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50:未来议程》(2021) 问题2:在工业时代,人被异化为机器;在数字时代,还存在人的异化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字时代”没有消灭资本主义,当然存在马克思描述的异化。

异化人的不是工业或机器,而是资本主义。


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一个规定中: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己的就越少。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因此,这个活动越多,工人就越丧失对象。凡是成为他的劳动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他本身的东西。因此,这个产品越多,他本身的东西就越少。
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做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立。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 年


工人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程中失去了对自己工作的控制,进而失去了对生活和自我的控制。工人无法作为自主的、自我实现的人,而是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去存在。

“数字时代”的技术产物也和生产它们的工人相对立。1844 年上厕所没有电子计时器。

具体而言,以下四类异化都还存在:

一、工人与类本质的异化[1]

二、工人间的异化[2]

三、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3]

四、工人与其劳动行为的异化[4]


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
……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
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 年

参考

  1. ^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程压制了人的意识。
  2. ^ 资本主义将劳动作为商品,而不是社会关系。
  3. ^ 产品脱离工人的控制,被资本家控制后进一步压制工人。
  4. ^ 工人感到自己的劳动无意义,无法带来内心满足,甚至造成痛苦。



  

相关话题

  具有独立意识的AI要设置寿命 怎么按这个方向辩论? 
  疫情结束后,受到冲击的世界各国会用什么方式提振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会有不同吗? 
  假设,十年后人工智能足以取代教师医生律师,体力劳动,中低级脑力劳动,这个世界该如何应对? 
  如何看待2018年深圳GDP超过香港? 
  如何看待四川未延迟复工? 
  如果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提前十年,那么如今的中国会是怎样? 
  中国现在自称发展中国家是否还妥当? 
  如何看待英国“维多利亚堡”号综合补给舰近日在港口停靠时发生了火灾? 
  中国年轻人的未来会更像日本还是韩国? 
  今日头条是否存在收集用户数据的行为? 

前一个讨论
是否可以通过科技使生物一劳动就释放多巴胺?
下一个讨论
能不能通过研究霍金辐射的性质与产生过程与来研究暴胀场及其暴胀子的性质和衰变?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