂钩。当然还有所采用的非常有利于全自动射击的后坐缓冲系统和便于修正目标的适中射速。

而且意料之外的就是这一款“坦克射孔枪”在经过伞兵和侦察部队使用后得到了非常积极的评价——因为精确射击的角色本来就可以由步枪来担任,至于长时间压制的持续射击,机枪本身又可以做得更好。而在30/40年代的战场上步兵最需要的则是一种既可以在近距离快速概略射击,又能够灵活突击的武器,以弥补低射速步枪的短板。MP38的基本特征则相对最大化符合这一用途,而其折叠设计带来的携行性也得到一线和二线人员的同时欢迎,因而促成了MP40的简化量产。


可以说在42、43年之前,MP40属于当之无愧的先进设计。但时也如同题主部分所说,MP40也远非完美,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和缺点。被战争后期和战后的同类设计传承并超越也就并不奇怪。

比如MP40使用的弹匣依然是双排单进设计,无论是压弹还是供弹都存在困难。而且短小的弹匣井很容易误导射手将弹匣直接作为前握把使用,进一步的影响供弹可靠性。旧弹匣的簧力也有出现下降的情况,在装填25-28发表现更稳定。

虽然折叠后比较紧凑,但枪托展开的MP40长度却不亚于今天的卡宾枪,而枪管只有10寸。原因一方面在于为了满足枪机完成“恒定后坐”的而导致机匣过于冗长,而一方面也在于握把与扳机的位置位于机匣的最尾部。实际上即使是同期的武器设计,一样有将握把位置提前,将机匣的一部分纳入length of pull以缩短全枪长度的典型。

MP40单薄的下折式枪托虽然折叠后轮廓平整,但是在抵肩时显然不如其他枪托设计牢固。苏联曾经在AKS-47和AKMS上效仿过相同设计,但从AKS-74开始改为更流行的侧折托。

同时,MP40的结构仍然不够简洁,虽然冲压生产的工时显著缩短,但成本却并不见得亚于MP38(60 vs 57帝国马克)。与此同时以钢结构为主的MP40空重也接近4kg,大于PPSh的空重(3.67kg)——当然,比汤姆森(4.5kg)还是轻多了。

Erma兵工厂后续也不是完全没有过对MP38/MP40的改进或替换计划,包括过于昂贵的MP38(L)和过于粗糙的EMP44,当然两种比较极端的设计没有得到陆军的接受。待到了44年10月之后由元首正式命名定型的Stg44突击步枪已经被决定在步兵编制中取代其他步枪和冲锋枪,这时再研制新的冲锋枪已经意义不大了。



不过,有答案提到的保险问题,主要发生在早期MP38上。由于当时普遍对开膛待击武器的安全认识不足,想当然地认为需要前冲击发的枪机在闭膛状态下就是绝对安全的,因此没有设置专门的保险。但是这样带来了拉机柄被意外钩挂或枪机震动反跳等原因产生的走火隐患。这个问题在MP40上通过在机匣上开槽挂住拉机柄的方式得到解决,而且操作方便简单,非常适合右撇子射手。已有的MP38也都经过改造添加了同样的保险,定型为MP38/40。

实际上司登由于保险简陋也遇到几乎同样的闭膛走火问题,只有个别型号通过与MP40类似的机匣开槽方式予以解决。


MP40的理论射速在500RPM±,对于自动武器来说并不算非常低,足够完成较为密集的点射或覆盖一定范围的扫射。视具体战术环境和武器用途而论,理论射速低并一定不代表战斗射速低。另外理论射速低也使射手更容易在全自动下控制射击出单发,因此也没有设置扳机半自动功能的必要,也算回答了题主的一个疑问。

再至于说MP40因为弹匣容量“在东线被PPSh疯狂揍”也属于过分夸大的说法。不可否认大容量的弹鼓确实具有战术优势(不然Erma也不会研制MP40/I的双弹匣以尝试应对),但是弹鼓的缺点也和优点一样明显。在PPS战胜PPSh-2赢得42年新冲锋枪选型以后,苏联人自己已经选择以只能使用35发弹匣的PPS43替换PPSh41,逐渐放弃了71发弹鼓的使用。关于这个话题的深入讨论可以参考一个Ian的视频:


user avatar   chi-tu-he-feng-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如果二战结束后,美英法盟军紧接着对苏联宣战会怎么样? 
  为什么感觉二战航母比现代航母好看? 
  为什么不拿日本投降那天作为二战胜利日?而要选择德国投降那天作为胜利日? 
  为什么二战时期德国坦克炮塔后方都有一个舱门? 
  希特勒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犯了哪些致命错误? 
  为什么当年罗斯福没有把麦克阿瑟拖出去砍了? 
  2020年了,使命召唤在今后有可能开发二战亚洲战场的剧情吗? 
  解放战争期间我党主力部队,如果在二战期间欧洲主战场,属于什么水平,能否做到改变战局? 
  二战时意大利墨索里尼组织过什么特务组织? 
  日本这种被许多人认为高素质的民族在战争中为什么那样野蛮残忍? 

前一个讨论
太平洋战争中,海军大本营是什么时候认识到他们的战报有极大的问题的?
下一个讨论
二战当中,有哪些表面看起来很爽,但背后原因却很让人心酸的事情?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